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教学为先 政之本也


   日期:2014/11/22 16:2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这两天云南朱总来找我,还有一些国内外的道场也来找我,谈到一个问题,传统文化要怎样才能恢复,佛教要怎样才能延续。这是大问题,这问题问得很好。我们细心观察,传统文化到今天,确确实实是存亡继绝的边界,我们这一代人不能把这个经延续下去,下一代的人想延续都没有机会;换句话说,四大古文明,最后的这个也要在世间消失,这真的不是假的。我们最近十年来的努力,把这个做为中心,我们真正明白、真正认识了,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没有像现在这么严重的危机感。

  这也是一个特殊的缘分,我有机会代表澳洲大学,参加联合国所主办的世界和平会议,参加了很多次。我们在大会做主题讲演,将中国过去几千年来如何营造太平盛世,如何营造人类幸福美满,这些智慧、理念、方法、经验、效果,在联合国做报告,会友们听到了欢喜、鼓掌。我们会后,很多人就问我,法师你讲得很好,这是理想,做不到。这个提问给我是当头一棒,把我打醒了,我才知道危机的核心在什么地方,才发现了,信心,真正危机的核心是信心,对古圣先贤、对过去所有成就全部抹杀了,不相信。今天用什么方法来拯救世界、化解冲突、促进世界安定和平?找不到方法。可以说参与联合国大会的人,都是全世界每个国家的精英,这么多人,用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没找到。这个世界的冲突,频率年年上升,严重性是一次比一次扩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所以我就晓得,恢复对祖宗的信心重要,恢复对过去人的智慧、理念、那种方法,这个重要。如果我们对这些都不相信,都打了疑问在上面,自己拿不出方法,这个世界眼看著走向末日。这桩事情大家都看到的。

  会友们的警告我接受了,我认真去思惟,如何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这些人心目当中全是科学,科学最重要的就是怀疑,然后拿证据出来,他才会相信,他才会认真去研究、认真去探索。所以过去我们在汤池小镇,用中国传统文化做实验,看看在今天还有没有效果,没有想到,三个多月成效卓著。我跟每一个老师都感觉到非常惊讶,为什么?我们的传统文化丢失了两百年。我们最初估计,我们认真努力去做,大概总要做二、三年才能看到成就,没有想到三个多月就看到这么好的成就。我跟我们所有老师说,我们千万不可以骄傲、不可以自满,这个成就不是我们能做得到的,但是成就摆在面前,这是祖宗之德、三宝加持,感谢汤池小镇所有的居民,四万八千人的合作,才做出成就出来,哪里是我们的功劳!千万不能自满、不能骄慢,我们要认真继续努力,要谦卑,要懂得尊人。

  这个成就,我相信也是祖宗之德,让我们有这么好的机会到联合国做报告。我们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做了三天展览,八个小时的报告。这次活动办得非常成功,联合国邀请我参加主办单位,所以我们才有这个权利,争取到八个小时报告,争取到三天的展览。当时驻联合国的使节,一百九十二个国家地区这些大使们都听到了、都看到了,而且都有意愿到汤池小镇去考察、去参观。虽然这个意愿他们没有能圆满成行,但是我知道就有三十多个这些大使们,他们用私人观光旅游这种方式,到中国大陆、到汤池小镇去参观考察,在那里住了三、四天,真相信了!这才引起他们注意,古老的东西有效,不通过实验不行,一定要通过实验。

  我非常感激,那是二00六年的事情,一直到今天联合国念念不忘,我非常感谢。最近这几个月来,他们又来找我,许多国家的代表,驻教科文组织的使节跟我见了面,问我这些工作是不是继续还在做,希望我再能到联合国去做一次报告,去办一次活动。我告诉他们,上一次的活动我有汤池做报告,如果我再去办活动,我没有东西报告了。但是很巧,澳洲图文巴市,这是个小城市,但是在澳洲是大城市,因为澳洲人少,地大。这个城市居民只有十万人,但是它有八十多个族群,有一百多种不同的语言,十几种宗教,所以它确实是个多元文化。大家生活在一起,由於宗教团结,宗教带头,互相包容、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助合作,让这个小城变成世界第一个多元文化(多元文化就意味著多元种族、多元宗教、多元思想信仰,能住在一起,像兄弟姐妹一样)和谐示范城市。政府支持,市长参与,这些宗教领导人来找我,告诉我他们有这个意愿,他们知道我过去在汤池是做一个小镇,现在我们做一个城市。我说好,如果一年当中做成功,我说我同意,陪同大家到联合国办一个活动,联合国非常希望我们去。

  这就说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是什么?一定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是孝,全世界其他族群里头没有;有,没有中国人这么重视。所以孝是中华文化的根!从哪里来的?五伦第一伦,「父子有亲」这个亲爱,亲爱表现是父慈子孝。孝这个字,这个符号是会意,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子字,合成一起。这个意思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的前辈、祖宗跟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后代、儿孙是一体的,这是孝字的本意,一看就看出来;用现在哲学里面的话,这就是一体的宇宙人生观。在大乘佛法里面讲的意思更深,不但祖先跟我们后代是一体,佛法里面讲,包括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整个宇宙跟我们是一体。所以大乘佛法的那个爱是没有边际、没有分别的,叫「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是没有条件的,爱是没有条件的;悲是怜悯,怜悯苦难众生,他跟我是一体。换句话说,他有苦难,我必须要帮助他,帮助他化解,帮助他恢复幸福美满,没有任何条件,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跟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完全相应。所以佛教到中国,立刻就被中国朝野欢迎、接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今天谈到中国文化,大家都讲儒释道。

  我们今天问题在哪里?今天问题不认识了、不相信了,这是我们的危机,这是我们的文化能不能承传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如果我们有这么深重的误会,不认识它、漠视它,让它在我们这一代消失,下一代就完了,就灭亡了。灭亡了与我们有没有什么关系?关系可大了。你不相信因果,那你完全是从唯物观念来看,地球毁灭了,太阳系毁灭了,银河系毁灭了,自然现象。可是中国传统的看法跟佛法的看法不一样,佛法讲生命是永恒的,物质现象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是什么?真的是灵性,这个东西不生不灭。你如果不相信,我问你,你做过梦没有?你有没有作梦的经验?都有。梦中的经验是唯物的经验、是唯心的经验,你们想想看,梦境是唯物还是唯心?梦境不是物质,与唯物不相干。现在人说梦境是下意识,那下意识它不生不灭,它不是物质。所以儒释道都讲有来世,儒释道都讲有轮回。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身死掉了,那灵还在,灵到哪里去?灵到饿鬼、畜生、地狱,日子可不好过。头一个罪名就是大不孝,不相信祖宗、不尊敬祖宗,把祖宗这么好的东西给了你,你不要,你把它糟蹋掉了,乃至於毁灭,这个罪不就是阿鼻地狱罪业吗?太可怕了!现在人不相信,这是迷信,这是宗教,这不是真的,是骗人的。那我告诉大家,受骗的人有福,聪明的人要去地狱受罪,相信的人有福了,为什么?他不敢造这个业。

  大乘佛法它的根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大乘佛法的根在此地,尊师重道是中国人的美德。古人说,「民之本教曰孝」。孝这个字中国人非常重视,他说这是德之本,是人之本,道德的根本是孝,从这儿来的。做人的根本,教学的根本,教什么?就是教孝。所以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道德的文化、孝文化。孝是什么?爱自己的父母亲。这不是学来的,这是天性、本性。中国的教育,古圣先贤知道这个事情,为什么要教?教育第一个目标,希望把这个孝德,孝亲之德,这个亲是亲爱,如何能一生保持而不变,这是教育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是把这个孝亲、这种大爱发扬光大,能够爱他的兄弟姐妹,爱他的长辈,他的祖父母、曾祖父母、叔叔伯伯,这是家族,爱你的家族,爱你的邻里乡党,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这是中国传统教育,这是中国文化的根。

  敬是中华文化的本,我们用植物,用树木来做比喻,这是根,这是本。敬是什么?敬是对长辈、对老师。对一切人要孝,对一切人要敬。所以,孝是天之大经,地之大义,落实在孝亲、尊师,这两个是代表。发扬光大,人人都是我的亲,佛法里头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就扩大了。一切众生皆是我的老师。孔子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人行是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都是我的老师。善人我向他学习,他好的地方我跟他学;恶人,我看到他作恶,提醒我反省,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他也是我的老师。你看中国人,人人是老师,人人都要敬。普贤菩萨十愿,第一个「礼敬诸佛」,诸佛是谁?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对一切众生的敬就跟敬佛一样的敬,没有差等,为什么?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所以讲到教学,汤恩比称中国孔孟与大乘佛法是非常有道理的,他认识,他明了,他不迷惑,他识货,知道这个宝,这个宝能救世界。真正能救苦救难中国有,要到中国去挖宝,全世界都能得救。大乘佛法里具体表现的是《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心目当中人人都是我的老师,他向每个人学习,他最后成就了,成佛了。这就是所谓的取人之长,学人之长,去人之短,我在别人身上看到短处、错误的,我自己反省有没有,有,赶快除掉、改掉。所以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

  中华传统文化四个科目,「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是也」,千万年前所传授到今天就这四样东西,好记!所以我深深相信,我们这种好的文化不止五千年。说五千年是有文字,文字是黄帝时代发明的,到现在还不到五千年,但是没有文字不能说没有文化,老祖宗用这四个科目来教人,肯定一万多年之前就有,就存在。中国文化的底蕴是非常非常深厚!五伦是讲关系,关系庄严整齐,一点都不乱。像一棵树,从根生本,从本生干,从干生枝,从枝生条,从条再生梢、再生叶、再生花果;再大的树,庄严整齐,一点都不乱。伦常是讲人,人在这个世间也不乱,你看他有父子,关系讲最亲的,父子,再次一等叫二等亲,兄弟,兄弟姐妹,这是在家庭里面。家庭外面是社会,社会里面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君臣,有朋友。家里面还有个重要的,夫妇,夫妇组成一个家庭才有父子。夫妇有别,别是不同的任务。夫妇的关系要懂得,夫妇的关系要处理得很好,不能随便。

  我们这个地方节录了《群书治要360》里头第十九段,《孔子家语》卷十里面一段文字,我们在这里念一念。「昔三代明王之必敬妻子也,盖有道焉」,三代是夏商周,商汤、夏禹、周家的文武,对妻子的尊重、尊敬,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什么道理?他懂得,妻子,「妻也者,亲之主也」。这个亲是什么?亲是祖宗。妻主内政,相夫教子,她太重要了,她担任的是育幼、养老、祭祀祖宗。像一个国家,她是内政部长,也可以说她是宰相,她多重要,你怎么能不尊敬她?「子也者」,儿子,要尊重他,为什么?「亲之后也」,后代,祖宗的后代,没有他,我们家后代就完了。「敢不敬与」,对妻子的尊敬、爱护,当然这里头要好好教导他,特别是儿女。

  「敬也者,敬身为大」,这敬身,我们今天讲自爱。为什么?你的身体,「亲之支也」,是父母的分支。你要不尊敬自己,不爱惜身体,你是大不孝,你怎么对得起父母!不能让父母丢人,不能让父母在社会上不能见人,所以自己要争气,自己要学好,有德行、有学问,对社会有贡献。别人赞叹你父母,父母好,你看教好这么多的好儿子,我们社会大众都沾他的光,这父母的荣耀,这叫孝亲。所以「敢不敬与」。这一条的敬是敬自己,对自己要自重自爱。「不敬其身」,就是不尊重自己,不知道自爱的人,「是伤其亲」,现在的社会到处能看见,你看父母多伤心,父母多难过。「伤其亲,是伤其本也」,连祖宗都难过,连祖宗都感觉得羞耻,孝就没有了,敬也没有了。所以真正懂得孝的人,他一定自爱、爱人。爱人从哪里爱起?从自己妻子爱起。所以「不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也;伤其本,则支从而亡」,最后到灭亡。

  「三者」,三者就是自身、妻、儿女这三者,「百姓之象也」。今天讲,人民都在看著,都在效法,都在学习,你上面不知道自爱,人就不自爱了。「身以及身」,身是自身,我们要自爱,以及他身,我们能自爱,就能爱别人。我们爱自己儿女,就会爱别人的儿女;我们爱自己的妻子,就会爱别人的妻子。「君」,君是国家领导人,能「修此三者」,自爱、爱妻子、爱儿女,天下人都跟他学,「则大化忾於天下」,忾是深广的教化,这才能教化天下众生,治国平天下那个根就在此地。那个根要晓得,从自爱开始,人不自爱就完了。人不自重,不知道尊重别人;人不自爱,不晓得爱别人。我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从这个地方开始,从自己开始。自己做不到,希望别人做到是假的,一定要自己做到,然后别人效法。大乘佛法里面所说的,要时时刻刻念著为一切众生做好榜样,叫威仪有则。我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想一想,天下人都跟我学行不行?如果不行,不行就不能想、就不能说、就不能做;如果行,我们就可以想、可以说、可以做。

  所以真正肯定祖宗之德,祖宗的智慧、祖宗的德行、祖宗的理念,祖宗的那些方法、那种经验,是非常非常的宝贵,我们守住,天下大治;我们不要了,天下就乱。这很简单的事实都摆在眼前,你不要,不要就乱;你要,要就大治。满清过去入主中国,少数民族,这在东北,他进入中国的军队不过二十万人,统治中国将近三百年。他靠什么?他就靠中国传统文化,他完全接受了,认真学习,而且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乾隆、雍正、康熙这三代,中国的国力是世界第一,没有任何国家能跟中国相比的,靠什么?靠中国传统文化,靠孝亲尊师,帝王自己带头干,上行下效。所以我们要肯定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四科,传承万代,不衰不变,超越时空,实为性德大道。存於心,这就是道;行於事,这就是德。你真正把它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你真的得道了。这个德,道德这个德,跟得失的得相通,意思也相通。你看,修道你就有德。

  五常,后面我们都会介绍到。在佛法,这五常很重要。中国传统里面,五伦最高的境界是一家,一切众生跟我是一家人,相亲相爱。在佛法里面,佛法的伦常关系是整个宇宙一切万物跟我是一体,这个意思就更深了。五常跟佛法的五戒内容完全相同,五常是仁义礼智信,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YIN,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从五伦再展开就是十善,《无量寿经》上讲得非常清楚,把不饮酒这一条开为不贪、不瞋、不痴,诸位读经就知道了。中国老祖宗有这四科,佛也有,佛有十善,佛有六和、有六度、有普贤十愿。十愿里面特别著重前面四条,「礼敬诸佛,称赞如来」。礼敬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对一切众生都要恭敬,平等的;称赞有差别,所以称赞不说诸佛,说如来。这名词换了一下,意思不一样,诸佛从相上说的,如来从性上说的,就是从德行上讲的。称赞,你有德行我称赞你,没有德行不称赞;但是礼敬,你有德行我礼敬你,没有德行也礼敬你,这个不分别的。所以称赞有差别,这个里头意思很深。称赞,你有好的地方称赞,别人向你学习,不好的地方也称赞,那就不行,就不可以。违背道德的不称赞,违背佛陀教育的不称赞;随顺的赞叹,不随顺的不赞叹。

  底下一句说,「文化是民族之灵魂」,这是根,从根上讲。「教育是文化之生机」,这是本,这个根本是讲到教学,教学的根,教学的本。「教也者,长善救其失也」,这《礼记》上说的。教什么?要教他长善,对善要进步;失是过失,过失要帮助他改正过来,要救他的失,这叫做教。现在的教育,到处也都学校很多,但是没有长善的教育,没有救失的教育,所以世界会变成这个样子。那我们这个长善救失的教育对现在人有没有效?有效,我们实验成功了,我们在汤池,你看不到三、四个月的实验就成功了。所以汤池给我们的经验,我得到是两句话的结论,第一个证明了祖宗所说的本性本善,《三字经》上讲的「人之初,性本善」证明了,这真的不是假的。第二个我们得到的一个结论是,人是很好教的,不难!我们才浅浅尝试了三个多月,汤池镇的人民良心发现,不好意思做坏事,做坏事他有惭愧心,对不起良心,怕外面人批评,所以他自然就约束自己。这个例子很多,诸位看我们汤池的报告你就看出来,很多这些例子,是真的不是假的。修道,怎么教法?修道就是教。所以,我们不修,你就没法子教。这就是现在人所说的,教别人先要教自己。佛家讲修行,行是行为,行为都能与道相应,这就是修道,这是真正教育。真正教育是用身教,不是言教,言教他不相信,自己真正做到,他相信,所以一定要带头。

  「故安身立命,教学为先」。如何叫我们的身能安?我们能过得健康、过得快乐、过得幸福、过得美满?中国古人讲的两句话重要,「格物致知」,这《大学》里头说的。物是什么?物是欲望,物欲。物欲不能不要,但是不能过分,不过分有益,有益於身心,过分了,对身心都有伤害。所以对於物欲要知足,知足就常乐,常乐就是安身。智是智慧,智慧是本有的。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说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我们欲望太多,智慧就没有了,完全被它盖覆住了;如果我们的欲望愈来愈淡薄,智慧就愈来愈成长。所以物格了智慧就现前,物格而后致知,智慧就现前,这一定的道理。人的心淡薄,人的心清净,他看东西、听东西,观察一切事物跟一般人不一样,他看得清楚,他看得深,他看得远。格物就是放下,致知就是看破;在大乘佛法的名词,格物是止,致知是观,叫止观,名词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修行要从这里修起,你不从这个地方修起,底下诚意、正心就是假的,你决定做不到,你没有诚意,没有诚意跟佛菩萨不能有感应。

  我们今天学佛,必须承认自己是凡夫,千万不要自命为再来人,没这个道理。凡夫就得从头学起,不能插班,格物、致知不要,我来学诚意、正心,学一辈子也没学到,诚意正心假的。诚意正心在佛法里就是大菩提心。所以这八个字是关键。人生最快乐,能吃得饱、穿得暖,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心里头无忧无虑,无有牵挂,身体健康快乐,这真正幸福。幸福跟财富没关系,幸福跟地位没关系,幸福跟名闻利养没关系,这一定要知道。在中国,标准幸福美满的人是谁?孔夫子,孔颜,孔子、孟子、颜回,这真正幸福的人。在佛法里面是谁?释迦牟尼佛,这些菩萨、阿罗汉、祖师大德是世间第一等幸福的人。我跟方老师学哲学,老师告诉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佛就是释迦牟尼佛,你能够学他,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释迦牟尼佛把名闻利养全丢掉了。他不是没有,他有,他父亲是国王,不出家他继承王位。不要王位了,出家去,去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这真智慧!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落实在教学为先。得有人教,没人教,不行。

  老师,真善知识!我是接受章嘉大师的教导,走上了人生最高享受这条道路。这个路是方老师告诉我的,告诉我,我还不知道怎么走法,不晓得怎么走。章嘉大师是很干脆的跟我说,你可别去做官。我说为什么?他说你做官是个好官、清官,你的手下贪赃枉法你怎么办?这句话真的把我吓住了,我能把我自己管好,没有办法管别人。手下造罪业,领导人要受连带处分,还是要堕地狱。所以我接受了,我想通了,这条路断绝了。我问大师,我说那我怎么办?他劝我出家,劝我学释迦牟尼佛。所以我出家学佛这个路他指的。而且还很奇妙,告诉我发心出家,学释迦牟尼佛,你不要去找法师给你剃度。我说那我怎么出家?他说你要找个老和尚剃度,那个老和尚不答应,你会不会感到很难过?我说是。他说那你就不能找。那怎么办?求感应,求佛菩萨给你安排。真的?真的。所以我就不找人剃度,不去跟这些和尚碰头,求佛。

  有感应,我在出家之前一个月,非常明显的感应,我告诉同学们,我说我出家的因缘可能会成熟。他说多久?我说不出半年。一个月之后,台北临济寺的主持心悟法师派个人来找我,劝我出家,到临济寺出家。好像一个多月的时间,他这个人来了九次,我看他很诚恳,所以我就答应了。不是三顾茅庐,九次!所以我就跟李老师报告,李老师说,你怎么人家一劝你就去?我说不是,他来了九次,最近这两个月来了九次,很诚恳。他来找我,我就提条件,我说我出家不做经忏佛事,我在李老师这里学讲经,我出家希望的是我能讲经教学,走释迦牟尼佛这个路子。统统答应。可是我还没有完全学成就,我每个月必须到台中住一个星期,寺庙常住要负责我交通旅费。统统答应。我是有条件出家的,不是说出家一定要随从,我不是的。这什么?章嘉大师教的。

  受戒,我没有钱,那时候受戒收费,在当时那个时候受戒收五百块钱。五百块钱很大,在台湾五十多年前的时候,五百块钱很大,我到哪找钱去?很多人去报名、去参加,我没有动念头。有一天碰到周邦道先生,他是我在家时候的校长,抗战期间,我在国立三中读书,他是国立三中校长。遇到我,他说你出家了,两年了?我说是,两年了。八堵传戒你为什么不去?我说没有钱。他听了,好,他在同学会里头宣布,同学们大家凑五百块钱让我去受戒。全部都是随缘,一点都不操心,这些得力於章嘉大师的教诲。一生无论是顺境、是逆境,全是佛菩萨安排的,所以我对於一切境缘以平等心来看待,而且什么?统统对我有利益。顺境来考试,看我有没有贪恋,没有贪恋通过了;逆境看我有没有瞋恚,把我贪瞋痴慢疑在境界里头磨光。不经历事,这些事件,你到哪里去学习!所以我们对於恭敬赞叹的人,恶意毁谤,甚至於陷害的人,都起恭敬心,都感恩,感谢他来对我的考试,我关关通过,心平气和,没有受境界的波动影响,好事,不是坏事,毁谤、障碍的人都是好人,不是坏人。所以我们讲经,这摄影棚旁边供著消灾牌位,这供他们,我感恩。我了解事实真相,所以感恩。所以安身立命要靠教学、要靠老师,没有老师,我们是迷惑人,我们在人生的方向一定会走错路,一定会造业。所以老师的恩德怎么报?我们真正学好了就是报老师恩。

  「创业齐家」,也是教学为先,这修身。创业,修身是第一。中国古人说,子不教,人心坏了;家不齐,社会乱了,所以中国人重视家教、家学。但现在全没有了,现在家没有了,社会也乱了。现在社会什么形式?有企业、有团体,这种企业、团体就是古时候的家。所以现在一些老板学管理,管好了这家就齐,有秩序、有德行、有纪律,整整齐齐,它不乱。但是一定要用伦理道德去教,法是假的,不是真的。胡小林学佛了,这几年我就劝他,你来带头做个榜样。他经营一个小企业,用《弟子规》、用《感应篇》、用《十善业道》落实在你这个小公司,从你这个董事长到下面的员工人人都学。他接受了,半信半疑,不过他对我很尊重,他说他实验,用一年的时间做实验,看看是真的是假的,如果一年行不通,第二年再回去老办法。他是一年效果做出来了,公司过去那些章程、规则统统不要,整个公司是一家人,就像兄弟姐妹一样,每个人都把事情当作是自己的事情,认真负责,做得非常好。所以他就不必管了,每天处理公司的事情,两小时都多余。所有的时间他就读经、拜佛,过得非常充实、非常快乐,过去那些商场的习气毛病统统改掉了。他有辩才,他出来讲演,没有人不喜欢听的,完全是他经验的报告,他真做到了,所以非常感动人。他讲的东西不是理论,是他实际学习的经过,完全是事实真相。

  所以家齐,这个齐就是企业、公司整齐,教学为先。从谁教起?从自己教起,自己不把自己教好,不能教别人。中国古人说,「以善先人者谓之教」,善是善心、善行、善事,做在别人之先,让别的人跟著你学,这就是教,叫上行下效,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公司老板不是自己做起,你就全盘失败。所以胡小林的成功,他从自己做起,自己先把《弟子规》、《感应篇》落实了,真做到了,影响公司的员工,从上而下,影响公司几个经理,几个带头的干部,一直往下影响下去。在家庭也是如此,感动了父母,感动了兄弟。家庭里面问题很多,到后来家庭没有问题了,人人承认胡小林是孝子,对父母能尽到孝道。父母亲是老共产党员,根本就不相信传统这些东西的,不相信佛法的,到后来看到胡小林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对他们真正尽孝,他才知道。他说你从哪里学来?这个东西太好了!传统文化。所以老人在他朋友当中宣传传统文化好,把我儿子改变成顺顺服服。以前是个逆子,真叫打爹骂娘的,以前是那种性质;以后见到父母能够下跪,能够侍候父母,父亲生病,二十四小时不离开身边,照顾得无微不至,非常感人。所以学这个东西真好,问他从哪里学来的。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古人说,「虽有国焉,不教不服」。从前国就是侯国,三代的时候中国没统一,诸侯王。你看周朝历史上记载的,那个时候有八百诸侯,那就是八百多个小国,部落。小国甚至於只有一个村庄,面积一、二十里,它是一国。不教怎么样?人民不服你。现在这个国,我们就比喻作公司、团体,你有公司,你是个领导人,你有个团体,你是团体的领导人,你要教,你不教,底下不服。所以「教者,政之本也」,你要想把政治办好没有别的,教育搞好了,一切都上轨道,什么问题都解决。我这些年来,确实遇到一些国家领导人,跟我见面第一句话就问我,他很想把自己的国家治好,问我有什么办法。我就告诉他,你只要把教育办好,问题就解决了。教什么?要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教宗教,一些国家领导人都有宗教信仰。所以宗教教育不能够漠视,为什么?宗教经典里面所说的都是伦理、道德、因果。你能把这些东西,让宗教神职人员要熟读经典,要依教奉行,这个一定要要求,然后让这些人讲经教学。讲经最好的方法,你是个国家领导人,你有权势把他们组织起来,利用国家的电视台,在最好的时段,现在所谓是黄金时段,大家都有空,都想来看电视,利用这个时间讲经、教学。我告诉他,顶多一年,你这个国家社会大治。所以要知道,立国的根本全在教育。

  中国古代的政治,可以说一切都是为教育服务,你看它行政体系,它排列的顺序,宰相底下六个部,第一个是教育部,礼部是教育部,礼部尚书就是教育部长,宰相有事不能视事,就是不能上班,礼部尚书代理。佛教的教育,道教的教育,皇上自己亲自抓,历代都是皇上抓的。所以宗教教育比儒家教育传播面大,影响要深,为什么?皇上亲自抓的,中国人崇拜皇上。所以宗教的建筑可以盖宫殿式的,跟皇家一样,为什么?皇帝的老师,这是特准的。民间不可以盖像皇家宫殿那样,不可以的,只有皇亲,封作亲王,封王的,特别准许的,否则的话不可以。这是教学重要!如果不知道教学,这个国家有问题。建立国家,君民是领导人民,这个君当领导讲。用什么领导?用教学。教学要以身为则,先是身教,而后是言教,大家相信。如果你教人做,自己做不到,别人不相信,那你教学是失败的。

  「礼义之邦」,也是教学为先。这就是教育,说得很清楚。人人明礼,人人崇义,每个人心目当中尊崇的义,这是人类行为的规范。公司行号老板,领导人先做表率,你的员工就会跟著做。义者,宜也,合情、合理、合法这叫义,面面都顾到。中国自古以来称之为礼义之邦,中国人明礼,中国人讲义气,就是讲道理,讲情理法,面面周到。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对於礼义非常重视。礼是人与人之间相处行为的标准,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超过,譬如现在的礼节,最敬礼是三鞠躬,你四鞠躬就显得你巴结人,两鞠躬显得傲慢,所以规定三鞠躬,不超过也不能不到,这就最好的,大家都守礼、都守规矩。

  「稳定和谐」,这是现在整个世界迫切需求的。中国古人说,子不教,人心坏了;人不学,社会乱了,灾难兴起,这是因。不稳定、不和谐,今天的稳定跟和谐都是表面的,里头不和,里头不定。这里是什么?思想、观念、情绪、知见,没有办法达到稳定和谐。怎么办?要教。还是要回去找老祖宗,老祖宗那套东西真管用,能让人心恢复到安定和谐,把内心里头不能够安定和谐的因素统统能化解。圣学能做得到,科学做不到,科学只能改变外表,不能改变人心,宗教教育跟圣贤教育能做得到。「国丰民安,教学为先」,这是大家都期望的。国丰不仅是资源丰富,最重要是德行,道德丰富,物产自然丰富。为什么?古人说,佛说,现代科学家也说,说「境随心转」。人心好,一切都好,人心不好,灾难就频繁。怎么样把人教好,这才是第一桩大事业。

  下面,「太平盛世,教学为先」。这就是世界和谐,联合国干的事情。联合国主要的任务,就是希望这地球上达到太平盛世。太平盛世,一定要晓得政教尚德,政治、教化要崇尚道德。什么是道?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存於心是道,行於事是德。我们明白了,这道路我们认识了,我们开步走了,这就是我们得道了。认识之后要真干。政治要走轨道,道德是轨道,教化也是道德为目标、为方向。「长治久安,教学为先」。这是人们,不论是中国人、外国人,是古人、今人,没有不希求这两桩事情,太平盛世,长治久安,都要靠教学。道德仁义礼,我们简单说这是道之本,仁义礼智信是德之本,要想太平盛世、长治久安,政治不能违背这个原理,教学不能违背这个原则。

  这个社会,最重要的是老师。古时候为什么能做到?就是尊师重道。老师过的生活很清寒,为什么?他不从事於生产事业。古时候的老师不收学费的,教人要收学费那等於做买卖。中国的社会在古时候,做生意买卖赚钱的,是社会上的人看得最低的;看得最重的是读书人,读书人明理,没有贪求、没有傲慢、没有愚痴,是社会大众的表率,所以国家尊重他,人民效法他。古时候帝王尊重老师。帝王跟一般人见面,所谓南面,皇上坐的位子是北面,北面是上方,南面是下方,见面是南北,接见大臣、人民。但是对老师不是的,老师来的时候,皇上不能够用南北这个礼来接见,用东西,老师站在东面,皇上站在西面,西面是主人,以宾主之礼接待,不敢用君臣。皇上对於教学的人这样尊重,教学的人虽然每天生活很清苦,他也得到安慰,社会大众普遍尊敬他。一般老百姓有了纠纷,请他来判判理,他等於说法律顾问,劝几句话大家就化解了,纷争就没有了,用不著打官司、上法庭,排解纠纷,他对社会有特殊的贡献。皇上懂得这个,尊重老师会有这么大的效果。今天是不敬老师,那就麻烦大了。不孝父母、不敬老师,这是天下大乱的根源。所以我们今天想怎么挽救?一个孝、一个敬,把这两个字端出来,天下太平。这什么?根!孝是根,敬是本,万物都从这里滋生,叫万善从这发生的,你不抓住根本你怎么办?

  太平盛世,长治久安,能不能做到?能。我记得我跟马哈迪长老第一次见面,那时候他退休下来两年。这是个政治家,在位时间最长,他统治马来西亚二十二年,是一位大德,是一位长者,是个好人,我们变成好朋友了。第一次见面他问我,他说法师,你走过很多地方,你也见过很多国家领导人,他说你看这个社会还会有太平吗?就是还会有和平吗?语重心长!我当时回答他,你能把四桩事情做好,世界和平就出现了。他说哪四桩?我说第一个,这个世界上国家跟国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第二个政党与政党,第三个族群与族群,第四个宗教与宗教,这四桩事情都能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世界和平就出现了。他听了非常严肃,说不出话来,我们沉默了五、六分钟。我然后再告诉他,我说是难,非常难、非常棘手,但是,如果从宗教下手能办得到。为什么?毕竟今天的世界,信仰宗教的人比不信宗教的人还是占多数,如果宗教能团结,宗教能互相学习,能起带头作用,它会影响政治、影响政党、影响群众,会把安定和平恢复过来。我这个话马哈迪长老听懂了。不是没救,有救!宗教团结,那个时候我在新加坡做出来了,把新加坡九个宗教团结像兄弟姐妹一样,我陪同他们到中国来参学,做出来了。那个时候还没有汤池,汤池小镇还没有。

  我们再看佛教,「诸佛报土,教学为先」。为什么诸佛他的土都好?什么原因?没有别的原因,教出来的,天天教。释迦教学,教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苦从哪来的?苦从迷来的。因为你迷,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很多事情你看错了、想错了、说错了、干错了,麻烦就来了。乐从哪里来?乐从悟来的,一切都明白了,快乐就现前。所以苦乐是果,迷悟是因。佛怎么样叫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他就用教学,破迷开悟。用什么手段?用教学,落实在教学上,所以他一生教学。释迦牟尼佛三十岁开悟,七十九岁圆寂,一生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放假,天天教。最现实的、社会大众最期望的,我怎么样发财,我怎么样才有智慧,我怎么样才能健康长寿,这是超越族群、超越宗教,谁都要求的。佛菩萨教学,他开头就教这三样,你能得到甜头,你对佛相信了,然后更上层的慢慢再教你。先满足你的欲望,真能得到,教你三种布施有三种果报,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真有大道,这大道理,一点都不假!

  世间富贵人都是过去生中修的,不是偶然的。那我们这一生富贵得不到,受的是贫贱身,这什么原因?过去没修,不能怪别人,怪自己。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能不能改进?能,我现在拼命好好的修,就能改善我们未来的环境。这个事情我非常相信,为什么?老师教我的,我就真干,果然没错。财布施,没财,没财也布施,一毛钱、一块钱的布施,恭恭敬敬去修布施,真的得财富。得到的,老师教给我还要施,不要留,跟我说,中国人讲这个钱叫通货,通是什么?要流通,像水一样要让它流通,不能堵塞,堵塞就没有了,堵塞到泛滥的时候你就遭难。所以不可以堵塞,要流通,教我有多少施多少,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别留。我听话,做实验,实验了六十年,真有效!夫子说的,「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他那个境界我体会到了,我七十以后真的想做事、想用钱,随心所欲不逾矩,它就来,我也用不著去张罗,用不著去化缘。

  一生没化过缘,这是诸位同修要记住的。拿我的名义,或者拿我们学会的名义,要去捐款干什么事情,决定是假的。我们一生不建道场,有人说我建道场,没这回事情。一生都不建,八十六岁了还干这个事情?那我建了之后,我很快就死了,要给谁?没有这个必要!干什么事情,只要是要钱的全是假的,全是欺骗的,千万不要相信。还有人说我不要钱,学会也不敢要钱,是胡居士要钱,更是胡说八道,你看他们真会想。胡居士不要钱,她是个有钱家庭出身的,她怎么会要钱?哪有这种事情!我们有困难问她要钱。确确实实这么多年,我们尤其在国外做很多活动,都要花钱。联合国办一次活动,我们上一次,二00六年办一次活动,美金两百万;明年如果要再办,我估计肯定要涨价,至少要三百万以上。那些人来找我去办活动,干什么?我这里有钱,他们没有钱,他想办办不成。我的钱哪里来?没有别人,最后不得已的时候我就问胡居士要,她肯发心。她告诉我她布施,每年施得很多,好像银行存款没有少过,它怎么没了年年又增加?她什么事业也没做。她那个增加,增加是银行里面帮她做的,帮她钱币兑换还有股票什么的,搞这个,是银行帮她做的,她自己一点不操心,好像年年都保持这个水平。这是什么?施报,肯布施!肯布施,不干事情她银行钱都在涨,奇怪,这不可思议,这果报不可思议,遇到银行管钱的人,他们有这些方法帮助她。所以三种施,三种果报。福德、功德要搞清楚,著相就是福德,不著相就是功德。

  世界上所有宗教家的教学都是好的,宗教里面第一个讲爱,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佛家讲慈悲,伊斯兰讲真主确实是仁慈的。所以宗教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是和平的教育,这我们得认识它。「诸佛报土,教学为先」。为什么诸佛的报土那么好?他天天教,佛在教。「极乐世界,教学为先」。我们修净土,天天在学《无量寿经》,阿弥陀佛的教学我学了几十年,我肯定他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道德、圆满的行持,他是大圆满的教育,一切诸佛称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所以,我们真正要想学教学为先,一定要向阿弥陀佛学,他做得最好,做得最成功。

  仁义礼智信,这是五常,是佛门的五戒。常是永恒不变。在纲领上,它是最高的指导纲领,教什么?教仁、教义、教礼、教智、教信。左丘明在《左传》上说,「人弃常则妖兴」。人如果把这五个字丢掉了,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这个社会上就变成妖魔鬼怪,就变成大乱。中国古人有所谓「失道而后德」,道是三皇时代,行道,道失掉之后有德,五帝行德;「失德而后仁」,仁就是,你看仁义礼智信,就回到这里来了,这是三王,夏商周三代;仁没有了而后有义,义我们在春秋时候看到,春秋战国的时候还讲义;义失掉之后这就说礼,在中国历史上,从汉到满清,是以礼治天下;礼是道德最后的底限,礼失掉了那就天下大乱,今天人不讲礼了。

  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在汤池实验证明,而且证明人是很好教的。但是人性本善,习性不善,教就是令习性能够合本,这是圣教。本善就是佛教里头讲的佛性,中国古人叫本善,性本善,在佛教称它作佛性。所以释迦牟尼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对佛有正确的认识,千万不要把他意思会错了,听到佛就害怕,听到佛就讨厌、就排斥,这是错误,对佛完全不认识。佛是什么?我最后这一句解释,简单解释,「佛是福慧圆满具足之人也」。福报圆满了,智慧圆满了,这个人就叫做佛。佛不是神,佛不是仙,佛不是魔鬼,佛是个正常人。我们每个人都想求福、求慧,你不跟佛学,你永远得不到真正的福慧。

  一切要从自己做起。《周书》上有这么一句话,「以言取人」,人会说妄语,会欺骗你,「人饰其言」。我们「以行取人」,我们要看他所作所为,标准就是仁义礼智信,他跟这五个字相不相应?相应,这好人,这是君子,这是贤人。我们用这个态度去取人,人认真干。「饰言无庸」,那假的;「竭行有成」,鼓励这些人向善,认真去做,他会有成就。中国古老儒家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这是言也,这是言;笃行,那是行。所以言无功,会说不能行,能说不能行;行者有真义,这佛家讲,你真正肯干、肯落实,你就有证果,才能真正得到利益。所以这几句话最后用来勉励我们自己,勉励我们的同参道友,我们要真干。我们不能够只说不做,我们得的是虚名,得的东西是假的;我们要真干,我们不要这些虚名,我们要实学,这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也能够帮助别人化解灾难,提升境界。

  今天时间到了,我就以这一点点供养我们四众同学,希望我们认真努力,把传统文化落实,把大乘佛法落实,自利利他,功德圆满。谢谢大家,祝福大家健康长寿,一切如意。

资料恭摘:教学为先 政之本也  (共一集)  2012/9/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675-000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教学)(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教学)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其它:佛学思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汪道波) 

 王雷泉教授:忠烈祠•如来使•磨镜 

 惟觉法师:博学与勤学──导师于中台佛教学院结业暨开学典礼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