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白岩松:佛陀是医治人心的大医王


   日期:2014/10/1 15: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白岩松看慈济是爱是佛

作者 吴宛霖

“真正成功的医师,跨越时间治疗了当时的家庭、治疗了我,让我记得那个温暖的夜晚,也会治疗一代又一代……”大陆知名记者及电视制作人、主持人白岩松9月8日上午在静思堂与全球人医年会学员分享他与慈济的因缘,以及他对医疗独特的见解。他以”远看是佛、近看是爱”诠释他对慈济的印象,更以”近看是医生、远看是佛”赞许所有人医会的成员在医疗困难的年代,能仍把心中的佛打磨出来,让悲悯之心如月光一般帮助众生的身心获得希望。

大陆知名的媒体人白岩松受慈济发言人何日生邀请,于8日上午到静思堂与全球慈济人医年会学员分享”大医医心”。何日生介绍时表示,白岩松在2005年第一次采访证严上人,也是大陆第一次对慈济以及人间佛教深入的报导;而长期在做医疗节目与采访的白岩松,也是大陆救难紧急医疗协会副会长、医师道德委员会委员,对大陆以及各地医疗现况了解相当深入。
总是在肤慰 给的是希望

白岩松一开头就以美国首位分离结核杆菌特鲁多(Edward L.Trudeau, 1848-1915)医师的墓志铭——”偶而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肤慰”来阐述,到底该怎么定位医师?白岩松表示,特鲁多自己是医师,却也是一位结核病患者,当医疗的技术和极限无法治愈他时,特鲁多到乡间的湖畔想要了却残生,却因为自然的放松与身心的肤慰而痊愈,让他成为第一个分离出结核杆菌的医师,也让他体会到,医师到底是治疗病人、还是肤慰病人?

白岩松指出,当抗生素发明后,很多棘手的疾病马上药到病除,但是顽强的细菌却很快的变得更强大,人类永远面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威胁,人一辈子生老病死都无法离开医师,患者面对医师,带走的不仅是痊愈;因为疾病不一定能治愈,其实医师给的是希望。

白岩松一开头就以美国首位分离结核杆菌特鲁多(Edward L.Trudeau, 1848-1915)医师的墓志铭——“偶而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肤慰”来阐述,到底该怎么定位医师。

话锋一转,白岩松马上举出最新的数据,全世界每四十秒就有一人自杀,每年全世界超过八十万人死于自杀,远远超过每年因灾祸与战争的死亡人数总和,因此这个世界最需要治愈的,不是身体的疾病,而是人心。世界各地慈济志工、人医会成员在做的,其实就是医治人心、肤慰的工作;而佛陀,就是医治人心的大医王。

近看是医生 远看是佛

“远看是佛、近看是爱。”白岩松说,慈济发言人何日生整理证严上人思想体现的书《一念间》在大陆出版时,请他作序。他阅读后悟出了对慈济的这层认识,而透过对医疗的认识,他也引伸出医师”近看是医生、远看是佛”,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职业像医生一样,是介于凡人与佛之间的。

可惜的是,暴力伤医事件、医疗纠纷近几年不论在台湾或大陆都频繁发生,严重打击医疗尊严与士气,也造成许多优秀的年轻人不愿行医。白岩松说,医师看病救人,却还被攻击,甚至有时候网络或社会的支持似乎还站在施暴者的一方,他也为医师受这么多折磨委屈不平而询问证严上人,结果证严上人回复他:”被磨才会发亮,钻石也是磨出来的。”一席话让他豁然开朗。他突然体悟到,上人一路走来也是备受磨难,自是比任何人都能体会;而”越磨越亮”的比喻并非对任何不公不义都隐忍,而是在社会的法律、制度和公义之下,医师能不被医疗纠纷或伤医事件击溃救人的热忱,而能将行医之路作为打磨自我,打造自己的内心成为佛心。
温暖真诚疗愈一代又一代

最后,白岩松举自己的小故事与所有人医会成员分享一个医师的影响。他说自己生长在大陆最北边靠近苏俄的呼伦贝尔小村子盟海拉尔,非常偏远,生病了都要到大城市去治疗。那时,北京的报纸送到村子要三天的时间,看到时都已经是旧闻了,却没想到他长大后成为新闻主播。

四十年前,他的父亲才三十岁,经常咳血,母亲请父亲去天津找大医院检查,父亲也是拖到把所有公事都办完了才去就医,结果检查之后发现是癌症,当医师知道他是一个人来就医时,不敢告诉他真正的病情,只是请父亲一定要住院,但是不知道严重性的父亲拿出火车票,告诉医师他很忙,准备晚上就坐车回家,然后趁着这位医师去找帮手来劝他住院时,偷偷溜走了。细心的医师记住了父亲的乘车班次,在他的父亲上火车前,搭着救护车赶到车站,靠着站长广播寻人,接回了这位他放心不下的病人。

白岩松说,虽然两年后,父亲仍然去世了,以医疗的结果来说,治疗是不成功的。但是当他多年后大学毕业准备要到外地工作的前夕,母亲告诉他这个故事,并且没有遗憾的说,如果现在遇到当时那位医生、加上现代的医疗技术,父亲的病很有可能是可以治愈的。他看着母亲的表情,感受到这位到车站接回父亲的医师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医师,因为他不但医治了这个家庭,也跨越时间岁月,医治了他,这个已经长大的孩子,他将永远记得那个温暖的夜晚,也会继续将这个医师与这个温暖的故事传给自己的孩子,疗愈一代又一代。
(文:吴宛霖 花莲报导 2014/09/0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