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见不贤而内自省


   日期:2014/9/8 18: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莲师会供那天人很多,我被挤到台阶下面和一群四五岁的藏族小朋友坐在一起。当天是殊胜的莲师诞辰日,一个比较盛大的节日,他们身上都穿着鲜艳的衣服。

虽说是盛装,可看上去还是脏脏的,小孩儿鼻涕挂在脸上,黑黝黝的小手上指甲里满是泥巴,刚到这群小朋友身边的时候,我心里还很挣扎。太阳给莲师供养了充足的日光,我又是墨镜又是披肩,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很担心他们碰到我。

在一起坐了一会,上师开始给我们发会供加持品。我坐在前排,不停地有各种东西塞到我手里,有些加持品后面的小朋友就得不着了。看到他们急切的表情,我从袋子里拿出一个果冻递给身后的一个孩子,他羞涩地接了过去。

于是我又给了他一个,他摆摆手示意不要了,他指了指旁边的小伙伴,让我把果冻给她。我发现,他们几个小伙伴手里的加持品数量和品种都差不多,也没有出现你争我抢的局面,谁拿到的多就分给别人一些。

之前看到一篇文章说到,念着观音心咒长大的藏族人,布施是他们的天性。

想到我自己,从小就和家里的姐妹在大人面前争宠,在背后争吃的穿的,大了又开始各种自私和攀比。现在城市的小孩子,听到孔融让梨的故事如同天方夜谭。相比之下,我对这几个小朋友产生了亲切的好感,于是就示意给他们拍照。

一开始他们很羞涩,清澈明亮的大眼睛看着我,我笑了笑,去拉其中一个小孩的小手。心里先是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搂着他开始自拍。我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藏地的人,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拍照,我可能就错过了这个“秘密”,而这个“秘密”带给我的震撼却让我无地自容。

我把小朋友抱在怀里,做好心理准备,稍微调整了下呼吸。慢着,我原以为会闻到城市里那种三天不洗澡的怪味,可是进入鼻腔的,是一股浓郁的酥油香和淡淡的藏香的气味。我愣了片刻,小朋友好奇地看着我。我略带愧疚地对他笑了笑,把他搂得更紧了,一起拍了张合影。他很开心,并让我也给其他几个小伙伴拍照。然而我发现每个小孩子身上都是这个气味。不仅小孩子,走过我身边的妇女、青年小伙子、中年大叔以及佝偻的老人,身上都是酥油和藏香的混合气味。这件事,小到微乎其微,但是却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上学的时候我经常会被选作“纪律委员”,负责检查同学的各种“不如法”,校徽、卫生、仪容仪表、课堂纪律等等,每天满心里想的都是怎么去挑别人的毛病,长期做这项学生工作,变得很傲慢自大,对别人指指点点,完全看不到自己身上的毛病。

这种恶劣习气后来也被带到修行中。在山下的共修团体中,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对道友的清净观很难生起。共修时听到师兄手机响生烦恼心,看到师兄参加共修穿得不朴素生烦恼心,看到师兄坐姿不好看也生烦恼心,其实自己还不是坐得歪七扭八?!

刚上山时,上师对弟子首先强调的是观清净心。在开示密乘戒律时也反复强调清净观,而从这件事反观到自己的心是多么地不清净!

我的家乡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有一天琢磨清净观的问题时,我想到《论语》中的一句教言:“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一直以来,我对“见贤”“见不贤”的理解,就是“看到好的行为,要跟着学,看到不好的行为呢,要反省”。那么反省什么呢?以前认为是反观自己身上有没有这个毛病?可是,现在这种理解被颠覆了:我认为,应该反省的,是自己为什么会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贤之处?!是别人真的不贤吗?还是自己心里的种种不贤,通过不清净的心投射到别人身上去了?

我曾经很为自己是密乘弟子而感到沾沾自喜,密宗绝大多数的戒律,都建立在清净观之上,但是现在看来,我的清净观没修好。

为什么看不到游舞显现的上师是圆满佛陀?为什么看不到荆棘砂砾是清净刹土?为什么看不到显现生死的众生是菩萨圣者?唯一的解释就是自己的心,被无始以来的客尘蒙蔽着,看不见本来面目,无论多么清净庄严的事物,也只能投射出污浊不堪的影子。我真心地深深地为自己有这样的贪婪、吝啬、傲慢的心相续感到痛心!

比如我们在平时,为伺候这张脸要花多少时间?花多少金钱和精力?却很少有时间观照自己的内心是否清净。当然,倒不是说非要蓬头垢面才是真正的修行人,还是要不堕两边。

不要说自己对一些教言的理解始终似是而非,就是真通达了,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上师反复强调闻思后一定要实修,哪怕把五部大论通达无碍,不实修的话,跟解脱也没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自己差得还不知有多远呢。

上师为我们开示闻思修的次第,恰好对治我只喜欢看书,很少思考,更不去实修的习气。由于上师的加持,我对多年一知半解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体会的加深,正是得益于有着千百年清净传承的密宗见解的启发,而这么好的见解早已被藏族人所接受,成为他们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甚至融化在生命中了。

有一天,我要搭车去甘孜,需要很早去马路边等。为此前一天我特意设置了两个闹铃,早晨好歹爬起来了。当我睡眼惺忪地走到商店门口等车时,看到对面的村子里走过来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年龄大概也就五六岁。从他们所走的方向判断,是去扎西持林转山。不一会儿,又从村子里走过来一对姐妹,蹦蹦跳跳的,也是去转山了。

其实,我也好奇过这边的孩子是怎么接受教育的,他们怎么成长,怎么工作,有什么样的人生?现在,我明白了。这里没有什么国际先进的儿童早教体系,没有风靡全球的智力开发系统,没有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儿童奶粉和营养品,他们却有从小来自家长的不言之教。

藏民的孩子,从幼年的耳濡目染中熏习对上师三宝的恭敬心和信心。观音心咒是他们的胎教音乐,莲师加持过的河流是净化心灵的营养品,上师所住的神山是他们的乐园,他们心里只有圣洁的三宝,所以从内而外散发的气质也是和万物融合无违的。这跟衣服名贵与否,小脸蛋干净与否,又有什么关系呢?

莫让人身空耗,莫让福报空耗。相对于我们在城市中寻找徘徊,导致迷茫蹉跎,最后空耗堕落的人来说,“愿我出生即遇正法”是如是弥足珍贵的发愿啊!

作者:拥措卓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见贤思齐       自省)(五明学佛网:见贤思齐       自省)  

 广化法师:见贤思齐 

 嘎玛仁波切:谦卑自省跪拜顶礼,亦如成熟的麦穗弯腰低头 

 嘎玛仁波切:伤害源于放纵,慈悲源于自省 

 嘎玛仁波切:若不懂得自省向善,便会推委过失伤害别人,到最 

 印光大师:君子之学为己,乃念念叩己而自省耳 

 蔡礼旭:反观自省要落到一言一行、起心动念 

 PC的100个危害,望见不贤者自省 

 见贤思齐与眼红攀比是完全不同的,不要混为一谈啊 

 达真堪布:处处自省,人生才有光明 

 供佛是要见贤思齐,见相要生觉悟心 

 自省像一道清泉 

 自省像一道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