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自认为是狗的猫和自认为是猫的狗


   日期:2014/12/7 7: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从前,有个名叫史济巴的穷农夫。他和妻子以及三个女儿,住在一个偏远的村落里。他们家里的屋顶是用稻草铺成的,里面摆着一张床,一条长板凳,以及一个炉子。

整间屋子里里外外,都找不到一面镜子。不过,一个穷农夫要镜子来做什么呢?他们根本就不在意自己的外表。

史济巴的家里,养着一条狗和一只猫。狗的名字是布雷克,猫的名字叫凯特。它们在同一个星期出生,除了彼此以外,从来没有见过其他的动物。

所以那条狗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只猫,而那只猫却认为自己是一条狗。事实上,它们一点也不像——狗儿布雷克汪汪地叫,猫儿凯特喵喵地叫;狗儿布雷克爱追小白兔,猫儿凯特却专门抓小老鼠。可是所有的生物都要像自己的同类吗?史济巴的小孩都长得不一样啊!

布雷克和凯特一直相处得很好,经常用同一个盘子吃东西,它们也会去模仿对方:当布雷克汪汪叫的时候,凯特会跟着汪汪汪;当凯特喵喵叫的时候,布雷克也会试着喵喵喵。凯特偶尔会去追小白兔,布雷克有空也会抓老鼠。

村子里偶尔有收购古钱币和杂货的小贩经过,但是他们从不光顾史济巴的破茅屋——他们晓得这穷农夫家,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可是有一天,一位迷路的小贩正好路过这里。当史济巴的妻子和女儿们看到小贩身上花花绿绿的戒指、胸针、银耳环、假珍珠,立刻就像苍蝇见到蜜糖那样地粘上了小贩。在各式各样地东西当中,最令这群女人着迷的,是一面镶在木框中的镜子。不过这镜子值半个银币——对穷农夫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史济巴的妻子告诉小贩,她愿意每个月付五个铜板,直到付清为止。小贩考虑了几秒钟,点点头,拿走了五个铜板的头款,留下了那面镜子。

这面镜子在史济巴家引起一阵骚动。以前,史济巴太太和她的女儿们,除了从门边水桶里的水面看过倒影,很少注意到自己的脸。有了这面镜子之后,却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自己,看到自己脸上的缺点——那些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的缺点。

史济巴太太看起来十分年轻,但是照了镜子以后,发现自己少了一颗门牙,这使她非常难过;大女儿皮肤很好,但是她气自己有个朝天鼻;二女儿被自己的血盆大口给吓坏了;三女儿不断地擦脸,想抹掉满脸的雀斑。就连史济巴一眼瞥见镜子里长着暴牙的大脸,也感到非常地不满意。

一整天,屋子里的女人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这面镜子上,弄得晚餐没有准备、床铺没有整理,连史济巴回来也没人搭理。她们热烈地讨论着:史济巴太太说大城市里应该找得到帮人补牙的医生,但是价钱一定应该很贵。翘鼻子的大女儿,问妹妹们怎么才能使鼻子变挺。二女儿嘟着嘴,试着想把嘴巴变小。三女儿听从姐姐们的建议,想进城去买除雀斑的药膏,但是该去哪儿张罗路费呢?史济巴一家人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贫穷。

被这面镜子影响的,不只是史济巴一家人。猫儿凯特和狗儿布雷克,也被这东西弄得烦躁不安。凯特无意中经过镜子前,就被里面那只从来没有见过的动物吓了一跳。布雷克过来想看看怎么回事,没想到镜中出现了一个大块头,它震惊得露出白牙,然后发出呜呜的低鸣。

这个突然的意外让它们觉得很烦,凯特开始怪布雷克多管闲事,布雷克骂凯特不知好歹。于是,有生以来它们第一次打了架。凯特气得往布雷克脸上抓,布雷克张开嘴咬住凯特的脖子。它们越打越激动,好像要把对方咬死才甘心。史济巴费了好大一番工夫,才把这两个家伙分开。可是它们还是不断地吼叫,好像一有机会就要冲过去把对方撕成碎片。

史济巴摇摇头,叹了一口气——他发现这个家根本就不需要镜子。他说:「为什么要看自己呢?我们有天空、月亮、太阳、星星可以欣赏;森林向我们张开双臂,花朵在阳光下展露笑容,河流唱着轻快的歌曲。为什么还要看自己呢?」

于是史济巴收起镜子,等小贩来的时候,把镜子退还回去,换成手帕和拖鞋等日用品。自从镜子消失以后,布雷克和凯特就恢复正常了;布雷克再度以为自己是一只猫,凯特也自认为是一条狗。女孩们虽然各有缺陷,但是她们也不放在心上了。

村里的牧师听到这件事情以后,就说:「一面镜子只能照出表面的样子,一个人真正的形象,建立在他是否愿意去帮助别人,这种镜子才能显露一个人真正的精神。」

史济巴一家,在没有镜子之前,家境虽贫,日子倒也过得无忧无虑。可是镜子的出现,令全家人的注意力全投放在外表上,随之而来的是各种烦恼和欲望,宁静的生活被猝然打破了。是啊,当我们把心力都集中在外部表象时,原本自己内心没有执著,没有分别的安和状态就被搅乱了。其实生活原本是单纯幸福的,存心本是真诚,清净的,并不在乎是否有雀斑,是否有个翘鼻子,是贫还是富。

家中的猫和狗原本亲如兄弟,但发现彼此的外表不同后,就发生了排除异己的冲突,其实这种外表的差异算什么呢?真正能相处好,在于彼此认同,和谐互容。

一切分别,执著其实是虚妄无义的,只会徒增烦恼和纷争。放下分别、执著的镜子吧,我们当下就回归心灵的本然。

选自《以撒辛格童话》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自认为是       形象)(五明学佛网:自认为是       形象)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出家形象 

 李利安教授:当代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陈永革博士:“人间弥勒”:从“应化僧”形象看中国佛教的弥 

 荆三隆教授:谈佛教公众形象的思想内涵 

 王志远教授:中国佛教的社会形象和历史发展趋向 

 传明法师:形象教育法——观想念佛 

 李向平教授:佛教社会”如何可能?——中国佛教公共形象的社 

 吕有祥教授:树立中国佛教形象之浅见 

 仁焕法师:精神修养和形象修养 

 李尚全教授:重塑当代僧尼的人天师表形象:一心二爱三种生活 

 宽运法师:以法自严 以戒自律──僧人形象的自我建立 

 学愚教授:佛陀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