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上师虽了知你一切,但不会用神通裁决你的所作所为


   日期:2015/1/21 21: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就问:“上师,你用神通看看我犯戒了没有?”上师如意宝也讲过:“佛陀在世时,并没有以神通来抉择是否犯戒。”佛陀不可能到僧众里面,通过神通来观察哪些人犯戒了,犯戒的全部开除,没有犯戒的可以留下来,这种情况是没有的。尽管明明知道有些弟子已经犯戒了,但别人没有传开之前,还是让他继续呆在僧团里。所以有些人一直要求上师看自己犯戒了没有,看上师有没有神通,一直这样来“考试”,这是没有必要的。上师对弟子昼夜六时的言行举止也肯定知道,但他们在演出如幻的“渡生戏剧”之时,他们就必需依照众生的心识、习惯、语言、想法等来说话和行事。--主题摘要

作为一名大乘修行人,如果希望自己生起正念,外在因缘是上师的摄受,内在因缘则是始终要作意,作意什么呢?大慈大悲、圆满福慧二资的佛陀以及具有超胜功德的菩萨们,以无碍的慧眼随时能照见世间上的一切,犹如观看掌中的庵摩罗果般清楚。

以前华智仁波切讲过一个故事:在涅塘地方有位非常了不起的法师,他戒律清净、行为如法。有一天下午他在转佛塔时,顺便到一位沙弥家里,当时沙弥正准备吃饭,看到法师来了非常害怕(因为沙弥要过午不食),假装把糌粑做成一个神馐,然后供养护法神。法师马上察觉到了,显出很不高兴的样子就回去了。第二次他又来了,这时沙弥正在大口地吃,没有来得及藏,法师又显得非常不高兴,就回去了。后来那位沙弥有点不安,觉得自己前段时间骗了上师,今天运气不好,上师又来了,这怎么办呢?他马上到上师那里,准备去看一下。当他悄悄来到上师门口,发现上师正在为他哭(以前大德们持戒相当清净)。沙弥见后非常后悔,觉得上师为自己这样操心,非常不好意思。于是进去在上师面前忏悔发愿,后来他也成了一名德高望众的大德,在历史上非常出名。这个公案可以说明,有些上师调化弟子不一定要用说,通过他的表情和某些表示,也可以让你不如法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所以我们要想生起正念,千万不能离开上师!

要想生起正念,外在条件就是不能离开上师,内在的因缘,也即想起佛菩萨昼夜六时都在观照我们的一切惭愧心而生起正念:

佛及菩萨众,无碍见一切,

故吾诸言行,必现彼等前。

如是思维已,则生惭敬畏。

大慈大悲、圆满福慧二资的佛陀以及具有超胜功德的菩萨们,以无碍的慧眼随时能照见世间上的一切,犹如观看掌中的庵摩罗果般清楚。所以不要认为自己干坏事谁都看不见,我们所有的起心动念、言谈举止恒常都会呈现在诸佛菩萨面前,就像没有眼睛的盲人在具眼者面前做坏事一样,虽然自己看不见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境相,但他们昼夜六时都在观照我们的一切。《极乐愿文》中也说:阿弥陀佛昼夜六时照见一切众生的起心动念。

有些分别寻伺者认为:“众生这么多,全部照见有没有可能啊?”这一点是可以的,犹如天空中有月轮,地下有一万个水器,全部都能显现出月影。同样的道理,佛陀这种不可思议的智慧,完全能照见所有众生的相续。《本师传》中也说:“不要认为别人见不到,就大胆地去造罪业,这样如同服用了毒药一般,始终不会有安乐的机会,天众以及瑜珈士们的清净慧眼也必然会无余照见。”以前上师如意宝经常说:“愚笨的人,经常认为自己背后做坏事谁都看不见,其实诸佛菩萨、护法神、空行母以及本尊,早就如理如实地见到了。因此我们应该表里如一地行持佛法,倘若实在烦恼深重,有些行为不如法,也要观想在诸佛菩萨面前进行忏悔,否则,自己不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修行人。”

有些上师看见弟子不如法,如佛经中记载,某些弟子正在犯戒,佛陀照见后马上叫文殊菩萨去救他,这种情况也有。以前如来芽尊者有一个公案:他的一位弟子,到石渠的一个老乡家里去,当天晚上看见那家有个女的,于是对她生起贪心。到了半夜三更,他心里产生不如法的念头,准备与她交往。正在此时,如来芽尊者突然从睡梦中醒来,说:“那个弟子在干什么?……喔,没有事,没有事!”然后又睡下去了。后来的情况怎么样呢?原来那个弟子正在起恶念时,上面堆的东西垮下来了,以致这种恶念没有成功。这也是上师以加持力在救护他。所以,上师如果有神通的话,因缘成熟时会特意去救弟子的。

然而,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就:“上师,你用神通看看我犯戒了没有?今天一定要给我说清楚。”其实,这种问题的话,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讲过:“佛陀在世时,并没有以神通来抉择是否犯戒。”佛陀不可能到僧众里面,通过神通来观察哪些人犯戒了,犯戒的全部开除,没有犯戒的可以留下来,这种情况是没有的。尽管明明知道有些弟子已经犯戒了,但别人没有传开之前,还是让他继续呆在僧团里。所以有些人一直要求上师看自己犯戒了没有,看上师有没有神通,一直这样来“考试”,这是没有必要的。以前上师也讲过,真正的高僧大德、非常了不起的上师肯定有神通,对弟子昼夜六时的言行举止也肯定知道,不管怎么样,弟子不应该让上师用神通来裁决自己的所作所为。

对上师有畏惧心、恭敬心,正知正念才不会丢失。毕竟我们身口意的所有功德全部依靠上师而获得,不管从功德、威德、悲心、智慧哪方面来讲,弟子都不可能超越上师,所以没理由不恭敬。另一方面,仅仅是恭敬也不行,对上师还要有惧怕之心,害怕上师不高兴,害怕得罪上师,害怕上师不摄受自己、舍弃自己……,有许多方面的顾虑,若能如此,功德依靠这种敬畏心便会产生。佛陀在《般若经》中也说:“佛法皆依善知识,功德胜主佛所说。”所以唯有依靠善知识,才能通达一切佛法,这是佛陀所开示的,千真万确、没有任何怀疑!

作为修行人,我们首先要了解上师的功德,在上师面前有畏惧之心,这样才能生起正念,否则,把上师当成一个普通人,没有任何的恭敬与畏惧,那上师如意宝说,加持是根本得不到的。倘若加持得不到,相续中不可能生起点滴功德。这种人就像是石头一样,什么感觉都没有,修行不可能有所成就。现在西方国家的有些道场,把上师当成一般朋友来对待。上师给大家传讲佛法时,如果讲得好,那么大家认可;如果讲得不好,下面马上就举手,说你讲得不好,没有资格。当然,西方国家言论自由,对他们来讲可能是合理的,但从佛法的尊严性而言,这种做法确实不太恭敬。要知道,佛法皆从恭敬中得,假如没有恭敬心,就像提婆达多一样,那即使释迦牟尼佛亲临也没有办法调化。所以大家务必要记住:一切功德均依上师的加持而获得,若能长期地依止善知识,我们相续中的正念很容易生得起来。

于诸佛菩萨具有无碍照见一切万法的慧眼,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应该想到自己做坏事,上师会知道的、诸佛菩萨会知道的,始终有一种惭愧心,同时,对上师和诸佛菩萨还要有恭敬心,“我作为一个佛教徒,作为一个修行人,在诸佛菩萨面前不应该做不如法的事情”,既要害怕又要恭敬,有了这样的心态,那我们的所作所为必定如法,这样自然就会具足正念。诸佛菩萨随时能照见一切众生,因此,即便在暗处,自己的行为也应当谨慎。”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身为修行人,行为不检点时理应生起惭愧心。麦彭仁波切再三地强调过,一个人如果不知惭愧,那他的一切都完了。有些人经常说:“哎呀,无所谓,下地狱就下吧,别人知道就知道吧,这有什么呀?一切都不要太执著!”这种人就非常不好。有些教言中说,裸体在大庭广众中奔跑,不是特别可怕,但一个人若是没有惭愧心,那就无药了救了。精神失常的人裸体奔跑,过段时间吃些药后,可能就穿上衣服、恢复正常了,但一个人若没有惭愧心,别人说什么都无所谓,下地狱就下吧,犯戒就犯吧,自相续如同木块一样没有感觉,那他就已经完蛋了。如果懂得了诸佛菩萨会了知我们的一切,若始终不离这种心态,正念很容易生得起来。这就是内在的因缘。

佛菩萨演出如幻的“渡生戏剧”之时,不轻易显示神通,因为他们就必需依照众生的心识、习惯、语言、想法等来说话和行事。
在米拉日巴传记那通山会晤中中有段补充解释特别好:

我们读一切成就者及诸佛菩萨之传记和故事时,必须谨记一点:那就是他们的一切问答和言行都是为了演(演出某一台戏以达成某项利生的目的)而作的。由成就者的眼光看来,诸法毕竟空寂无可言说,心智已契尽法性尽地故更无需任何问答。但是为了度如幻众生,说如幻法事,而演出如幻的“渡生戏剧”之时,他们就必需依照众生的心识、习惯、语言、想法等来说话和行事。

在明显的例子是:一切智者的佛陀,如果知悉一切,还需要任何问题吗?但是,佛陀如果根本不需问任何问题,(因为他是一切智者),那么他怎样和众生交谈呢?所以佛陀的发问,只是随顺众生的必需方便而已。例如,在涅磐经中,佛临涅磐时需三度对与会大众说,叫他们赶快提出问题,因为佛陀马上就要涅磐了。但是三次皆无人发问,于是佛说道:“也许是因为你们对我太尊敬了,所以不肯发问,那么你们就对自己的朋友说吧。”但大家仍然沉默,没有提出任何问题。佛是一切智者,早就知道与会大众皆已得道,无问题可发;更知道大家亦不是为了尊敬佛陀而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那么佛陀为什么说了三次“无用”的话呢?他的三次问题难道是“多余”的吗?难道他的神通他的心智尚未臻究竟吗?答案是,佛陀为了演出这一出最后的戏,表达他对僧众和他们修道的种种问题之关怀,同时示范后代,在每一大成就者临圆寂以前必须咐嘱弟子,和弟子们一定也要抓住此黄金时间赶快请法释疑,所以佛陀才这样做。

同理,密勒日巴和当巴桑结为了演出一场大成就者的“游戏神通”的戏,以示范后代略显成就者之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才有这场“那通山的会晤”。密勒日巴和当巴桑结皆是大成就者,岂有不知彼此已近在咫尺,还需要空行母事前托梦告诉吗?密勒日巴见当巴桑结行过花丛而不知,心想“人们说他具有无碍神通,看起来不可靠嘛!”此岂密勒之神通不够?只是为了演出这样一场戏,不得不就众生之习惯、心识和境界而这样表现罢了。其实两位已经得大成就的人,他们彼此之间的真正交往和交谈实非吾等凡夫境界所能妄测。他们之间的“戏”,也许华严经中稍微透露了亿万分之一小点。我们坐井观天的凡夫宁敢妄测于万一?如果我们谨记密勒和当巴只是为了方便我们这些眼界极小的可怜众生才表演了一番“那通山的会晤”的故事,就不会怀疑尊者和当巴的神通不够或彼此要“考验”对方了。

——以上资料整理自《入菩萨行论善说海讲记》《米拉日巴传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上师       神通裁决)(五明学佛网:上师       神通裁决)  

 吴润江上师:华藏上师演讲稿集要 五、清华大学恭请演讲稿  

 吴润江上师:华藏上师演讲稿集要 四、台中诺那精舍落成典礼 

 吴润江上师:华藏上师演讲稿集要 三、世界新专佛学社恭请演 

 吴润江上师:华藏上师演讲稿集要 二、就任大慈佛社显密导师 

 吴润江上师:华藏上师演讲稿集要 一、九龙诺那精舍落成演讲 

 吴润江上师:华藏上师演讲稿集要 序 目次 

 吴润江上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吴润江上师: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发菩提心义诀 

 吴润江上师:六祖坛经讲义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