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相知很重要的还是要先自知


   日期:2014/9/9 8: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相知,其实很重要的还是要先自知,而且不只了解自己,还要了解自己的本分在哪里,知所先后。请问,是先谈恋爱还是先完成学业跟道德学问?你今天先恋爱了,自己的定性又不够,学业跟道业都学不好,你拿什么去爱人?我们很冷静地来观察身边的同学、朋友,谈恋爱谈成什么样子,一年还换好几个。你这么做了,我们人生都还没有造福,统统都把福给折掉了。大家冷静去看,常常换女朋友的人,那个脸都没有福报,都是瘦瘦的,眼睛小小的,鼻子小小的。这就是心性不对,福都给折光了。我的一个同学,国中就谈恋爱了,智商本来是一百五十多,我才一百一十八,他的先天都比我好,结果连高中都没念毕业,就是这个情欲之关没有过。

所以,在求学的阶段,适不适合谈感情?在求学阶段最重要的是成就学业跟道业,唯有成就了自己的道德、学问,你才懂得如何去选择适合的对象,甚至是好的对象,假如我们还没有那种修养跟学问,很可能都会看不清楚。俗话说“龙交龙,凤交凤”,我们现在到底智慧到哪,你应该是先提高智慧,再去选择终身的伴侣,而不是现在没有智慧,就急着乱抓一把,结果抓到什么?所以你看现在年轻人太早谈恋爱,最后结局好的很少很少。所以人生要理智,人生要走得能利益自己也能利益别人。

在学生时代谈恋爱,这属于消耗战。
大家有没有打过消耗战?消耗什么?金钱消耗、消耗精力,还有时间也都消耗了。因为我们还没理智,我们整个价值观都还没有稳定,那到底每天谈的是什么?是互相成就、互相利益,还是在耗日子?然后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

情人节,内地的报纸报道,情人餐从二百九十九块人民币,到三千九百九十九块,这是情人餐的价码。我还听到上海的情人餐一餐两万块。真的糟蹋金钱!又不是把金子吞进去,两万块,奢侈到这种程度。这个报道让我们最吃惊的是什么?去吃情人餐的绝大部分是在校学生。我们想想他花的是谁的钱?花的是父母在农田耕作的血汗钱,他无动于衷。当你跟男女朋友吃的是这样的餐,你还警觉不过来,还觉得对方对你很好,那是欲令智迷。对方有没有时时勤俭,为他的家里着想,那才是负责任的人。这要会看,不要只是他对我好就好了。

在福建有一个大学生,有一天打了一通电话回家里,他们家是农村,经济很有限。在农村里面,很多情况是把一个孩子送出去读大学,基本上他们家已经负债累累,但是这些父母咬紧牙关撑过去。儿子打电话回来说:“爸,我现在身体不舒服,必须到医院去休养,医药费要一千二百块人民币。”爸爸一听孩子生病,非常着急,赶快去跟人家借钱。可是因为之前已经跟所有的邻里乡党都借过了,他又来借,人家看到他都有点害怕,但又是因为孩子生病,有些邻居还是勉为其难拿了一些钱出来。结果绕了一圈只拿到三百多块钱,父亲回到家里眉头深锁。爷爷看到了,了解了情况,说:“儿子,你去把我的棺材卖掉,凑凑钱可能就够了。”在福建有个习惯,就是先留棺材本,老人家上了年纪以后,先把自己的棺材买了。棺材一卖,勉强凑得一千二百块钱,父亲生怕丢了,亲自送到学校去。

结果到了学校去找他的儿子,进到他的宿舍,没找到他的人,问他的同学:“我儿子在哪一间医院?”结果他那个同学讲:“什么医院,你儿子哪有生病,你儿子现在跟他女朋友去照艺术照去了。”这个父亲因为几天奔波,听到这样的情况,一下子精神受不了,当场就昏过去。后来这个儿子回来了,父亲也苏醒过来了,说:“你怎么可以做出这样的事情!”儿子若无其事地回答父亲:“爸爸,我的同学都这样,又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父亲也很无奈,能说什么?所以,我们在消耗金钱的过程当中,有没有想到父母的辛劳,有没有想到这么多人对我们的支持。所以人生不要做害己又害人的事,要做利己又利人的事。

所以今天你看到一些同学,可以非常欣赏他,欣赏他又不用钱,是不是?而且你欣赏、赞叹一个人,会让他受到鼓舞,他会不断地提升上去。所有同学可以互相扶持,一起到图书馆去,组成一个读书团队来互相成就,这样多好!为什么要两个人陷在情欲当中,钱也消耗掉了,时间也消耗掉了,学业也跟不上来?所以这时候理智地面对非常重要。有人说:“我没有他活不下去。”其实我们很冷静来想,痛苦从哪里来的?他不跟你在一起你就痛苦,骗人!那没有他之前你是怎么活过来的?其实痛苦跟别人都没关系。当我们很欣赏对方的时候是很高兴的,每天看到他,他有这个优点,有那个优点,又读《弟子规》,“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你每天见贤思齐,每天都有成长的喜悦,哪有痛苦?跟这个同学相处了三个月,都是很愉快的,互相肯定,互相欣赏,可是突然起了一个念头:“我要追他。”从那一天开始,这个快乐变什么?变痛苦。追不到死不罢休,然后每次又觉得自己受伤害了。你看那种情绪的翻腾跟对方没关系,是自己的控制欲望起来了,占有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还把责任推给对方,甚至于还拿着刀要去伤害对方,胁迫对方,愚痴到了极处。所以真正欣赏对方,真正为对方好,会想着对方现在还是学生,我们一起好好地把书念好。而你有这样的智慧、这样的修养,对方真的会更感佩你,你们往后因缘会更好。所以人生不能只看到眼前、看到今天,要能看到自己的未来,也能够成就别人的未来,要有这样的视野。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相知       自知)(五明学佛网:相知       自知)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三十三章 自知者 

 仁焕法师:健康来自知足常乐 

 性广法师:自知自作证 禅七开示录(十五)――第七日 大堂 

 圣凯法师:自知 自反 自强——赵朴老对中国佛教走向的思考 

 方海权:得好财宝珍宝而不自知 

 道证法师:要走的时候,自知时至心不颠倒,苦苦恼恼恐惧挣扎 

 道证法师:要练习修谦卑、称赞随喜的美德,我们时常在这种地 

 德森法师:重印安士全书附自知录跋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自己要有自知之明 

 了然法师:三期禁语念佛自知录序 

 道证法师:不执着,不持戒,其实是执着自己的贪嗔痴慢而不自 

 净土法门法师:学佛要有​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