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


   日期:2014/11/3 8:1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从“听言”,谈到“观事”。言语是心之声,从一个人言语的态度,可以了解他的修养。他口中都是赞叹别人,他德就厚;他口中都是批评别人,他心胸就比较窄,比较刻薄。包含话太多是比较浮躁,话少的反而是比较心定,这是比较吉祥的人。上一次我们一起学习《易经》的句子,“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大家上个礼拜是不是做吉祥的人?话有没有减少?等于是利益人的话尽心尽力去供养,没有意义的话讲愈少愈好,言多反而必失。
 
再来,“观事”。从一个人他所做的事情来观察他,他的修养,以及他做这个事情,他的动机。尤其要了解这个事情的实际状况,也不能在判断事情的时候是听说的,传了好几个人的就下判断,这个有时候会失真。所以我们上一次讲到的,“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所有的人都说他不好,还不能马上下判断,要去客观观察。很可能他是正直的人,所有批评他的人都是搞营私、搞党派的,那可能就误会了这个正直的人。所有的人都说他好,可能他们共同的既得利益,你假如相信了,可能就误判、错用了一个人。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言行       观察)(五明学佛网:言行       观察)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佛教如何观察人生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改正动机与观 

 慈法法师:三种观察必然往生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观察 

 梦参法师:如何面对满口佛语却言行不一的朋友 

 明奘法师:让心灵平静下来 观察呼吸的实验 

 明奘法师:观察呼吸 禅修简单、真实又自然的工具 

 体方法师:思惟观察先所闻法所得福利 

 体方法师:观察生灭乃至无常 

 其它:佛说正观察五阴(智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