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当可怕的违缘降到你头上时


   日期:2014/9/17 11:3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当可怕的违缘降到你头上时

索达吉堪布 

诸苦如同梦子死,迷现执实诚疲惫,
是故遭遇违缘时,视为幻相佛子行。 

遇到怨恨敌人、邪魔干扰、各种疾病等时,没有必要特别去执著,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对境,全部是心的执著显现,应该看作为幻化。阿底峡尊者曾说:“贪嗔境现时,视为如幻化。”显现任何贪嗔对境时,理应把它当作幻化,不要去执著。《入行论》也说:“不执悦意物,彼为真妙物。”不贪执世俗悦意之物,才是最殊胜的事物。 

很多人认为,执著美色才是对的,仇恨怨敌才是对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当我们遭遇种种不幸时,实际上就像在梦中生孩子,觉得“宝宝特别好看,很可爱、很乖,应该用什么来沐浴呢?用牛奶来沐浴,还是用洗衣粉来洗澡?”后来孩子突然死了,自己就悲痛万分、非常伤心。然而这完全是一场梦,第一自己没生过孩子,第二孩子没有死过,痛苦简直是徒劳无益,醒来后根本没有真实的对境。佛经也说:“如女梦中见,儿生复死亡,生喜死忧伤,诸法如是观。”一个少女梦见生了孩子很欢喜,最后死了很痛苦,但这些都是不存在的,同样,怨恨的敌人对我攻击,我对他生起嗔恨心,彼此针锋相对、不共戴天,这类事情也全部是幻化。 

所以,当最可怕的违缘降到你头上时,一定要把它转为道用,不要认为它是真的。有些人父亲死了,就非常痛苦,觉得他是自己唯一的父亲,从此再也见不到他了,他生前说过:“好儿子,……”很多世间人都是这样,那天我在上海仁济医院,看见一个老太太死了丈夫,不断地在那儿哭诉,我就很稀奇地在旁边听。那个老太太一直说:“我们生活53年了,我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了,我实在不愿意离开你啊!”我当时就想:“已经可以了,53年在一起生活很不错了。” 

我们遭受各种违缘时,应该把它观为幻化,虽然显现,但并非实有,这些痛苦暂时在心前出现,可一定会消失的,它只是一种愚痴的实执。寂天菩萨云:“愚痴所执谛,何异幻化物?”愚人所执著的谛实法,全部都不存在,跟幻化没有任何差别。这些教言若能逐渐融入自心,那么得癌症也好、得艾滋病也罢,都不会特别痛苦,因为人生就是一场梦,没有什么好执著的,假如没有如是耽执,那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朗日塘巴格西也说:“了知诸法皆如幻,解脱贪执之束缚。”如果能够解脱贪执,那就是真正的修行人,不会被世间八法所染污。 

现在有些佛教徒,遇到违缘时特别烦恼:“我学佛很长时间了,为什么还生病啊?”听起来特别可笑。要知道,佛陀并没有说只要学佛就平平安安,永远都不会生病,轮回的真相就是生老病死,这是谁都要经历的,尤其我们人类还有八大痛苦,每个人的身上都会出现。轮回本来即是痛苦的本性,学了佛以后,并不是不会遇到痛苦。其实这些痛苦是如幻如梦的,没有实体,若能了达这一点,所作所为都会很自在、很快乐,遇到痛苦也可以转为道用,快乐的时候也不会过于傲慢。 

我非常希望大家在修行过程中,当自己遭受违缘时,应该转为道用;当别人遭受违缘时,应该观悲愍心,不要幸灾乐祸。梁武帝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据记载,他一生造了484座寺院。有一次他在逛街时,看见有个人在卖瓜,一个人来买时,他说什么也不卖;另一个人来买时,他很高兴地卖给他,钱不多也没关系。梁武帝见后大惑不解:“这两个人都与他素不相识,为什么态度有天壤之别呢?”于是去问国师志公禅师。志公禅师用宿命通一观察,原来那卖瓜人前世是死囚犯,当他要被处斩时,很多人都在旁边围观,那两个人也在场。第一个人认为:“这家伙罪有应得,活该!”第二个人却觉得他很可怜,对他产生同情心。以这个因缘,卖瓜人今生不把瓜卖给前者,而愿意卖给后者。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莫名其妙讨厌一个人,不管他吃饭、说话、走路,做什么都看不惯,这可能也是源于前世的因缘吧。

总之,我们遇到违缘时,最好不要成为修行的障碍。很多人平平安安、顺顺利利时,修行很成功,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马上倒下去了,这是很可惜的,应该学会转为道用。同时,看见别人遭受违缘时,理应宽宏大量,尽量去帮助他,在别人最困难时施以援手,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出自索达吉堪布《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怎样在病中消业积福  

达真堪布

遇到一种障碍,能增加一种智慧;遇到一个违缘,能增加一个层次。比如说今天有病了,这不是有病,这是去病。这怎么讲呢?如果没有过去的因缘,今天不可能得这个病。这个病本来就在身上存在着,今天因缘具足,显现出来有病了,也可以说是业力现前了,这是去病,不是生病!我们现在造业,种这个因,这叫“生病”。今天我们受到报应了,这叫去病。
有智慧的人,怕造恶业,不怕感受果报。没有智慧的人,就怕感受果报,不怕种恶业的因。你种这个因了,将来肯定要受这个果;你现在受这个果,是你以前种过的因,这是消业、还债,也是去病、驱魔,好事!你现在种这个因,以后还要感受果报;没有因,将来就不会受果报了。
但是我们这些凡夫人,种恶因的时候不怕,受恶报的时候害怕,这是颠倒的。生病了,不要害怕,如果你真有修行的话,这是窍决啊!第一,今天发现有病了,这说明你的业还没有消净,你的债还没有还完,你要统统忏悔往昔所做的恶业,尤其是杀生的恶业。通过忏悔,这些恶业都可以消尽。业消了,果就没有了,这就好了么!第二,病肯定也与冤亲债主有关系,还债的机会来了,你不应该害怕,应该面对,多对那些冤亲债主发慈悲心,让他们满意,这样也还债了。第三,修行的机会来了,利用这个机会,你可以修自轻他重菩提心,自他相换菩提心,通过这样的修法还能消业积福,还能还债,还能提高自己修行的层次,这是个好事!
但是如果不懂这些道理,发现有病,就又会造业了。心一慌,“完了,怎么办啊?”这是自己的因果,你不相信因果,这是邪知邪见。怕自己身上有东西,怕其他众生干扰,就去找这个算找那个算。那些人就爱瞎说,“你怎么怎么不好,身上有什么什么东西……”这样,你又跟冤亲债主增加了怨恨,又增加了你的恶业。然后为了营养去杀生,去吃那些不净的东西,又造杀业了。这样越来越不好,将来还要感受更多恶报。
两种方式,化解冤债  
化解冤家债主的冤孽,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靠世间的善事,就是要行善积德。行善积德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所谓「百善孝为先」,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就有善神保护,冤家债主不敢来报复他。还有就是常做布施,心存善意为他人设想,这样也会有善神保护,冤家债主也不会来报复。    不过这不是根本解决之道,冤家债主只是暂时不敢来报复,但经过几次投胎转世,如果不行善积德,没有了福报,就没有善神保护,宿世的冤家债主,就会利用机会来报复。
另外一种是累积佛门中的功德。学佛人若是皈依受戒,自然也有善神保护,冤家债主也不能来报复。但这还不究竟,还要他自己诚心忏悔过去的业障。学佛的人都知道有善恶报应,有种种业障,而学佛的初步,都会先忏悔自己的业障,甚至诵经、拜忏、持咒、念佛,这样不仅冤家债主不会报复,还能化解冤孽,甚至超度对方,这就是佛法中的功德。

衷心祈愿世界和平、灾难消除、所有高僧大德永久住世,正法久住,愿佛陀的法音传遍十方世界!

愿一切有缘众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吉祥如意,早证菩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