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行菩萨道。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


   日期:2014/9/17 14: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下」,是底下这一段这四行经文。「明种种往生之人,因行各异,但生彼国已,悉是大乘,咸同一类」。这一段经文重要,往生的人,遍法界虚空界,个人的因行不一样,但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全都是大乘,为什么?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就是四十八愿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那就变成一类。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萨,超过十法界,十法界里头有佛菩萨,超过了。我们看末后这一段经文:

  行菩萨道。诸往生者。皆得阿惟越致。皆具金色三十二相。皆当作佛。欲於何方佛国作佛。从心所愿。随其精进早晚。求道不休。会当得之。不失其所愿也。阿难。以此义利故。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无边世界。诸佛如来。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

  末后这一行半,是说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对阿弥陀佛的赞叹。我们看黄念老的注解,「行菩萨道,表诸往生者皆是大乘也」。只要是发心求生净土,是真正行菩萨道,为什么?只有菩萨能成佛,声闻、缘觉成不了佛,只有菩萨能成佛。发心求往生极乐世界,求亲近阿弥陀佛的,那全叫菩萨,这事我们知道。而实际上我们连声闻、缘觉不如,跟他相比差太多了。可是我们今天发一念心可了不起,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一愿就超过阿罗汉、超过辟支佛太多太多了。

  「以下」,向下的经文,「明上述因行之果。因虽千差,其果一味」。我们这个修因不相同,但是得的果报是一样的,都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都得到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一点一定深信不疑,是能不能往生的关键。临终的时候,你自己看到,别人看不到,看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真的往生。如果不是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决定不跟他去,你再等,阿弥陀佛一定来。妖魔鬼怪能现种种佛菩萨的境界,但是他不能现本尊。我们念念只希望弥陀来接引,弥陀是我们的本尊,他不敢变现本尊,他会变别的佛,变药师佛,变释迦牟尼佛,你都不能跟他去,那是假的,不是真的。决定是见阿弥陀佛,到那个时候你心里很清楚,你认识,不会认错。

  「大乘行人寿终生彼」,我们在这个世间寿命尽了,寿命到了,这个时候往生的缘成熟,阿弥陀佛来接引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悉皆得阿惟越致」,这是四十八愿里第二十愿,每一个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就平等了。阿惟越致是什么意思?不退转。不退转有三种,三种不退转你统统得到。第一个是位不退。位不退,小乘就证得,阿罗汉、辟支佛位不退,不会退转到凡夫。第二种是行不退,行不退就是菩萨了,他绝对不会退到二乘。换句话说,阿罗汉跟辟支佛行会退,度众生太难了,他就不度了;这么难度,算了,我不度你了,这就叫行退。真正菩萨的时候,难度也要度,也不会退心,以种种善巧方便帮助众生,他绝不会退转。所以第二种,菩萨不退。第三种念不退。念不退是法身菩萨,他的念就一个方向,无上菩提,「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萨婆若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是一切种智,这是如来果地上所证得的,他没有别的念头,也就是念念趣向无上菩提,无上正等正觉。他什么都不求,就求这个,萨婆若海就是无上菩提,这三种不退你都得到了。最后的一种,就是阿惟越致菩萨,这个太难得!

  阿惟越致,我们中国普通人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阿惟越致,他就成佛了,见性成佛。所以阿惟越致在《华严经》上是圆教初住以上,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都叫阿惟越致菩萨。他们住在哪里?住一真法界,住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极乐世界有方便有余土,有凡圣同居土,真有,可是这里面人的享受统统是阿惟越致的待遇,这个可不可思议。凡圣同居土也得到阿惟越致的待遇。也就是说,虽然你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你的智慧、你的神通、你的道力等於华严圆教初住的菩萨。这是怎么回事情?这是阿弥陀佛加持你的,不是你自己证得的,这是福报,阿弥陀佛给你的!你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那修行这个精进早晚不一样,什么时候你能够把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都在极乐世界;无明烦恼断了,你就是真的阿惟越致菩萨,那是你自己功夫证得的;没证得的,是阿弥陀佛给你的,圆满的福报。太稀有!自己要修成这个层次的话,要费多少时间?不是一个容易事情。然后才真正了解这个法门殊胜,方便,快速,叫横超,它不是竖出。从娑婆世界人道,不必通过二十八层天,不必通过四圣法界,就成阿惟越致菩萨。其他菩萨修行,他必须要通过二十八层天,要通过四圣法界,最后把无始无明放下,就是起心动念放下,这才能脱离十法界,证得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不在十法界。这个道理、这些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

  你知道了,你会非常珍惜这一次的机会,这个世界再不受诱惑了,人间国王,天王我都不要。色界天王,摩醯首罗天,这是六道里头最高的,福报最大的,统理三千大千世界。大梵天王,色界天,色界初禅,大梵天王;摩醯首罗是第四禅,四禅天王,四空天里头没有天王,这些福报最大的,比不上西方极乐世界下下品往生。那个福报要是对比的话,摩醯首罗天王比不上下品下生,你才知道净土的殊胜。最难得的是到极乐世界闻法修学不间断,你一生圆满成佛。世法里面修到初禅天、修到四禅天,不简单,做四禅天的天主,福报大,没有智慧。虽然常常礼请诸佛菩萨到天宫里去讲经,有中断的时候,不是不中断,极乐世界弥陀讲堂不中断。这一比你就清楚、就明白,不比不知道。我们想早一天成佛,想早一天帮助这些苦难众生,只有到极乐世界去。

  下面说,「并悉皆紫金色身,具足三十二种大丈夫相。不但身色如佛,且皆当作佛也。」他本来是佛,他当然在那边成佛了。紫金色身,前面说过,这一句话是形容,紫金是最贵重的,紫磨真金色身,是什么?相永恒不变。为什么这个世间七宝,把金摆在第一?金不会被氧化,银铜铁锡都会被氧化,唯有金不会被氧化,所以金的颜色不会变。银氧化就变成黑色,你必须要把它磨掉,白银才能现前,但是黄金不会。这个表示什么?金色身就是比喻佛的身永远不会变,这叫真金色身,取这个意思。三十二相,这是世尊的方便说,古印度人认为人间大福报的人,他有三十二种福相;我们中国相书,看相的也有,福相。三十二种福相,释迦牟尼佛统统具足,一个都不缺。佛示现在这个世间,有这个相好,圆满的。还有一个,转轮圣王出现在世间,也有三十二相。但是佛的三十二相清楚,很明显;轮王的三十二相比较模糊一点,是具足,没佛那么清楚。这是佛的方便说,真的说呢?真的说,《观无量寿佛经》里有讲到,佛在《观经》上讲,阿弥陀佛的身相不是三十二相,「身有八万四千相,相有八万四千好」。那我们就明了,实际上,阿弥陀佛的身相,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是真的。每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到达极乐世界的身相,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这是我们在四十八愿里面读到的,为什么要相同?佛知道,在因地的时候知道,因为相貌不同,引起众生的烦恼,相貌好的就骄傲骄慢,相貌不好的就产生自卑感,这是带给人的烦恼。所以阿弥陀佛不希望极乐世界的众生会有这种烦恼起现行,相貌完全相同。

  他这一愿成就,所以每一个往生的人到西方极乐世界是化生,不是胎生,是化生,变化生。不是说从西方极乐世界去的时候,从小孩慢慢长大,不是的,他没有变化,一到那里去,现的身跟阿弥陀佛一样,每个人都一样。会不会认错人?不会,绝对不会认错人。那个时候你这个头脑,电脑不如,比不上!所以一个都不会认错。不但不会认错,到那边你的三明六通都圆满,极乐世界是报得的,生到那个地方,这个能力就有了,这是阿弥陀佛加持你的。你自己知道过去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宿命通都知道,别的人生生世世你也知道,他心通,全都明白了,好事情。为什么?到最初,追到最原始,都是自己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确确实实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包括诸佛如来跟自己,一个生命共同体。就像《还源观》上说的,「自性清净圆明体」里面流出来的,虚空法界,万事万物,包括我们的身体,都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所流出来的。这个时候,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自然就流露出来,这是自性的性德。

  底下一句要说明,「诸往生者,愿於何方作佛,莫不随其心愿而得成就」。这些往生的人,生到极乐世界,愿於何方作佛,他还有愿吗?他要有愿,他就有分别、有执著了。所以这个「愿」字要讲清楚,要不然会引起怀疑。这个愿不是往生人这个愿,是诸往生者有缘众生的愿。诸往生的人会不会到十方世界现身?不会,十方世界有感,他自然有应,那什么人有感?这个往生的人他的有缘众生跟他有感应道交,他有感的时候,他自然就有应。所以《楞严经》上的话讲得清楚,「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你用《楞严经》上解释这句话就正确,你的问题解决了。为什么?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作阿惟越致菩萨,就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叫真平等。起心动念尚且没有,哪来的分别执著?所以真平等,真清净。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到西方就证得清净平等觉。十方世界众生有感,你就会有应。

  现代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根据他们的研究,他们发现了,我们的身体,每一个人的身体,实际上就是一个发射台。我们的肉体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它是有波动的,这个波动速度很快,什么电光、电磁光都比不上,这个物质它这个波动,立刻就遍法界虚空界。《还源观》上也是讲这个道理,科学家证明了。《还源观》是讲三种周遍,第一个是「周遍法界」,这是说我们物质现象,还有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就是思想,我的念头,念头才动,也是周遍法界。所以没有比这个速度更大,这才动,遍法界虚空界全知道,这就是感。应呢?「出生无尽」就是应,每一个波动都有回应,没有一个波动是发出去没有回应的,没有,都有回应。我们这个身体同时也是一个接收台,遍法界虚空界里面所有一切众生,他们发射给我们,我们都收到,我们现在不知道,为什么?烦恼习气成了障碍,这个机器不灵光。可是我们发射出去,人家那个机器灵光,他收到。我们能发出去,也收到,收到时自己没有感觉,就麻木,麻木不仁,是这种状态。我们如果把清净心恢复,把分别执著放下,我们接收的能力就强,就恢复了。如果到不起心不动念,跟诸佛如来一样,遍法界虚空界这个波动我们全收到,与我们有缘的自然就有应,「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这问题解决了。

  愿於何方作佛,这个「愿」是我有缘众生的愿,他们想佛来度他,自然就现佛身去度他。像《普门品》上讲的三十二应,他求菩萨来度他,那就现菩萨身度他。不但能现有情身,还能现无情身,神通真的是广大,普度一切众生!这个能力不是从外头来的,是自己本有的。可是在西方极乐世界厉害,你刚刚到极乐世界,还是凡圣同居土,你的烦恼习气还没断,你就有这个能力了。为什么?阿弥陀佛加持你的,遍法界虚空界这些有缘众生,跟你有缘的众生,他的信息发给你,你就能感应,你就能应他。换句话说,你就能帮助他,无论他在哪一道。这个真正是十方世界没有的事情,十方世界必须你自己真正证得阿惟越致,你才有这个能力;也就是说,你必须要超越十法界,生到如来的实报土,你才会有这个能力。但是极乐世界有同居土、有方便土,方便土就是二乘住的,声闻、缘觉他们居住修行的地方。凡圣同居土是一品烦恼都没断,见思烦恼都没断,他们住的地方。但是到极乐世界,统统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换句话说,怎么加持?怕大家不好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就变成你自己的四十八愿,这个你就好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送给你了,你就有了,你就管用了。不但送给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是经过五劫修行,所以他的功德大了。我们发愿很容易,发愿没修,那个愿是假的,不是真的。阿弥陀佛那个愿是真的,五劫修行完全兑现了,这个加持你,你马上就起作用,你所起的作用跟佛的作用没什么两样。

  因此十方诸佛才赞叹阿弥陀佛,称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不是随便称呼的。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们在经上只看到阿弥陀佛一个,没有其他的佛是这种称呼。所以你搞清楚、搞明白了,这地方还能不去吗?你要是不发心去,你是糊涂到所以然处了。遍法界虚空界找不到这么好的地方,而且我们遇到就有缘去,现在就是具足的条件。《弥陀经》上讲的「善根、福德、因缘」,善根是什么?能信、能理解是善根。什么是福德?我真信,我真想去,就是福德。缘是遇到了,不遇到这个经,不遇到这个注解,没搞清楚,半信半疑,那就未必能成就。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一点怀疑都没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这一条路,就是一条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直捷到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感恩,同居土里面有阿惟越致的待遇,这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我们得感恩!怎么报答?阿弥陀佛对我们什么希求都没有,我们好好的听话,好好的修行,把烦恼习气统统断掉,这就是报佛恩,这就是阿弥陀佛对我们唯一的一个期望。除此之外,他什么都不要。不搞清楚、不搞明白,不知道这个法门之可贵;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就会非去不可,什么力量也拦不住你。

  所以「从心所愿」。这个从心所愿意思很深,意思双关的,第一个是从自己的心愿,是没成佛之前。现在我们发心,我们不是发了愿吗?大家都发过这个愿,不过这个愿不是真的,有口无心,说说而已。「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大家都说说,说说而已,不是真的。可是到了极乐世界是变成真的,不是说说而已。就是因为有这个愿,所以众生的信息我们收到之后才有反应。没有这个愿,就没有反应;有这个愿,他就有反应,就有回应。第二重的意思,就是跟我们有缘众生他的愿,他愿以什么身得度,我们的反应就是如他所愿。因为阿惟越致菩萨已经不起心不动念,当然没有分别执著,所以完全是应,众生有感,佛菩萨有应,回应。回应一定是随众生,满足他的愿望。随心应量,《楞严经》上佛说的。

  这个乃至於作佛,行,以佛身得度就作佛。像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实在讲早就成佛,他住在常寂光里头,他早就回归自性。我们这个世界的人跟他有缘,我们的信息发出去,他收到,他自自然然就现身到这里说法。古印度这个地区希望有佛出世,他就以佛身出现。在中国这个地区,中国人没有佛的这个概念,他有圣贤的概念,所以在中国就以圣贤身出现於世。惠能大师,在中国世间法说,他是圣贤;在佛法说,他是比丘身,应以比丘身而得度者,即现比丘身而为说法。《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无一不是随心应量,说明阿惟越致菩萨无为而无所不为,无所不为而无为,妙就妙在这里。《还源观》上讲的四德,第一条「随缘妙用」,随缘是现身说法,妙用是痕迹都不著;随缘是有为,妙用是无为,无为跟有为是一不是二。从无为这边看是妙用,从有为那边去看是随缘,随缘妙用,那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行、圆满的神通,善巧方便。

  「至於成佛之期」,到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时候成佛?「则随行人之精进早晚而异」。所以在极乐世界,确实有人很快成佛,有人比较慢一点,为什么?各人精进不一样,这在极乐世界不相同的。「早日精进则早日成佛,是则平等中之差别也。平等有差别,成佛有早晚也。差别中之平等,则皆当成佛也。」换句话说,每一个人决定成佛,只是早晚不同而已,没有一个不成佛。这是生到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成佛。成佛是回归自性,也就是说,在实报土里面,将无始无明习气断尽了。《华严经》上讲,实报土有四十一个阶级,诸位一定要知道,平等哪来的阶级?有阶级就不平等了。那么华藏海会有没有四十二个阶级?有,你看佛说得很清楚,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是不是真有?不起心、不动念,还有四十一个位次?没有。从性德上说,根本就没有;但是从现象上,真有。现象是什么?无始无明习气有浓度的不同,它真有。

  这个习气,古大德用酒瓶给我们做比喻,不好懂!酒瓶盛酒的,把酒倒掉,里面擦干净,一滴酒都没有了,闻闻还有味道,那味道叫习气,那味道擦不掉,怎么办?把瓶盖打开,放著一年半载,去闻,没有了。所以实报土里面的修行叫无功用道,没法子修,就在等,等习气哪天没有了。习气浓厚的,位次就低,像十住那就很浓,十行就轻一点,十回向又轻一点,到十地就更轻,到等觉就一点点了,那一点点没有了,他就作佛,佛叫妙觉。作佛怎么样?作佛就不住在实报土,实报土不见了,所以实报土怎么来的?无明习气来的。有习气才有实报土,没有习气,实报土就没有了。他到哪里去了?回归自性,自性是常寂光,他回归到常寂光。常寂光里头三种现象都没有,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那是什么?哲学里面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是我们的自性,完全回归自性了。

  自性起不起作用?起作用。起什么作用?众生有感,它有应,它有回应。所以自性你不能说它没有,也不能说它有,你说它有,三种现象都没有;你要说它无的话,它起作用,它有反应,反应可大了!实报土里面这些菩萨有求,有求,他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的求,他自己都不知道。可是常寂光里面的妙觉如来他知道,他会到实报土里面现身,回应。四圣法界里面有求,四圣法界就是方便有余土,六道就是凡圣同居土,哪个里面众生有求,他自然就有反应。自性在哪里?一切时,一切处,无所不在,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没有办法接触到,因为它不是物质现象,我们眼耳鼻舌身接触不到;它不是精神现象,我们思想想不到。它也不是自然现象,我们阿赖耶对它也无可奈何,也缘不到它。这是真如,这是自性,这是真正的我,佛法到最后是把真我找出来,找到了。阿赖耶是个假我,不是真的,但是真妄永远离不开。

  我们在学习,现在用的是网路、卫星电视,这个东西是个很好的比喻,什么是真的?电视屏幕是真的,它什么都没有,但是什么频道它都能现,它能现的时候就有,不现的时候就没有。不现的时候也不能说它没有,它能现;有的时候也不能说它真有,假的,幻有。我把这个频道关闭,什么都没有了。用屏幕来代表自性,来代表常寂光;用里面的色相代表十法界,十法界有没有离常寂光?没有,永远在一起,没有屏幕你怎么能现出来?但是真妄一定要辨别,真就是真,妄就是妄,真妄虽然融合在一起,它不一样。到真正圆融起来,才知道真妄不二,是一不是二。可是你得清楚,不能有一丝毫含糊,含糊那错误,你要真正契入这个境界,契入这个境界是清净平等觉圆满的得到了。在这个境界里确实做到一念不生,一念不生的习气都没有,这是妙觉位;一念不生还有一念不生的习气,这就是四十一个法身菩萨,他们带著有习气。妙觉不带习气了,这才真正证得究竟圆满。

  「故云:求道不休,会当得之,不失其所愿也。盖谓求道之心精进不休,皆当成佛,决无违失其成佛之本愿者也」。这句话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才行,完全兑现了。所以蕅益大师说得好,有人问他老人家:你老人家往生,什么样的品位你就满足?蕅益大师说:我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满足。为什么?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说老实话人人都有分。到极乐世界成佛,不就是晚几天而已,那个不在乎,决定成佛,一个都不漏。有能力提升品位,好事;没有能力也是好事,只要能往生,一切都圆满。这佛法能不学吗?世间还有比这个更好的东西吗?没有了,找不到了!世间人贪财,愈多愈好,你知道贪财的果报在哪里?贪财的果报在饿鬼道,他将来去作鬼去了。瞋恚的果报是地狱道,作威作福,脾气很大,地狱道去了。愚痴是畜生道,贪瞋痴感得最后的果报是三恶道。不到极乐世界去成佛,去搞三恶道,这叫颠倒,真的颠倒了。

  贪瞋痴这三样,祸根,这是错误到了极处,觉悟的人应当先把它断掉,把它放下。放下之后,我生活怎么办?你想到这些,你就不敢放下。如果你要想到放下之后,我就往生了,再不要想明天了,你就敢放下了。所以真正学佛的人,真正求往生,那种热情、那种勇猛,就要把今天是我在这个世间最后的一天,每一天都当作最后一天去想,不要想还有明天、还有明年,你就真能放下了,不再有任何留恋,往生才有把握。我们每一个念头跟阿弥陀佛热线交流,什么时候去,他真来接引,绝对不会耽误。可是你对这个世间有留恋,那麻烦就大了,这个当中造成障碍。一点障碍都没有,跟这个世间人很好处,为什么?他要的我不要,我要的他不要,我要西方极乐世界,他不要;他要名闻利养,他要我不要,好处,没有利害冲突!他要名闻利养,我也搞名闻利养,那冲突来了。所以这个世间在我们心目当中,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说这个日子多好过!一切时、一切处,欢欢喜喜,这就得大自在。所以就是把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末后这一段,「佛告阿难」。这是最后的嘱咐,实际上对我们讲的。「世尊为唤起会众之重视,故重呼当机阿难之名」。叫著阿难就是叫著我们,阿难是我们的代表人。这告诉我们,「而告之曰:以此义利故。」义,合情合理合法,真实的利益。「此处利有二义」。这是佛法讲的大利益,有两个意思:「一者坚利如金刚,可坏一切而不为一切所坏」。这是坚利,坚固的利益,这是说什么?我们的愿力,坚固的利益,决定求生净土,决定皈依阿弥陀佛。皈是回归,依是依靠,我们今天只有回头,在轮回里回头,在六道里回头,在十法界里回头,依靠阿弥陀佛。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真皈依了。这个弘愿,能坏一切是什么?一切世间法我不要了,我都丢掉,人间天上我都不要了;十方诸佛来邀请我,我也不要,拒绝了,我只要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华藏世界不去。我只要极乐世界,我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要有这样坚定的信心,坚定的愿力。

  第二个是利益,「二者利益,因此法门,能惠予」。这个「惠」是给你,这个恩惠的惠,给你,给「一切众生真实之利也」。真实之利是帮助你成佛。要讲得现实一点,大家愿意听的,给你最大的福报,阿惟越致菩萨不是最大的福报吗?给你最圆满的智慧。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给我们什么?圆满的福报,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福报,到那里去马上你就享受到;圆满的智慧是在那边去学习,天天听佛讲经教学,做佛的好学生。精进早晚,最后一定毕业,没有一个不毕业的,毕业就是成佛。你看我们念三皈依的时候,「皈依佛,二足尊」,这个「二」是什么?就是智慧跟福德;「足」就是圆满,满足了,这两种都满足,这就是成佛,到极乐世界去做二足尊。这个世间福报是假的,不是真的;极乐世界福报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惠予一切众生真实之利。

  「盖谓往生法门之义理,举体是金刚智慧,故云利(坚利)也。同时又是大慈悲之流现,普施众生真实究竟之利。故云利(利益)」。这一点不能不知道,你要是真的知道,认识清楚,你才会下定决心,真的像莲池大师一样,八万四千法门,你们想学你们去学,让给你们学。连这个都舍掉,何况世间法!世间名闻利养,你们想取的,你们尽量去取,与我不相干。世出世间法全舍掉,我只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我只有一个目的,亲近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我感应道交,念兹在兹,「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他不会叫我们失望!所以这个经上讲三种真实,真实之际是我们的本性,是我们的灵性;真实智慧,金刚般若;真实的利益,圆满的慈悲。

  「是故无量无数等无边世界诸佛,皆共称赞无量寿佛所有功德」。这个所有功德就是四十八愿,五劫修行,他的愿兑现了,不是口说的。五劫没有说小劫、中劫,那肯定就是大劫。五大劫这么长的时间修行,四十八愿愿愿兑现了,所以四十八愿自然成就了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没有人去设计,没有人工去建筑,自然成就的。这我们能信吗?能,佛在经上常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我从这里去想到什么?想到第六天,第五天欲界的,欲界第五天化乐天,第六天他化自在天。你看第五天的福报,心想事成,想什么,一切变化就成就了。第六天的福报更大,不要自己想,不要自己去变,自己想了,第五天变好了供养他,送给他。我们跟极乐世界是什么关系?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第五天,我们往生去的人是第六天,阿弥陀佛变化不是供养我们吗?你说这个福报多大,念佛的福报多大!生到极乐世界,四十八愿所变的供养我们!阿弥陀佛为什么这么干法?人家会奇怪,因为阿弥陀佛知道我们跟他是一体,他供养我们是供养他自己。所以我说了一句比喻的话,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阿弥陀佛看我们这些往生众生是心肝宝贝,他能不供养吗?你不去,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去了,真的是心肝宝贝,这个关系多密切!换过头来,阿弥陀佛是我们的心肝宝贝,你才会真正相信,才永远不会怀疑了。所以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不赞叹的。明白了、清楚了,这哪能不去?非去不可,而且愈早愈好,可别耽误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这一品经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解演义》434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萨       往生)(五明学佛网:菩萨       往生)  

 净界法师:临命终成功往生的心要 

 净界法师:印祖:以散心念佛,难得往生 

 净界法师:你要生起三种信心,方能往生 

 楼宇烈教授:按照活菩萨的精神去做事,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 

 净界法师:往生与否在于信愿之有无 

 净界法师:观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导读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七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六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六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五集 

 慈法法师:往生论注讲解 第三十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