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第一义谛


   日期:2014/9/23 12: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故《大经》云:世谛但有名,无实义。第一义谛,有名有实义。佛是究竟第一义谛故。」念老引用里面的「大经」,这两个字都是指《华严经》,称《华严》为大经;就净宗来讲,称《无量寿经》为大经。「世谛」,我们先把第一义谛简单做个介绍,这出自于《佛学大辞典》的「第一义谛」。

 「二谛之一」,谛这个字我们现在人称之为真理,在佛法里面意思是真实,这才称之为谛。二谛,这就是世尊四十九年讲经教学他所依据的事跟理,把它称之为二谛,一种是世间法,一种是出世间法。第一义谛是出世间法,是佛与法身菩萨所证得的,确确实实是一切法的真相,称为第一义谛。所以第一义谛有很多意思。「又云真谛」,真谛就是第一义谛。「圣谛」也是说这个,这个「圣」是指的佛与法身菩萨,三贤十圣。「胜义谛」,胜是殊胜,没有能够跟它相比的。也称为「涅槃」,也称为「真如」,也称为「实相」,也称为「中道」,也称为「法界」,也称为「真空」。这是略举几个名词,如果把经典里面对这个意思都找出来,大概将近一百个。佛讲经说法,为什么一桩事情说这么多的不同的名相?这是他说法的善巧方便,让我们不要执着名相,名相也是世谛;如果不执着名相,世谛也是真谛。由此可知,真妄实实在在讲是你有没有见到事实真相,没有见到事实真相的,全叫世谛。由此可知,十法界所看到的全叫世谛。真谛谁见到?必须是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禅宗里面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人见到真谛了。真谛通常用得最多的就是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你见到了,一切法的真相就是第一义谛。

  现在科学里头有个名词叫「零极限」,有这个味道,一切都归于零。这个一切东西归零,最新的这个科学名词,实际上是佛法讲回归自性,那就归零了,回归常寂光,就归零。因为自性跟寂光里面,三种现象都没有,它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什么都没有。但是自性能生万法,它什么都没有,它什么都能现。比万花筒还妙,因为万花筒里面到底还有一点东西在,还有几张碎纸片,颜色不同,还有。转起来你看,怎么转也找不出一个相同的图案出来,这很妙。但是自性,用万花筒比喻是比喻个彷彿,万花筒有几片,自性里没有;没有能够变出一切东西,这就是万花筒比不上的地方。万花筒可以能够比十法界依正庄严,非常像。所以自性没东西能比,科学跟哲学达不到,发现不了它。佛告诉我们,这桩事情唯证方知,那就是这些名词、真理要见性才知道。圣谛、胜义谛、涅槃、真如、实相、中道、法界、真空,都必须要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你才能晓得它。

  所以「总以名深妙之真理」。「名」就是第一义谛这个名,用这个名词显示深妙的真理。「谛者真实之道理也」,这是解释第一义谛的意思是什么,谛就是真实的道理。「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故云第一义」。怎么是第一?所有一切事相,事离不开理,没有理不可能有事发生,有事一定有理,有理一定有事。但是,理是一个,叫真理,事千差万别。这就是惠能大师见性的时候,他的报告最后的一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是真谛,万法是俗谛,万法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从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而自性什么都不是,能生万法。它为什么能生?叫法尔如是,自性里头虽然什么都没有,不能说它是空,能大师知道,所以他第三句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自性里有没有?有,有你看不见,你摸不到,你也想不到。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缘不到它,所以说它叫空,用真空,用这个字来形容它。真空不空,它遇到缘,它就能现相。遇到什么缘?众生有感,众生是十法界的。十法界众生所有一切的活动,身体的活动这是物质,心理的活动是第六、第七、第八识,这属于心里的活动,自性统统有反应。他的活动这种信息,这信息才动就周遍法界,《妄尽还源观》上说的,就周遍法界。

  自性接收到你这些活动,立刻就有反应,反应是什么?出生无尽。在《还源观》里面讲起二用,二用第一个是依报,宇宙,法界虚空界立刻就现前。第二个正报,正报就是自己。自己跟宇宙是同时出生,什么时候?就在当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就是当下这一念。每一个念头都是当下一念,因为它没有相续的,它不是相续的,念念都不相同。如果是相续的,念头是相续的,我们十八岁,永远十八岁,那就是相续的。它一个片比一个片老的时候,它就不是相续,所以要懂得这个。相续是完全相同的,实际上它不一样,每个念头都不一样。我们人会老化,生老病死,我们以这个老来说,念念都不一样,一念比一念老。这个念微细,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念念老化。不是一年比一年老、十年比十年老,那是你看得很明显,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的那个老化,你看不到。从这个地方你就能慢慢去体会到,念念不一样,所以它不是相续的。我们说相续,前头加两个字,相似相续,大同小异,只能够这样说法,大同小异,其实每一个念跟每一个念都是独立的。

  所以佛才说出这桩事情,就是现象,起二用。显一体,起二用,起二用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这个里面不存在什么时间、空间,没有。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在哪里?就在当下,这种作用变化就在当下,就在现前,没有过去,没有未来。这是事实真相,这叫第一义谛。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性体比较容易体会,森罗万象跟我们也是一体,你不容易体会。法性、法相,法相是法性变现出来的,法性是一,法相哪有二?二就讲不通了。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众生妄念里头产生出来的,分别执着是妄念。离开分别执着,没有这些事情,全是虚妄的。这种境界愈说就愈深,但是它是事实真相。

  所以,这个道理为诸法中第一,它是诸法的根源。「此道理为诸法中第一」,用现在哲学的名词来说,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这就是第一。宇宙万有的本体在佛学名词叫自性,这些都是它的名称,第一义谛也是它的名称,它名称有几十个,怎么说都行。可是,遍法界虚空界,我们看到《华严》「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这世界太大了。所以经上用海作形容,世界海,全是自己心性变现出来的。心性没大小,法界也没有大小,心性是法界的性分,就是它的本体的一分。外面的现象,遍法界虚空界的现象是性分的相分,全体都是相分。我们就很差劲,我们在全体相分里面只取那么一毫,一滴一毫物质现象,认为是自己的身;取自性里面本自具足的意念的一分,认为是自己的心,认为是自己的阿赖耶。其实阿赖耶像海一样无量无边,阿赖耶其实就是迷了的自性,跟自性一样大。末那就不一样,末那就是水泡,起水泡,执着这个水泡是我,不知道大海是自己。水泡破了,就好像明心见性,豁然大悟,这才知道整个大海跟自己是一体。所以大乘教里面豁破无明,这个话很有道理,就是水泡破了,晓得是一体,性德自然流露出来。

  佛菩萨为什么要普度众生?度众生很辛苦,要受很多苦难,众生不能接受,为什么?因为是一体,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无条件的。像父母照顾婴儿,婴儿不知道,父母知道婴儿跟自己是一体,婴儿不晓得父母跟自己是一体,他迷。所以觉悟的人知道,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不觉的人完全不知道,觉悟的人是法身大士。谁觉悟?《华严经》圆教初住觉悟了,别教初地觉悟了,之前都不知道。我们从大乘经上听到的这些信息,这叫解悟,学多了、听多了,知道有这么回事情,自己没证得。如何才能证得?放下就证得。我们没放下。放下起心动念,就是法身菩萨,就是圆初住。起心动念放不下,能够放下分别执着,那叫权教菩萨。只放下见思烦恼,就是执着,只放下这个,最高不过是《华严经》上讲的七信位的菩萨。十信就是十法界,七信没有离开十法界。六信以下,在六道轮回没出去,七信出轮回了,声闻法界,八信辟支佛,缘觉法界,九信是菩萨法界,十信是佛法界,十法界里面,没出去。要突出必须把无明放下,就是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他出去了,超越十法界,这才是初住菩萨,这才见到第一义谛。所以十法界里头没有分,十法界里面佛菩萨知道有第一义谛,跟我们现在一样,听佛讲的,解悟,不是证悟,放下这才是证悟。

  我非常感谢章嘉大师,我们第一天见面,也是我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向他请教这个问题。有没有一个方法,让我们很容易的契入佛境界?我提出这么个提问。今天如果有别人向我提出这个提问,我不是用章嘉大师的话,我会用老实念佛。章嘉大师给我讲的是看破、放下,看破是对事实真相了解了,放下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你就成佛了。老师教我,从理上讲的。净宗法门,理事微妙到极处,好像没有把事情给你讲清楚,但是它真有效果,你真老实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你就契入境界。看破放下,放下那是断烦恼,《华严经》上讲的妄想分别执着,就是大乘教里常说的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这很难断!我们在轮回时间太久了,生生世世无量劫来薰习的根深蒂固,洗不干净。从我们这一生经验当中,六十年来没有一天离开经典,大乘经教薰习六十年。我们不是上上根性,是一般中下根性,看破有那么一点成就了,解悟,对大乘经教里头甚深的谛理能够明了一些,也能够说得出来,没有怀疑,可是放下没法子。幸好遇到净土法门,我们用这个方法行,用这个方法还得要放下万缘,世出世间法全部放下,一心专念,能行、能成就。如果不是这个法门,可就难了,这是真的,这桩事情黄念老给我讲过好几次。我们从认识之后,每年至少我会到北京去二、三次,去都是去看他,我们学的是同一个法门、同一部经典。

  接着下面解释,「真实,故云真」,因为它是真实,真的道理。世间法真的道理,是教你决定不会堕三恶道,你在人天生生世世都享福报。那个真谛是什么?孝悌忠信,真谛。人要把这四个字做到,你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确实做到,不是做不到,你享受人天福报。这是世法里头的真谛,叫世谛。出世,那你要成佛,你回归自性,那就不一样,那这个境界真是大幅度的提升了,这是真。「为圣者所见,故云圣」。为什么称为圣谛?圣人所见到的,凡人见不到。「为殊胜之妙义,故云胜义」。它是无比殊胜玄妙的义理,能生万法,什么都没有,而现出来之后变幻莫测。《还源观》上示三遍这一段里面给我们讲的出生无尽,这是性德。随着一切众生心念起变化,你怎么念,它怎么变。就如古人用金跟器作比喻,很相似,把自性比作金,把意念变化比作器。你看黄金,随你自己的意思,你想做什么都行。我塑个佛像,它变成佛像,我塑个小猫、小狗,玩具,它就变成小猫、小狗,实际上是一样东西,真金。随着你念头在变,想什么它就变什么。你不想它也变!不是的,是你那个微细的念头你自己不知道,你要没有这个微细的念头,它确实没有。你六根所接触到的,全是你自己意念变现的,这就是大乘教里头佛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

  所以你明白了,自己对自己起心动念要负责任。你一个邪念,邪的现象就出来了。你看你一念贪的念头,贪的念头是鬼道出现了;瞋恨的念头,地狱道出现了。一个善念,天堂出现了;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出现了。随着你自己念头。极乐世界从哪来的?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功德之所成就。我们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心里想着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自己在建造极乐世界;我们建造的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世界是一个世界,不是两个世界。念佛往生成佛,道理在此地,这是真理。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帮助我们、成就我们,帮助我们成佛,他不居功,你要问他有没有功劳?他没有。为什么?你自己修成的,他只是给你做个增上缘而已,还是你自己成就的。如果说我们确确实实有人能够帮助我们成就,那我们还要修什么?不需要,连这句佛号也不要念了。还是得要靠自己,不靠自己,别人想帮忙帮不上。阿弥陀佛的殊胜是无比的殊胜庄严,这个不能不知道。

  「大乘义章」,「一」是第一卷,里面说,「第一义者,亦名真谛。第一是其显胜之目,所以名义」,给它起个名字叫做义。第一,在一切义理上它摆在第一,叫第一义。「真者,是绝妄之称」,它没有虚妄,完全真实。「世与第一审实不谬,故通为谛」。世间法,这个世是世间法,与第一都是真实,都不是假的。所以,世也称为谛,出世法里头也称为谛。「彼世谛若对第一,应名第二」,就落在二、三,第二、第三,不能称为第一。若对真谛来讲,世谛就是妄谛。第一义谛若对世谛来说,那叫出世。世间跟出世间,世间的真理,出世间的真理。「若对俗谛,应名非俗」,世间道理称为俗谛,出世间的叫非俗,它不是世俗。「若对等谛,应名非等。立名一一不可返对。是故事法,但名世谛俗谛等谛。理法,但名第一义谛乃至真谛」。这后面给我们做了个总结。佛陀教学建立名词术语,他的原理原则统统都是从相对而建立的。所以在世法上讲,事相上讲,称为世俗谛,世谛、俗谛。从理上讲,但名第一义谛,乃至真谛。说明佛建立名词也是有原则的,也不是随便说的。这一段我们明了之后,看底下就容易看了。我们接着看念老的注解。

  「世谛但有名,无实义」,这是就佛与法身菩萨境界来说的,十法界依正庄严不是真的,确确实实是个梦境。为什么?如果我们能把见思烦恼断了,六道就没有了,六道是假的,它不是真的。见思烦恼在《华严经》上讲,执着;换句话说,你有执着、你有成见、你有对立、你还有思想,就有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这么来的。你把这些东西都放下,六道就不见了。所以永嘉禅师《证道歌》里头说,「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梦里什么?迷,迷的时候真好像有六道轮回;觉悟之后,就没有了,醒过来了。所以法身菩萨是大觉,大彻大悟之人。这觉悟出来了,这个梦醒过来,醒过来是什么样子?是四圣法界。六道浊恶、染污,四圣法界清净,没有染污,没有人有这些恶的念头、不善的念头,都没有。所以净土现前,就是方便土,释迦牟尼佛的方便有余土。四圣法界还是个梦,在这个里面如果是把尘沙烦恼放下,断掉了,无明也破了一品,我们讲的,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四圣法界就没有了,没有了。所以四圣法界也不是真的,完全是虚妄,不是真的,这又一次的梦醒。由此可知,六道轮回是梦中之梦。

  这一醒过来,叫一真法界,这不叫虚妄。为什么?俗谛没有了,俗是虚妄,没有了,你回到真实,回到真谛,诸佛如来的实报土。实报庄严土是真的,这就不是虚妄的,它是心现的,心生、心现,它没有识变。识是妄心,阿赖耶是妄心,有阿赖耶就有六道,就有十法界,十法界是妄心所变。一真法界,实报土是真如、真心所现的。它凭什么现的?第一种,就是行人,这修行人,无明虽然断了,无明习气没断,习气虽然不碍事,但是现相。大乘教有个名词,叫生相无明,它会生相,这个相就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土里头的依正庄严怎么来的?生相无明变出来的,习气;生相无明要是断掉了,相没有了,实报土也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实报庄严土除外,实报庄严土也不是真的。真正不生不灭是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就是自性。

  所以,等觉菩萨再向上提升就是妙觉位,妙觉就不住实报土了;换句话讲,实报土不见了,生常寂光土,这才得究竟圆满,回归自性。回归自性的时候有没有我?有,有常乐我净。我有多大?我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形相,没有这个身相。物质现象的身没有,精神现象的身也没有,自然现象也没有,它跟自性一样大,它跟法界一样大。所以,众生有感,众生出不了法界,都在法界里头,无论是真谛、俗谛都出不了法界,众生哪个地方有感,哪个地方就应。我多大?我太大了。古人有两句话说得好,那真是真相,说大,其大无外,找不到边际;说小,其小无内。这两句话形容自性,形容真我,遍法界虚空界不出我的身心。无论是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统统是我,统统是常乐我净。所以,佛是究竟第一义谛,他证得圆满了,真的一切放下,一丝毫不染,圆满的回归自性。

  我们看下文。「又今弥陀既已证乎究竟第一义谛」,阿弥陀佛证得了,「故一称嘉名」,嘉名就是佛号,阿弥陀佛,「万德齐彰」,你念这一句名号,自性圆满的功德全在里头,彰是彰显。我们想积德,想积功累德,你才晓得念这一句佛号万德齐彰,你全都在里头。你今天断恶修善,在万德里头不过是一分一毫而已,你怎么能修到完全的?怎么能修到圆满的?没有想到这一句名号是究竟圆满,就是人不认识。人要真认识的话,你就这一句佛号行了,其他全丢掉。我们身体衰弱、多病,需要用什么补品来帮助,需不需要?不需要,一句佛号就圆满了。没有信心,你就需要,要有信心,不需要了,圆圆满满。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十三集)  2011/1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第一义谛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第一义谛       净土法门)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