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法藏法师:如何使护法成为你的修行


   日期:2015/1/9 21: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的供养,护法是佛法的相互增上。

   所以在护法时不要观念不清,以至把目标弄错……

   把世间的斗争、群体性和封闭性全放到佛门来。

   观念要正确

   护法是你“自己本身”的意愿,并不是师父求你护持,或看师父可怜,所以你“才来”帮忙。

   四年前,台中有个“三宝护持会”。开始,他们护持的观念狭隘,态度不正确,目标也太低劣──以为护持三宝就只是在“行布施”,在“施舍”给谁。其实护持三宝是自己在成长,得利益的是自己,大家千万不要搞错!居士不应把目标模糊,以为护持三宝,就是某位师父演讲,就弄个场面出来;哪位师父要盖庙,就帮他办个法会支持他。护法,是要透过自己的护法过程,从中了解法的存在与修持!护法,就是自己的修行,从中了解什么是“法”?如何护“法”?为什么要这样护?护完之后,应该如何成长?是用所护的“法”,与所护的“对象”交流,而不只是金钱或体力无意识的付出。所谓“护法会”,并不意味着一群“到处化缘的部队”。但很多人认为就是这样──一支有组织、有纪律、“滴水不漏”的“部队”。若是做成那样,我想以后大家一定视护法会为逃避对象,见到护法委员就要起烦恼了。

   自我修道的增上

   在某种程度上,护法会固然包含金钱上的协助。但这种协助绝对是协助你“自己”,而非协助“他人”。你欢欢喜喜的把钱用在一种期盼、随喜,也用在自我增上的修行。因为在护法的过程中,要“期许”自己,能够舍悭贪,能够“随喜”师父修道,并使自己的修行不断增上。必须这样想:师父的精进修行能饶益众生,而我却不能自在的自利利他。虽然一时做不到,但期许自己将来也能这样做,这就是一种自我增上。在捐一千元、一万元时,所带来的是这种自我观照,一种自我修道上的期盼。能够这么想,在布施的刹那,就已经增上了自己。绝不意味着每个月缴一千元,自己就少一千元的花费。每一次把钱交出去,每一次有机会去寺院,或所护持的对象来到面前时,要想:看到这么多师父在用功,大家同心协力的投入,多么庄严的佛宝、法宝与僧宝啊!这样,将自己的惭愧心与随喜心庄严起来。一方面,看自己仍在无明中而产生“惭愧”;一方面,看到自己所做功德与增上而生起“随喜”,这就度了自己的悭贪和嫉妒。看到师父清净的庄严相,生起一种随喜之心。平常,你随喜别人赚钱,随喜别人(如竞选时)骂来骂去,帮别人拿旗子、发传单骂对方,只是随喜恶法。现在,透过护法学习随喜善法,这不是修行吗?

   护法,点点滴滴都是修行!是随喜的修行。此外,当你看到出家人一批批从佛学院毕业,看到同学一批批从在家而后出家,你发现他们增上了,就反看自己──去年参加护法会,今年又参加,我了解佛法有多少?这就是你的自我反省,看看自己进步太少,很惭愧!然后觉得需要增上,这不就是“精进”吗?之前你只是布施,现在你却在修精进。所以,护法工作正是在行六度。

   从每个过程中认识法

   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的供养,护法是佛法的相互增上,首先要把这个观念厘清。所以在护法时不要观念不清,以至把目标弄错。此外,也有些居士护持三宝的作风不正确,他们常常是:师父怎么说,就马上一切搞定,好象很积极热诚。要办法会,好!马上借场地、安排交通……大家为了把事情办好,你吵、我吵,吵着把事情搞定,立刻到师父那里去邀功。邀完功后,师父赞美你两句,很高兴回来,一切功德就这样用光了。作风不对,方向也错了。他们不知道,从护法过程中去认识法,在付出的每个当下,都是为了庄严自己、庄严三宝,而不是讨好谁。也不是因为“我”在某某护法会,所以才要护某某的法,这样就变成山头主义──分别圆光会、慈济会,等等。师父之间本来没分裂,却常常被信徒搞到分裂──你们师父、我们师父……把世间的斗争、世间的群体性和封闭性全放到佛门里来。这是把目标弄错了!

   有些护法居士,请他来听经,却一推再推,推不掉了,年底才来,来了之后就打瞌睡。能来已经算不错了,算是庄严道场。有些是缴了钱就大事已毕,所作皆办,以为讲经说法是院长的事,听经闻法是佛学院学僧的事,与我何干?当我们说要修行增上时,他说:“好啊!师父您赶快修行增上,我护您的法,您赶快啊!”然而,他却忘了自己也要修行增上。

   举个例子说明:你和师父们住在一座房子里,突然着火了,内房的人都不知房子已经着火,而你和师父在外房却看得分明。师父说:“赶快!帮我拿梯子,我先背其他人,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出去,知道吧!”你说:“没问题!师父您背人出去,我留在这里行菩萨道,在这里被烧死也没关系。”你就是这种人。师父在娑婆三界内,感觉如火宅一般,而那些在世间忙着烤肉、郊游、玩乐和斗争的人,就是身处火宅却不自知的内房之人。师父发菩提心,舍世间利益,自利利他,所以赶快要背人出来。你帮忙搬梯子,就是护持师父帮助众生。但师父背人出去时,你却不让他把你也背出去。师父已指引你往楼梯走(解脱之路),你却说:“我很忙,没有时间出去。”检讨一下,自己是否正如上述例子一样?把修行、度众生当成是师父的事,一切都与你无关?最起码,你也要自己度自己吧!
情不重不生娑婆

   很多护法想:往生极乐?很好啊!那赶快缴钱,缴到“西方银行”去,往生时师父一定会来助念帮我往生。但是,纵有师父助念及阿弥陀佛来接引,因为你的心未打开,弥陀之愿力你还是没能接收到!你平常只想着:金钱、名利、贪爱,从未在护法过程中去除自己的贪爱,舍弃自己的憎恨,放淡你那浓烈的感情。情不重不生娑婆,因情重而生娑婆,放不下情,故只是缴钱而不肯修行,从头到尾只是结缘而已,又如何能够往生?

   护法不是一种买卖,更不是一种交换,护法是你自己“修行的投入”! 

   众生根机因缘差别

   护持三宝以“尊佛”、“护法”、“敬僧”为根本,号称“护法”但不敬僧,轻易质疑出家人办学的成效,这不是正确的心态。就算是自己的孩子,也不可能个个优秀,都当博士,个个都孝顺啊!所以我们也不可能要求出家的师父,个个都当祖师,每个都当住持!

   护法当然少不了供养,但一切供养中以法供养为最,以法供养为上。而法供养则以实践为根本,大家对法有想增上的心,才是真供养、真护法。道在人弘,且由僧宝来弘扬。唯有在僧宝身上,才能看到佛法的流传、功德和力量。因此,护持三宝要以“敬僧”为根本!现代居士的普遍问题,在于和师父太接近了,这样容易生起轻慢心。结果护法护到最后,却变成谤法、慢僧,这不是真正的护法。真正的护法,必须是“但见己过,观师功德”。如此,才能使我们真正地修行增上。

   什么是“佛”?真正利益他人,达到究竟圆满就是“佛”,所以护法就要发心真正利益他人,这是成就佛道的愿力,也就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的人,学佛是为利益众生而学,成佛也是为利益众生而成就,决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有了这种正确观念,才会真正尊重僧伽。如果是为利益一切众生而护持三宝,才真正由自身心行展现出佛法内涵,以此供养三宝,才是最上、最妙的供养! 

   欢喜地行菩萨道

   此外,参加护法会除物质上的布施供养,也是心理的欢喜供养──法供养。请别人参加护法会,让别人有机会学佛、种福田,也是行菩萨道。在邀请别人加入的过程中,你必须同时学习谦卑、耐性与智慧。让一个未学佛的人,因你的善巧介绍而参加护法工作,这是你在利益众生,远比替政客拉选票更有意义。在护法时要清楚地知道,这是为自己的修行增上而做,是为一切众生而做,要欢欢喜喜的行菩萨道,而不是为希求师父赞叹,更不是想从师父那里得到什么利益。在寺院中,有时因举止不如法被师父说两句,可不能因为供养了多少,拉了多少信徒而生起贡高,怪师父不该批评你。我们护法、供养,功德都是自己的。当师父指点我们的过错时,正是你的功德显现!因为师父是在教你正确修行,会指正错误的师父,正是我们的善知识。护法时,一定要珍惜师父助你增上的机会。

   修行及护法真正功德所在

   总之,尊佛、敬僧、发菩提心,圆满整个过程才叫“护法”。再重复一遍,所谓护法有两大工作:首先使自己成为一个修道人,成为能理解佛法、实践佛法、于法增上的人。因此,护法要在修行上振作起来,有决心实践佛法,并随喜他人的修行。其次,护法是一种实际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敬法,是以法的实践来庄严佛、庄严法,不仅是身口的表现而已(指出钱、出力)。在意上勿贡高我慢,才能真正以身、口、意圆满护法。打从心里做起,认识法、修行法、展现法,以法来与师父相应,唯有如此,身口的实践才能如法。师长有事,弟子必服其劳。例如以金钱护持,并非师父需要,我们才供养,而是要时时心念三宝的存在。据说从前在西藏请一尊佛像,佛像多高,金块就必须叠多高。这并不是造佛像的师父爱钱,而是要你用金子(你最爱的东西)来表现内心对三宝的敬意。由此可知,护法绝对离不开“诚恳”,其主要意义在于身、口、意的恭敬供养。

   说到护法,就必须谈到敬僧,观念主要有三:

   (一)但观功德、不见师过:了解师父的功德(即清净幢相功德)、持戒的功德(内心断恶从善、自净其意)。

   (二)忖己能力、恭敬护持:忖己能力,就是先照顾好自己的家庭。护法是从家庭美满开始,要让整个家庭因你的护法而增上。在金钱方面一定要忖己能力,勿比面子。但心态必须正确,护持态度一定要恭敬。孟子曾说:孝顺父母,只是供养饮食、衣物而无恭敬心,如同养畜生一般,不可名为“孝顺”。所以,恭敬心是最重要的,法就是从恭敬中求来。

   (三)以道相见、不以情牵:敬僧不是将师父占为己有,亲近师父不是有世俗目的。修行的路要自己去走,并非与师父建立情感以求得任何保障。

   结 语

   尊佛,以发菩提心、忆念佛陀功德为主;而护法、敬僧本身就是在尊佛,依此而能生起种种自利利他的方便,这就是“护法”。基本上,护法工作不应只视为居士的“责任”或“义务”,亦应视为居士学佛、行佛、修福、修慧的重要修持与功课之一。如此护持三宝,庶几于因果无昧,修行无违,解脱不悖;于自他则两利,于教团则永固,于人天则共赞,于福慧则圆成,诚可谓善于护法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护法       修行)(五明学佛网:护法       修行)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在家修行怎么用功 

 傅味琴居士:修行要明理 

 傅味琴居士:不改变习气,修行修不起来,证果证道就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