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弟子规》是根之根,有根诸佛菩萨护念


   日期:2014/12/12 15:2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戒铠於此有二义」,佛在这部经上,把戒律比喻作铠甲。铠甲是古时候士兵打仗的时候,披上铠甲保护自己身体,刀枪不容易刺进去,佛用这个做比喻。「不失律仪」这四个字重要,我们今天学佛就把这个东西疏忽了。不失律仪,特别要跟同学说,《弟子规》是根之根,不从这里下手你就决定做不到。中国古人德行的根深厚,他从小养成的,一生不会变,半路学的都靠不住。培养这个根的人是谁?母亲,从你出生到满三岁这一千天,这是扎根的教育。古人所说的「三岁看八十」,三岁这个根扎得好,他一生不会改变,叫三岁看八十的意思。现在没有了,没有人教,所以根全部都没有了。他自己没有,他父母也没有,他祖父母也没有,再往上曾祖父母可能都没有。往上推,高祖父母,会懂得一些,未必他做到,他懂得,知道有这回事情;再往上面去,才知道。我们中国这种传统的教育疏忽、断掉了两百年,所以今天真不容易。这不失律仪四个字,望洋兴叹,到哪里去找?根本找不到了。我们现在唯一一个期望就是希望下一代,下一代也做不到,下一代希望再下一代,这个希望不要中断,三代、四代之后可能就会做到。有心的人,做母亲的人她就开始来做,母亲只要发这种心、动这个念头,就会有佛菩萨、圣贤来降胎,她将来生佛菩萨、生圣贤;母亲没有这个念头,她就没有感应。母亲想养一个圣贤的儿子,想养一个释迦牟尼佛,想养一个孔子,佛菩萨真来,就到你家来,你没有这个念头他不来。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这两个意思,第一个「护持义。以戒德为铠甲」,持戒这功德「如消防队员衣石棉衣」,他穿的衣是石棉做的,防火。「入三界火宅,冒三毒烈焰,拯济群生,无所畏惧」。这是比喻,人有戒德,今天的社会是三毒烈焰,今天人心里都是贪瞋痴慢,造的都是杀盗YIN妄,你进入他们的团体,你不会受影响,你能够帮助他,你能够拯救他。在这样的社会里面,你能保持著修行,你能讲经弘法,虽然外面对你有毁谤、有侮辱、有障碍,甚至於有陷害,什么都不怕。我们把我们的身命交给佛菩萨,交给韦驮菩萨护法神,只知道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其他的不闻不问。生死无所谓,不去想这些事情,才能弘法利生。这是护持,谁保护我?戒律保护我。持戒的人佛菩萨保护,护法神保护,龙天善神保护。

  第二个,「庄严义。以持戒德」,持戒的功德,「而自庄严。不失律仪,轨范人天」。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大众的榜样,都是大众的模范。「令众钦仰归止,来受教化」,这真的德行,这不是假的。没有这个德行不行,别人对你不相信,对你不恭敬,对你没有信心,我们跟人接触还是心浮气躁,那怎么行?别人来问问题,我们模棱两可,信心生不起来。所以,一定要做到让别人欢喜、尊敬,他来求教,「慕我戒德,学我戒行。进修定慧,而度彼岸」,这就功德圆满了。这些德行全在持戒。

  在这时候我特别叮咛、嘱咐,首先是《弟子规》,《弟子规》没有做到,统统做不到,都是假的,不是真的。这个戒律有根,拨开来看看有没有根?没有根,它不但不能生长,它会腐烂;有根可贵,有根诸佛菩萨护念。今天你持佛戒,你没有儒家的《弟子规》,没有道家的《感应篇》,佛菩萨不是不护持,护持你没有用,你没有根。如果不从儒跟道下手,你就从小乘,可以。小乘比孔孟麻烦,因为小乘经论太多,你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学习,你还不容易抓到纲领。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感应篇》,那已经把纲领掌握出来,全是纲领,所以文字不多。《弟子规》只一千零八十个字,《感应篇》也只有一千五百多个字,纲领当中的纲领,这是古圣先贤慈悲到极处。唐朝中叶祖师大德把它选择出来,做我们自己修学大乘的根基,这是智慧的抉择,真实智慧。你要不相信,疏忽了,你就没有法子建立佛法。真的依教这叫老实,这叫听话、叫真干;不从这里,那不老实,不学、不干。我要搞大经大论,我要很快成名,搞这些东西。这些东西行,昙花一现,最后你不是成功的,你是失败的,这错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二三五集)  2012/3/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235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弟子规       戒律)(五明学佛网:弟子规       戒律)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戒律是善恶的标准 

 杨曾文教授:戒律和唐代的律宗 

 杨曾文教授:佛教戒律与道德 

 温金玉教授:见月戒律思想研究 

 温金玉教授:能海法师戒律思想研究 

 温金玉教授:戒律的传播与本土化 

 温金玉教授:戒律与社会的和谐互动是正法久住 

 明一法师:禅修好处戒律说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二 严持戒律 不退初心 

 能弘法师:戒律与修持 

 能弘法师:因果与戒律 

 清净法师: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五章 寺院常住居士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