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不知足,你就苦了


   日期:2014/8/21 9:4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於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

佛说这个经好像就针对现代人讲的一样,这不是在过去世,针对於现代人讲的。我们在这样一个非常不祥的一个社会还怎么样?还『勤身营务』,「勤」,很勤奋,「营」是经营,「务」是造作,还在继续不断在经营、在造作,这怎么得了!你这个经营、造作,你求什么?『以自给济』,这一般人讲为生活。为生活需要这么样忙吗?这就是迷惑颠倒。

我有一次在台北坐计程车,这个计程车司机跟我叫苦,说现在生活非常苦,非常艰难。我就反过来问他,我说:你是迷於不知足,你就苦了,如果你知足,那你就很乐。我说:在台湾生活非常容易。他反过来问我:何以见得?我说:譬如说我们这一件衣服,这件衣服至少可以穿十年,十年不必去买新衣服。你家里头的用具,你好好的爱惜、保养的话,都可以用十年以上。每一天买菜那一点钱算多少?他以后想,对啊。我说:如果你要跟隔壁邻居比赛,那你就苦了。人家今天一个新的电冰箱,明天一个新的什么玩艺,你看别人都是新的,我也赶快去买了,那你不就苦了,不知足。这个世间天天在搞新花样的、发明新产品的、新款式的,那些人叫「魔」,每一天用些花样来折磨你,搞得你身心不安,你一生勤苦都是为了它,这叫愚迷,愚痴,迷惑颠倒。

我穿这个衣服不流行了,出去人家要笑话,笑死了是他,你没有死。他笑,死了是他,他笑死了,你没有死,你管它这个事情干什么?迷惑颠倒。你仔细一想的时候,生活很容易过,不难。他听了说:也是。我说:你开计程车,你一个星期只要开一天,你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就有了,你怎么不逍遥?怎么不自在?天天要跟人比赛,天天被魔掌耍弄,那你这一辈子就苦一辈子了,所以确实是如此。所以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理由,真正的理由是愚痴、迷惑、悭贪,还是出在这个毛病上。

底下举了几个例子,事相上实在是太繁琐了,说不尽,举几个例子:

【无田忧田。】

这是讲财产。

【无宅忧宅。】

『宅』是房屋、田地,都是世间人所希求的。

【眷属。】

这是妻子、儿女。

【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心悭意固。无能纵舍。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

佛在此地说的话不多,但是统统说尽了。这一切财富不知道是命中所有的,不知道。这个命里头纵然没有,那我要问,你有没有房子住?没有一天住在外头,没房子的人也没有一天露宿在野外,没有。没有房子的人不过是什么?他住的这个房子没有所有权,虽没有所有权,他有使用权,你懂不懂?实在讲最聪明的人,我要使用权不要所有权,这就得大自在了。有所有权,你要操心,有使用权的人不操心。所以人真正是想通了,我这一生在这个世间做客人不要做主人。有房子、有地,他是主人,主人将来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比较困难,放不下。客人比较容易,为什么?他没有牵挂,我这里什么都没有,比较容易放下,有什么好忧虑的?所以这些事情都在我们一念的觉迷,你觉了就自在,迷了就苦。

住小房子的人,『思欲齐等』,看到别人住大房子,想跟他一样,那你就苦了。实在说住大房子的人没有住小房子的人快乐,我说的话都是真的。你看住大房子的人,房子收拾整理要费多少时间,要费多少劳力,天天为什么忙?为房子忙,实在讲房子是主人,他是房子的奴隶,天天伺候房子,不是他住房子,是房子住他,颠倒了。这都是一般人愚痴、想不开,不知道过快乐的生活,要去过那些痛苦的生活。

我遇到一个同修,他做生意,住的房子是一百多万的房子,一家只有夫妻两个,年岁也不大,两个小孩,大的小孩大概十一、二岁,小的七、八岁,住一百多万的房子。我说:生意怎么样?生意很苦。我说应该;我说:如果你要换一个一、二十万的房子,你不就不苦了。他想起来也很有道理,房屋还是贷款,一个月的时候要付几千块钱的银行利息,我说你怎么不苦!你当然要苦,你何必要跟人家比赛?

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贫,贫得快乐,乐在哪里?一生不负债,「无债一身轻」。我到中国大陆旅行,大陆同胞对於美国非常羡慕,我说:美国人不如你们,他吓了一跳:怎么不如?人家住洋房、汽车。我就问他,我说:你们当中哪一个人负债过日子?没有,不负债。美国人从生下来就负债,死了都还不清,住房子、汽车,都是赊账赊来的,月月要还钱,那个压力多重,哪有你们快乐!你们没有事情在路旁边摆个小桌子,在那里吃花生米,喝酒聊天,闲情逸致,美国人没有办法享你们这个福,有什么好羡慕的?你把真相看清楚,你就晓得那是真乐。美国人有什么乐?假期到外面旅游,旅游,虽然暂时放下了,那个担子还在肩上,想想苦不堪言,哪有乐?没有乐趣。所以在真正人生享受上,现在欧美人比不上中国人。他们精神上真快乐,物质上一样,吃饱穿暖就够了,房子虽没有你漂亮,一样可以遮蔽风雨,真有乐趣。

所以佛给我们讲的话句句都是真实。你生活节俭,没有负担,这个多快乐。量入为出,能节俭,这最好,能有一点多余的做好事修福。一个人真正的福报要在晚年享福,那个福是真的。年轻福就享掉了,到晚年困苦那就可怜了,没有人同情你,也没人帮助你。所以年轻,我还有多余的,我多布施,我多修福,我把福报留在晚年来享,这个人就很聪明。

这个福报是不能积财,财靠不住的,这个钱会贬值,没有用处,不可以存。你要是买房子、地的话,也都靠不住,没有一样靠得住的。真正靠得住是布施,帮助别人,这个是真正靠得住,决定不会落空的。所以佛法讲福报从哪里来?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教我们不要吝财,不要吝法,修学圆满的布施。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财富,我们想要,聪明智慧也想要,健康长寿也想要,这果报,你要你不去修因,从哪来?不可能的,一定要懂得修因才有好的果报。

所以是世间人「有一少一,思欲齐等」,这个是苦难的根源。他要跟人比赛,要跟人看齐,这是绝大的错误,绝大错误。

『适小具有』,到小康这个阶段了,一切都不很欠缺了,他知不知足?不知足,他还是有忧虑。忧虑什么?『又忧非常』,怕失掉,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时候天天打妄想怎么样求得,得到之后又怕丢掉,总是苦,苦不堪言。所以他所忧虑的『水火盗贼』,这都无常。『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前面这些恶缘,后面这些恶果,后两句是讲不好的结果。这些事情古今中外这个社会上天天都发生,不但天天发生,我们天天都见到。尤其现在在报纸、在电视,在大众传播媒介里面我们天天看到,能不觉悟吗?能不反省吗?这个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可不可能发生在我们身上?何况还有意外的天灾人祸。

『心悭意固』,「悭」是悭吝,放不下,舍不得,心意固执在这一些事情上,所以他这个忧虑,不管你是有、是没有,这个忧虑总是存在的。『命终弃捐,莫谁随者』,忧虑一生,忧虑到死,哪一样能带得去?没有一样能带得去。世间人也会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会说,虽然会说,一样也放不下,这个就是「说」是一桩事情,事实真相他确实没有看清楚,确实没有看穿,没看破,所以依旧放不下。

『贫富同然』,「贫富」在心理上统统都在那里「勤身营务」,都一样的『忧苦万端』。这是释迦牟尼佛观察世间人的生活状况,这一段是给我们一个总说。我们想一想佛有没有说错?想想我们自己这个生活状况是不是像佛所讲的?应当要反省。

无量寿经  (第四十四集)  1992/6  美国圣荷西迪安那大学  档名:02-012-004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不知足       )(五明学佛网:不知足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苦闷的解决 

 大寂尼师:无间地狱罪刑求一念间息苦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 

 自立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讲记 第二十二章 财色招苦 

 傅味琴居士:人生八苦(20~31) 

 傅味琴居士:人生八苦(10~19) 

 傅味琴居士:人生八苦(1~9)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释迦佛为我们被业障所缠的苦恼众生特地讲了这部 

 圣轮法师:闻声救苦靡不应 人间处处有观音── 做个闻声救 

 其它:略论“苦行”(赵菲) 

 陈兵教授:佛教苦乐观 

 惟觉法师:八大人觉经 第二觉知 多欲为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