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敬钟如佛、钟的表法意义:梵钟叩响,恶道诸苦皆止息


   日期:2014/8/31 19: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经中说:当梵钟叩响时,在三途恶道受苦的众生,都得以停止痛苦热恼的逼迫,暂时获得解脱休息故。

《增一阿含经》云:“若打钟时,愿一切恶道诸苦并皆停止;若闻钟声及佛经咒,得除五百亿劫生死重罪。”《付法藏传》中,罽腻吒王以大杀害故,死堕千头鱼中,剑轮绕身而转,随斫随生。罗汉为僧维那,依时打钟。若闻钟声,剑轮在空,因遣信,令长打。过七日已,受苦即息。

钟声偈中云: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 离地狱出火坑愿成佛度众生 愿此钟声超法界铁围幽暗悉皆闻 闻尘清净证圆通一切众生成正觉。

钟依其用途分为梵钟与唤钟两种。

  梵钟:又称大钟、撞钟、洪钟、鲸钟等。悬挂于钟楼上。
  唤钟:又称半钟、小钟。吊于佛堂内的一隅。其用途在于通告法会等行事的开始,故亦称行事钟。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警醒大众,长夜已过,勿再放逸沈睡。而夜晚的钟声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衢,疏昏昧!故丛林的一天作 息,是始于钟声,止于钟声。《释氏要览》载,比丘在布道时,众人不按时集会,佛说打犍椎或打鼓等而召集。因而晨昏撞钟击鼓已成为中国佛寺的一种传统。《敕 修百丈清规·法器章》:“大钟,丛林号令姿始也。晓击则破长夜,警睡眠;暮击则觉昏衢,疏冥昧。”

钟声引正念,恢复觉性之加持

唐代玄奘大师的高足,被称为百部疏主窥基法师被称为三车和尚,前世曾是一个大修行人,玄奘在取经路上遇见他 在入定,玄奘在他出定后跟他商定让他去投胎做皇子,等玄奘大师取经回来后一起帮助协助教化众生。窥基在投胎后因隔阴之迷忘了这事,后来在被皇帝逼迫命令一 定要出家时开了三个条件:酒、肉、美女三车跟随。当他随着这三车到大兴善寺门口时,玄奘法师就命令大家敲钟,窥基大师因听到钟声而复苏了前世的习气,马上 觉悟了。然后他命令把三车全部退回去,从此开始了真正的出家生活。通过认真修学,他得到了法师的秘要,成为唯识宗第二代祖。

这典故我们也能感受到,佛法的加持方便无处不在。如果人在世时如曾经学过佛,曾经听过经,或者读过经,这个种子就很容易发芽。人不是这一生, 你这一生没有学佛,前世学过,再前世学过,你过去有无量劫,哪有没有学过的道理!只是功夫浅深不相同。要是连续几世,那个力量就很强;要是学一世,隔个几 十世,他的印象就淡薄。所以没有说是没有作用的,作用大小浅深确实不一样。有时,我们看到过一生从来没有接触过佛法,根本不相信,临命终时给他助念的时 候,他也能往生,他也有瑞相现前。这什么缘故?前世的善根,在临命终时被引起来,阿赖耶里种子引发出来,它起作用。如果前世没有这个因,这一世缘再殊胜, 也不管用,阿赖耶识种种子,这一生当中得不到受用,可是来生后世还是会起作用。所以,这是佛的无尽的慈悲,普度一切众生。钟声增长正念。 

闻钟磬声,免堕恶道

有人问智兴法师:「为何鸣钟能救地狱之苦呢?」兴师答道:「我无他术,因见付法藏传上说:罽腻吒王死受剑轮之报,因钟声使剑轮停车。又我每当撞钟时,先祈 愿诸贤圣人同入道场,然後击钟三下,又愿诸鬼恶趣超生,闻此钟声,俱时离苦得乐。四时行之,勿论酷暑严寒,终不辞惰,此愿奉行,不怠而已!」大众闻听,莫 不赞叹称许。

敬钟如佛之禅心

有一天,奕尚禅师从禅定中起来时,刚好传来阵阵悠扬的钟声,禅师特别专注的竖起心耳聆听,待钟声一停,忍不住的召唤侍者,询问道:早晨司钟的人是谁?侍者回答道:是一个新来参学的沙弥。

于是奕尚禅师就要侍者将这沙弥叫来,问道:你今天早晨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在司钟呢?沙弥不知禅师为什么要这么问他,他回答道:没有什么特别心情!只为打钟而打钟而已。

奕尚禅师道:不见得吧?你在打钟时,心里一定念着些什么?因为我今天听到的钟声,是非常高贵响亮的声音,那是正心诚意的人,才会发出这种声音。

沙弥想了又想,然后说道:报告禅师!其实也没有刻意念着,只是我尚未出家参学时,家师时常告诫我,打钟的时候应该要想到钟即是佛,必须要虔诚、斋戒,敬钟如佛,用如如入定的禅心,和用礼拜之心来司钟。

奕尚禅师听了非常满意,再三的提醒道:往后处理事务时,不可以忘记,都要保有今天早上司钟的禅心。这位沙弥从童年起,养成恭谨的习惯,不但司钟,做任何事,动任何念,一直记著剃度师和奕尚禅师的开示,保持司钟的禅心,他就是后来的森田悟由禅师。

奕尚禅师不但识人,而从钟声里能听出一个人的品德,这也由于自己是有禅心的人。谚云:「有志没志,就看烧火扫地」,「从小一看,到老一半」。森田沙弥虽小,连司钟时都晓得敬钟如佛的禅心,难怪长大之后,成为一位禅匠!可见凡事带几分禅心,何事不成?

钟声只是佛陀无尽方便中一种,体现了三宝无尽的慈悲心念,用钟声增长正念,从而普度一切众生。 

「当!当!当!当!」洪钟初叩,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地府。干戈永息,甲马休征;阵败伤亡,俱生净土。三界四生之内,各免轮回;九幽十类之中,是何等的宏大!它要用宏亮的声音,去唤醒沉迷中的众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钟的表法       意义)(五明学佛网:钟的表法       意义)  

 其它:谈罗汉名称及意义(郑有为)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戒有世间戒与出世间戒之分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菩萨优婆塞戒(在家菩萨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5、不饮酒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4、不妄语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