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静中修


   日期:2009/12/18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这个「静中修」,就是说我们在佛堂当中,把这一天世间的尘劳、人事暂时的放下,或者是拜佛、或者经行、或者打坐,这当中用「十念记数」法,就是「十句成片三三四」,这当中很清楚分明的把佛号一次一次的显现出来。这当中我们前面也讲过,这个「十念记数」的一个原则,就是你要念得清楚分明,宁可少念,不可草率。不要赶时间、不要求多,要紧的是能够真正的使令你当下的佛号,能够清楚分明的显现,这个就是一个关键,十念记数。其次就是「晨朝十念」,这个「晨朝十念」的这个「十念」,跟前面的「十念」记数是不同的内涵。前面的这个念,是一句佛号是一念,总共有十句佛号构成十念,分成三三四,三段;这个「晨朝十念」的这个「念」,是尽一口气为念,就是你吸一口气,趁你吐气的时候开始念佛,念到气没有为止,这叫做一念,一口气为一念,那你念十口气。这个是这样,这晨朝十念是一种借气摄心,靠着我们这一念气在散发的过程当中,因为我们这个时候没有吸气,只是在吐气,没有吸气跟吐气的障碍,没有干扰,所以说这个时候心是最专注的,因为我们专心的吐气,借着这个吐气来摄心,那这个力量也特别强。但是它这种方法,印光大师提出一个警告说:这个方法不能多念,就是只能够早上念一次,最多晚上念一次,不能当作一天常用的法门,否则久则伤气。这值得我们注意。其次这个「晨朝十念」,我个人的体验,最好是念六字的,就是你这个念的不多,你念六字的时候,它有归依的力量在里面,这感觉不一样的。这个就是我们平常定课的二个主要方法。关于这个修行的次第,民国的夏莲居老居士,他对我们念佛的人,安排了三个次第:「未能一心,先求成片;未求成片,先求专注。」所以他就提出了三个次第,「专注、成片、一心」。我们刚开始操作佛号的时候,我们先求「专注」,这个「专注」是指专注在你当下的这句佛号。不管我们前面一句佛号念得多么的差,你不要再去回忆它,回忆它的话就是打妄想;也不要期待你下一句佛号能够念得如何好。那我干什么呢?你注意你当下的这句佛号就好。就是你每一句佛号的当下,都使令它能够「念从心起」,心里面能够念得清清楚楚,嘴巴能够把这声音念得清清楚楚,耳朵听得清清楚楚。就是你操作每一句佛号的时候,你都去注意你当下的这句佛号,这个叫做「专注」。「专注」以后,慢慢慢慢把这个专注的点状的点,再把它延伸成一个「片」。我们也说过这个五点记数,以五十声为一片。或者我们早上一坐下来念十片,下午再念十片,一天一千声清楚分明,有一个片,有一种相续的力。慢慢慢慢的突然有一天,我们在某一支香当中,一念的相应,「迥脱根尘,灵光独耀。」无量无边的妄想都停下来,佛号的力量真实成就,这个佛号的光明念念的现前,这个时候「一心」不乱,任运的现前。这个就是夏老居士他提出的一个念佛的道次第,「专注而成片,成片而一心」,这个方法是非常明确的。这个是我们修行的情况,叫做「静中修」。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放下       十念记数)(五明学佛网:放下       十念记数)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惟觉法师: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净界法师:临命终时能否过关 放下因缘观照现前 

 梦参法师: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慧门禅师:放下 看破 自在 

 慧门禅师:慧门禅师谈“放下” 

 明一法师:放下就如此痛快 

 梦参法师:看破放下 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王骧陆居士:简捷放下法门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放下 精进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放下贪著 

 如瑞法师:从内心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