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敏上师:菩萨是如何救度众生的


   日期:2014/10/8 16: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观音菩萨帮我们的方式就是断苦

对于断苦的断法,平时我们想:观音菩萨能不能救我呢?观音菩萨如果能救我,不要等我念,就把我救了就好了。这种想法就是不太了解观音菩萨帮助我们的方式。观音菩萨帮我们的方式就是断苦,比如我们现在被火烧也好、被水淹也好——你已经掉在水里了,观音菩萨并不能够把你现在掉在水里的这个苦灭掉,而是灭掉什么呢?灭掉你下一刻仍然在水里出不来的苦。怎么灭呢?就是让你一直掉在水里的这个结果的因不能再生。一刻不生,你下一刻就不会在水里了;两刻不生,你两刻不在水里;永远不生,这就叫作获得解脱了。

所以这个前提是什么呢?就是要看:你不想要那个果,你也不想生它的因。如果你贪著它的因,很显然,这个果就会不断地出来;就像一个人贪著生死轮回,为爱火所烧,他不断地趣求这种生死,这样的话,佛菩萨是不可能把他从这个贪爱当中强行地拔出来的。

智敏上师:菩萨是如何救度众生的

观音菩萨帮我们的方式就是断苦

佛经公案

有一个外道,他对自己的一个东西非常的贪著。他和一个佛教徒有交往,他把他的东西和这个佛教徒进行交换,交换完了以后他后悔了,觉得他的东西非常好,这个佛教徒好像骗他了,相当于用十块钱的东西把他的一百块钱的东西骗走了,他觉得很吃亏,想尽一切办法要去把它要回来。这个佛教徒觉得这个外道很坏,就故意要捉弄他,不想还给他。这事情被佛知道了,佛就对这个佛教徒说:你一定要把这个东西还给他,你不还给他的话,他就会吐血而死。就是这个外道太贪著这个东西了,贪著到离开这个东西就要死掉了。

我们一般的人,对于自己所特别贪著的东西,就是一刻也不能离的那样的贪著。贪著到了一个很强的程度的时候,一旦强行地分离了,那他就受不了了,他这个心就会起极大的忧恼,然后心就会产生对四大的一种影响——火大会特别增盛,有的会像发烧一样烧掉了,有的就是吐血死掉了。

凡夫,尤其是这种信心不够的、知见不正的,很多善根比较薄弱的众生,如果用强行的办法去度化他的话,他很可能就会受到更大的苦受。而且由于治的不是根本,治的是标,好像医生一样,光是把他的症状灭掉有什么用呢?你说:为什么菩萨不来强行地把我救度呢?我贪这个苹果,你强行把我的苹果抢走好了;我贪这个衣服,你强行把我衣服抢走好了。如果就这么简单的话,佛菩萨那么有智慧,肯定就早已经做了,这连我们一般的这些世间上人也能想到。因为从现前来讲,这种做法容易引发众生更大的忧恼和苦;从将来来讲,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所以这种事情做了,意义非常的小,这种意义不大的事情做了也没什么用处。这是打个比方。

真正要做到解救现前的苦——暂时的,还有将来究竟的,就必须要根据对方的根器而进行对症下药

为什么说佛菩萨当中,佛才称为圣者之王?只有佛才能转法轮呢?只有佛具有彻底地、最正确地了解一切众生的能力。对方是什么样的根器、什么样的特点、适合用什么样的法去救度、暂时的利益他能获得什么、究竟的利益如何获得……这些事情,因为佛得到了一切种智,由于这个智他才能够转法轮,他能够了解一切众生的根器。其他的、以外的众生都还欠缺一点点,即使最厉害的——除了佛以外最厉害的十地菩萨也是这样。

从这一点来说,这个事情——能够找到最适合的一个方式来利益众生,是很困难的,这么难行的事情佛能做到。像观世音菩萨,如果我们把观世音菩萨理解成为古佛的话,这样就会更容易觉得他的功德圆满。那么就是也了解到了佛陀的殊胜,他具有这样殊胜的功德。也就是说,利益众生的时候,不是我们想想的,我们有时候想想的话,都是比较片面的。我们自己的想法,因为带有执著,把我们的智慧给障蔽住了;佛陀没有这种执著,所以事物是怎么样,他就如实地显现是怎么样,同时显现出了现象和本质,这是非常非常殊胜的。由于佛陀的这种功德,所以他在度化众生的时候也是非常善巧的,可以划分为下、中、上士道。

如果佛不观待因缘而做这些事情,就是按照我们的想法,那很显然,由于我们的执著,我们习惯性的一些错误的思维方式,总觉得:这个东西有作用,那就一定是不观待其他事物的一种作用。要是我们觉得(它)没有自性的话,又变成没有作用了。这就是我们颠倒的执著。应该是反过来去思考,如果都是千篇一律的,像我们想想的那样简单的话,那佛在某个人刚刚皈依的时候,干脆就让他出家好了。因为佛本来想的就是“说法必出离”,反正迟早要出离,那你今天来皈依,你就赶快把头剃了吧!这样的话,很多人恐怕就马上吐血要死掉了——丈夫怎么舍得掉呢?妻子怎么舍得掉呢?这不气死了?谁还会来信佛呢?所以这是有次第的。有时候我们不要老是劝别人怎么怎么样,如果你想想你自己十年前是怎么样的,你二十年前是怎么样的,你就不会对别人要求那么高,也不会那么着急。

刚才是从观音菩萨救度众生的原理上讲了这些。这是他得“观世音菩萨”名的一个因缘,凡是称名,那么他就“观其音声”,然后“皆得解脱”。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萨       救度众生)(五明学佛网:菩萨       救度众生)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菩萨优婆塞戒(在家菩萨戒) 

 大寂尼师:佛教「学戒」的意义 优婆塞五戒义 受持菩萨优婆 

 大寂尼师:解答初学之人对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疑问 

 大寂尼师:如何证明你是一个初发心菩萨? 

 大寂尼师:菩萨的正确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