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老师对社会道德的责任


   日期:2014/10/26 8: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净土法门法师讲《教师对社会道德的责任》  2014年 10月20日 讲于 澳大利亚

  尊敬的马克校长、诸位校长、老师,还有法师、还有我们佛友们:大家早晨好!

  今天我们的聚会,像马克校长所说的,过去没有,这第一次,我们相信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有很多机会。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老师对社会道德的责任”。老师,在古老的中国是最受社会大众尊敬的人。中国古代有两种行业,一种是教书,一种是医生,教书是启发人的慧命,就是智慧;医生是帮人治生理上的疾病。这两种人在古时候,他们在这个社会上是义务工作者,不会讲求报酬的。所以老师教学生,学生家境环境好的,对老师送的礼物比较多一点;家境清寒的,完全免费教学;甚至于很好的学生,家境非常困难,老师还会帮助学生,所以他们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医生也是如此,医生替人治病,病治好之后,对医生要送多少钱给他,那随意,也是你家庭家境好,可以多送一点;家境不好的,少送一点;甚至于很清寒的、很清苦的人,医生连医药都免费的供养。所以这两种人在社会上受到非常大的尊重。

  可是现在的社会不一样,现在教学是要收学费的,医生、医院也是要收费的,这个跟古代有很大的差距。

  老师对社会(这是讲中国古代),他是一种道德的义务,因为他是传道、他是授业、他是解惑。第一个道德是真实的智慧,我们今天把它分享出来,智慧、理念、方法、经验,自古以来世世代代相传下去,老师负这个使命,这非常重要的使命。

  前些年,我们南昆大校长请我吃饭的时候,有几位教授陪着我,其中有一位教务长他告诉我,他说在二战之前,欧洲有许多的学者他们研究一个课题,世界上有四个文明古国,其他三个都灭亡了,唯独一个中国还留在世界上,他们研究这是什么原因?最后得的结论,大家认为,可能是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的缘故。他把这个信息告诉我,我说这个研究的结论,完全正确。确实着重教学是中国民族非常难得的使命,有一种责任感,要把祖宗的东西世世代代传递下去。

  中国古文明讲的是什么?我们现在概括起来,它讲了四桩事情:

  第一个,是人与人的关系。一定要把它讲清楚、讲明白。人与人如何相处,这是大道。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这些历史都记载在书本里面,这是世界其他国家、民族里头很少有的。它有五千年完整的历史,当中没有中断过,教的是做人的道理。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怎样做一个真正善良的人,这个要传递下去。中国人讲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四个科目,这中国人做人基本的条件,世世代代都要遵守、都要奉行。

  但是现代的中国人把老祖宗的东西疏忽了、丢掉了,至少一百五十年,前面五十年,清朝的末年疏忽了,就是说不重视了。原因是什么?西方文化传到中国。最先传到日本,日本人比中国人接受早二百年。中国接受西方文化是从日本传到中国来的,比日本晚二百年。这桩事情英国汤恩比博士告诉我们,晚二百年好处很多,不是坏事,我们一般人都不以为然。汤恩比博士的看法给我们完全不一样。现在我们看到了,他说的话说得正确,完全说对了。做人的道理要使学生从小培养健全的人格。

  第二个,传授学生做事的方法,使他有在这个社会上谋生的能力。

  第三个,是解除学生的人生疑惑。这个面很大,使他能找到生命的意义,我们活在世间应该走什么样的方向,这是要靠老师。所以老师得到社会大众的尊重、敬仰。

  现在世界,人心败坏,道德沦丧,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我们今天所处的环境,中国、外国历史上都没有过的。有比这个轻,没这么重。我们今天遭遇最大的困难,这个困难是什么原因?我在这些年来、最近这十几年来,也遇到许多国家领导人跟我见面,提出问题,向我咨询,多半都是认为社会动乱:这个世界还会不会有和平出现?这个问题问的非常严肃。原因到底出在哪里?实际上我回答他们的话,原因是出在教育出了问题了。

  中国在一百五十年前,教育是从婴儿扎根,这个是世界上其他民族没有的,中国人这个理念是有五千年的历史。教小孩从什么时候教起?要从怀孕的时候教起。怀孕的时候,母亲起心动念,她的言语、她的动作对胎儿都有影响,所以中国古代懂得这个道理。怀孕的十个月母亲的思想要纯正,没有负面的念头。言语要和谐,态度要端庄,这样对于婴儿有影响,这样的婴儿他们将来生出来了很好养,会很听话。这是很少很少人会想到的,中国古人他就懂得这个道理。小孩一出生,张开眼睛他就会看、他会听,他已经在学习了,出世他就在学习了,这个事情被我们老祖宗看出来了。

  所以教学从什么时候?要扎根教育。扎根教育是从出生到三岁(一千天),这一千天当中,母亲要负责教他的使命、教他的责任。这一千天当中母亲要把小孩看好,凡是不善的不道德的,这些负面的,不能让他看到;不能让他听到,不能让他接触到。婴儿三岁之内小孩,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全是正面的,与伦理道德一定是相应的,所以这个根扎的很牢。中国古谚语有一句话说,“三岁看八十”,三岁这个根扎的好,到一辈子到八十岁他不会改变。所以小孩在三、四岁他就有能力辨别是非、辨别邪正。好的,他会接纳;不好的,他会排斥,他不接受。所以这个根扎的好。

  三岁以后,就交给老师,老师跟母亲一样,要像母亲一样的爱护、照顾,传授他应该学习的正面的伦理、道德以及做人的规矩、礼节,从小养成。

  现在这种教育就是在中国也没有了。战争的那个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还有,在中国农村里面还能看到,很少了;战争结束之后,在中国就再也看不到了,这是我自己亲自体验。没有扎根的教育,我们小孩子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他的根有了问题。

  特别是伦理、道德的教育,包括宗教教育,接受这些教育一定要有真诚心、有恭敬心。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实在讲就是两个字,一个是“孝”,一个是“敬”。

  “孝”是以父母为代表,孝顺父母。把孝顺父母的心扩大,孝顺社会上一切的群众。

  第二个是“敬”,恭敬。恭敬是以老师做代表,大家对老师非常恭敬,这个心也要用在社会广大群众,做到“孝”、“敬”,这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大根大本,这都要从小去培养,母亲要负这个责任。

  现在教育,对这些方面很少听说,偏重在技术能力。所以现在年轻人大学毕业了,他会做事,他不会做人,人际关系没有办法处的好。甚至于结婚之后家庭有问题;在社会上跟领导与被领导当中都产生矛盾。这社会不和谐、家庭不和谐,社会自然就产生了动乱。所以现代学生不会做人,他重视技术能力,不重视品德,追逐物质欲望,迷惑颠倒,社会动乱是从这产生的。所以老师负的责任很重,做老师一定要懂得,一定要明了。

  第三个,中小学的教育实际上是家庭教育的延伸。问题是现在家庭教育没有了。要说家庭教育有,有的是什么呢?电视,电脑。小孩从一出生就坐在电视机面前,他学到的是什么?电视里面的频道负面的太多了,都教这些杀盗YIN妄。他接受这种教育时间长、印象很深,所以现在的小孩是电脑教他的,是电视教他的。我们从电脑、电视的内容就晓得,社会动乱的根源就明白了。

  所以,媒体可以毁灭这个世界,他也能救这个世界,就看我们怎样用它。如果媒体就像学校一样都能教导他正面的,特别是伦理道德,特别是圣贤教育,宗教教育,我相信这个社会不难恢复到安定和谐,人们都能过到幸福、美满的生活。

  让这些学生们能够真正学到向善,纠正他们的偏失,使学生走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家庭教育实在讲太重要了,我们今天是疏忽了。如何来挽救,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我们如何把下一代做好,这是我们要认真去反省的,我们要担负起这个责任。

  老师在传道。“传道”这个意思就是应该要提倡,我们常说的伦理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跟圣贤的教育。伦理教育教导学生“父慈子孝”,这是父子的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将来他长大了,他懂得了;夫妇的关系;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日常生活当中对朋友交际往来的关系。关系搞清楚了,应该尽的义务,应该遵守的道德。

  道德教学生最重要的是个“爱”字。我们看所有宗教,看看他们的经典,中心的理念都是“仁慈博爱”,《圣经》里面许多次讲到“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

  我有一年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日本基督教有一位牧师,跟我约到在日本电视台做一次访问,时间是五十分钟。他是一位大学教授,很开明的基督教的信徒。问我有十几个问题,我给他解答。最后我们谈到宗教,他就问我:应该如何来学习宗教,达到宗教教学的目的?我告诉他,我说这个问题在经典上有。他说经典哪一节,哪一段?我问他,《圣经》里面有没有讲到“神爱世人”?他说,有。“上帝爱世人”?有。大家都熟知。我说:上帝、神怎样爱世人?这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上帝怎么爱世人?佛菩萨对众生的慈悲也是一个抽象的名词。我们学习宗教、向往宗教、接受宗教的教育,那就是接受上帝、神的爱,接受佛菩萨的慈悲。要把爱心,神圣的爱心,从我们身上发挥出来,我们代表上帝,代表神,代表佛菩萨去爱世人,这就对了,这才是真正宗教教育;我们就没有白学了。他也同意我的看法。

  我说宗教可以团结,为什么能团结?宗教的核心价值观是相同的,都是一个“爱”,是相同的。细心观察各个宗教不同的典籍里面相同的理念很多,至少有七八十,不同的地方少,这个原因我们就能够体会得到。神在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他在那里示现,在那里帮助苦难众生,教化众生。教化众生终极的目标就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神圣教育的价值观。我们怎样离开痛苦,怎样离开快乐?所以每个宗教有天堂,天堂里面没有苦,只有乐;佛教里头有极乐世界。

  神我们学了这么多年,概念当中神只有一个。各个不同宗教创始人,他们讲的神,那就是神的化身,实际上是一个,是一个神。因为我们看经典里面百分之七八十相同的。二十不同的呢?应该是我们居住的环境不同、文化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神能够随顺众生。这些地方说的就有些差别;在理念上是相同的。所以我们就想起我们要团结宗教。

  1997年,1997年1998年,我住在新加坡,我们就尝试来团结,新加坡有九个宗教,真的,不到半年的时间,我们九个宗教就像兄弟姐妹一样。而且我们的活动都参加,佛教的活动,他们大家都来参加;基督教的活动,我们也去参加,常常在一起学习,互相学习他们的经典。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我们组团去旅游,我们宗教组一个宗教团,到别人国家去访问他们的宗教。在这个旅游期间,十几二十天当中,从早到晚都在一起,这是长时间的生活在一起,感情就更融洽了,真正像自己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助合作,做得很成功。

  大概也就是因为这个原故,移民部长知道了,当时我们澳洲移民部长,他找我,他希望我到澳洲来,移民到澳洲来,来干什么?帮助澳洲团结宗教,团结族群。那一年,我七十五岁,部长给我很优惠的永久居留给我,我拿到永久居留,两年,那时候两年,两年实际上在澳洲只住了七个月,他把澳洲护照给我了,公民部长亲自把这个护照给我。那一天好像来参观典礼的人有一百多人,他向大家报告,他说法师在国外都是替澳洲政-府做和平工作,所以统统都算了,那就算是两年的时间,这是很特殊的一个例子。

  所以我到澳洲来,我经过图文巴这个地方,我很喜欢这里,宁静,生活还很方便,这个地方是一个修行的好地方、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所以我们在这里建了一个学院——净宗学院,有十三年了。十三年得到我们大众的肯定。

  现在很多我们此地的宗教,学术团体,乃至于民间团体的领导,这次我回来,在这段时期大家统统都见面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希望把图文巴这个城市,大家一起努力,把它造成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这是我们在此地十三年,奠定的这个基础。能不能做到?能,我都有信心。有市长带领我们,有各个宗教的这些领导同心协力在此地展开宗教教学,这点很重要。

  ……

  今天在座的多半是我们同行,我们都从事于教育工作的,我这一生没有寺庙、没有道场,我们用的方法,就是尽量用这些高科技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平常讲学,我们都留下录像带、录音带,现在都做成光碟,这个光碟可以流通,也可以放在电视里面、网路里面去播放,那么影响就会很大了,这好工具一定要好好利用它。

  如果帮助年轻人、帮助在校读书的这些学生,我们要关心他,我们要认真照顾他,帮助他们。

  今天时间到了,我只能够介绍到此地。

  谢谢大家!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老师       责任)(五明学佛网:老师       责任)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任杰居士:初衷如故 译作斐然——记任杰老师生平事迹 

 陈兵教授:佛教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明晚七点半,易达老师多维催财免费直播 

 初学易经者,推荐学习易达老师的课程 

 赖永海教授:心灵净化与佛教的社会责任 

 在变化中承担责任(佛诞日供灯开示) 

 杨曾文教授:当代佛教的社会教化责任 

 温金玉教授:慈善: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温金玉教授:慈善是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陈星桥居士:以责任感和自信心开拓人生——读《法华经》一得 

 开愿法师:我们的愿望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