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素食文化

 陆游的佛教素食情结


   日期:2009/12/14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文/道坚法师

南宋诗人陆游(1125~1209),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至宝章阁待制。亦文亦武,著述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存世。陆游为虔诚佛教徒,一生多喜近禅僧,宿僧寺,吃斋饭,游历名山古刹。他的诗词文章中,将佛教的缘起性空之理,中道不二之趣,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谓顺手拈来,皆成妙谛。

时在双桂堂传戒,间读陆游诗词,见诗中多赞美素食,并以长斋疏食自豪。因而集诸疏食诗,略加疏理,以明放翁的佛教素食之缘。综观放翁食素,一是多病之躯,忌食甘美;二是与禅僧游,受佛教影响,以疏食为美;三是退居乡里,以田园情趣自娱。在一首《素饭》中,我们可以看到素食之初的放翁,不以山珍海味为喜,留恋于色彩斑斓的素食生活,品味人生,具有几分超然与洒脱:

放翁年来不肉食,盘箸未免犹豪奢。

松桂软炊玉粒饭,醯酱自调银色茄。

时招林下二三子,气压城中千百家。

缓步横摩五经笥,风炉更试茶山茶。

刚刚放弃肉食近一年的放翁,还非常讲究美食家注重的色、香、味、形、器。选用洁净如玉,颗粒饱满的上好大米,以山上松枝桂木慢慢烹饪,香气四溢。将鲜嫩的茄子蒸熟后,调入精醋酱油,茄子晶莹剔透,呈银白色,十分诱人。美食之美,不可独享,邀约同道中二三人,在绿水青山之畔,一起品尝。这种出尘美境,胜却人间无间风情。吃饱喝足后,信步摩挲装着五经的方形竹器,不为无事读书之乐,更待风炉新茶之美。放翁食素,倒也食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

中国为素食发源地之一,而当代素食文化已盛行欧美,近年反哺中华,成为一大时代潮流。素食又有仿荤、天然之分,所谓仿荤素食,即要求从色、香、味、形同荤腥之属,而以面筋豆腐为料;天然素食不添加色素调料,以自然绿色疏菜为主。荤食者喜仿荤素食,素食者喜天然疏菜。而放翁所食,为纯正绿色食品,有利于身体健康。放翁在《菜羹》中就有素食健康的思想:

青菘绿韭古嘉蔬,蓴丝菰白名三吴。

台心短黄奉天厨,熊蹯驼峰美不如。

老农手自辟幽圃,土如膏肪水如乳。

供家赖此不外取,襏襫宁辞走烟雨。

鸡豚下箸不可常,况复妄想太官羊。

地炉篝火煮菜香,舌端未享鼻先尝。

青菘即青翠的白菜,绿韭即翠绿的韭菜,蓴丝即滑润的莼菜,菰白即清脆的茭白,这些美味可口的疏菜,多为苏州﹑常州﹑湖州等三吴之地的特产。苔菜和矮黄恰似天仙食用的美味佳肴,不知比世间人喜爱的熊掌、驼峰之类的美到哪里去了。自己新手辟一片幽园,种上自己喜爱之物,自给自足,供自家享用即可,不再辛苦为疏食奔波(襏襫,指穿着蓑衣出外劳碌的情形)。自己劳动生产出来的菜,经过炉火烹制,其香四溢,妙不可言。他在另一首《鉏菜》诗中写道:“江吴霜雪薄,终岁富嘉蔬。菘韭常相续,莴蔓亦有余。”说明三吴之地的疏菜之美,足以自养而娱人。放翁放为,荤腥之物不能常吃,多吃则有损身体健康。太宫羊即太庙里祭祀用的羊,指多食肥胖甘厚,就更不利于身心健康了。当然他也说“家贫阙粱肉,身病忌鼀鱼”,(《鉏菜》)又有“山泽有臞儒,残年病满躯”(《以菜茹饮酒自嘲》)之句,即家贫无肉,身体多病,不敢食肥腻,这可能也是放翁吃素的客观因素了。

素食者出行在外,除非佛寺,则多有不便,放翁是如何处理这个矛盾的呢?他在《巢菜并序》中说:

冷落无人佐客庖,庾郎三九困讥嘲。

此行忽似蟆津路,自候风烛煮小巢。

中国人信奉衣禄之说,即一生中注定应该吃多少肉,穿多少衣的迷信说法,可见素食者在古代是相当异类的了。第一句说放翁客居旅途时,独孤的他少去了酒肉朋友,无人相伴。第二句引用南朝齐国庾杲之的典故。庾杲之为尚书驾部郎,家清贫,食唯有韮菹、花韮﹑生韮杂菜,人戏之曰“谁谓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鲑,古代泛指一切鱼肉菜肴。三九二十七,音谐三韭。事见《南齐书·庾杲之》本传。意思无人相伴,还因为素食受到别人的讥讽。第三句所说的蟆津,即蟆颐津的简称,在今四川省眉山县东蟆颐山下,为玻璃江的津渡。唐僖宗时,宦官田令孜沉左拾遗孟昭图于此。这是放翁在无人理解,忧国忧民之苦的自嘲。第四句的小巢,是豆科植物,又名小巢菜。为越年生草本,一般作家畜饲料用,也可作疏菜。他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自顾自地就着山火煮起了野菜。

奔波了一生的放翁,晚年更加信仰佛教,他说:“清坐了无书可读,残年赖有佛堪依。君看世事皆虚幻,屏酒长斋岂必非!”(《白发》)晚年学佛并实践禅坐,连他最喜爱的酒也戒了,并吃起了长斋。在故乡终老之际,闲来无事,他就亲自耕地浇水种菜,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诗书耕读传家。且看他《种菜》时的悠闲:

菜把青青间药苗,豉香盐白自烹调。

须臾彻案呼茶碗,盘箸何曾觉寂寥?

种上各色疏菜和可食用的药苗,加之豆豉香盐,精心烹饪,不仅美味可口,也可能在操作过程中得到无穷的乐趣。另一首《种菜》,看到放翁安贫乐道的隐士情怀:

白苣黄瓜上市稀,盘中顿觉有光辉。

时清闾里俱安业,殊胜周人咏采薇。

具有强烈爱国情操的放翁,在晚年看到国家渐渐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心中喜不自胜。一心报国之心,才稍稍安顿,唱起了采薇之歌,有意隐居民间,安心修行。此采薇引《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殷,武王灭殷后,他俩遁入首阳山,发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终于饿死。这里以喻隐居不仕。

亦文亦武的放翁,曾投笔从戎,在巴蜀参与军事,他始终不能忘却这段往事,他在《食野菜》中写道:

万里萧条酒一杯,梦魂犹自度邛郲。

可怜龙鹤山中菜,不伴峨眉栮脯来。

令他魂牵梦萦的邛崃好四川邛崃县,放翁曾在此与道士交游,写下了《登邛州谯门门三重其西偏有神仙张四郎画像张盖隐白鹤山中》、《寄邛州宋道人》、《同王无玷罗用之访临邛道士墓》等诗篇,此地盛产一种甜美晚熟的柑橘。龙鹤山也称鹤鸣山,在今四川省崇庆县西北,为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修道处。栮脯指干木耳,峨眉山特产。吃过巴蜀的麻辣烫,放翁在此非常怀念四川素食特产。

放翁关于素食的诗文很多,如《题龙鹤菜贴》的豪迈,如《病中遣怀》的太息,如《邻人送菰菜》的超然,如《招邻父啜菜羹》的恬淡,如《甜羹之法以菘菜山药芋莱菔杂为之不施醯酱山》的谐趣,如《雨过行视舍北菜圃因望北村久之》的野趣,如《村居酒熟偶无肉食煮菜羹饮酒》的豪情,无不体现出这位具有狭义心肠的居士,在经过佛门洗礼后的成熟与超然物外的高尚情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素食       肉食)(五明学佛网:素食       肉食)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李利安教授:坚持素食原则 不忘契理契机 

 明奘法师:素食馆吃素成了我的痛苦经历 

 星云法师:星云大师谈素食 

 林克智居士:正在被人们认识的佛教素食 

 严耀中教授:综说中国佛教断肉食蔬之意义 

 林克智居士:生活中的佛教 正在被人们认识的佛教素食 

 宽运法师:素食、放生与生态环保 

 明海法师:素食改变世界—— 将“卫赛节”定为“全球素食日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素食 

 法闻法师:授三皈依大意 七、不杀生与尽量素食 

 法闻法师:为什么不能杀生与尽量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