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落实《弟子规》能化解世间灾难


   日期:2009/12/15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两年,因为世界的动乱,灾难频繁,使我们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决定不能够像从前所谓的老死不相往来,现在说不相往来不可能。为什么?你六根接触的面大了,你就是坐在家里不出门,你家里有个电视机,从这个窗口你就能看到全世界,这从前没有,所以现在你不可能不接触。由于交通信息的发达,旅行不是奢侈了,度假、旅行变成我们生活一部分。旅行常常到外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诸位想想,是愈来愈密切。关系要处不好就产生对立、产生冲突、产生误会,如何要将这些关系处好,这靠教育。中国古时候老祖宗懂得,所以在全世界来讲,最重视教育的民族是中国。

  中国人重视教育,从历史上看至少可以能追溯到五千年前,重视教育。教育教些什么东西?简单的说,在中国人说,简单的讲就是「道德」。什么是道?大自然的法则,大自然的运行,道!也就是说道是自然而然的,不是人为的。像春夏秋冬,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自然的法则,不是哪个人的发明,不是哪个人的创造,不是哪个人的制作,不是的,自然的;随顺自然就叫做德,顺理成章,违背自然就是灾害。道德在人事上,显示出伦理、伦常,伦是人在这个世间自然有五种关系,父子、夫妇、君臣、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不是人发明的,不是人强制的,自然而然的,所以这是道,五伦是道。随顺五伦,「父子有亲」,父子的亲爱这是德,你随顺这是德;「君臣有义」,义是德;「夫妇有别」,这是德;「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德。中国的教育就是以这个为基础,教什么?就教这个。

  大德,我们可以从宗教教学里面认识,那是什么?人家要问什么是佛?佛教是什么?你能用一句话答复他吗?不用我们去想,古大德早就给我们说出来了。佛教讲的是什么?「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八个字,把佛教说尽了。佛教慈悲为本,慈悲怎样表达?方便为门,那就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法得度就说什么法,所以有八万四千法门,方便门,不是呆板的,活活泼泼,所以佛教是慈悲。孔孟讲什么?孔孟讲「仁爱」,你看仁爱跟慈悲是不是一样的?你再看基督教、天主教的《新旧约》讲什么?「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回教《古兰经》讲什么?「安拉真主确实是仁慈的」。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能体会到,宇宙之间的大德、大道就是一个「爱」。这桩事情,江本胜博士从水结晶里面实验出来了,他告诉我,他这十年的实验,几万次的实验,最后的结果,他说只有「爱、感谢」,这两个水结晶的反应最美,所以他说这两个是宇宙的核心。我同意,我肯定,我说一点都不错。这是什么?性德!

  中国古人发明的文字,你们看看中国这个「爱」字怎么写法?这个字是会意,叫你看到这个符号就体会意思。你看这个字,从外表上看它是个「受」,感受;它里面,里面是个「心」,这个心就是佛法讲的,心有很多种,圣人所感受的是真心,真心就是法性。你所感受的是真心,这是爱。所以「爱」这个字,圣人所讲的跟我们现在凡夫所讲的,字是一个字,音也是一个音,意思不对了。凡夫讲的爱,那个心是什么心?缘虑心,他所受的是这个,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他受的是这个心。这个爱有副作用,有善恶,有苦乐。圣人讲的爱,那个心不是这个心,是灵知心,是法性。法性是什么?真心是什么?没有妄想分别执着,这个爱就是宇宙的全体。心是法性,外面所现的相是法界,法性、法相,法性纯真,法相非有。我们要是体会到这个意思,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爱」就是佛,「爱」就是菩萨。

  所以,我在前天写了一篇短文,解释这个「爱」,「爱以真心感受为义」,真诚心的感受就是爱,真则不假,诚则不虚,这个感受就是大乘法里面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是爱。爱里面决定没有自私,决定没有占有,不但没有占有,而且没有控制,宇宙之爱,天地之爱,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大公无私,这是真爱。所以,爱就是真心,爱就是真性,爱就是真如,爱就是法性,佛法所讲的;宇宙的本体现象,这一个符号代表了。爱就是本性,就是本善,纯净纯善,儒家所讲的;爱就是真理,就是真谛,就是生命,就是永恒,宗教里面所说的。爱就是神圣,爱就是上帝,爱就是真主,爱就是圣灵,一个字把所有一切宗教都包括了。这个字里头没有对立,没有误会,没有冲突,没有界限。上帝爱世人,爱是上帝;真主确实是仁慈的,爱是真主,爱是圣灵,我们通常也讲灵性。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在取得这个世间荣华富贵,精神、物质享受,不是。我们的生活目标要纯正,真正纯正的目标是提升自己的灵性。用什么方法提升?要接受圣贤的教诲,圣贤的教诲就是爱的教育。我们细心去观察、体会,爱孕育宇宙万物,天地万物无一不是从爱心而生而长。所以爱当中这个心是最重要的,大乘佛法里面讲,「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这个心不是肉团心,不是分别执着心,不是这个;离一切妄想分别执着,真心,自性。所以,爱是万德、万能、万福的根源,「德」里头有圆满的智慧,「能」是技能、才艺、福报。你要想求聪明智慧,要想求财富,要想求健康长寿,到哪里去求?爱里头有,具足,本来具足。如果你能够懂得这个字,你这一生生活在世间,一定可以做到心想事成,事事如意;你能够认识这个字,懂得这个字,你能够落实这个字。

  所以我说一切佛、圣所证所得的,就是这个字,自爱,自己得到了,这是自己本来有的。一切神佛所教所化,诸佛菩萨大圣大贤教化一切众生,教什么?爱他!所以,一切圣贤的教化就是真诚爱心的教育,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宗教,来看宗教里面的圣哲,来看这些修行证果的人,我们就不迷惑了。他们没有别的,他们的爱心是圆满的,所以佛法讲大慈大悲,无条件的慈悲,不附带任何条件。

  佛在经典上跟我们说,佛家讲宇宙有十法界,就像现在科学家讲不同维次空间。诸佛菩萨有能力超越不同的空间维次,他有这个能力,所以应以什么身教化的,他就现什么样的身。我们从这个地方体会得,一般宗教里面都说宇宙之间只有一个真神,唯一的真神,这个真神是什么?是爱,它能现无量无边的相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在中国示现的孔子、孟子,在印度示现的释迦牟尼,在西方示现的摩西、耶稣、穆罕默德,这圣人。再仔细观察他们的行持,他们当年在世,真的是爱世人,这个爱心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族群的界限,也没有宗教信仰的界限。从这些地方细心你去观察,你去了解,我们才能学到真的东西。

  现在我们总算是学了这么多年,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自己有真心,真心里面有无尽的智慧德相。可是迷了,这个我们不能不承认,佛在经上说得很好,无量劫来我们就迷了,迷失了自性。所以,现在我们看这个爱,那个心不是真心,是缘虑心,把真心变成缘虑心。缘虑心在佛法里面讲就是八识,真心变成了识心,第八识里头的妄想,这妄动,第七识的执着,第六识的分别,我们现在用这个心。所以这个爱在我们的认知里头变质了,现在怎样恢复?我们要知道这个东西好,这个东西是宝,是真的宝!

  中国老祖宗教导后裔的子孙,他懂得,我们的爱就好像是金矿一样,是无量的黄金,但是现在埋在地下,跟矿石搞在一起,得不到受用。用什么方法开采?这个爱心要找一个原点,从原点里面把它开发出来。我们的老祖宗有智慧,他教导我们从什么地方开采?原点就是五伦里面的「父子有亲」,父子就是父母对儿女,那种亲爱是自然的。从什么地方看?从婴儿,小孩生下来到他一年,你看他还不会讲话,他还不会走路,你在这时候就仔细观察。他父母爱他,他爱父母,亲爱从这个地方可以看见,这是自性里头流出来的,没有人教他。于是古人他就发现了,觉察出来了,这个亲爱要怎样能保持,保持到永恒不变,那就是性德的流露。为什么随着年龄这个爱心会产生变化,会变质?他接受外面一些不良的诱惑,于是他自性变质了。所以,教育的功能没有别的,教育的功能就是如何能够让父子有亲永恒保持。你果然能够永恒保持住,你明了这个里头的意思,理明白,你能够落实在生活当中,一生不改变,佛法里面叫自度,宗门里面讲「明心见性」。性是什么?性就是爱,就是慈悲,佛家讲慈悲。

  菩提心里面,我们现在把它讲成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个五条每一条里头都具足其它的五条。譬如慈悲,慈悲里面有真诚,真诚的慈悲;有清净,清净的慈悲;有平等,平等的慈悲;有正觉,正觉的慈悲。慈悲里头有清净、平等、正觉、真诚,真诚里面有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平等里面同样也有真诚、清净、正觉、慈悲,一即是五,五即是一,一桩事情。你统统明白了,清楚了,叫见性,明心见性。在你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念念不离慈悲,念念不离真诚,念念不离清净、平等,这个人就叫佛,就叫菩萨,你就证得了,这是自爱。然后你能够推己及人,从爱父母的心把它扩大,爱妻子,爱兄弟,爱朋友,爱家族,爱国家,爱世人,爱一切众生,这就是化他。诸位想想,你爱这个人你还会害他吗?哪有这种道理的!真诚的爱心是付出的,是舍己为人,儒家讲的「成仁取义」,绝对不会做出不仁不义的事情,没有这个道理。这是圣学,这是圣人的教育,这是宗教教育。

  今天宗教里面这些大众,无论是出家、在家,为什么做不到?那就是这个原点没有了。我学佛五十四年了,常常说,在家的佛弟子,十善做不到,出家的佛弟子,五戒做不到。在中国古代,不要说得太远,明朝时候,五百年前,在家确确实实可以做到三皈五戒十善,决定没有问题,真正是社会上所谓的善人,佛家所讲的善男子、善女人他真称得上。出家的这些人,三皈、五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能持。为什么现在做不到?就是爱的原点没有了,换句话说,五百年前的中国人,儒家的根非常深厚,就是伦理的教育从小就培养。所以,学儒守礼不难,学佛持戒不难,成就的人很多很多。现在这个时代,儒没有了,佛也没有了,有名无实。为什么?那个点没有了。我们再看看其它宗教,大致也都差不多,同样都是犯一个毛病,根没有了。像树木一样,根坏了,怎么样去培植它都是一个假相,死的,不是活的,这才值得我们忧虑,才值得我们认真反省。

  现在我们要做从哪里做?从根救起,从这个原点。我都八十岁了,八十岁还要从这儿做吗?是!小时候没做,亡羊补牢,聊胜于无,不能不做。从哪里做起?从《弟子规》做起,《弟子规》是救根的,让我们的根「父子有亲」这个爱的原点,重新把它找出来,从这个地方找出生命,父子有亲是生命的开始。为什么学佛要从这里下手?我们学佛最高的指导纲领,不但是净宗,无论是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没有例外的,《观无量寿经》讲的「净业三福」。这个三条佛讲得很清楚,「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你想想这句话说得多重。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管你修哪个法门,修行、证果、成佛都是从这个地方做起点。而这个起点,三条第一条头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你们想想是不是与父子有亲,根!

  这些年来,我常常提起《弟子规》,常常提到「童蒙养正」。我们学院成立,我特别用两年的时间来培养同学们的德行,从哪里起?还是从《弟子规》起,谁能够觉悟、认知了,这个认知在佛法讲开悟了,他明白了;明白之后,他才肯真正起修,扎根!只要这个根扎牢,无论修哪个法门都会茁壮开花结果,不论世法、佛法你肯定有成就,你真正走到圣贤之道,这是我们天天在这里期望的。老天不负苦心人,到去年这一年,我们才看到了成果,真的有几位同学明白了,省悟过来,身体力行。《弟子规》不长,总共只有三百六十句,每一句三个字,总共只有一千零八十个字,字字要落实,你的根就活了,然后修学世出世间任何法,都有不思议的成就。所以,这个地方清凉大师总结,「依智不依识」,这句话结得好,我们要依智,不能依识,智只有从圣人教诲当中去得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弟子规)(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弟子规)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