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彭鑫博士:帮孩子找回心灵宁静的角落之在家静定的建议书


   日期:2014/11/24 22: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成人都以为儿童是好动、喜欢热闹而很难安静下来的。于是任凭儿童在强烈节奏的音乐中唱歌、跳舞、高声欢呼、喝彩。电视动画和电脑的普及,使儿童的兴趣沉迷于电子世界中,其性格也容易变得急躁不安,而较难长时间地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正如《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孩子无法静,必然无法定,心无法定,哪能专注?曾子所著《大学》言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内心能否静定、专注,对孩子的学业、情绪管理以及开发大脑潜能上,有莫大的帮助。南怀谨先生曰:“静是培养接近于先天智慧的温床,智慧是从静中的灵光一现而得。”

  孩子的专注力是一项特质,无法经由打骂或命令产生,但是能通过练习而获得。事实上,孩子是有安静的本质的,只要成人懂得安排环境,孩子的心智就能奇妙的统整起来,变得镇静、喜悦、忘却自我,产生自我控制的意志力,潜意识(也就是右脑)的想象力、灵感得到开发,“静生智,定生慧”。

  国学班课堂上穿插的部分静定训练对于已经超过一定年龄的孩子来说,时间太短,故建议忧虑孩子好动的家长开展“在家静定”活动,根据经验,在家“个体静定”的方法略不同于国学班上“团体静定”的方法:

  首先,让孩子远离电子媒体。尽量少让孩子接触暴力类动画,家长要做好榜样,少看电视。并选择适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碟供孩子学习、观看;尤其注意选择围绕在孩子周围的音乐,少听摇滚,多放柔美的中西古典音乐。

  其次,每天保持半小时安静时间。家庭静定的最有效方法:每天保持半小时静定时间,要求为:半小时内,不开电视,不放音乐;建议是有个固定的时段,比如都是在每天的晚饭或新闻联播之后开始静定,期间,家长可以洗碗、看报,孩子可以玩玩具,但是一定不说话,不发出声音。刚开始,孩子会不习惯,只能坚持十几分钟,实在忍不住要逗父母说话,那么当天的静定活动也就不要勉强下去。第二天同一时段又开始玩静定游戏,静定活动最好能坚持两个月,慢慢形成每天安静半小时的习惯。当儿童能拥有适当的情绪,而其身体与心智能够得到练习时,他就能愉快而和谐地成长。这对于成人身心的静定以及家庭和睦也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

  再次,大声诵读经典。不是安静地默读或阅读,而是大声地朗读,重复诵读,每天坚持30分钟以上。(辅以古典音乐做背景更佳)。孩子在诵读经典美文时,内心不断地与文章的蕴意、词句音韵共振、共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彭鑫       孩子)(五明学佛网:彭鑫       孩子)  

 观世音菩萨满愿孩子如愿被录取 

 仁清法师:如何解决小孩子夜哭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四篇 孩子的心理卫生 

 郑石岩教授:父母之爱 第二篇 激发孩子的潜能 

 寂静法师:如何培养孩子 

 寂静法师:怎样处理与孩子的关系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学会反省自己唤醒孩子的良知 

 蔡礼旭老师:教会孩子勤俭 

 蔡礼旭老师:正确引导孩子面对考试成绩 

 蔡礼旭老师:提升孩子的道德学问要从哪里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