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如果你要建道场,要跟别人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回归到教育


   日期:2015/1/6 17: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以「身行当专」,一定要专。这个专,要专一、要专诚、要专精。「当专,指应当专精行道。若就本经,则劝一向专念」,他真成佛了。道场虽然不大,历史上有榜样,觉明妙行菩萨,他的小道场只有十二个人,十二个人个个都往生了,不得了的功德!一个往生就是一个成佛,十二个人统统往生,就十二尊佛。护持道场,护持那样的道场才真有功德。要知道,佛是人作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空过。修行,佛不管这个事情,修行是你自己的事情。佛教给我们是什么?修行的理论,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智慧,修行的经验,佛给你讲这些东西。这些东西讲清楚、讲明白了,真干是你自己的事情,佛不管这个事情。所以我们在经上没有看到释迦牟尼佛带领大众念一天佛,没看到,禅房去坐一支香,没看到。佛帮助一切大众的就是教学,这个要搞清楚,你有疑难杂症,你去问佛,佛会给你解答。佛是老师的地位,永远是老师。

  大众在一起修行,这是祖师提出来的。正式提出来是马祖、百丈,惠能大师的徒孙,禅宗第八代的,惠能大师是第六代。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提倡依众靠众,怕什么?怕你学了之后懒惰。你一个人不能修行,懈怠,大家都修,你就不能不修,这叫依众靠众。这是当年祖师的意思,是好意,用这个方法逼著你,你不干不行。每天定下五堂功课,逼著你干。但是要晓得,五堂功课没有经教的基础,那你没办法。所以,从前寺庙里天天讲经,讲经的和尚叫首座,代表方丈和尚讲经教学。首座有很多人,不止一个,分座讲经。这寺院规模大,住上几千人的,每个人想学的不一样,所以分座就是分讲堂;学华严的有华严讲堂,学法华的有法华讲堂,学唯识的有唯识讲堂,学般若的有般若讲堂,都有老师在那里负责教导,得要上课的。课下来之后就是修行,五堂功课都有法师领导,由维那负总责任。寺院里面的维那就是学校里的训导长,首座是教务长,监院是总务长,跟现在大学里面的分工完全相同。

  这个制度是在唐朝时候建立的,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没有建丛林,就是没有立这些规矩,正式把佛教领上学校这种方式是在中国。方东美先生早年跟我讲过好多次,要我留意这桩事情,佛教要再能复兴,一定要恢复丛林制度,那就是要恢复教育。古时候丛林制度,实际上就是大学。现在也有丛林,但是它不是学校,它是经忏佛事、做法会的一个道场,跟佛教本来的意思完全扭曲了。

  我们这一代缘不成熟,所以期望下一代。在台湾,悟行法师在他的家乡建了个道场,叫极乐寺,规模不大,我去看过,我帮助他、鼓励他。如果建立一个像现在一般寺庙一样的,那没有必要,已经太多了。如果你要建道场,要跟别人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回归到教育。台湾没有第二个,你这个寺院是学校。他听了我的建议,确实,这个道场里面有课堂,有大讲堂,有六个小讲堂,同时可以有七个班级上课。现在还没有完成,应该快了,应该二、三个月可以完成,五层楼的建筑。这个道场要建立起来,在台湾是第一个,以教学为中心,以讲经为中心。在家居士可以报名参加,它是学校,可以住在学校里头,你也可以回家,每天来上课。现在要找七个法师来讲经还不容易,它有七个教室,只有慢慢来培养。先开一个教室、开两个教室,慢慢学得差不多了,都能上台讲,再多开几个教室。培养佛门的师资人才,培养弘法人才。

  今天弘法,一定要用远程教学的方法,因为什么?道场太小了,没法子用它,用网路卫星。现在的网路卫星我们用它,不亚於卫星电视。卫星电视的成本很高,网路卫星很便宜,而且愈来愈普遍,成本低。也能够对全球播放,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收看到讲堂,讲经的现场。这个方法好,一定要运用,道场很小,能收很大的效果。如果佛教恢复到讲学,佛法一定会复兴。为什么?这些出家的法师,你走在社会上,人家对你尊敬不尊敬,是要你真正修持功夫。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的东西人家会拿去比较,真正讲得好,大家赞叹,大家向你学习;讲得不好,没人听,你就被淘汰掉了,这自然的淘汰。所以逼著你,你不能不努力,不能不用功。这是很好的一个方法。一定要认真学习,我们才会有成就,这个成就就是要专一。一生专攻一部经典,三年就有可观的成绩,十年就成为专家学者,这一部经的专家。谁在一部经上下了十年功夫?不要搞多,贪多嚼不烂,决定搞一门,专修,一门通了,门门自然就通了。这讲专一、专诚、专精。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八一集)  2012/8/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8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教       弘法)(五明学佛网:佛教       弘法)  

 傅味琴居士:弘法是为了报佛恩(大般若佛学苑-提问解答) 

 普献法师:佛教与人生哲学 

 普献法师:佛教徒的财富观 

 圣轮法师:有机农业保健康 有机佛法清心丹─ 佛教的「有机 

 洪启嵩居士:佛教的神通 

 其它:佛教中镜花水月的喻像(董良) 

 其它:论佛教的孝道思想(远尘) 

 其它:论佛教的财富观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附:佛教三字经(全文)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余韵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叙述古德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