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佛是万德万能的


   日期:2009/12/21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1、广结善缘法缘

  《金刚经》的经文,义理很深广,如果错会了,不但得不到利益,可能反受其害。这也是般若经讲解的难处,所以历代讲般若经的人就不多,可是又不能不讲。讲解时一定要讲清楚、透彻,使听者不致产生误会,这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四摄法’是佛教菩萨摄受众生的四个原则。第一就是‘布施’,与一切众生结法缘、结善缘。佛不度无缘之人:众生见到你生欢喜心,愿意听你的教导,这就是‘有缘’;如果你很乐意帮助他,而他拒绝,这就是缘没有成熟。

2、佛是万德万能的

我在初学佛时,对于佛法疑惑之处非常多,一个较大的疑惑:‘佛是不是真的有圆满的智慧与能力?’我们常常赞叹佛是‘万德万能’,此语只是赞叹,还是事实?我们也曾听说佛亦‘有所不能’,意思即说明‘万德万能’是赞叹,不是真的。如果此赞叹与事实不相符,则这话就不可信;不能采信的言语,就属于妄语的范围。佛教导我们不打妄语,尤其《金刚经》上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从这个角度观察,佛法中对佛的赞叹,决定是言行一致,没有夸张才是。

  假设有一众生造五逆十恶之罪,命终决定堕阿鼻地狱,如此罪人,佛有没有能力立刻教他成佛?如果佛有能力,佛的‘万德万能’,我们肯定同意。如果这样罪恶的人,佛能帮助他离开三恶道,而生三善道,这没什么了不起。试问:佛能不能教他立即成究竟圆满佛?

  《金刚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中皆有清晰明确的答案,佛确实有此能力。既然如此,造作一切罪业的众生何以不能得度?这不能怪佛,要怪众生不听话,不肯接受。《楞严经》上讲得很彻底“狂心不歇,歇即菩提”。“狂心”是妄想、分别、执著;狂心放下了,就是究竟圆满佛。佛教导众生,众生却不肯相信,不肯放下,所以责任不在佛,而在众生自己。佛确实有圆满的智慧,有圆满的能力。《金刚经》上教我们信佛,这不是普通的信。前半部讲“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是从理上说的;后半部说“信心不逆”,是从事上说的,理事是一不是二。“不逆”就是非依照佛所说的去做不可。信心不逆的人决定成就。《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第十八愿说:十方一切众生,临终一念十念,皆能往生。不能往生的人总免不了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是临终最后一念作主宰,临终一念善,往生三善道:临终一念恶,就堕三恶道。临终最后一念是关键。我们平常念佛用功是训练,真正用力就在临终一念,希望保持正念分明,信愿求生极乐世界,见阿弥陀佛,就决定往生不退成佛。

  佛称为‘二足尊’,‘足’是圆满的意思,‘尊’是尊贵的意思;‘二足’就是‘智慧’、‘福德’皆圆满。佛教导我们福慧双修,不可不修福。没有福报的人,修行障碍重重;有福报的人,障碍就少,所以福慧同等重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里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一切都放下,心清净;清净心生智慧,所以“无住”是修慧,“生心”是修福。‘而行布施’,布施是修福。享福是非常危险的事,所以佛在本经教菩萨“不受福德”。仔细观察,行菩萨道的人修福,决定不享福。因为享福最容易迷惑,迷惑没有不造罪业的,所以福报要给一切众生享。

  佛为一切众生说法,没有定法,法是缘生的。释迦牟尼佛在世讲经说法,并没有预备今天要讲什么,明天要讲什么。如果有准备,就是定法。师生共聚一堂,没有问题时,大家就静坐;有问题时,佛随时为大家解答,日后记录下来就成为‘经典’。

  世尊当年在世时学生很多,经上说的‘一千二百五十人’是常随众。这些常随弟子,包括在家护法,都是诸佛菩萨倒驾慈航而来的。他们帮助释迦牟尼佛教化众生,真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佛为我们作最好的榜样,佛与诸佛没有嫉妒、没有障碍。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其他的古佛也来示现作他的学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目的在此。

  好比唱戏,那一位唱主角,而众多位唱配角,共同成就圆满。前台与后台不一样,前台可能唱配角,甚至跑龙套、扛大旗的,在后台他是主角的老师。戏台上时常见到学生唱主角。诸佛菩萨教化众生,正是游戏。所以,佛弟子中知名度最高的舍利弗、目犍连,皆是古佛再来。居士中,维摩长者是金粟如来再来的,示现为佛的在家弟子。我们从此处应该得到启示,要在此处学习——佛法不仅是四众一家,尽虚空遍法界所有众生是一家。如果明了是一家,不但四众里没有排斥,对外教也不会有排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       觉悟)(五明学佛网:       觉悟)  

 竺摩法师:用善心开启佛门百宝箱 

 唐仲容居士:试述顿悟成佛义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素食与人生 

 唐仲容居士:从教理行果谈佛法的思想体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教对於病人的看法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疾病的疗治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爱语是人生和睦的要素 

 唐仲容居士:在现实中成佛的精要法门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从佛教推广友爱和乐人生 

 唐仲容居士:关于佛学的本质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菩萨的人生观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儒自力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