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善良的人,容易入道


   日期:2014/11/25 18:3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要学佛,建议大家要每天都念普门品和地藏经。观音菩萨是可以护住我们的悲心。在末法时代,众生修行都喜欢用大脑思维,所以研究佛法,上佛学班的会越来越多。但是践行的,会越来越少。因为时间都花在研究上了,没空实践。但修道要用生命去体验,这样才能真实。

现在人都喜欢用大脑思维,法华经说,佛和阿难曾经同时在空王佛所,发起成佛之心。但阿难常好多闻,而佛却常精进。所以佛就先成就了,阿难因为喜欢多闻,所以多闻第一,脑袋像录音机。但成就就很慢了。我们只注重多闻,那以后和阿难一样,佛讲什么都知道,那要成佛,就远了。

像知识分子,用佛教术语说,叫做识性发达。就是脑袋很好用。那种人不仅现代有,古代更多。那每个宗派都有对治这个毛病的方法。禅宗最著名的,就是棒喝。现在市场上,讲理论一套套,却没有生命体验的,都是识性发达。可我们很容易,会把他们看成懂得很多,很有修行。这个是不好的。就像我,懂得很多,不一定代表我很有修行。

那要成为一个修行人,善良是第一步。善良是入道的关键。你懂不懂佛理,没有关系,但只要你善良,你一定走在道内。因为佛理都是让我们找到善良,找到慈悲的。而不是拿着佛理来当武器,表示我懂得很多。这样子很危险。

修行人要有一种慈悲祥和的气场。这个就不是靠知识了,而是靠功夫,平常修行的功夫。人要是具足这个磁场,首先他的色身就发生改变。色身一改变,心态也改变。那这就是靠修。知识是可以学的,学的都是思维,那修则不一样,就要靠用生命体验,这里面惭愧是每天的功课。

人要是有惭愧心时,他每天都在天堂中。这个惭愧,不好修。你看弘一大师一辈子修,修的那么好,就是修这两个字。弘公他经常闭门思过,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那房间里却有时传来他的哭声。弟子问他是怎么啦?他说,我在忏悔我的过去。弘公一辈子就修惭愧,他以前的书法,写的很有棱角,到了晚年,他的书法就非常之圆融,没有一点棱角。这个是做人的境界,高山仰止。

傲慢一起来,我就感觉,要飘起来,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真理,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这时其实很痛苦的。人要是太用大脑去思维,就会障碍住慈悲。包括佛门的戒律,我们常喜欢用戒律,用因果,用伦理来衡量别人,衡量社会。这样子不是戒律的目的。戒律是让我们走向解脱,走向正确的慈悲。而不是拥有了戒律,我们就拥有了真理的武器一样。通常这把武器,伤害的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悲心。

作为佛弟子,我们的对错观念不能太强烈。一强烈,就很容易看到众生的过失。不懂得这些规则还好,懂了后,常会说,这个人业障很重,那个人以后要背负因果。这个是我们修行时,很容易遇到的问题。这样子越学佛,就会越颠倒,越痛苦,内心越染污。

我们修什么法门都不关键,但内心一定要慈悲起来。不要想,我念什么咒语,念什么经,超度冤亲债主最快,成就最快。我们念“慈悲经”,超度冤亲债主最快。慈悲没有敌人啊。你心中慈悲了,就会感化对方。也讲个堕胎的故事,我见过一个女的,她因为无知而堕胎,但她内心很慈悲,以前经常跟她堕胎的生命忏悔,真心的忏悔。她受的负面影响,就很小。那如果有的人,堕胎了,没有悲心,就想着念经超度,其实很难的。

我也每天都念普门品,不是保平安,而是保住内心的慈悲。普门品中讲到,金银珠宝飘到罗刹鬼国。这个珠宝,其实是内心的慈悲,还有惭愧。我见到很多老和尚,他们散发出来的慈悲的气场,他不用开示什么,但已经感染了我。如染香人,身上自然有香气。你看佛,特别庄严,佛不讲话,众生一见到他就自然皈依了。这就是第一等的度人方法。至于要靠语言来讲,来度人,已经是第二层了。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善良的人       入道)(五明学佛网:善良的人       入道)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附录:《顿悟入道要门论》浅释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观门入道 

 楼宇烈教授:读慧海《顿悟入道要门论》随记 

 杨曾文教授:道信及其《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 

 杨维中教授:四祖道信大师《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校释导言 

 超然法师:闲能养心,闲能入道 

 净晓居士:自爱是入道的基础 

 圣开法师:小乘入道 

 日慧法师:佛法的基本知识 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 第四节 

 如悟法师:忏悔是入道不二法 

 万行法师:学佛变成了本能才算入道 

 万行法师:没有规矩就无法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