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黄念祖:净修捷要报恩谈(第18集)


   日期:2014/11/20 8: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心观礼,极乐世界,黄金地上」。刚才说了黄金为地,刚才已经说了这是一个譬喻,世间上只有黄金可以拿来做譬喻,我们还可以稍微知道极乐世界的地如何的光、如何的明、如何的干净、如何的整齐。「宝树行间」,它是七宝的树,都很整齐,不是杂乱无章,一行一行都排得很整齐。这个树是七宝为树,七宝是做为形容词,不是那个很机械的,把那些宝,长得那样的叶子,种种都是超乎世间的。宝树行间,在黄金地的上面,宝树一行一行里头,在「莲花池内,宝楼阁中」,讲了四个地方。在地上经行的,走著念佛的,坐著打坐的;有在宝树行间,在树的行里头,在里头绕著这些树中间穿行的、经行的;在莲花池内,有的在那沐浴、有的在那静坐。宝楼阁中,宫殿楼阁,七宝的楼阁之中,就有许多是「发菩提心,念佛往生」的人。发了菩提心又一向专念,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的全都出来了,之后的又一向专念,在这地方凑齐了,所以一向专念有两次提出。

  现在就是在这些地方,在黄金地上、宝树行间、莲花池内、宝楼阁中,都有发菩提心念佛得往生的人在那里,在那里是「住正定聚」。这个定聚,这是一个名词,有三种:一种是正定聚,一种是邪定聚,一种是不定聚。聚就是聚合,也就是类。我们把这个话分为三类,一个是正定类,一个是邪定类,一个是不定类。这个分类有好几种分法,是不同的,这回介绍的是最普通的一种,对於我们来说也就够了。我们所谓正定就是一定可以证、一定可以悟,这是属於正定聚,一定可以成就菩提的。邪定聚,相反的,必定不证的,这阐提。阐提他不但不信,他还在毁谤。在目前那就确实他没有这个可能性,这称为邪定聚。不定聚是介乎两者之间。住正定聚,还没有成功,决定会成功,这住正定聚。大家真正发了菩提心,发愿往生,那不仅仅是到了极乐世界住正定聚,在这个世界已经是正定聚。求生净土,发大心、发大愿,这殊胜是不可思议的,你心在正定聚里头了。为什么?《阿弥陀经》:「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皆得不退转於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他不退转,他就是决定可以成功了,「永不退转」。所以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每一个都是永远不退转,这就是往生的特殊的含义。

  前头已经说了一个寿命无量,佛寿命无量,往生的一切人的寿命无量,到了极乐世界就没有什么叫做再死了。这儿又加上一个永不退转,不退转有三:一个是位不退,地位不退了;一个是行不退,你的修行不退;一个是念不退,我的起心动念,每一念、每一念都不退了,后头的高。位不退,到了极乐世界就位不退,再不会变成凡夫了。在极乐世界的人不会再变成凡夫了,再来,现在就得说呼图克图了,再来人,不是凡夫,称为活佛。呼图克图乘愿再来,活佛不是假冒的,真的还是很可贵的。你要是到了极乐世界后再来,也相当於呼图克图,不会再退为凡夫了,他位不退了。行不退,都是发大乘心,一律都是要成佛的,你不会再退为阿罗汉道。只求证阿罗汉,没有这个因,也没有这个缘,都是要成佛为因、成佛为缘。行,你的所行不会再退到二乘了,只想修证到阿罗汉就为止,我自觉就算了,这些众生难度。诺那祖师在母亲肚子里就哭,人家问他,你在母亲的肚子里哭什么?我哭众生难度!确实是难度。

  有的人就退心,这么难度,我算了!就像舍利弗,他说算了!有人跟他要眼睛,他就布施,布施之后,那人拿到之后:你看,你性子太急,你也不等我说,我要眼睛,我是左眼,你挖给我右眼有什么用?舍利弗本想,我有两个眼睛,牺牲一个,他就可以活命,我还可以看东西,没想到他说错了。后来想救人救到底,把这眼睛挖了给他。把这眼睛挖了给他,拿给那人一闻:你眼睛是臭的,不能入药,往地上一扔,把他眼睛踩掉。他说这个我不行,度众生我不行,就退心了。退心之后,尘点劫都是声闻,再发大乘心已经发不起来,再到释迦牟尼佛那又发大乘心。所以退很难进,你看他到了这个程度,挖两只眼睛还退,这就很了不起了,挖一只眼睛都了不起,还肯挖两只眼睛,还退。极乐世界就念不退,心念不退更高,念念流入佛的智慧之海,念念跟佛的智慧相契,起心动念无有不合般若的时候。所以到了极乐世界能到这样的境界,都是不退转,长寿无量,焉得不成佛,不成佛成什么?老前进,寿命无量,总有一天你成功了,一切功德圆满了。

  在黄金地上,宝树行间,莲花池莲花上头,宝楼阁里面,都是这些人,住於正定聚,永不退转。而这些人「容色微妙」,容是容颜,色是色相,是微妙,极其庄严。「超世稀有」,超过世间的,是极其稀有。「咸同一类」,大伙都是一致的,不是咱们这个世界,有这个皮肤、那个皮肤,这个种族、那个种族,互相歧视,要互相残杀,互相在斗争、压榨。而他是没有差别相,平等。「悉是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刚才那段说过,莲花中化生,清虚之身,身体虽然是有,只是一个形色,它并不是有血有肉。他吃饭也是以意为食,凡圣同居土还有吃饭的习惯,到了吃饭的时候东西摆到这,他一看,一看就够了,所以他也没有大小便。想吃什么东西都来了,吃完了之后,所有吃的东西也不要洗盘子、洗碗,也不要别人给你管,自然就没了。他还有这个习气,到时候还想吃一吃。这个习气很厉害,只有到佛才把习气能去得净。所以有些大德还有些毛病、习气,这一点我们要看他的主流,有些属於习气,连阿罗汉都有习气。一个阿罗汉,一个恒河的女神跑到释迦牟尼佛那儿去告状:说你这个弟子老骂我,他走过恒河,就管我叫恒河小丫头。这恒河神大概是个女的,她说:他轻慢我。佛就说,这样让他给你道歉。人家不愿意,他说你应当,你赔礼吧!他就过去给她赔礼说:恒河小丫头,我对你不起。释迦牟尼佛说:你看见没有,他给你道歉,他还管你叫恒河小丫头,他并不是看不起你,这是他的习气,他就是习惯了。所以习气有时候很难改!

  这个清虚之身,没有带烦恼,有习气,还要吃吃东西。无极之体,我们所谓有极,他虽然有这个形相,他并没有我们的物质这些东西这样子,所谓是物件的一个形,这很微妙。这些说法是《汉译》,还是借用道教的一些说法,无极,利用这些。就是说明他是变化而生,不同於从父母所生的这种血肉之体,所以这个是非常清净。清虚者就是没有这些实质的东西,无极者就没有这些固定的结构上的一些条件,都没有。

  这些「诸上善人」,就懂了,我这一礼礼的是谁?到了这儿才把这个对象指出来,我所礼拜是这些诸上善人。这些诸上善人在什么地方?这些诸上善人就在极乐世界的宝树行间,黄金地上,莲花池里头,宝楼阁中。这些诸上善人他们都是因为发菩提心念佛又得到往生的,他们现在住於正定之聚,不会退转了。容色也微妙,也没有差别,清虚之身,无极之体。这一切上人我才顶礼,这一拜就拜这些人。这些人是怎么到极乐世界?再重复一句,这引起我们的注意,这些人「皆由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前头不是有发菩提心了吗?这再著重一句,都是由於一向在专念阿弥陀佛,我才顶礼,顶礼他们这个功德,这表示自己应当学习。

  下面,以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其中多有阿鞞跋致,下面就要顶礼这些阿鞞跋致。

资料恭摘:净修捷要报恩谈  黄念祖居士主讲  (第十八集)  1990/7  档名:51-007-001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黄念祖       净修捷要)(五明学佛网:黄念祖       净修捷要)  

 黄念祖居士:根本修持心要 

 黄夏年教授:唯以般若为导,净土为归——黄念祖居士的净土思 

 徐恒志居士:剖心沥血功在万世--记我与黄念祖老居士的一段 

 黄念祖居士: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今得善本(夏莲居会本)之大事因缘 

 徐恒志居士:涵芬集 第二部分 净土文集 十五、记我与黄念 

 黄念祖:不要总想什么事都如意,什么都好了那就要有麻烦了 

 黄念祖:为了求得福而行善,其善心已不纯,其所得之福则如仰 

 黄念祖:有许多活生生的事例,证明佛教的轮回之说 

 黄念祖:一生补处 

 黄念祖:住正定聚 

 黄念祖:大势至之功德是不可思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