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16集)


   日期:2014/11/15 21:4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第十五条,「一心观礼,万德洪名,能灭众罪。果能一向专念,自然垢障消除」。这个名号是万德所庄严的,所以称为万德洪名。名具万德,这个名字里头它就具有万德,名字也可以召唤万德,所以名具万德,名召万德。你叫谁的名字,叫谁就谁来,这个名字是万德所成的,包括万德,你叫这个名字,你就把万德都叫来了。就是说,你念佛就全摄佛的功德成自己的功德。这是蕅益大师的话,这话好!你念佛的时候,这句佛号,也是蕅益大师说的,就是释迦牟尼佛所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法,全给我们了。这就全摄佛的功德成自功德,阿弥陀佛的功德,你看这句话,就把阿弥陀佛的功德全变成你自己的功德了。所以这一句功效有这么大,能灭众罪,各种罪都可以消灭。

  果能一向专念,你果然能够一向专念,这里就提出来了,一向专念是重要的修持的关键。一个是《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不管你是上辈、中辈、下辈,共同的都需要的一个条件,是什么?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就是我一向就是如此,一贯的;专念是专一的念,不是什么都念,不是很杂。或者我虽然念的是佛号,可是心里总不安,总是想将来我有机会学点别的我才满意,这都不够专。真正的专念,你果然能够一向专念,不问你是不是达到一心,这就跟《阿弥陀经》不同在这儿。打一个佛七,克期取证,规定一个时期之内,专心的修,修到如果能够达到事一心或者理一心,最后一定能往生。这是一个解释。进一步就是还可以放松一点,就是一向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不需要达到事一心、理一心,达到事一心、理一心当然是好,那就可以生到方便有余土,可以生到实报庄严土。不过咱们一般的都是到凡圣同居土,那不需要达到事一心,或者理一心。你只要一心不乱,不是想这想那,很乱七八糟的这么念,是一心不乱的,清清净净的、一心一意的念。所以玄奘翻译的是「系念名号」,心就在这么念著名号。

  《无量寿经》也是一向专念,就是一贯的,就是专念。也就是说,你不问你自己能否达到一心不乱,还是达不到,一样可以往生。因为我们只要求能生到凡圣同居土就已经是很了不起了,如果你能够念到事一心、理一心更好了!所以往生有很多人误解了,以为念不到一心不乱就不能往生,这是理解不深。所以夏老师说:念不到一心不乱,一样可以往生,不一向专念是不能往生。大体的、一般的情况就是这样,因为你必须要一定的修持,一定的念,结净缘。而且这个念不光是临终佛来接引,「果能一向专念,自然垢障消除」,心中的污垢、障碍都可以消除。「不但道心纯熟」,不仅仅是我这个道心纯熟。为什么要教一向专念?就是因为你要消除这一切障碍。你在要往生之前,你这个路上到处都是路障,给你安排了很多路障,你走不过去。过去堵塞那个坦克车,开了种种路障,它也开不进来,是要把它障碍。你多念就消除障碍,那不但是消除障碍,而且可以使你的道心纯熟,你向道之心才纯熟。

  我们修持就是这两件事情,两件事情其实说是一件事情,就是要生处熟,熟处生。我们一个生的地方,一个熟的地方。我们熟是什么?贪瞋痴,为我打算,这些熟极了。打妄想,从来没有说我现在要整顿安排一点时间我来打妄想,自然就是妄想,那个贪心、瞋心、痴心压也压不住,所以熟极了!这种向道的心,我要来念佛,我要来做功德,来助人,利他,这些心是生,没有内心那种贪欲、种种那个心那么熟,自然而然,而内心那么真,一切都可以不管了,连命都可以不管了。所以一个是生的,一个是熟的。修行就是要转变,把这个生处变熟,熟处变生。要把我们这个道心、菩提心种种,慈悲心,要念佛、要持戒,变成很熟。而这些世间功名富贵、妻儿子女,一切一切大家所熟的东西,我们变成生疏。这是一个转换。

  所以就是说,你要心仰极乐世界要去修道,厌离这个娑婆,对於娑婆世界这些东西,不是我喜欢的,这也就是熟处变生,不然这是我所贪恋的。所以念佛可以使得你道心纯熟,生的地方变熟,而且可以你的福和慧都增长了。我们这个福还不仅仅说世间的这些享受,出世间也要福,出世间福很重要。你要想亲近善知识,你有这个机缘就行,但是你没有这个福报,今天有道场,就是参加不了;或参加了之后你生病,别人都很好,只有你在牙疼,许多障碍。像王上师在这的时候,对门住的这个郝居士,这个人好极了。他后来就有了经验,他介绍人来见王上师,怎么也不成,总是说好了,到时候不见。后来他总结了经验,他要介绍一个人他先替那个人念多少多少遍的金刚萨埵百字明,消除障碍。这么做了之后,最后是成功了,到时候他可以来了。

  这个障字很厉害,大家有的是怕受罪,怕什么什么,有的时候它不一定只是罪,这是增加障,增加这个障也是不得了。你不修持还好,一修持到处是干扰,阻止你修持。你刚刚说我这里要多念一点,单位上马上给你下达一个任务,叫你赶个什么东西,你只好落空了,这都是障碍。你要是很好的用功,有福报,出世间福,所以你所需要的书能得的到,要请个佛像能请得到,好多很好的,种种的,大家都能遇见善知识、能遇见善友,或者亲眷是菩提眷属,这都是福报。你一个人念佛,全家给你反对,你这就是障碍。这情形很多,丈夫生气把那佛像扔出来,丢到好远去,要打架打不赢。所以菩提眷属是很可贵的事情,这都属於福。

  出世间福也要,慧更重要了。我们这里说关键是慧,你要恢复你的法身,你的烦恼得到解脱,都是要靠般若。你老念佛,这福慧自然可以增长。更重要的是临命终时,一向专念,信愿持名,在前头信愿都提过了,实际就暗摄在里头了。知道能一向专念的人,他就从信愿出发的,这样在临命终的时候,往生不是你自己的力量。尤其在临终的时候,不是念佛的时候,这个时候四大分离,非常痛苦,心力极微弱的时候。这个时候要是能念,不是你平常锻炼的,很多人都以为我要锻炼到这一步,那就不是易行道了,是你能够达到佛来接引的条件。佛来接引,也就是我常说的,现在五百分考取大学,我那个学校二百分考取,这个可以,如果零分考取这个不可能。极乐世界这个学校就是二百分能考取,而取了之后,没有降级,没有留班,个个是爱因斯坦的水平的毕业生,都要成佛,是这么一个特殊的学校。但是你这二百分还是得要的,所以你要达到佛这个愿力,来接引你,就是说你果然是信愿,愿意往生,你在愿里头,你愿意来,而且你还肯念佛,一向是如此。一向是如此,所以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佛就和许多大菩萨和许多圣众和你有缘的,很多人都证明了,很多人在往生的时候看见自己家里头过去已经死的人跟著佛一块来接了,大家来迎接,现在临终人的面前。

  「慈悲加佑,令心不乱」。《阿弥陀经》有两种译本,一种是鸠摩罗什的,一种是玄奘大师的。这两句话是在玄奘法师的译本里头,在临终的时候,所以玄奘法师为什么要再翻译一遍?都是有原因,这种大德时间都是宝贵的。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本,大家都愿意念,都在念秦译本。玄奘大师,大家知道他翻译得准确、翻译得好,可是没有谁肯念,它就是绕口。但是他还是要翻,重要的就是加了慈悲加佑,令心不乱。是佛的慈悲力来庇护你、来加持你,令你心不乱。这个令字的分量很重,叫你的心,叫临终人的心,叫它不乱,命令它不乱,这个令它不是命令,是使得它。还有的经上说,佛在这时候入一个特殊的三昧,而且让这个亡者也入另一种三昧。亡者这个时候有佛的加持入在三昧之中,因此他就能念了。所以这个是靠什么?靠他力。往生法门、净土法门是他力门,你不相信他力,只相信自力,这个不够。他力是弥陀的愿力,弥陀称为大愿之王、佛中之王,他的愿力特别殊胜。你只要有一定的信愿持名,愿意往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些条件符合了,在你最后的时候,佛就现在你前,大众现在你前,佛的力量。

  这个说得简单一点,别的经上是说,佛,《大经解》上都有。你这种三昧的力量,你也入三昧,这时候自然正念分明,跟著念,随著佛往生了,接引往生,所以阿弥陀佛称为接引佛。我们修行者需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得到的果实就是蒙佛接引,蒙佛接引而得往生,靠佛力。所以接引佛,是一个手捧著莲花,一个手是这么垂直的。而这个莲花就是你这个亡者所要坐的莲花,给你送来了。这个手是接引的手,接你,佛的威力加被使你能去。「往生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华开得见阿弥陀佛」。所以一到极乐世界就不是父母所生之身了,是在莲花之中自然化生,自然变化出来,就不是我们这种血肉的身体,这叫莲花化生,就这样。一生之后,大家都是三十二种大丈夫相。

  这个就是说明,上面谈了很多很多道理,这就是具体的地方了。这一切都不二。阿弥陀佛,大家都共同见到极乐世界,见到了阿弥陀佛。我们开始念佛就是开始的觉悟,这个觉悟与本觉相合,就直趋究竟。具体就需要你一向专念,在临终就得到接引往生。所以一个教它一方面要跟你说明,这是必然有一个道理在,至理,这是符合真理的。你能够接受,不是像乌烟瘴气的动物,而是最高的、最奥妙的、最清楚的、最正确的。但是你还不光是它正确就好,你还要能做得到,要做得到你怎么做?它这很全,这是做得到的。你一向专念,我下定决心,从现在起,我就供个佛像,给请来,开始很好,我就供上佛;供上佛,我就从很小的一个定课开始,我天天就念。他的小孩都在念,有的还在中学时代,现在上大学了,他中学时代转换,一天就念到八万,念下来就转变了,经过很顺。将来就是一个佛化的家庭,眷属大家一致。

资料恭摘:净修捷要报恩谈  黄念祖居士主讲  (第十六集)  1990/7  档名:51-007-0016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念祖       净修捷要)(五明学佛网:黄念祖       净修捷要)  

 黄念祖居士:根本修持心要 

 黄夏年教授: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居士的净土思 

 徐恒志居士:剖心沥血功在万世--记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的一段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今得善本(夏莲居会本)之大事因缘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五、记我与黄念 

 黄念祖:不要总想什么事都如意,什么都好了那就要有麻烦了 

 黄念祖:为了求得福而行善,其善心已不纯,其所得之福则如仰 

 黄念祖:有许多活生生的事例,证明佛教的轮回之说 

 黄念祖:一生补处 

 黄念祖:住正定聚 

 黄念祖:大势至之功德是不可思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