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


   日期:2015/1/7 19: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当个人利益影响到他人利益时,应该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王一蘅:设法不影响他人利益就是。大家能各退一步,天地自然宽了。如他人不愿意退,自己多退一点也没有什么。
  邓兰:首先要尽可能不影响他人利益,如果冲突不可避免,则应遵守游戏规则,公平竞争。只要不在背后搞阴谋诡计,就无需愧疚在心,因为规则适用于任何人。
  刘昆:个人利益是重要的,但也没有重要到要去牺牲他人的利益。当两者发生冲突时,当然以谦让为益,有几大利益:首先,谦让可能会引起对方谦让,这样一团和气多好;其次,从长远看,谦让是最终得益的,古时封侯,一位有远见的人就选择了最贫脊的山地受封,结果几百年下来无人与之争,子孙家园安好繁荣,而其他王侯的封地早已几易其主了;第三,从整个社会来看,如果大家都有谦让的精神,则世界就如人间净土;第四,对于个人,谦让是非常有效的修行。 
  见明:一是相互协商解决;二是寻求法律帮助。
  震邦:我的原则是以不影响他人利益为前提。
  菡萏:应该把他人和自己做等同观,牺牲个人利益以化解矛盾。损人利己虽然能得到一时之利,但决不会长久;舍己为人却能修善积德,获得福报。如果矛盾尖锐到你死我活的地步,应以佛祖舍身饲虎的忘我精神为榜样。但这一点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如果没有修到那种境界,也就不要强求。 
  净印:首先看大方向,一般来说,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并行时,我服从他人利益;当我的利益高于他人利益时,摆事实、讲道理,说服他服从我。
  蒙卫芝:通常是个人利益向他人利益作适当的让步,或者采取其它办法弥补他人的损失。
  果菁:个人利益服从他人利益,但这必须是真正有利于他人的利益。 
  徐冉:先人后己,是地藏菩萨的大愿。佛都让别人先成,何况利益冲突。天天念南无地藏王菩萨,若不在现实中效法,则有口无心,自欺欺人而已。虽种远因,现世必定无法感应道交。
  李亚琴:当我们将利益让给他人时,这份谦让、友爱和无我,同样能使我们获得与世间之利不能相比的大利。所以我非常崇尚佛教这种自利利他的精神,能在利他的同时利己,将纷繁的世间矛盾化为统一。
  刘腾亮:利益矛盾是永远存在的,现实社会并不是理想化的存在,合法而现实的未必合理,如“按劳分配”、“机会均等”等等,似乎都是公正的原则,但在实践时却存在很多问题。所以,我们首先要以慈悲心来对待一切。其次,要按公正原则保护个人利益,协调和他人的利益关系。我们不可能在利益发生矛盾时,永远无条件地放弃自己的利益。我是个商人,必然会有讨价还价的交涉,自己多一点,别人必然少一点,这时公平交易原则就很重要。

  对于曾经失信于您的人,是否还会给予帮助?尤其是物质上的帮助?
  范卫平:失信于我的人,我还是要给予对方帮助。因为失信有多种原因,现代社会可能找不到不曾失信的人了,包括我自己。个人是渺小的,社会的漩涡让你大部分承诺都不可能兑现。 
  方应看:我不会,因为有比他更值得给的人。
  王一蘅: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好人都帮不完,失信者哪里还用得着去理会。
  邓兰:只要不是太过份的要求,我会帮助。如果自己的一点小麻烦能解决别人的大问题,何乐而不为?但通常不会主动提供帮助。
  刘昆:这样做有一点儿难度,古人也说“远小人,近君子”。多接触具有正知正见和道德修养的人,对于培养自己的心性至关重要。别人失信于我,我当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相信他,已经试出了水的深浅,再去往里瞎跳是要出危险的。但如果对方陷入生命危险或必需援助,我还是会义不容辞地帮助他,不管是物质还是其他方面。若是一般情况,我会选择“NO”,因为这样他才会从中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从而反省自己,否则就会纵容他。
  洛可:我希望自己能有如此胸襟。
  乐伦:如果确认他无法借机去骗别人的话,我还是会帮助的,但只是在我的能力范围之内。
  夏莲:佛说怨亲平等,这世上找不到一个不曾和你做过亲人的人。我心里觉得一切人都很亲,为什么还要强分别呢?
  见明:我想每个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都会期望得到别人的谅解,所以我还愿意帮助。
  明静:如果的确需要帮助,我会伸出援手,尽己所能。也许这个过程中会有思想斗争,但我相信自己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若莓:伸出友好的手,帮助他走出困境,真诚地为他解除烦恼,使他愧疚自己的失信,是对他心灵的帮助。
  菡萏:应该持有这样的心态:他是比自己更需要帮助的众生。在他遇到危难求助的时刻,应该以德报怨,尽自己所能帮助他,感化于他。不但在物质上,在精神上也要这样。
  净印:人失信于我是一念之差。一件事失信于我,不会一生失信于我或别人,所以需要的话,可以帮助他。
  蒙卫芝:这要看他打算利用别人的帮助干什么。用来干好事,可以适当帮助;不干好事,坚决不帮助。 
  果菁:我还是希望能给予随缘随份的帮助,但我会选择我认为真正有利于他的帮助形式。
  徐冉:虽然对众生永不失望,但在他继续造业时,不能协助造业;若肯回头,必定继续帮忙。
  李亚琴:一切众生应如我母。对曾失信于我的人,同样希望他能改过自新。主要是帮助他对治品格上的缺陷,而在物质上视具体情况而定,总之还是要给他改过的机会。以自己人品的力量感化并引导他,既要有原则,又不失佛门弟子的慈悲。
  刘腾亮:我想我不会刻意去帮助他,但是如果他确实需要我帮助时,我还是会帮助的,因为培养宽容之心是佛弟子的基本功课。被人欺骗是很难受的,每当此时,我常常会反思自己是否也曾欺骗别人,是否就是自己应得的报应?想想无始劫来自己或许这样对待过别人,再由别人这样回报于自己,实在感到可怕。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个人利益       他人利益)(五明学佛网:个人利益       他人利益)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