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传统文化如何落实与传承


   日期:2014/11/12 15: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今天是第三堂课,这堂我们要说的题目是「传统文化如何落实与承传」。

  首先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孝道,像树一样,它是根。文化的本,像树木,下面是根,从根上生本,主干,由本再生干,由干再生枝,由枝再生条,由条再生梢,梢才长叶、长花果,一定要知道它的根。所以中国人五千年来,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孝亲、尊师,尊师是敬,合起来就两个字,一个孝、一个敬,扎根教育就是扎这两个字的根。这两个字的根在什么时候扎?是在小孩怀孕的时候。所以我们要问,你爱不爱你的儿女?你要是真正爱你的儿女,一定要把他的根扎好,根要扶正,他的前途无限的光明。

  扎根教育由谁负责?母亲负责。所以结成夫妇,经营一个家庭,夫妇有别,别是什么?不同的任务。一般先生,中国古代是这样的,先生外出谋生,负担家庭经济生活;太太相夫教子,协助丈夫,她最重要的一桩大事情,她的任务,把孩子教好。怎么教?要用身去教,不是言语。为什么?小孩怀孕还没出生,出生了,不会说话,他也听不懂,那怎么样?他会看,他会听,他已经在开始学习。怀孕这十个月,做母亲的要学周家的三太,周文王的祖母太姜,妈妈太任,他自己的夫人太姒,这三位妇女都是圣人,养出圣贤的儿女,根扎得好。

  所以,《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不是叫小孩背的,小孩没有这个能力。怎么教?自己要把它做到,老老实实的做到。因为你生小孩,年龄还轻,你的父母还在,二、三十岁就育子女了,父亲、母亲也不过四、五十岁,还在,你要尽到孝道,落实《弟子规》,让你的儿女看到。他看到你孝顺你的父母,将来他就会孝顺他自己的父母,这么学来的;你尊敬你的老师,将来他对老师一定尊敬。所以身行言教,身行摆在第一,言教是其次,小孩不必多给他说,你做好榜样给他看;换句话说,凡是负面的、邪恶的都不可以让婴儿,这个婴儿是从出生到三岁,一千天,这一千天是扎根教育。也就是做父母的人要做出榜样、做出表率给儿女看,他看了一千天,印象非常深刻,一生都不会改变,你的儿女决定是孝子贤孙。这是三年教出来的。

  第一任的老师是母亲,小孩长大了,上学了,老师接著教。老师就要讲了,你譬如说《弟子规》,叫他背,讲给他听,他一听完全懂得,为什么?他已经做到了。老师这一教一讲,老师也是以身作则,老师所说的他自己做到,他要做不到,学生怀疑他,不相信他的话。老师不容易!老师代替他的父母来教他,这真正把他的传统文化,中国国学的底子扎根了。所以从前父母、祖父母,这家长,对老师特别恭敬。学生拜老师,拜师礼,父母在前面,学生在父母的后面,先向孔老夫子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拜完孔子之后,请老师上座,老师坐在孔子神像的前面,接受父母对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学生,就是他的儿女,在父母后面,也是三跪九叩首,行这么大的礼。两旁边是同学,观礼。

  小孩亲身看到的,这个礼我行过,一生都不会忘记。我家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对老师都这么恭敬,我们对老师信心十足,没有丝毫怀疑,真听话,老师的教诲比父母更要尊重。现在这个礼没有了。如果在学校犯了过错,被老师体罚,打手心、罚跪,哭哭啼啼回家去,父母知道了,第二天父母一定陪著小孩来上学,向老师感恩、感谢,那要磕头,还要送上礼物。老师要不好好的教,怎么对得起人家父母,怎么对得起别人祖宗?所以老师是尽心尽力把学生带好,把学生教好,真负责任,跟现在学校不一样。

  我们这个年代,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八年战争,那时正是我们念小学、中学的时代,我们是流亡学生。跟家庭散了,谁教,收留我们?国家办小学、办中学,收留我们这批流亡学生。那个时候我在贵州念书,是国立第三中学,学校有附小,校长、老师对我们的照顾、爱护超过父母,所以我们对老师感情非常重;对於同学,像亲兄弟姐妹一样,一生都有联系,都互相照顾,患难之交。这样的老师到哪去找?现在没有了,现在的社会没有道义,我们那时有道义。现在只有金钱,只有利害,真叫唯利是图,学校变成商业化。那真正的学问到哪里学?道德到哪里学?没地方学了。

  我听说有些地方,父母想把儿女教好,有人开私塾。私塾里头的教学,古老的私塾我有印象,现在新兴的私塾我不得而知了。所以在我感觉当中,未来教育是个大问题。从事教学工作的,这是清高,无比高尚的大事业,古人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什么?老师的使命,老师的职责。老师放下名闻利养,放下富裕生活,甘心情愿过贫穷的日子,来成就下一代,帮助下一代成就道德、学问,这是什么样的事业。

  宗教的传教师,使命跟儒家的私塾老师是完全相同。宗教是教育,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法,他三十岁开悟,前面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开悟之后就教学,在鹿野苑,教了一辈子,七十九岁过世的,足足教了四十九年。经上记载说,他一生讲经三百余会,这个会像我们今天办班,有时间很长,有时间短,办过三百多次班,说法四十九年。用现在人的看法,他是什么身分?他是个伟大的社会教育家。他人的身分,一生他给我们表演的,是多元文化义务教育的工作者,他教人不收学费,多元文化,他不分国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你肯跟他学,他就认真教你。一生搞教育,与今天这些超度、经忏佛事完全不相干,释迦牟尼佛在世没有这些东西。

  我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方老师在哲学课程里面有一个单元「佛经哲学」,我学佛从这里入门的。当时老师介绍给我,释迦牟尼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家,他这么介绍给我的,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他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经典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这样入门的。入门之后遇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看到我一个人在台湾,没有家累,没有障碍,劝我出家,教我学释迦牟尼佛。所以我第一本佛书是他给我选择的《释迦方志》、《释迦谱》,要我先看这两样东西。你要发心学佛,先要认识释迦牟尼佛,你才不会走弯路,才不会走上偏邪,很有道理!我很听老师的话,老师告诉我,学释迦牟尼佛要真干,持戒、修定、开慧,教我看破、放下,放下是戒,戒定,看破是慧。我跟章嘉大师三年,佛法基础扎根教育是他老人家成就我的。讲经教学这是以后,章嘉大师圆寂之后,我跟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学习的。那个时候我有两个介绍人,一个出家的,忏云法师,一个在家的,朱镜宙老居士,他们两个人推荐我到台中,我在台中住了十年。我记得我学佛七年出家,出家就开始讲经教学,我没有做过经忏佛事,没有做过法会,一生教学,章嘉大师教给我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所以,认识传统教育非常重要,中国传统,儒家代表,刚才讲了,根之根、根之本是孝、是敬,就是孝亲尊师。《孝经》必须要学的,传统文化总的来说不外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四个科目。五伦是教导我们认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关系搞清楚了,义务、权利自然就生了。这个五伦是大自然的规则,不是哪个人发明的,不是哪个人创造的,不是,真的是自自然然,祖宗、圣人把它集合起来教导我们。

  五伦第一「父子有亲」,孝从这产生了,「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完全是自然规律。我们能够一生遵守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规律,这就叫德。一个道、一个德,德就是五常,道是五伦,伦常就是道德。五常是五个字,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义者循理,遵守大自然的规则叫义。礼是节度,人与人往来,人与动物、植物、跟大自然的往来,要有礼节。礼讲节,节是节度,不超过也不能不到。譬如现在最敬礼三鞠躬,那就是标准的,就是合礼,我只两鞠躬,显得傲慢,我鞠四鞠躬,那显得巴结,都不合礼。所以一定要守住这个节度。智是理智,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的生活工作要有理智,不可以感情用事,感情用事就错了,要有智慧。最后一个信,一定要讲求信用,信是最后的这个德,最高的是仁,最末梢的是信,人无信不能立足於社会。

  今天社会乱了,乱在什么?这五个字都没有了,现在变成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整个社会乱了。生活在这个世间太苦了,我们是幸亏遇到佛法,要不遇到佛法,这日子怎么过?遇到佛法、遇到净宗,满心的欢喜。我们一心一意信愿持名,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净土是不是真的?海贤老和尚给我们表法了,他老人家一百一十二岁,去年,二0一三年元月往生的。为我们证明西方极乐世界真有,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阿弥陀佛跟他常常见面,我们相信他决定不会骗人。这个光碟我看了将近两百遍,有同学看了三、四百遍。

  从光碟里面我看出了门道,他确实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他就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从来没中断过,行住坐卧不曾丢失,就是没有中断过。这样的人,六个条件他具足,老实、听话、真干他具足,真诚、清净、恭敬他也具足。有这么好的条件,他二十岁出家,师父就教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师父了不起,为什么?认识人,知道这个根性,这个方法他会很快速的成就。念佛,念佛最低的阶层功夫成片,他什么时候得到?我们相信,像锅漏匠,锅漏匠念佛三年往生了,功夫成片,我们相信他功夫成片也不过是二十三、四岁吧,顶多二十五岁他能得到。得到功夫成片就可以自在往生,他为什么不往生?阿弥陀佛嘱咐他在这个世间表法,他是带著有使命来的。

  只要念佛念到功夫成片,阿弥陀佛一定会现身透信息给你,他还有多长寿命,你好好用功,寿命到的时候我来接引你。你就知道,真有阿弥陀佛,真有极乐世界,不是假的。所以,贤公老和尚应该是在二十五岁前后。他继续努力,不断的精进不懈,三十岁左右得事一心不乱,也就是见思烦恼断掉了,境界等於阿罗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方便有余土。可是他还留在世间继续表法,在这个世间进步很快,顶多四十岁他证得理一心不乱。理一心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跟六祖惠能大师,听《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个境界相同,跟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明心见性也是相同,也是这个境界。成佛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但是阿弥陀佛没要他去,叫他继续表法。

  一直到一百一十二岁,遇到了一本书,这本书就是《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遇到这本书。他遇到这本书非常激动、非常欢喜,他不认识字,听到这个书的名字。为什么?大概是阿弥陀佛告诉他,你什么时候遇到这本书,我就来接引你往生。欢喜,马上穿袍搭衣,拿著这个书叫人给他照相,我们那张照片就是,挂在那边的。这是什么?他表法圆满。果然,三天之后他就走了。他走的那天,从早到晚在菜园里工作,拔草、浇水、整地,干了一天的活,干到太阳下山,那天晚上走的。不要人助念,有人问他,什么时候走告诉我们,我们去给你助念。他说不需要,助念那是没有把握,我有把握,我不需要人助念,我自己走就行了。果然自己走的。证明极乐世界真有,证明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是真的,不是假的,阿弥陀佛真有。

  他见阿弥陀佛次数太多了。在这之前,我们在传记里面看到,慧远大师一生见佛四次。他不止,他念佛念了九十二年,我相信他见佛有几十次之多。给我们做证明,作证转,特别证明什么?证明这部书,这部书是宏琳法师编辑的,他作的,内容就是支持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有很多人反对这个本子,老和尚来为它表法,这个本子是真的,不是假的;黄念祖老居士注解是真的,也不是假的;第三个证明,我们这个十几年来,依照这个本子修行没错。所以这是他最后的一个使命,表这个法,就走了。我们非常感恩,让我们对这部经、这部注解、这个法门坚定信心,毫无怀疑,我们每个人决定得生净土。要想生净土,最重要的是要把这边的缘放下,对这个世界没有丝毫贪恋之心,活在这个世间,还没走之前,学海贤老和尚的表法,做一个好念佛人的样子给大家看。我们将来往生,肯定海贤老和尚会在阿弥陀佛的身边,一起来迎接我们,往生极乐世界。

  至於汉学的学习,要认真干,自己不落实怎么能承传?自己要落实,遇到老实、听话、真干的人要把他抓住,不能放走,全心全力的帮助他,劝导他发心,我们要成就他、要帮助他,这就是承传。哪怕一生遇到一个人,成就一个人,这一个人就是种子,传统文化没有断。像达摩祖师传禅宗到中国,前面五代都是单传,就传一个,一生就遇到一个,能大师,到他这里开花结果,他是第六代,他传了四十三个人。我们能承传一个、两个就好,大概要过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於两百年,中国传统文化就开花结果了,我相信会传遍全世界。这个信心,英国汤恩比博士有,他有这个信心,我看到这些文字记载,我相信,我不怀疑。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它是从自性流露,跟大乘经教完全相同,是真实智慧、是真理,是永恒不能改变的。超越时空,超越空间,不分地区它都管用;超越时间,古代管用,现在管用,未来千年、万年它还管用。这叫真的宝贝。

  所以,传承的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我们纵然过去今生在没有接触到传统文化之前,造了不少罪业,因为承传,罪业就可以抵消。唐太宗,许多同学知道,他堕在无间地狱,怎么出来的?就是我们印这部书。我们得到《群书治要》,立刻就印了一万套,分送给全世界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让它们去收藏。这是什么?不会再失去了,会永远传下去。这个功德,没有想到唐太宗离开地狱。他是佛门大护法,虔诚佛教徒,现在在哪里?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去了。

  现在这部书,这是文言文写的,要学这个,首先要学汉字、学文言文,要认真的学,我们相信有三年的时间就有能力读《群书治要》。我们想帮助真正发心的人、真正肯干的人,我们会全心全力照顾他,提供他学习的环境,解决他生活问题,一个两个、十个八个都好。你说一次要招几百人不可能,几十人都不可能,能有十几二十个人就不得了。十年之后,这些人都是汉学家,都是承传汉学最优秀的老师,让他们来给我们讲《群书治要》,把《治要》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写成白话文。然后再用白话文翻译成世界上各种不同国家的文字,向全世界推展。全世界的人都会欢喜学习,怎么知道的?从这两年我们把这个本子,原书分量太大,一时翻译来不及,有很多人急著要看,我们就想出个办法,在里头选择三百六十段,小段,你一天学一段,一年一本。大概我估计要八册就圆满了,现在才出了第二册。学习的人愈来愈熟悉,进度往后会提快,我们相信五年就能出齐。

  全世界人都读,全世界人都学,我们就建立一个共识,大家的想法、看法一致了,就能够化解冲突,就能带给世界永续的安定和谐。这本书,近,帮助我们身心修养,帮助我们治理家庭,帮助你做为管理公司的依据,帮助社会和谐,帮助国家富强,帮助地球化解冲突、化解灾难,得到永续的安定和平。你说这个功德多大,套一句佛经上的话说,不可思议,真实功德,不是假的。

  我们今天发心来得及,不晚。我都八十八了,我不能干这个事情,但是我会护持,尽可能用我的影响力护持大家,把这个事情做成功。佛门讲,你们弘法,我来做护法,我站在第二线,护法。希望年轻人,首先对它有信心、有恒心,从哪里学起?具备条件,这个条件就是老实、听话、真干,真诚、清净、恭敬,要具备这个条件。这个条件从哪里做起?从《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扎这三个根。然后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在这个之前,要用三年的时间学文字学、声韵学,学这两样东西。外国人学中国的古文也是用三年,三年就可以通达汉字、通达文言文。我们也用三年时间把这个工作做好,决定会有成就。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这里。

资料恭摘:传统文化如何落实与传承  (共一集)  2014/1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737-000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传统文化)(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传统文化)  

 竺摩法师:淤泥不染 净土法门丛谈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