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李尚全:弘一大师经忏观的当代价值


   日期:2015/1/23 16: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经忏佛事的历史源流

  1、《佛说盂兰盆经》:汉传佛教经忏的渊薮

  西晋时期伟大的佛经翻译家竺法护翻译的《盂兰盆经》,是一部大乘佛教经典,内容主要记述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即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用天眼通看见自己的母亲堕在饿鬼道,骨瘦如柴,日夜受饥饿煎熬。目犍连看到母亲遭受如此痛苦,赶紧以钵盛饭,供养母亲,但他的母亲吃饭时,饭却化为炭火。于是,目犍连就向释迦牟尼佛请求解救之法。释迦牟尼佛指示目犍连在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印度雨季期间,僧众结夏安居三个月结束之日),以百味饮食供养三宝,蒙圣僧的无量功德,就能解救七世父母出三恶道。目犍连依教奉行,于当日设斋供僧,果然他的母亲脱离饿鬼道,上生天界。后来,这部经典成为汉传佛教为逝世的父母及其亲人做经忏佛事,超度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理论源头。

  2、《慈悲道忏法》:汉传佛教经忏的合法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慈悲道忏法》,又名《六道慈忏》,简称《梁皇忏》,有经忏之王之称,是宝志禅师根据梁武帝的御旨制定的,并在天监四年(505)农历二月十五日在镇江金山寺举办“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简称“水陆法会”),由历史上著名的僧祐律师宣读仪文,[①]标志着汉传佛教经忏的合法化、规范化、制度化。

  3、《水陆仪》:汉传佛教经忏的常态化

  在南朝,以梁皇忏为代表的经忏佛事,经过周、隋之际的动乱而逐渐消沉。但在唐宋以来,日趋常态化。唐高宗咸亨年间(670—673),长安法海寺的英禅法师,在山北寺重建梁皇水陆法会。宋熙宁中(1068-1077),东川杨锷祖述梁武旧仪,撰成《水陆仪》,盛行于四川。元丰七年(1096),镇江金山寺佛印禅师,大张旗鼓地做经忏佛事,闻名遐迩。元佑八年(1173),苏轼为亡妻宋氏设水陆道场,撰水陆法赞16篇,称之为“眉山水陆”。 绍圣三年(1096),宗赜法师删补详定诸家所集梁皇忏文,完成《水陆仪文》4卷,普劝四众,依法崇修。南宋乾道九年(1173),四明人史浩巡礼镇江金山寺后,羡慕金山寺水陆斋法,回到宁波以后,施田百亩,在四明东湖月波山上建春夏秋冬四时水陆道场,并亲自撰集疏辞仪文。孝宗皇帝听说后,特地敕书“水陆无碍道场”的寺额。月波山附近有尊教寺,师徒道俗3000人,施财置田,遵循月波山四时普度之法,同时礼请志磐续成《水陆新仪》4卷。元代延祐三年(1316),朝廷设水陆大会于镇江金山寺,四川华严学者痴庵祖觉住眉州中岩寺,尝修《水陆斋仪》行世。明洪武元年至五年(1368—1372 ),相继于南京蒋山设水陆法会,使汉传佛教经忏佛事常态化[②]

  4、《水陆仪轨会本》:晚清民国以来的通用版本

  晚清民国以来,汉传佛教通用的经忏佛事仪轨,是在明末高僧祩宏法师依照志盘法师的“新仪”(南水陆),稍微修改之后的《水陆修斋仪轨》6卷的基础上,由清朝道光时期的高僧仪润法师详述成《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仪轨会本》6卷,成为流传至今的通用版本,称为《水陆仪轨会本》,共4册,成为晚清民国以来的通用版本。其后咫观法师又对祩宏水陆仪轨详细增补论述,集成《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普利道场性相通论》9卷,略称《鸡园水陆通论》,此外又撰《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10卷,都是目前水陆经忏所采用的重要参考版本。

  二、经忏佛事的历史价值

  从历史主义的视角来看,经忏佛事在汉传佛教的传播史上,具有以下两种历史价值:

  1、经忏佛事是修正佛法的无价之宝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佛教根本教义。经忏佛事是这种根本教义的生活化,是对过去所造罪业的淡化,是对现在行为的及时反省,是对将来归宿感的责任,是发愿修行的具体表现,是修习止观的重要法门,是成佛的必由之路。

  历代高僧,都重视经忏修法,把忏悔罪过作为修正佛法的基石,如果基石不牢固,只是埋头钻研教理,就会堕落到迷教的泥潭不能自拔,成为空头理论家。为了摆脱纯理论式的学术佛教,据《唐高僧传·兴福篇》的记载,早在刘宋时代,就有“药师行事”的经忏佛事流行,萧齐竟陵王萧子良撰《净住子净行法门》,梁代有《大通方广忏》、《六根大忏》、《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又据《广弘明集》记载,在梁陈之际,经忏佛事勃兴,流行的忏法有《涅槃忏》、《六根忏》、《般若忏》、《金刚忏》、《法华忏》、《金光明忏》,等等。尤其是陈隋之际的的天台宗智者大师,把经忏佛事作为修习止观的重要方法,使从印度、中亚传播来的相似佛法,[③] 变成了活生生的真实佛法,诸如《请观音忏法》、《金光明忏法》、《方等三昧行法》、《法华三昧忏仪》、《金光明三昧行法》等修止观方法,为佛教的中国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唐朝的荆溪湛然法师,把智者大师通过做经忏佛事而修止观的方法,在《补助仪》里进一步程序化、系统化,既是:①严净道场;②净身;③)三业(身、口、意)供养;④奉请三宝;⑤赞叹三宝;⑥礼拜;⑦忏海;⑧行道旋绕;⑨诵经;⑩坐禅正观实相。

  宋朝以来的天台宗宗师,更加注重通过做经忏佛事来修止观的方法。在湛然法师制定的做经忏佛事的程序上,又衍生出了多种经忏法门,如宋朝遵式撰写的《往生净土忏愿仪》、《炽盛光道场念诵仪》;宋朝知礼撰写的《大悲忏法》;明朝智旭撰写的《地藏忏》等;清朝所撰写的各种忏法就更多了,这里不一一列举。“天台宗制定忏仪的主要目的,是藉礼敬、赞叹、忏悔以安定心思,然后从诵经、坐禅两方面正观实相,如是周而复始的修行,以达到证悟。但是后世只注重礼拜、忏悔,而废止了诵经与坐禅,是舍本而逐未,完全丧失了天台宗止观的要旨”[④]。

  2、经忏佛事是佛教中国化的金子桥梁

  钱穆和梁漱溟都坚持认为,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孝的文化”[⑤]。孝的观念,彭林认为,发轫于虞、夏、殷商时期,到了西周时期,“孝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个人行为,而是人人必须具备的美德”[⑥]。孔子在春秋时期,把孝道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作《孝经》。汉代的太学,把《孝经》和《论语》作为公共课的教科书,提倡以孝治国,以后的历朝历代皇帝,都大力提倡孝道,使孝道成为中国人做人的根本,是全社会最为高尚的美德。

  佛教在汉魏西晋崇尚孝道的社会背景下传入中国,必然要和儒家的孝道结为联盟,才能站稳脚跟。所以安世高在后汉翻译出了《佛说父母恩难报经》,竺法护在西晋翻译出了《佛说盂兰盆经》,促使佛教孝道观在汉晋社会发轫。据赵军华的研究,儒家孝道观是一种亲情回报的理论,其基本内涵是子女对父母的①孝养、孝敬;②孝顺、孝谏;③孝思、孝继;④孝丧、孝祭。[⑦]其中的④与佛教孝道观最为密切,是佛教中国化的理论根据,笔者称之为“黄金桥梁”。换句话说,竺法护翻译的《佛说盂兰盆经》,是沟通中亚大乘佛教和中国儒家的“黄金桥梁”。

  在《论语》里,记载了孔子和学生樊迟的一段思想交流,如下: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生,事之以礼”,孔子有详尽的论述,是其仁学的主轴。但孔子是一位人本主义学者,对“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论述,就相对薄弱一些,再加上春秋以来,战乱不断,礼坏乐崩,儒家对父母死后,如何“慎终追远”的问题,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但随着佛教的传入,尤其是竺法护把《盂兰盆经》的译出,对父母乃至亲人的丧祭之礼,诸如“梁皇忏法会”、“三时系念法事”、“放焰口”、“放蒙山”等佛教丧葬之礼,就越来越完备,越来越发达,满足了汉传佛教信徒的孝心理需求,把儒家孝道与佛教经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人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今年(2010)8月24日,是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结束结夏安居的“佛欢喜日”,也是目犍连通过经忏佛事法会救母的日子;这一天,笔者正在兰州度暑假,晚上8点多种到街上散步,只见马路两边,到处是祭祀祖先的烧纸钱火堆、火灰,这虽然完全偏离了佛教“盂兰盆法会”仪轨,也没有佛教信仰味道,纯粹是民间祭祀祖先活动,称之为“鬼日”,但其来源是竺法护在西晋译出的《盂兰盆经》,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佛教信仰的草根化和顽强不息的生命力,说明佛教的经忏佛事法会,并没有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全球化,人们生活的世俗化而过时,恰恰相反,人们对“慎终追远”的祭祀祖先的经忏佛事的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强烈,因为生活越好,人们思念祖先的心愿越难以满足,只能通过经忏佛事来满足传统的孝道观,从而搭起寺院与社会沟通的黄金桥梁。

  三、弘一大师经忏观的当代价值

  弘一大师,出家前,即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李叔同(1880-1942),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出家后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生于天津河东,祖籍山西洪洞,因生母为浙江平湖人,所以自称浙江平湖人,以纪念其先母。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出家后,成为中兴南山律宗的一代宗师,曾在温州修行过12个年头。徐祖光在《弘一大师在温州二三事》一文里说:

  温州城内,有些贫苦的老婆婆,每日穿街走巷,挨家挨户做“针对头发”的小生意,以极低微的收入来维持生活。有一天,就是这样一位贫苦老婆婆,她带着多年积蓄起来的两个银元,来到庆福寺为她过世的父母做“功德”以表达她一片孝顺之心,追思之意。弘一大师在关房中得悉后,为她的虔诚深为感动。在大师看来,贫苦老婆婆的两个银元,其心意与价值是远远超过达官显贵的两百个银元,因此,这回他打破贯例,上殿参加法事,并亲自敲提钟、鼓为这位婆婆超荐祈福,据说鼓声敲得锵锵有力,非常动听。此是弘一大师对待贫民的另一番态度,当时在白鹿城佛教界一时传为佳话。[⑧]

  弘一大师的这种为贫民超荐祈福的随缘经忏佛事观,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当代价值:

  1、树立大乘佛教慈悲为怀的形象,抵制汉传佛教的世俗化

  自从清朝顺治皇帝废除度牒制度以后,汉传佛教僧尼数量一天天地暴涨起来,据王广西的研究,汉传佛教在清初为118907人,而到清朝灭亡时激增到80万人,比清初大约增加了4.7倍[⑨]。

  由于僧尼人口的增长,为了解决寺院的吃饭问题,经忏佛事就不得不朝着世俗化的方向发展,到了晚清民国时期,差点断送了汉传佛教的前程,在此关键时刻,太虚大师振臂高呼人间佛教,弘一大师亲自为贫民老婆婆做经忏佛事,殊途同归,都在抵制汉传佛教的世俗化倾向,维护大乘佛教慈悲为怀的形象。

  2、把经忏佛事导入修正佛法的轨道,抵制汉传佛教经典诠释的学术化

  弘一大师出家以后,除了书法以外,放弃所有世俗学问,以就教言教的信仰规范,钻研南山律宗典籍,认为温州城里的老婆婆用唯一能拿出的2块银元来做经忏佛事,符合大乘佛教慈悲为怀的教义,所以亲自走出关房,成就老婆婆祭祀祖先的孝道。弘一大师的这种以法为师的经忏佛事观,是对当前以赚钱为目的经忏佛事观的最好矫正,是把做经忏佛事与诵经修行合二为一的典范,从而使当代学僧走出学术化的“信仰泡沫”,步入通过经忏佛事的方法而深入经藏的正确轨道。

  3、高举以戒为师的旗帜,抵制汉传佛教经忏佛事的“妖魔化”

  今天人们谈经忏佛事色变的主要原因,是民国以来出身佛学院的新僧伽,采取过激的护教言论和行动,把经忏佛事“妖魔化”了,以严重损伤僧尼基本功的巨大代价,换取社会新潮流好感的微薄代价,再加上当代反“右派”运动和“文革”的冲击,大陆汉传佛教僧尼朝着“弃本”(不做经忏佛事)、“逐末”(追求名利)的歧途发展。弘一大师以一代律宗宗师的身份,亲自为一位贫民老婆婆做经忏佛事,就昭示我们,做经忏佛事要在高举以戒为师的旗帜下,才能做得如法如律,才能获得自利利他的双赢。

  四、结语

  弘一大师的随缘经忏佛事观,是建立在以戒为师和以法为师的佛教信仰的基础之上,是对汉传佛教经忏佛事的历史价值的传承,是对中国传统孝道的张扬广大,是抵制汉传佛教世俗化、被妖魔化的利器,是寺院道风建设的具体内容,理应大力提倡,重塑当代汉传佛教的大乘佛教形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弘一大师       经忏观)(五明学佛网:弘一大师       经忏观)  

 温金玉教授:南山日月辉大唐——从道宣律师到弘一大师 

 蔡惠明居士:印光大师与弘一大师的法缘 

 蔡惠明居士:夏丐尊与弘一大师的法情道义——纪念夏丐尊居士 

 陈永革博士:弘一大师研律明戒 

 陈永革博士:论弘一大师的弘律志行及其僧范律行 

 江灿腾教授:从纪念弘一大师百十一岁冥诞谈台湾佛教文化主体 

 传喜法师:宿具善根断食出家——弘一大师讲堂开示 

 弘一大师:福报怎样才能享不尽? 

 弘一大师:怎样对待要去世和刚去世的人 

 弘一大师:临终之际勿闲谈杂话 

 弘一大师:病重时怎么办? 

 广钦老和尚:像印光​大师、弘一大师这么有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