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证严法师:守礼重道的祖孫


   日期:2014/9/23 21:5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般人常忽视举手之劳的小善,认为做那一点点善事没有什么,不肯去做,而没想到累积小善才能成就众善。相反地,却常认为微小的恶事做了无妨,因而恣意作为,不知道小恶不断,终成大恶。

记得几年前,有位老菩萨带着七、八岁刚上小学的孙子,来精舍见我。老菩萨告诉我,她的孙子年龄虽小,却很懂做人的道理,为她上了一课。

孙子平时在家里常常问她:「阿嬷!您怎么不会讲国语呢?」

老菩萨心想:「我活到这一大把年纪,还常常让孙子说不会讲国语,实在很不好意思...。」于是她决定去上课,从最基本的注音开始学起。

但是老人的记性较差,有时会忘了怎么念,因此常常请教孙子。

有一次,她又忘了怎么念,于是抱着好玩的心态,叫喊着孙子:「来!来!小不点!」结果孙子只看了她一眼,却不肯过去。

老菩萨又再次叫他,结果这回他连头也不抬一下,完全不理她。

老菩萨就走过去问道:「为什么阿嬷叫你,你都不回答?」

「您叫谁啊?」

「当然是叫你啊!你怎么不过来一下呢?」

「阿嬷!我不叫『小不点』!这样称呼别人是不尊重的,而且,您要我教您读书,那我就是老师,您这样称呼我,那我讲的话您怎么会记得呢?学校老师说过要『尊师重道』呀!」

老菩萨吓了一跳,心想:「我的乖孙子真的很棒、真像个小老师耶!」于是她牵着孙子的手说:「谢谢你,小老师,为阿嬷上了一课!」

虽然这个小孩子才读小学一年级,可是因为他谨记老师的教诲,所以他讲的话,连阿嬷都觉得很有道理。

的确,我们待人处事应遵循「理」,像这对祖孙确实明理啊!现在这位老菩萨国语讲得朗朗上口,是因为她很细心,不论多微小的事都非常注意,即使是孙子所讲的话,也谨记奉行,因此能够学有所成。

平常一般人都生活在「麤浅事相」(注)之中,例如言语、行动;很少关心微细的事物,比如自己的「心念」。其实言行举止皆由心念而生,心念正确,言行才能正确。所以,日常生活中须随时注意自己的心念有否偏差,不论讲话、做事,甚至走路、吃饭,一切都应谨慎如仪;这就是精进向道,时时刻刻沐浴在佛法清流之中。

反之,若一念懈怠,或贪、瞋、痴念生起,则易惹来很多麻烦,那怕只是一句无心的话,也会带来误人误己的后果。所以日常生活虽多是麤浅的形态,但也要注意细微之处。

总之,「一念之差,步步行错」。麤相的行动出于微细的心念,微细的心念是我们最应注意的,切莫因事小而无戒慎警惕之心,一切都应从细微之处做起;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处处用心啊!

注:麤,音「ㄘㄨ」,粗疏、不精细之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