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依法摄心,以心摄法


   日期:2009/12/15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今天讲得主题是:“依法摄心,以心摄法”。

  什么叫做“依法摄心”?什么叫做“以心摄法”?

  比丘,一般来讲有三义:乞士、破恶、怖魔。

  乞士,上乞佛法,以资慧命;只有佛法才能够滋养我们的慧命。下乞饮食,以养色身。饮食,能够保证我们的色身,活下来。这是一个比丘对于佛法和饮食的基本态度。而不是说我们出家了,住在庙里头就有法;或者说坐在斋堂,就有东西吃。如果这样子的话,希求心就没有了。

  通过饮食,可以看出我们对佛法的一种态度、一种希求。如果你觉得所有这些,都是自然而然能够来的,就是“无因生”,若我们延承这种“无因生”,最后就是无因无果,就没有果报。如果我们能够思维到,这些饮食来之不易,吃到这些饭菜需要很多的程序,这就是法了,饮食本身就是佛法。根据佛法去作意、思维、观察、用心,饮食就能够让你心摄受住,这就变成“法”,能够摄受住我们的心。如果不是如此去作意的话,你在那里天天看:“今天吃什么?今天吃白菜。有没有馒头?有没有包子?”这些都是在起分别心,都是在打妄想、起烦恼,但可能自己还意识不到。

  法并不是非常抽象的概念,它是非常具体的,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行住坐卧、同行之间,都是能够体现“法”的。法就是规则、法就是有序、法就是规矩,法就是戒律,它是体现一切的。如果不照这个程序做、不照这个规矩做、不照这个办法做,就会乱,外在的模糊就会导致内在的模糊,使得内在的不能摄持。又比如同学之间,一个同学这么做,另外一个同学又那么做,各执一词,并没有考虑说:我们两个人、三个人,或者我们这一个组十个人,应该怎么做才是恰当的、才是符合这个程序的。如果你认为这么做才是正确的,他认为那么做才是正确的,如果大家都认为这么做才是正确恰当的,这个答案就有了。因为甲方认为要这么做,乙方认为要那么做,甲方认为这么做才是对的,乙方认为那么做才是对的,这个就是说各自站在自己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的一种主观,一种烦恼、妄想。只有找到一种方法,引导大家处理事情,首先处理的方法、标准是什么,答案才会有。如果方法不对头,无形当中我们就会以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结论去要求别人,别人就不容易接受,我们就更加容易起烦恼。反过来说,我们不能摄心的时候,就没有法,没有在用法。没有用法就是内心当中没有法,所以心才会乱,才会妄想多、烦恼多。对佛法的希求是时时刻刻要有的,就如我们的身体一样,每天都必须要吃饭。

  第二,破恶。破恶、修善,断恶修善。讲起来破恶修善很简单,但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破恶就是断烦恼。烦恼起来了不能制止,我们观过心去不掉,同行之间有业障,互相之间看不惯对方的做法,这个“恶”破不了的。破恶,不仅仅说你去杀人放火,这才叫“恶”。你有障碍这就是恶,恶的因缘,有障碍,这就是业障。修善就更不容易,一般的情况下,我们都没有信心,有了信心,内心就不会躁动,善心生出来了。如果你能够生善,你就会很有力量。内心没有力量,内心疲软,就是因为善法起不来,不能自然地生出善法。就如我们人的身体一样,内在的免疫力很差,身体就会有毛病。如果免疫力一点点增强,身体自然就会健康。所以破恶,才能够生善,我们内心有恶,善法就起不来。有烦恼,所有的善法之门都会关闭,就没办法生善。不能增善,那就会痛苦。

  第三,怖魔。我们出家了,受戒了。从因位来讲,是乞士。到果位的阿罗汉,是应供,才有福报,接受人天的供养。在因位是破恶,在果位是杀烦恼。在因位是怖魔,在果位是无生。反过来说,比丘对饮食、对佛法、对断恶,一天到头要把这三件事情放在心里。对于饮食,比较容易作意、用心,是一切时不能离开的。吃饭的时候想到佛法,就是破恶,才能够生善,这是一种用功的方法。一个人身体有病需要治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增强免疫力,免疫力增强了,自然而然病就退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吃药,吃药就是破恶,增强免疫力,就是生善。反过来说,我们善生了,恶就去了,恶就破了;善法起不来,恶法就去不掉。这两个都是相对的。所以要通过外在的法来收摄我们的心,就是依法摄心。

  什么叫做以心摄法呢?以心就是菩提心,以菩提心来摄持万法。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觉悟的心。觉悟,首先要有觉照的能力,时时刻刻都要有觉照的能力。觉照的能力现前,万法都能够归一,归到我们的心,归到菩提心。如果有菩提心,所有的众生、所有的业,都会变成善法,就不可能有违缘。这是我们能够拿佛法去观照当下,用佛法去观照一切,观照自己、他人、众生。所以,“以心摄法”比“依法摄心”就更难。

  我们通常认为自己能够用功,就是能够“以心摄法”,其实根本就做不到,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我们的心,都是妄想心、颠倒心、狂妄心,又怎么能摄到法?妄想、分别、散乱、狂妄,所有的法到我们的心都变成烦恼,变成烦恼的助伴。也就是说,我们的心本身有问题,比如碗里面有了毒药,饭菜放下去,虽然饭菜是好的、水是干净的,但是碗里有毒药,你吃下去,不死也半活,对身体有很大的损害。我们所谈的心,在各个的场合、各个的时候,它的用意是不一样的。我们常常说发心,发菩提心,实际上我们连善心都发不起来,都不能生善,那怎么能发菩提心呢?善心都起不来,举手之劳,很简单的事情、很容易办的事情,我们都没有去护持的心,都不能持续、广大、任运,菩提心怎么起得来?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对佛法的用功,在理论上、在方法上、在实际的下手处,都是有次第步骤的,不是能够随便来的。你乱用法,最后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办。常常自己有很多的困惑,都是对依法摄心、以心摄法这些概念、下手处搞不清楚,所以造成心跟法的对立,自己跟别人的对立,个体跟团队的对立,现在与未来的对立。这些的对立造成自己不能安住,自己困惑、迷茫,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当下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所以就不容易进步很快。佛法跟我们的心是时时刻刻相关的,无论是依法摄心也好,还是以心摄法也好,都是跟我们的心有关的。所以只有让我们的妄想、烦恼、分别、散乱、狂妄的心慢慢静下来,止息下来,佛法才能慢慢生起。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