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圣严法师:培养雅量接受抱怨发自内心感谢对方


   日期:2014/11/15 10:0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怨的声音,有的是抱怨配偶不体贴、孩子不听话,有的则是抱怨老板、同事,另外还有人抱怨政府决策、社会环境……其实,抱怨只会使自己的情绪更低落,于事无补。

当然,抱怨并非全然无理取闹,因为认为自己有道理,却受了委屈、损失或冤枉,或是认为对方头脑不清楚、说话不谨慎、处理事情不恰当而且做事方法有问题,所以看不顺眼、听不习惯,才会抱怨。当下为了顾全自己的面子,往往敢怒不敢言,也不敢当面发作,只敢在对方的背后频频抱怨,把心中的不满告诉其他同事、朋友们,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平衡。

往往这样发泄完之后,虽然在情绪上暂时可以得到一些平衡作用,可是在背后抱怨对方的言语,一不小心就会传到当事人的耳朵里,对方可能会觉得你这个人不够忠诚、不够朋友、不够义气,反而让事情更复杂。因此,抱怨不但无济于事,还会增加自己无谓的困扰。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抱怨,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反应、沟通、请示、建议,或是透过种种不同的管道来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不需要用抱怨的方式来出闷气。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知道自己有哪些缺点,就像很多商家都会贴着“把我们的缺点告诉我们,把我们的优点告诉大家”的标语。只是有些人心量很小,只喜欢听恭维、奉承的话,如果你对他说一些逆耳的忠言,他不但不会知错,还会加以搪塞。你要是向他抱怨,他可能会反过来训斥你一顿,认为问题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你犯了错误,他自己可是一点错误也没有。

抱怨的言语的确会令人感到不舒服,然而我们却应该要培养接受抱怨的雅量。孔夫子曾说“闻过而喜”,意思是说,当我们听到别人的批评指责时,应该要感到欢喜。无论是当面的批评,或是背后的抱怨,甚至是千夫所指,把你点点滴滴的错误、缺点都当众一一地指出来时,还是要保持君子的心胸气度。因为一个能够接纳各方面指正的人,才能真正的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健全、更完美。

虽然有时候别人的批评指责不一定正确,也要发挥忍辱的精神,无论对方说对说错,都还是要谢谢对方。别人既然愿意给我们批评指正,就表示对我们有所期待,如果他对我们不抱任何期望,就不会有这些评语。因此,这些批评对我们而言,反而是一种鼓励和帮助。

最后,我们要记得关于“抱怨”的两大原则:第一、不要抱怨任何人;第二、听到别人抱怨自己时,不要难过,也不要把对方当成仇人。更进一步,当我们被别人指责、抱怨时,还能够发自内心感谢对方,不但能成为儒家所说的君子,也能成为一个修忍辱行的菩萨。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抱怨       接受)(五明学佛网:抱怨       接受)  

 楼宇烈教授:禅学的文本阐释与诗意接受——评吴言生《禅学三 

 大德已去风范长存(接受台湾法鼓山张光斗居士一行 

 如瑞法师:接受培养 

 仁焕法师:接受佛的法化 

 仁焕法师:接受六字洪名的好处 

 仁焕法师:接受阿弥陀佛的本愿慈悲 

 仁焕法师:舍命全交接受佛的成全 

 仁焕法师:接受佛成全做极乐人 

 仁焕法师:接受佛的接引和法化 

 仁焕法师:相信接受才能得渡 

 仁焕法师:接受佛慈悲念佛 

 曾其海教授:天台佛学 第四章 中韩天台宗关系研究 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