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O”的起源与印度佛


   日期:2014/12/16 7:1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O”的出现是数学史上一大创造。O这个无中生有的家伙,一直被人们称为阿拉伯数字,其实,它的诞生地却是在古代印度,它的起源深受佛教大乘空宗的影响。

   大乘空宗流行于公元三至六世纪的古代印度。恰正是在它流行后期,在印度产生了新的整数的十进位值制记数法,规定出十个数字的符号。以前计算到十数时空位加一点。用“·”表示,这时发明了“O”来代替。

  “O”的梵文名称为Sunya,汉语音译为“舜若”,意译为“空”。O乘以任何一个数,都使这个数变成O。大乘空宗由印度龙树及其弟子提婆所创立,强调“一切皆空”。O的这一特殊就反映了“一切皆空”这一命题所留下的痕迹。O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也是解析几何中笛卡儿坐标轴上的原点。没有O也就没有原点,也就没有了坐标系,几何学大厦就会分崩离析。这种认识,同样有可能受了大乘空宗的启发。

   大乘空宗的“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原点,是佛教认识万世万物的根本出发点。 大乘空宗认为,无论是正面的天堂还是反面的地狱,不管是天神或是魔鬼,都不免入相,脱离不了轮回之苦。天神享尽福报,照样会堕入畜生道或饿鬼道,也有可能走向自己对立面而成为魔。 

   大乘佛教说“空”道“有”,都强调不可执著。这种说法与O的特殊在数学上表述,在哲学上有其相同之处。公元七世纪中叶,印度的记数法开始向西方传播,公元八世纪末传入阿拉伯国家。印度数字经阿拉伯人改进后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或印度——阿拉伯数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起源       印度)(五明学佛网:起源       印度)  

 黄夏年教授:古印度佛教的参学游行 

 黄夏年教授:泰国、印度、斯里兰卡20世纪的佛教研究 

 方立天教授:印度佛教本体论简述 

 方立天教授:印度佛教心性论思想概述 

 方立天教授:印度佛教真理观略论 

 李利安教授:魏晋南北朝时期印度观音经典向中国的传播 

 李利安教授:印度观音信仰的最初形态 

 其它:涅槃思想研究 第一章 涅盘思想的起源 

 温金玉教授:从法显《佛国记》看印度佛教社会史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印度佛教史纲 

 田光烈教授:印度大乘佛学概述 

 高观如居士:中国与印度尼西亚的佛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