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缔造完美心态


   日期:2014/12/6 7: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嫉妒心,是指对强于自己、超过自己的人心怀忌妒,是对他人所取得的地位、名誉、成绩、进步的不服气、不友好,有时甚至产生敌对情绪。嫉妒心是由一种想保住自己的优越地位而极力排除他人优越地位的心理倾向造成的。具有这类心理的人不能接纳别人的缺点,也不能接纳别人的优点。嫉妒心理若滋长,会严重阻碍自己的精进,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比如,受嫉妒心的驱使,往往会对同修的进步产生反感,把同修的帮助当成对自己的讥讽、打击,严重时还会产生报复心理:“我好不了,你也甭想好。”并进而采取行动恶意为难、中伤好友。这不仅破坏了同修之间的友谊,而且会给集体带来不良影响。

为佛子者,应培养自己宽广的胸怀、开朗的性格和宽容的品质。宽容比自尊更重要。一个懂得宽容的人,不仅能得到大家的爱戴和拥护,而且自己的心时时都能处在宁静、平和的状态中。从人际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稳定的个性心理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大凡嫉妒心强的人都是心浮气躁、心神不定、心事重重的人,这样的心态最容易感情用事,最容易把事情办糟。历览古今中外,大凡胸怀大志、目光高远的仁人志士,无不大度为怀。相反,鼠肚鸡肠、竞小争微者,到头来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学佛的人应认识到,人类任何伟大事业的缔造和完成,都要依靠集体的力量。21世纪是高科技、高竞争、高合作的社会,合作精神是事业成功的保证。如果嫉妒比自己强的人,绝对不可能合作愉快。

嫉妒是一种心理毒瘤,扩散了会产生心理“癌变”,当一个人全身都浸透了嫉妒的“癌”细胞,这个人的身心健康就会被心理病毒所吞噬。

那么,怎样克服嫉妒心理呢?主要是加强自我修养。首先应正视自己和别人的差别,正确看待人生价值。其次,要培养豁达的人生态度,从病态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中解脱出来,还要学会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寻找自己的闪光点,不断提高自己,力求改善现状。要相信自己某一方面不如人,但其它方面未必都比人差,倘若总以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自然只能顾影自怜或恼羞成怒。

  诚然,消除嫉妒心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并非要求大家与世无争,而是要树立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才能扑灭心头燃烧的嫉妒火焰,走上自信自强的解脱道路。

   作者: 王崇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缔造       心态)(五明学佛网:缔造       心态)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禅坐者的心态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用功的境界与心态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一 真正的进步是心态的转变 

 万行法师:心态决定结果 

 开愿法师:心态的稳定是参学的基础 

 仁焕法师:念佛的心态——感恩心、快乐心与信心 

 仁焕法师:心态与做事 

 仁焕法师:心态影响后代 

 道坚法师: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五——佛教对忠州人文景观的 

 耕云先生:心态降低的调养方法 

 灵山居士:忏悔时应该拥有何种心态 

 永本法师:天台小止观 正修止观的基本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