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南山寺七月佛七开示:人的价值


   日期:2014/9/1 17:5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什么才是人的价值。很多人以为有钱了就有价值,有名位了就有价值,或者有了自己的家庭就有价值,这些是不是一个人真正的价值?一个人如果没有明白什么是价值,他在生活当中也不会有真正的快乐。很多的有钱人他活得也不是很快乐,很多的人也有了家庭,他活得也不是很快乐,有的人也有很高的名位但他也活得不快乐。

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就是道德品格。一个人如果没有了道德和品格,他每天所做的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就会忽略了他人,忽略了社会。某些单位团体,只为了自己的私欲,什么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不顾社会的安宁,不顾他人人身的安全,这些都是在种恶,肯定会遗臭万年。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没有弄清楚什么才是人的价值,他以为自己发了财了,有了钱了,什么事情都可以做,自己最了不起了,但是他不知道,如果无恶不作、危害社会、伤害人类,法律会制裁你,上天也会惩罚你。

钱财乃身外物,我们要明白,真正能够使我们的生命得到良好、健康的发展,必须要建立良好的道德与品格,你想让你的家庭能够和谐平安,想要你的小孩能够做一个听话懂事聪明的孩子,那父母必须先要有良好的道德。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留很多钱给子孙,那是等于留灾难;留道德、阴德、福德给你的子孙,那才是给他留福报。但是呢,很多人观念错误了,以为自己赚了钱,留给子孙三代,你为子孙做牛做马,就是害他们啊。积钱不如积德,我们没有钱没有关系,但是把人做好,把自己的道德、品格修好,你这一代不富,你的子孙也会富起来的。

灾难来自哪里呢?就是由于我们追求错误的东西,所以要把这种错误的东西放下。过去做了,可以忏悔,我们忏悔了,就会得到佛菩萨、天地的成全,你改过了,把业障清除了,自然就好起来了。

孔子说杀身成仁,就是说宁可不要这个生命都要保住人格道德。道德对我们的人生,对我们的生命太有价值了。当今社会,为了私欲和享受,空气啊、环境啊、水源啊,都受到了污染和破坏,这些都是断子绝孙的行为。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想到会不会对他人有伤害,会不会对子孙后代不好。

释迦牟尼佛在没有成佛之前,他有一次落入地狱里面去受了无量的痛苦,他就发了一念的善愿:他一个人愿代替地狱里面所有的人承受痛苦。由于他发这个善愿的功德,他马上就升天了。

大家不妨对照一下自己,自己有几分的道德,有几分的品德?如果仅仅有一分两分,仅仅有四五分,说明不到位,你的生命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了,那你生命受点苦受点难,也是正常的啦。所以不要怨啊,怨是没有用的。你怨天地不公平,你怨佛菩萨对你不好,“我念佛了,佛为什么不保佑我啊?”“我念一年佛了,为什么我还不好?”因为你不是来接受佛,你是来怨佛。我们要明白,来这里是接受佛慈悲改良我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转变,不是佛不慈悲,不是念佛不好,是自己的问题。

我前几天也讲了,佛希望每一个众生都能离苦得乐。一切的问题,家庭的不和谐、身体的病苦、你现在的烦恼,不是人家给你的,是你自己创造的,因为自己没有良好的道德品格。我们唯有不断改变自己,把自己的道德品格修好。如何去修啊?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人人为他人服务,为他人付出,能常存这样的善心善念,你的道德就一天一天在成长。

这个道德不是谁来规定的,是天地的法则,道从哪里来,德从哪里来?人活天地间,天地认可你了,你就是一个有良好道德的人。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道德,看看你的家庭好不好,看看你的事业好不好,如果不好,那说明什么,你不是有道德是缺德,缺德了,处处有障碍,处处不顺利。那你就知道啊,自己是缺德的人哦。

人不必过于贪求,物质给自己生命带来的未必是健康的。身外之物不能够给我们生命最珍贵的价值,唯有把道德人格运用在生活当中来爱每个人,来帮助每一个人,来服务每一个人,那么你自然而然就会能够获福无量!感恩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南山寺       价值)(五明学佛网:南山寺       价值)  

 陈兵教授:佛教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李志夫教授:试论《俱舍论》在佛教思想史中之价值 

 魏道儒教授:佛教和平传统及其现代价值 

 魏道儒教授:佛教和平主义传统及其现代价值 

 方立天教授:普贤的实践品格及其现代价值 

 方立天教授:佛教文化之结构、特质及价值 

 李利安教授:观音与文殊:悲智双运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杨曾文教授:敦煌遗书中禅宗北宗文献的学术价值 

 杨曾文教授:中日的敦煌禅籍研究和敦博本《坛经》、《南宗定 

 楞严悲华法师:生命的价值和认识 

 姚卫群教授:汉文大藏经中两部“外道”文献及其学术价值 

 陈红兵教授:生态文化思潮昭示的是一种价值观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