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无住布施


   日期:2009/12/2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应无所往,行于布施”,言语虽然简要,内容却是深广无穷。这两句话不但教我们做人,且把九法界众生美满的生活全包括在其中。如果能依教奉行,真正做到,此人即是菩萨,是佛的真实学生,如来弟子。

  “布施”的意义就是‘舍’。譬如家庭主妇,从早到晚忙著家务,若懂得佛法,即是修‘布施波罗蜜’。

  这种布施的境界非常广大,不要以为自己为家里的几个人服务,这样的心量太小,眼光也太小,只看到这么一点点,而不知道其影响有多大。做这些家务需要体力;想著应该怎么做,是用智慧,身心都在行布施。照顾一家人生活过得很舒适,这就是行菩萨道。这样的家庭就是道场,家人就是你度化的对象。

  《华严经》说,‘布施’有外财、内财。劳力与智慧属于内财;身外之物是外财。内财、外财皆须舍。因此,每天上班将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对公司是布施;公司服务大众,对于社会是布施。这才晓得就像水的波纹一样,一个小石头投在水里,波纹愈远愈广大。同样是家庭,一个幸福的家庭会影响邻居、社会、国家、世界。佛教导我们在这个世间做一切人的好样子:我们的家是一切家庭的好样子,公司是全世界公司最好的榜样,这就是佛法。佛法里样样都第一,所以佛法是平等的。

  《楞严经》中二十五圆通章,二十五位菩萨所修的法门不一样,个个都是第一。这就是《金刚经》上讲的诸法如义——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有高下就不是佛法,有高下就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这个义理无限深广,佛在经上讲得很多、很清楚、很明白。

  布施是修因,因必定有果报,所以‘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命’从哪里来的?前生造的因,这一生得果报。因果决定是相应的——因缘果报,丝毫不爽——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报。‘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是真理。

  ‘世间’是‘因缘果报的相续现象’而已,所以佛在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是觉悟的人,众生是迷惑的人。迷人造业不怕,果报现前才害怕;觉悟的人不怕果报,果报来了,逆来顺受。起心动念,待人接物,没有一点恶心、恶意,果报一定圆满。念念福利一切众生,而不想自己,身心清净,自在快乐,才是真实的福报。

  ‘法布施’是因,聪明智慧是其果报。健康长寿是修无畏布施的果报。什么是‘无畏布施’?慈悲、关怀,怜悯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身心安稳,永离忧患恐怖。在因果定律里,绝没有吃亏上当的,也没有占便宜的;若以为吃了亏,上了当,那是自己前生造的因中有此果报。明白道理与事实真相,我们的心就定了,纵然被人欺骗、侮辱,也能看破放下。因为冤结化解了,再次见面就很欢喜。冤家宜解不宜结,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绝不与任何人结怨,将来在菩提道上才是一帆风顺。

  一切众生所以结怨,不外两种缘故,一是本身的习气毛病,看不惯就不耐烦,不一定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六祖大师在《坛经》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别人的过失与自己不相干,须以清净、慈悲心对待一切众生。

  另外是利害冲突,这是与一切众生结怨最大的因素,佛法称之为恶缘。其实没有利害,一切皆有命运在主宰。若明此理,正如《了凡四训》说:‘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用种种不正当手段得来的,还是命里有的,绝不是用手段才得到的,否则与因果完全违背。因此,明白道理与事实真相,心永远是平静的。清净心生智慧,《金刚经》上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佛教人“应无所住”。“住”是执著;“无所住”是决定不执著。执著是病。宇宙、万物、生命、六道怎么来的?佛在《华严经》上一语道破,即是‘妄想、执著’。因为打妄想,变现出十法界;因为有执著,变现出六道轮回。所以,破了执著,就超越六道;断除妄想,就超越十法界。古今中外的科学家、哲学家,也都在寻找宇宙万有的起源,他们可以找到边缘,但是找不到真实。因为他们用思考,思考即是妄想、执著,是有界限的,不能突破意识的界限。

  佛教我们,断了妄想、分别、执著,心意识的界限就突破了;突破之后,才能见到宇宙人生的真正面目,才明了事实真相。所以,佛法的修学,任何宗派法门皆是修‘禅定’。念佛得‘一心不乱’,就是禅定;教下修‘止观’,也是禅定。名词、方法虽然不一样,皆是修禅定。‘戒’是正确的方法;依正确的方法,才能入‘定’;入定之后开‘智慧’;有智慧才能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们若能勤修‘财、法、无畏’三种布施,又不著相,就完全正确。如果著相修这三种布施,果报在人天享福,作人王、天王、天人、大富长者,不能出三界,当然更不能超越十法界。佛教导我们“应无所住”,不住‘执著’,就超越六道;不住‘妄想’,就超越十法界。但不住相很难做到,势必要在‘看破’、‘放下’、‘念佛’上用真功夫。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布施       放下)(五明学佛网:布施       放下)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