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希阿荣博堪布:学佛要先厌倦轮回,最终逐步圆满三慧


   日期:2015/1/23 11: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编者按:对多数学佛人来说,可能都会遇到以下这些问题。诸如:修行时应如何循序渐进?学佛应该经过几个步骤?这些环节都有什么要点?我们来听听希阿荣博堪布怎么说,或许能有意外收获。

修行有三个要点: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慧。这个顺序,也正是修行的次第。

第一步,要生起出离心,即厌倦轮回、希求解脱之心。

许多人会想,这不是消极避世吗?其实,怎样是消极,如何是避世,这都值得去思考。一头扎进名利财色中,里里外外应接不暇,不一定就是在积极负责地对待人生。至于避世,社会关系简单、生活简单算避世吗?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呼朋唤友、扎堆凑热闹的。文明发展到今天,人们应该学会尊重多样性,接受别人选择与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毕竟人生各有因缘,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有同样的喜好,都走同样的路。

我们回过头来谈出离心:轮回指的是陷于烦恼之中以缺憾、局限为最大特征的一种生存状态,厌倦轮回,就是厌倦了缺憾、局限、烦恼的无尽循环。烦恼这个词真是妙,说尽了人心的不得安生、无可奈何。然而仅有厌倦还不够,还要希求解脱。心生厌倦容易,心向解脱难。烦恼是生生世世熏习成瘾的,没有决心、毅力和正确的方法,如何轻易能戒掉?又有几个人能意识到自己烦恼成瘾?佛陀说,要先看到轮回的“苦”的本质,进一步知道苦、烦恼都有其原因,通过闻思修行佛法去灭除苦因,才能远离痛苦烦恼,得到身心自在之乐。

第二步,在出离心基础上生起菩提心。

不仅仅满足于个人的超脱,而是希望一切众生安稳快乐、永断烦恼,为了实现这个理想而精进修行,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等六波罗蜜不断完善自己的修持,并帮助教化众生。发菩提心重要,是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修行者对空性的见解和证悟能否圆满究竟。

第三步,证悟空性,在菩提心的摄持下逐步圆满闻慧、思慧、修慧。

空性的话题,有些人很忌讳,不理解也不打算接受;另一些人却很喜欢谈论,而仅仅止于谈论:这两种态度都无法让人真正接触到佛法的精华——般若空性。证悟空性的智慧虽说是我们自家的宝贝,不待外求,但是没有闻思修的铺垫启发,智慧是很难显发出来的。不重视建立正见,更不愿意实修,只把些似是而非的话头拿来空谈,这样是误己误人。

现在学佛的人当中,能静下心来闻思的人不多,肯实修的更少。为什么?主要是没有真正的出离心。表面上学佛,心里还抱着世间八法不肯放松,护亲伏怨,搬弄是非。纵然闻思,也是得少为足,稍懂一点名相,便迫不及待要炫耀,人前人后架子十足。殊不知文字上的理解若不通过实修串习内化,文字就还是文字,你的烦恼还是你的烦恼。学那么多,却没怎么往心里去,烦恼照旧,是非日增,着实该惭愧。

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修行可以从善护身语意、远离十恶业开始,行动上尽量避免杀生、盗窃、邪YIN等恶业,言语上尽量避免恶口、两舌、妄言、绮语,尽量远离贪心、害心以及执著恒常或拔无因果等极端见解。所谓“生活即是修行”,在我看来也就是这样,把佛法的正见落实到起居应对中,在日常小事上也谨慎取舍因果。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厌倦轮回       圆满三慧)(五明学佛网:厌倦轮回       圆满三慧)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