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2集)


   日期:2014/11/1 22: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一条,这一条就是介绍我们这个世界的导师,所以一切都是尊师重道,重道就必然要尊师。所以我们对於师,这都是一般的,尤其是佛法这样,这种不是释迦牟尼如来,谁也不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实重要的问题,而且得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但是导师,是我们的恩师,这个恩胜於父母。父母生了我们的肉身,是佛生了我们的慧命。所以我们要礼拜的话,第一个礼拜是礼拜本师,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下面磕头的时候,「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是这个佛的名号,佛是通号,都称为佛,阿弥陀佛是佛,药师佛是佛,佛是通号;但是「释迦牟尼」四个字是别号,单指释迦牟尼这个佛所独有的,这称为别号。所以这一拜就是拜本师释迦牟尼佛。

  而且我们在拜、在赞叹里头赞叹什么?我们所赞叹的正是他告诉了我们净土法门。这个大家会不会怀疑,释迦牟尼佛讲了八万四千法门,种种的功德,为什么只提这点?是不是因为你这个净土宗的立场,所以只谈净土?这里头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善导大师说,善导大师是唐朝的大德,他在长安的时候,他的教化使长安的人几乎人人都念佛。人家送他的一切钱他都拿来写经,现在在敦煌出土的还有很多,就是人家供养他的钱,他请人家写经,还有他自己写的经。他非常庄严,看见妇女不露齿笑,笑不露牙齿。所以这戒律的种种,大家都是,日本人对他是恭敬极了、也景仰极了,都传说这是弥陀化身。莲池大师说,大家尊称善导是弥陀化身,纵然不是,也是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的同等人物。所以善导大师,我就有一篇文章谈他的,就是「依止善导大师,称念阿弥陀佛」。这是一位大德,中国人不恭敬,因为中国人把历史弄错了,以为他是自杀了。其实记错了,当时跟他问话的人,他在上树跳下来摔死了,善导大师并没有这回事。所以台湾有位忏云,忏云法师前两天不都来你这?我问他,也是不知道,说我都不知道。不是善导大师死了。我把我那份给他,让他拿去宣传。这些事情,我们恭敬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怎么讲?「如来所以兴出世」,如来他所以出兴於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一切佛要出兴在世间,他唯一要说的是什么?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这个大愿的功德海。所以一切佛出现到人世来,出现到世间来救度众生,他所唯一要说的就是净土法门、念佛法门,所以我们这一点要把净土宗要足够的重视。就是说不管你修哪个法门,你要离开了求生净土,你要想即生、要解脱生死、要超出六道轮回,我就可以说是不可能。所以这个来说,净土法门是大恩大德,十方的佛都在赞叹咱们本师释迦牟尼佛。赞叹他什么?赞叹他能够在这样的世界说这样的法。所以夏老师这么做就不是偏见了,跟善导大师是一鼻孔通气,不但和善导大师一鼻孔通气,跟十方的佛也是一孔通气。十方佛都赞叹释迦牟尼佛这一点,没有称赞他别的,这《阿弥陀经》里头有。因此我们也是一样的,要明白这个精神,所以我们这里有几个重点,一个重点我们必须要尊师,我们要依教奉行,这给我们一个启发;第二个就说这弥陀本愿海,十方如来所同行的,阿弥陀佛做到这点,也是十方如来所同赞,共同赞叹的。

  第一句是「一心观礼」,每一条都有个一心观礼。一心说得很深的话,一心就是离言说,我们都是在二心里头,我们都是有矛盾、有对待的。所以陈真如给毛主席上书论佛法,说你说做一个绝对,已经是相对了。绝对本身就跟那个相对是个对立的。言语是不行,一心者就是不二,就是没有对待。所以佛教常常说绝待,这个待不是绝代佳人那个代,是等待、对待的待,没有对待。所以我们世间一切法,好跟坏是对待的,邪跟正是对待的,佛跟众生是对待的,你跟我是对待的,男和女是对待的,都是对待之法,都是二。《维摩诘经》就说不二法门。本来不二,这二是因为众生糊涂、妄动就变成了无明,无明之后才出现二。所以我们最恭敬、最清净就是恢复到本来,就不二、就是一心,最高是如此。

  现在我们如何下手?譬如你该在你的心里头把别的都放下,你的心全心全意的、一心一意的在这念这个文,在这做观想,在这拜,这也是一心。刚下手就用一心。这时候不要再想别的事,还要想今天我这个教案要怎么改一改,那个也放下。想教案不是坏事,这个时候你不要想了,想坏事那更不可以,一切放下,这个时候就是在这儿拜,要专心一意的。这么做也就可以了,从这地方下手。礼就是礼拜,因为三十二拜,他以礼拜为中心来拜佛。但是礼拜对於我们知识分子很有用,因为现在国外还有许多运动,在国内没有什么运动。礼拜它不是过量,身体不好的人,就是病人都可以做,可以慢一点拜,拜佛是最好的运动。不光是佛教徒拜佛,列宁在监狱里头他就礼拜,他是做运动,他说它对身体是有好处。所以我们磕头,而且我们这磕头,一心恭恭敬敬的。「至心一礼,罪灭恒沙」,你以至恭敬的心磕一个头,可以消灭恒河沙子那么多的罪。从得福说,你好好的磕一个头,从你脚底下一个微尘,你有一个,将来都转轮王的位。所以这一切都是因小果大,一个因很小,它的果是大极了,做功德是如此,做恶事也是如此。我们都要知道这问题。我这不是什么坏事!但是因小果大,善也是如此,恶也是如此。

  「观」,上等的就是观照,一般凡夫做不到;下一等的就是观想,低一点的;观想还是做不到的话,就先从想字入手。我心里想的是什么,现在想的是这个内容。我们这个想之中,随著这个文字很细、很专心的,没有别的,也叫随文入观。随著这个文进到观里面去了,这一句是什么?现在这一章又一句是什么?心里始终没有离开这个。久而久之,这所谓观想的观也就进到观里面去了。真正到了观照,观照这个观就比观想的观高了。但到了照字那就了不起了,照字,这个照就是离开了心,那就是「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镜子一样,了了分明,不留痕迹,不管是谁,我喜欢、不喜欢,清清楚楚。男来,就男的现出来,女来,女的现出来。你有一个黑斑、有一根汗毛,它都清清楚楚,秋毫不爽。它也没有爱憎、也没有取舍,谁走了之后,一点不留痕迹。这就是照,打个比方什么叫照。所以能用到照,那就度一切苦厄了。我们也念《心经》,念了之后我们照样烦恼,一点没度,是不是?因为你在想,想没有那么大力量,但久而久之,久而久之,你还是能减轻一些。到了有一天能用照,你能用照你也就是菩萨了。菩萨有多少种等次,大菩萨、小菩萨。所以一心观礼就是这样子,这个可以说,可以从初机开始,大菩萨也可以这么修。

  所以一心观礼这四个字,实用度很宽。我们观谁、礼谁(礼拜谁)?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两个字的含义叫做堪忍。堪是提土旁,一个甚字。我还堪忍,我还可以堪忍这样子,堪忍就是还能忍受,我们这个世界虽然种种苦,大伙还能够活,还有人还活得很高兴。等到生病来,很苦,叫,叫天叫地;等到病过去之后,出来了,又跳舞又高兴,喝酒了。他可堪忍,还可以忍受,苦是很苦,都苦,没有不苦,但是还可以忍受,就是这个世界的特徵。这个世界它是有善有恶,所以人都在当中,一半善一半恶,每个人都带了一些善、带了一些恶,是这样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娑婆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世界。这个世界很大,大家不要以为就是一个地球,而这么一个小的组织,最小的一个基层组织,就有四大部洲,它还有它的中心,现在还很难跟天体完全能结合在一块,反正至少至少是个银河系,这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所以称为三千大千世界。由於千要乘三次,自乘三次,一千个小千自乘一次、自乘一次,所以三次都要千倍,所以叫三千大千,不是三千个大千。到了大千世界,那就是指一千个中千世界,一个中千世界是一千个小千世界。大是大极了,是释迦牟尼佛所教导的国土,都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我们南瞻部洲又称为「瞻部」,就是我们地球的名称,属於南方。

  这是我们的教主,佛教,「九界导师」,释迦牟尼佛是九界的导师。六道:天、修罗、人、畜生、鬼、地狱,这六道,这是六种;再上就是声闻、缘觉(这是阿罗汉),再上一种就是菩萨,这三种是属於超凡的是圣。加起来,上头有三个,底下有六个,就是九,九界,再加上一界就是佛界了。除佛以外,下面有九界。释迦牟尼佛他就不光是咱们人的导师,他是天的导师;不光是天的导师,一切声闻、缘觉、菩萨的导师,是九界的导师。关於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九界的导师,「如来世尊」,如来世尊现在有很多人误会,就以为如来就是说的是释迦牟尼佛,这是一个错误。如来是通号,比方说这个人是教授、学者,你不知道这个人是谁,这通号。你有学问都可以称为学者,你能到大学当老师,给你教授的聘书,都可以称为教授,通号,必须加上张某某、黄某某,或者什么,你才知道是谁。

  所以大家把如来当成释迦牟尼,这是很大的一个错误,如来是佛的十号里头的第一个号。这个十号也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我们指的比较最广泛一点的说法。第一是如来;第二是应供,受供养;第三是正遍知,无所不知;第四是名行足,名也足,行也足,都圆满;第五是善逝,能够善於逝去;第六是世间解,都解脱了;第七,无上士;第八,调御丈夫天人师,有的把这个分成两个,这个地方是《大智度论》里头的分法,这合成一个;第九就是佛;第十是世尊。要把这个八分成两个,世尊就在十号之外了。分成十号之外怎么办?总体来讲,称为佛,尊重的,世尊也是佛的一号。不过总之,这种开合没有什么关系,佛其实千号万号都可以,这十号是大家综合起来的,十种最殊胜的美德,十种美称。「如来世尊」,刚才我不是念过了,如来是十号中的头一号,世尊是十号中最末的一号,所以就不把这十个名号全部写出来,拿一个头、一个尾代表全部。所以如来世尊就等於我们说十号圆满的佛,十号是什么,文字都简省了。

  释迦牟尼佛功德在何处?这都是通号,共有的,而释迦牟尼佛所独有的功德是什么?「於五浊世,八相成道」,在我们这个世界,十方佛所称赞也就是称赞释迦牟尼佛在这五浊恶世能够成道,他在这五浊恶世说这个净土法门,这很难,称为甚难稀有!五浊是哪五浊?就是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这个时代,这个劫很坏,劫浊;命浊,大家众生的寿命很短;众生都是坏人多,心都是不良善,众生也很浊;寿命很短,众生烦恼,众生烦恼很重,都在烦恼之中。大家知道烦恼,不要以为发愁是烦恼,你在狂欢、你在高兴也是烦恼,都使你这个本心不能清净的都叫做烦恼。有人知道,我的愁是烦恼,我的欢乐不是。欢乐也是烦恼,烦恼很重。更根本的是见浊,这个见字很重要,这个见解是糊涂的、是混浊的,不清净、颠倒的,不知道什么叫好、什么叫坏,应该得什么,不应该,要避免什么。这个就不好教化,他不理解,所以五浊恶世就是这个现象。所以大家我们弘法感觉到困难,这是必然的,不要抱怨,好像我费了这么大力,而没有取得什么成绩。这个就是很难,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种种的。

  所以,这个事情不是这么容易的,可是释迦牟尼佛就在这个世界中八相成道。八相成道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我们也是说最普通的,以八种,成佛的一种规律,这种成佛就是像释迦牟尼是这样成佛的,下面弥勒来也是这样成佛。八相成道就是说他已经修到一生补处,一生补处到人间一次就成佛,但这个来成佛他就示现八相。第一相,从兜率天下降,舍兜率是第一相,他本来在兜率,他从兜率天下降了;第二是入胎,到母亲胎里头,入胎了;第三,出生;第四,出家;第五,降魔;第六是成道;第七,转法轮说法;第八,入涅盘。这八相成道,这里也有开跟合稍有点不同,这无关大雅。我们不再说,还介绍其他还有别的不同。在《大经解》里头都非常详细,十号各具好多种,八相成道各种都介绍了,我们就知道一种也就够了。所以在这五浊恶世也示现了八相成佛。

资料恭摘:净修捷要报恩谈  黄念祖居士主讲  (第二集)  1990/7  档名:51-007-000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念祖       净修捷要)(五明学佛网:黄念祖       净修捷要)  

 黄念祖居士:根本修持心要 

 黄夏年教授: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居士的净土思 

 徐恒志居士:剖心沥血功在万世--记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的一段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今得善本(夏莲居会本)之大事因缘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五、记我与黄念 

 黄念祖:不要总想什么事都如意,什么都好了那就要有麻烦了 

 黄念祖:为了求得福而行善,其善心已不纯,其所得之福则如仰 

 黄念祖:有许多活生生的事例,证明佛教的轮回之说 

 黄念祖:一生补处 

 黄念祖:住正定聚 

 黄念祖:大势至之功德是不可思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