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一行禅师:太阳我的心之17参公案


   日期:2009/12/3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参公案

  “实相不可以通过概念来把握。”我不知道是谁第一次这样说。当我们全身心专注一境以便观照事物的实相时,我们也有这种认识。概念思维之剑只把真实分割成看起来彼此互相独立的没有生机的碎片。很多科学家承认,一些重大的发现往往是通过直觉来实现的。对他们来说,推理不是科学发现的动因,而是发现之后对它进行解释和论证的工具。发现往往发生在最出其不意的时刻,那时科学家并没有积极地从事于思维、分析和推理。因为科学家一直在默默持续地专注着所从事的问题,吃饭、走路、谈话,甚至睡觉,几乎一天中的每时每刻都念兹在兹,于是某种富有启发性的观念就产生了。人们在参公案的时候也是这种情形。

  我们常说对某个公案进行“冥想”,实际上更确切的描述应当是“参”或者说是“看”。生活中的所有问题,所有情绪,比如激动、厌恶、悲哀和痛苦,及至生死、色空、有无等观念,都可以作为我们“参”的对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一行       )(五明学佛网:一行       )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4.观参的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参考书目 后记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从内观到参禅 

 果煜法师:楞严新粹 耳根圆通与参禅法门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参禅的时机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两类话头的参法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从参禅、入中脉、透顶到开悟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9.参禅的精神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洪启嵩居士:参禅心要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参、力行培福 

 妙莲法师:灵岩甘灵第一集 参、明信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