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钟茂森:《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学习心得 第4集


   日期:2015/2/12 15:2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请坐。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俞净意公遇灶神记》。我们昨天讲到俞净意公遇到灶神爷示现,变成一位叫张先生的人到他家里点化他,非常直率,把俞净意公身上的毛病、习气一一举出来。这些毛病、习气要戒除,是俞净意公在乡里文昌社所提倡的规条,但是俞净意公条条都犯了,所以张先生对他非常不客气,告诉他,你是专务虚名,根本没有做到你自己所提倡的规条。

  我们可以想像,这个文昌社所制定的规条,可能他乡里真正依教奉行的人是少之又少的。为什么?因为提倡这个规条的人,俞净意公先生自己都没有做到,他自己没做到,怎么可能说要人跟他学、跟他做?所以一定要自己先做到,才可以去讲,讲出来的才可以感人。好像学习《弟子规》,很多父母认为《弟子规》是给自己的儿女学习的,叫自己的子女去背,但见到他们背了《弟子规》之后,没什么进步,反而增加了很多傲慢。以前不会背《弟子规》,他还没这么傲慢,现在他会背《弟子规》了,他竟然看不起父母,原因何在?这个原因是做父母的没真正把《弟子规》做出来,所以这些子女见到父母没做到,他当然不服气了,「你都没做到,怎可以叫我去做?」所以,学习《弟子规》我们要知道,首先要要求自己做到,自己做到之后,然后才去劝导其他人做到。在一个家庭里面,《弟子规》是给父母做的,是父母表演的一部教材,他把《弟子规》条条都做出来,做给自己的儿女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化的效果,儿女看到父母做到,自然就明白《弟子规》了。

  我们的师父上人非常重视提倡《弟子规》的学习,因为,如果《弟子规》都做不到,学佛根本就没基础,不可能会入门的。所以我们学完这一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之后,明白如何改造命运,就要真正去落实,把我们的生活、思想纠正过来。用什么标准?用《弟子规》、用《太上感应篇》、用《十善业道经》。所以我们完成这篇文章的学习之后,就会一起学习《弟子规》。今天和明天,我们可以圆满这篇文章了,从后天,二十三号开始,我们就会一起来学习《弟子规》。我们今天来继续看《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的正文。请看第二章,「灶神劝勉」的第七段:

  君连岁所焚之疏。悉陈於天。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恶。数年无一善行可记。但於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YIN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於胸。不可纪极。此诸种种意恶。固结於中。神注已多。天罚日甚。君逃祸不暇。何由祈福哉。】

  到这里是一段。张先生指出俞净意公的意恶,接著告诉他,你每年除夕时写的疏文,不是没上达到上帝那里,有禀告到他那里。上帝都看过你的疏文,所以他很关心你,他派『日游使者』,他的大使到你家里视察,看看你究竟有没有可以给你加福的地方,看看你的善恶。你如果是善,你就加福,就有福;如果你还是恶,就没办法加上。看了几年,都『无一善行可记』。这个『上帝』是民间所讲的玉皇大帝,在佛家里面叫做忉利天主,也叫做三十三天天主,是天上的皇帝。他是属於欲界天的,欲界天再上有色界天和无色界天。上帝也是六道中的众生之一,但这种众生比我们人要高级得多,他们的智慧、福报要比我们高得多。他知道因果报应,他知道慈悲关怀一切众生。天人的福报是因为他有一种慈悲喜舍的心,有这些善心才可能上到天。

  俞净意公一家的不幸,不是上帝不慈悲,不肯降福给他们,而是俞净意公不是受福之器。好像一个容器,你的容器本来可以装水,但是容器下边是漏的,水一装进去它又会漏出来,装不住,它是个有漏之器。所以我们知道,学佛的人天天求佛菩萨加持,见到好像都还是事事不顺意,好像佛菩萨没加持给我们,为什么?原因不是在佛菩萨那边,原因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有障碍,障碍著我们的福报现前。

  什么是障碍?这个文章上所讲的『但於私居独处中,见君之贪念、YIN念、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憧憧於胸,不可纪极』,这就是最大的障碍,你念头不善。你念头不善,你就不是能够装福的容器,我们说福器,要装到有装得福的容器里面才叫做福器,你不是真正的福器,装不住福。所以要怎么做?真正要改心,《无量寿经》所讲的「改往修来,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愿辄得」,福要靠自己去求的,自己能够改心,改恶修善,自自然然就感得福报的降临,自自然然得到。

  其实不是上帝降福,也不是佛菩萨降福,这个福是哪里来的?是自己种善因得的善果。所以灶神劝导他,想真正改造命运,首先把你有漏的器补好,要改过。从哪里改?从念头上改,一定要把自己的贪念、YIN念…这些不好的念头统统去除。『贪念』,我们知道,贪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贪心,不肯施舍、不能够放下,这个就是贪念。贪的对象有很多,有贪财,有贪色、贪名、贪便宜,甚至贪功德,去做功德还要比别人多、比别人厉害,什么都是贪。学佛的人还贪佛法,认为《弟子规》不行,我要学《华严》、《法华》,学这些大经大论,统统都是没断贪念。

  如何断贪念?我们讲最简单的,把对世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断掉。断贪,首先要深信因果,知道一饮一食,莫非前定,你这一生能够享受多少,都是你前世所修的福感得来的果报。正是俗语所讲的,「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还有一首流行歌好像都是这样唱的,这个是真理。知道有因果,贪求的心就可以放下,你要知道,你所享用的一切都是你命中带来的。即使是你做坏事,你去偷东西、去抢东西,你偷回来的、你抢回来的,都是你命中该有的;如果你命中没有的,你偷都偷不回来,抢也抢不回来。你不信试试,你想去偷钱,去银行偷钱,都没去到银行的保险箱那里,警报就响了,你被捉住了,所以,证明我们贪是没有用的,何必要贪?「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真正明白事理,他不会去贪,做君子,他乐得做君子;他不明白因果的,他去做小人,去贪,贪得来的都是他命中该有的,冤枉做小人了。

  第二个『YIN念』。YIN念这条现在现代社会也是很泛滥。社会乱,YIN念泛滥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你走在街上,好像我们尖沙咀这个地方,街上的广告画面统统都是引发人的邪念,所以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怎么可能不会乱?真正希望学好、真正想在这一生提升自己的人,这一点一定要去戒,使自己念头纯正、清净。戒YIN念确实不是容易的事情,我们听俗语都有讲,「英雄难过美人关」,即使你在沙场上叱吒风云,可以带雄兵百万,这种英雄都未必能够断YIN念,所以能够断YIN念的,你是英雄中的英雄。怎样断YIN念?古圣先贤很慈悲,知道众生的习气毛病太重,开出很多方法,都可以拿来作参考。在这里我也总结了一些,关於如何戒YIN的方法给大家参考。

  第一种方法,首先要立志,立志要高远。古人说「志在圣贤」,学佛的人立志要成佛,有这些高的志向,人的情趣就会高,就不会低俗,他就不会容易受诱惑。在明朝,有一位书生叫刘理顺,这位刘理顺是一位英俊的少年,他学业非常好,一心一意学做圣贤,他希望考功名。因为家境比较贫寒,所以在一个大户人家家里教书,做私塾老师。因为刘理顺的学问、道德非常好,大户人家很喜欢他,所以特别安排了一位年轻美貌的丫环去服侍刘理顺,而且要这个丫环住到刘理顺的房间里面,服侍他三年。三年之后刘理顺准备上京赶考,要辞别这个主人,这个时候刘理顺很感恩,向主人讲,三年来,我得到主人你的厚待,非常感恩,你还特别安排了一位丫环照顾我的生活,很感激。现在我要上京赶考了,这位丫环你可以把她许配他人。这个主人一听这样的讲话,心里很不开心,问刘理顺,这个丫环已经照顾先生三年了,恐怕感情都不错了,你为什么要这么讲话?不如你就把她带上路,做你的妾也好。刘理顺一听,就非常严肃的回覆主人,他说,我们读书人是明白道理的,不可能在自己正室未娶之前谈娶妾,主人的心意我很感恩,但是三年来,我对这个丫环一点邪念都没有,只是抱著感恩的心,对她没有任何的不良举止。主人听见刘理顺一番义正严辞的话,心里面有点半信半疑,他想怎可能说美色当前而不乱?就找人去问这个丫环,甚至检查她的身体,结果发现她果然是清白的。主人对刘理顺非常赞叹,特别写了一首诗,称赞刘理顺是当代的柳下惠,真正做到坐怀不乱,心里面没一点的邪念。

  我们看刘理顺先生之所以能够做到美色当前而不乱,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他心里面是有很高的志向,一心一意想做圣贤,不会因为这些诱惑而改变他的气节。刘理顺后来上京赶考,结果一举高中状元。考了状元之后,刘理顺也不热衷於做官,他是一心一意去学儒,成为一位著名的儒学学者。我们看见这位刘先生,确实他做到了君子之行。第一种方法是立志要高,当然每日都要看书,看圣贤书。古人说圣贤书「三日不读」,如果您三天都不读圣贤书,面目全非。所以真正有这种发心,这一生学做圣贤,学做佛菩萨,经书不可不读。

  第二种方法是要认识到YIN欲的危害性。在美国有一条新闻,最近的一条消息。在New Orleans,就是新奥尔良这个城市,有一男子,这个男子有一天去酒吧喝酒,有两个年轻貌美的少女很热情和他打招呼,甚至和他一起喝酒,他们有说有笑。结果喝了酒之后,这个男子慢慢就不省人事。当他醒来之后,他发现他已经是全身赤裸裸被放在一间酒店房间的浴缸里面,他身上还放有很多的冰。这个时候他想动,但是他觉得全身无力,於是他立即打电话求救(美国打九一一求救),后来医生来救他的时候,发现他的两个肾已经被切除了,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个女孩子是用美色去诱惑他,陪他去喝酒,好像很高兴,结果酒里面放了迷药,在他昏迷过程中,他的肾已经人工切除了。为什么会切除肾?因为在美国一个肾卖几万元美金,这些黑社会集团利用美色去诱惑人。他无端端的两个肾没有了,非常悲惨,有生命危险。所以从这个例子我们知道,YIN念是有非常大的危害性。

  两年前,在北京一份报纸叫「新京报」公布了一个消息,中国某高校的经济学院院长,因为嫖娼被公安部门捉获。结果这件事曝光之后,大学立即开除了这位经济学院院长的党籍和行政职务,大陆讲是双开,开除党籍、开除行政职务。你看这位经济学院院长,本来是一位年富力强的教授,他还拿著国务院的津贴,博士生导师,可以讲他学术上的成就如日中天,但因为在男女关系上的不检点,整个一生就这样断送了。你看看他的父母会多悲伤,他的家庭,他自己的妻子、儿女会多痛心、多愤恨。所以YIN欲危害人的身心,危害一个家庭,危害一个社会。

  这个危害最直接的,体现在离婚率高的问题,现在社会离婚率年年攀升,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因素是因为YIN欲泛滥,不能控制,有这些所谓的婚外恋(婚外情)。在美国国家健康统计局统计中我们看到,二00二年美国离婚人数是八十万人;中国的台湾离婚率高居亚洲第一,二00一年的统计是每结婚的三点五对夫妻里面就会有一对离婚;在中国二00三年的统计是,全年有一百三十三万对夫妻离婚,这是惊人的数字。你想想,一个家庭的离异绝对不是两个人的事情,直接影响到儿女、双方的父母,产生的影响是全社会的。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如果这么多细胞都坏了,这个社会就会乱了。所以,我们知道YIN欲泛滥的危害这么大,我们要怎样?从我做起,我要做一个好样子,为这个社会做一个好榜样,这样我就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出一分力量,做一分贡献。

  对於YIN欲泛滥,另一个非常大的危害是堕胎问题。这个问题十分严重,根据中国人口网的资讯,在台湾每年有三十至五十万人堕胎,在美国每年至少一百五十万次的堕胎手术,这个非常惊人。你想想在二次大战当中,希特勒屠杀了五百万的犹太人,算是历史上罪大恶极的罪人;但是有多少人明白,每一年堕胎的人数累积起来,你看看就美国来讲,每年一百五十万人堕胎,十年就一千五百万,是希特勒所杀人口三倍。什么造成的?YIN欲泛滥。所以我们想想,为什么这个世界会乱,会这么多天灾人祸?因为怨气生成。怨气,我们知道来自於杀生,我们不讲屠杀畜生,光说屠杀人,你说杀多少?每年这么大一个数字的堕胎率,有多少婴儿在母亲的肚里面被整成碎片挖出来?你想想,一个婴儿都有灵魂,他本来来这个人间做人,但是他被剥夺了人的资格,被残害而死,你说他心里面的怨恨有多大!

  这里向大家报告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全世界堕胎人口当中,大部分是十五岁到二十岁的青少年,少女,平均每分钟就有十名少女进行流产,每分钟十个堕胎。换句话来讲,每六秒钟就会有一个小小的生命被残害而死。换句话来讲,我这句话还没讲清楚,未讲完,已经有一个小婴灵被残害了。要知道为什么世界有这些天灾人祸?自作自受。所以,了解到YIN欲的危害,真正要谨慎,我不可以做出对自己、对社会、对人类不负责任的行为,忍一时,勿舐刀尖之蜜。这个快乐叫做刀尖之蜜,好像刀尖上面有一点蜜,蜂蜜,很甜,但是你去舔它,一舔,都没尝到甜头,舌头就被割了。

  戒YIN的第三种方法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动、非礼勿言、非礼勿听,这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修身的准则。非礼的东西,不符合礼义、不正当的东西,我们勿视,就是不去看。好像广告,电视中黄色节目、在网路上面黄色画面,我们非礼勿视,不去看,不污染自己的清净心。我们的心是本善的,「人之初,性本善」,本来是善,纯正纯善的心,为什么去污染它?你去污染它,叫做自己作贱自己。非礼勿听,是讲不三不四的事情,不好的歌曲、流行音乐,那些糜糜之音我们不要听,听了之后会使自己的情趣堕落。非礼不言,不好的话,特别是男女方面的话我们不要讲,做一个正人君子,不要开那些玩笑。非礼勿动,就是不应当做的事情不要做。身体造作、举止行为堂堂正正,有一个君子的模样出来。特别在异性面前,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安详、自己堂堂正正的神态,千万不可以随便。所以,真正要做到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日常生活中好好把持自己,这样就能够断YIN欲,因为小小的行为如果不注重,累积起来就容易酿成大错。当然这个是需要自己平时用功夫,读书明理是非常重要,要知道一个人真正有没有福报,第一看他有没有修,第二他不可以有犯过失,如果犯了过失的话,就把他的福报抵消了。

  在这里和大家讲一个故事,在明朝嘉靖年间,同俞净意公一个年代,有一位书生,这位书生英俊潇洒,他是独身,他家旁边有个邻居,是一位寡妇,也长得很年轻美貌,这个寡妇很留意这个书生,心里面生起了爱慕之情。这个书生当时正准备上京赶考,考试。有一天,这个少妇在隔壁叫他,叫他的时候,那个书生听到就有点心动,走到墙边应她。他一应她,那个少妇就很高兴,叫他翻墙过来。他真是拿了一把梯爬到墙头,在爬的时候,他突然之间生了一个正念,我是读书人,怎可以做这些鬼鬼祟祟的事?这不像个正人君子。所以爬梯爬到一半他下来了。那边的女人在那里再叫他,在那里诱惑他,他又心动了,又上了梯,爬到墙头,这只脚已经跨到墙的那边,骑到墙头的上面,正想要向下面跳的时候,突然之间他就想起这样做不对,人要讲伦理道德,非礼的事情不可以去做,非礼勿动。他想了之后一咬牙关,把那边的一只脚又提上来,从这边梯下去了,回到自己房间里面,把大门一关,窗户一关,不理外面,自己还是读自己的书。

  这位书生很难得,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在诱惑面前他有心动,一般凡人这是正常的,但他难得的是用圣贤的教导来规范自己,所以他能够抵得住诱惑。结果后来他上京赶考,考试考得很顺利。考官在改卷的时候,改著改著有点困,在看得朦朦胧胧的时候,考官听到有个声音在他耳边讲话说,今科状元是什么人?今科状元是骑墙人也!那个主考官突然之间醒了。这句话他听得很清楚,「今科状元是骑墙人」,骑在墙上的人,他就觉得很奇怪。后来改完卷,放了榜,一般京城上面考进士,开榜头三名是皇帝点的,状元、榜眼、探花三名。这个主考官就把状元请过来,就是这位书生,就问他,我有一件事情不明白,为什么我在改你的卷的时候,朦朦胧胧中听到一个声音说,今科状元是骑墙人。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书生一听,心里一震,然后才把自己这段经历告诉这个主考官。所以,你真正知道鬼神在头上监察,假如我们这件事情做错了,这个书生的脚跨过去,真正跳下去,得这个状元就很难了。

  文昌帝君是专门主读书人的功过,如果有薄行的,他犯了规、违反了伦理道德的人,主考官的名册上面就没有他的名字。所以要知道这件事情,戒YIN得福,犯邪YIN会得祸,真正明白这些道理,我们要肯去做。这是无始以来的习气,要断不是那么简单,怎样去断?除了刚才所讲的几种方法,立志要高远,读圣贤书,深信因果,明白有因果道理;而且日常生活中的举止行为要谨慎,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可能有些人说,这些方法是好,但有时候真正诱惑在面前的时候,可能按捺不住,很难控制好自己,当欲火中烧的时候,要怎么办?确实是不容易,这里还有一个很奇妙的方法,大家不妨去试用,我把这个方法告诉大家,大家就明白了。

  在唐朝,有一位读书人叫做狄仁杰,后来他做了武则天的宰相,也是一位清官,很贤能的宰相。狄仁杰在年轻的时候,家境也不是很富裕,但是他很喜欢读书,也向往圣贤之道,所以他很用功读书,准备上京赶考。他上京赶考的时候,一路走,走到一个客栈,天都快黑了,就在客栈借宿一晚。客栈的主人是一位寡妇,她的先生刚刚去世。这个寡妇还很年轻,也长得有点姿色,见到狄仁杰风度翩翩,心里面就很爱慕。於是那天晚上,她就来到狄仁杰的房间敲门,狄仁杰正在看书,突然间听到有敲门声,就问是谁,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主人,这位少妇。

  狄仁杰很快知道来访者的来意。他对这个少妇非常严肃的说,刚才你进来的时候,我心里面一动,但是我立即想到过去一位老和尚和我讲过一段话。这个老和尚很会看相,他见到我之后和我讲,说你生的贵相,将来会有大富大贵,但是你要注意,一定在美色上面不可以失足,一定要谨慎,如果过不了美人这关,你将来的前途就会断送。这样提醒狄仁杰,狄仁杰就立即请教老和尚,说当美色在前的时候很难控制的,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帮我一下子就把自己的欲火降下来,平息它?老和尚就和他讲了一个非常妙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叫「不净观」。他说,当你见到美貌女子的时候,为什么你会起欲火?是因为你被她表面的美貌所诱惑、所迷惑,如果你能够用不净观,你就可以立即把这个欲火降低、平息。你要知道,虽然她在你面前,这张面皮是很年轻、美貌、白嫩,但是在皮下包的是一层骷髅,一副白骨头,骨头上连著筋,筋上面拉著肉、血,身体上也是,整个身体里面全部都是些肠、胃…乱七八糟在一起。吃下去的东西还有些味道,发酵了不好闻,排泄出来的更加臭,全身里面全部都是臭秽不堪。你再想想,如果当这个人,现在年轻的时候她很美丽,万一她得了重病的时候怎么办?可能面色憔悴、苍白,头发长长的,因为没人照顾,所以营养不良,眼圈黑了,眼窝深陷下去,嘴唇苍白,看见好像个鬼一样;再加上没多久她就死了,死了之后假如没人收尸,那个尸骸被扔在野外,可能野狗咬一只脚去了,然后慢慢身体腐臭,很多的蚊虫从里面生出来,那个时候你还会不会喜欢她?狄仁杰一想,是啊!如果这样去观想,确实,即使有一个天女在你面前,你都不会动这个YIN心。

  狄仁杰就和这个少妇讲,刚才我就用这种观法,你一进来的时候,我吓的一惊,即刻起观照,因为日常都已经在训练,所以见你来,我就即刻用这种观想,就能够心很平静,心如止水。狄仁杰就劝她说,你现在不妨用这种观法来观我,就可以把这个YIN念平息,一盆冷水泼下去,什么火都灭了。那个少妇就用这种观想,观想了一阵子,然后拜倒在地,感恩狄仁杰不只保全她的名节,而且能够教给她戒YIN的方法,她非常感恩。之后狄仁杰继续上京赶考,考上了功名,后来做了大官。做了大官之后,他还到处尽力推广戒YIN,销毁那些YIN书,净化社会风气。这个妇女因为受到狄仁杰的教导之后,一生守节,确实成为一个非常清白的节妇,后来都受到朝廷的表彰。所以你想想,狄仁杰的一点正念,救了两个人、救了整个社会;如果狄仁杰当时一念之差,他堕落,害了自己又害了人,也带坏了社会的风气,所以祸福在人一念之间。

  这个不净观确实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年轻人,在这个花花世界里面顶得住诱惑,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佛经里面经常有教导这些方法,像《安士全书》引用的《禅秘要经》,里面有一段的经文上讲,「佛告阿难,若有四众,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欲求解脱者,当学此法,如饮甘露。此观成已」,这不净观成就之后,「欲火自息,纵见天子天女,犹如癞人。自身他身,乃至尽欲界众生,亦复如是。若服此药,是大丈夫,天人之师,不为爱恩大河之所漂没。当知是人,未出生死,其身香洁,如优钵罗,人中香象,龙王力士,摩醯首罗,所不能及」。这段经文的主要大意是佛告诉阿难尊者,说如果四众弟子里面,无论是比丘、比丘尼,或者是男居士、女居士,他能够对生死轮回看得破,生惭愧心,想求解脱,应该修这个方法,就好像甘露一样。这个方法如果成就之后,能够使自己欲火容易息灭,纵使你见到天人、天女,世间所谓的白马王子、白雪公主都远远比不上,见到美貌的天子,女的见到天子,男的见天女,如果修成这个观法之后,犹如看见癞人,好像全身生了疮的人。为什么?因为他全身里面常流不净。他能够可以真正叫做大丈夫,他成为天人之师,他不会被爱河所淹没。众生之所以不能出离六道轮回,是因为这一点YIN爱之心不能够放下。所以知道,这个人虽然他这一生还没出离生死轮回,但是他已经是其身香洁,他已经是有香洁之身,好像优钵罗花那样香洁。所以人中即使是大王、皇帝,乃至天界的天人、龙王都不及他。这个是教导我们真正想学佛、想这一生了脱生死的人,一定要在断YIN这方面下功夫。

  下面『嫉妒念』,这也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这个嫉妒念是别人有才华他会嫉妒,嫉妒心放不下,看见别人比我能干,或者看见别人比我地位高,比我们有钱、有才华,心里面就不舒服,这个就是嫉妒。嫉妒好像毒蛇一样伤害我们的身心,所以一定要去戒它。如果在佛法里面,见到法师讲法生起嫉妒心,甚至要破坏他,这个造的罪业就非常大了。在《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的经文里面就讲了这样的一件公案,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六十个菩萨,当时因为他们不好好修行,弥勒菩萨带他们拜见佛,佛就给他们开示,为什么你们在佛法中不能够专心修行、一心精进,反而经常偷懒、不依教奉行、退步,为什么?这是有前因的。前因在过去,拘留孙如来佛的时候,拘留孙如来是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一尊佛,这个时间很漫长,你们这六十人当时是跟拘留孙如来的佛法出家,出家之后你们持戒修行都很好,但是你们持戒修行生起骄慢之心,骄傲自满,认为自己,「你看我持戒很精严,我的戒律做得很好,人家都不及我」,有这些傲慢心。因为他对持戒的功德生了执著,生了傲慢心,当他见到有些法师在讲法,他心里就嫉妒,他看到有两个比丘在讲佛法,心里面就不欢喜。

  我们的老法师曾经讲过,说你如果想去学讲经,你要知道,你讲得不好无所谓,最多被人批评、被人笑一下就算了;如果你讲经讲得好,你就会走投无路,为什么?因为个个都嫉妒你,见到你法缘殊胜,他心里面放不下,他就来诽谤、来障碍。这些持戒比丘见到说法的法师也是这样,生了嫉妒心,他讲这些法师在行YIN欲事,搞男女关系,这样讲这些法师,结果听法的人听了,觉得法师是这样的,就不来听,就把这些听众的法缘断了。你要知道,断人的身命罪还是小,断人的法身慧命这个罪就大了。所以由於这些比丘断人的法身慧命,造了这些重的罪业,本来别人听法师讲经,他可以得度的,他可以跳出六道轮回的,但是因为你一诽谤、一障碍,好了,他这一生没有希望,他没有信心,对法师没有信心,当然不会依教奉行。这个罪是谁的?诽谤的人。所以这些比丘立即那一世就堕地狱,他们在地狱里面,佛在经上面讲,六百万年在阿鼻地狱,受完阿鼻地狱的苦报以后,阿鼻地狱是无间地狱,即这些苦是不停的,一进去,分分秒秒、时时刻刻在那里受苦,而且受的苦是极痛的苦,这是一刻都不停,六百万年受苦。然后这个报报完了,换一个地狱,换到等活地狱,四百万年;接著再转到黑绳地狱,二百万年;然后六百万年在烧热地狱。黑绳地狱就是用一根黑绳捆绑你,烧热地狱是用火烧你,这些地狱总共加起来一千八百万年。

  你看看漫长的岁月,受这个地狱苦之后,可以投胎出来,投胎出来做人还有余报,五百世生盲无目,一出生他就是双眼瞎,残疾儿童。而且由於他的残疾,智慧不开,很愚钝,常常都失去正念;身体残缺,残疾被人取笑。所以这些人五百世受完之后,这个罪业才消完。后来因为以前出家修行的善根,再次在释迦牟尼佛座下闻法,他要到后五百岁,是末法时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叫末法时期,这个时候他们这些人才可能真正遇到佛法,遇到佛法之后他就会修行,最后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所以你想想,这些出家比丘本来这一生可以成就,结果拖了一千八百万年的地狱果报,还加上五百世的残疾苦报,是什么原因?由於嫉妒心,诽谤法师,得这样的果报。你看现在的人,他不懂得这些因果道理,他够胆大,他敢做。你看老法师一生弘法利生不容易,多少人在诽谤,多少人在障碍,不知道造这些罪业的人将来的苦报有多惨!所以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不可以生一念嫉妒心,这一点心让我们痛苦无穷,嫉妒是心灵的肿瘤,心灵的不治之症。

  下面又讲到『褊急念』,俞净意公生性比较急躁,他的气量比较狭窄,不能够容人,不能够容事,见到人的过失,他心里就放不下,一定要去批评。一些事情如果稍微繁琐一点的,他就不耐烦,心里面容不住,他的心量不大,很小。听的话也装不住,《弟子规》里面所讲的「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就是你未听到真的事情,不是很确认的事情,你不可以乱传。听到某个人讲的话,他心里面装不住,他就要跟别人讲。这些人都有,现实里面很多这样的人,这个是什么?褊急,心量狭窄。所以真正要去改这些念头,要养自己的宽容之量、安详之气,这样才容得大事,世间人讲的「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的额头可以骑马」,大人都有大量,有大量的人就有大的福报,量大福大。

  下面『高己卑人念』,这是讲俞净意公傲慢,认为自己很高,看不起别人。他这么穷又考不上功名,他都看不起别人,看到别人考上功名,他会说,「徒有虚名,可能他是拿钱去贿赂主考官,才让他考上的」。没有原因都造一个原因出来,为了显示自己的清高。总之见到别人比我好、比我能干,他总是去诋毁别人,找一些理由把别人讲衰、讲低,这些都是大的过失。所以人一定要修养自己谦虚的品德,凡事谦虚,对任何人都要谦卑,把自己的姿势降低,恭敬别人。恭敬要平等,不是说官位很高的、大富大贵的人,我就特别恭敬一点,不是,我们是平等恭敬。平等恭敬是这个心,在礼节上面当然不同,对老人家和对小孩子的礼节不同,对男人、对女人,各种角色的人,你平等的恭敬,但用的礼节不同。用不同的礼节,表示的都是同样的恭敬心,这样用谦卑把自己的傲慢心压下来。

  下面说的『忆往期来念』,是指妄想很多,他过去的事情经常反反覆覆在脑海里面,整天想过去的事情。可能以前自己年轻的时候有过一些辉煌的业绩,津津乐道,逢人就说,很多人都这样说;有的人过去的苦,整天心里想著,整天对别人说,自己以前怎么苦,或者以前哪个人对我不住,想著这些东西。有的人「忆往」,想过去,回忆,这些都是妄想。「期来」是对将来很多的期盼,很多的想法、计划或者担忧。你看香港人,大部分香港人,我见到都很辛苦,工作很辛苦。为什么辛苦?因为他的心理压力很大,整天都担心自己明天的收入状况如何,万一我没有工作怎么办,这个压力很重。学佛的人经常想著我现在时间还多,我明天再修行都没有问题,不用这么快。把这个希望寄望於将来,不肯当下就努力,这些都属於期来。这些忆往期来念统统是妄想,它障碍我们的清净心,障碍我们的修德之心。所以人真正想修德、修道,真正想改造命运,要把握住当下。

  人的生命有多长你都不知,你看佛跟他弟子的一次谈话,佛就问大家,你们都说一下,人的生命有多长?有一个弟子说,人的生命是昼夜之间,你看一个人今晚睡觉,这双鞋摆在外面,明天能不能起来穿回这双鞋都很难说,昼夜之间。有一个弟子说,不对,人的寿命在饭食之间而已,一餐饭可能没有吃完,噎著就去了,时间很短。佛听这两个人的答覆都不同意,继续问。后来有个弟子说,人的寿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这样就死了。所以你说人的寿命有多长?呼吸之间。佛听了之后点头,确实。所以真正懂得这个道理,我们要修德修业,把握住当下,人还有一口气的时候,就可以改造命运,千万不可寄希望於来世,或者寄希望於明天,明天有没有都不知道,今天有一天的工夫,就有一天的进德修业。

  『恩仇报复念』,这里是说,心里经常都缠著什么人对我有恩、什么人对我有仇,很多的是非、善恶在心中,影响清净心。特别是记住仇恨,人家对不起我的,可能他不一定是故意的,无意的对待你,你就怀恨在心,报复,以后寻找机会报复,这个念头都是恶的。我记得我以前就是,未学佛之前恩仇报复念很强,人家对我好,我很记著;人家对我不好,我都记住。我记得我在中学读书的时候,我爸爸为我缝制了一件衬衣,结果这件衬衣有一次打球的时候,被一个同学不小心扯烂了。因为这个衬衣是我最喜欢的,我爸爸为我亲手做的,我见衬衣被他撕坏了,心里非常愤恨,这个记在心里面记了很多年,说我一定要报复他。那时是小孩子就有这些恩仇报复念,学了佛之后才知道要把这些念头放下。即使是人家故意对我不住,这个都是什么?是我前世欠了他的,今世他对我这样,我等於是还给他,还债,不可以心里面有怨恨,心里面有怨恨,这个怨结就结在一起,打不开,来世见了面还是仇恨,这些都要统统放下。这些就是俞净意公心里面存在的恶念。

  俞净意公听见灶神爷为他一番点化之后,心里当然非常害怕。说你的念头『憧憧於胸』,非常复杂交缠在一起,非常多,你这个意恶这么重,神灵对你意恶的记录已经非常多了,你可能很快就有更多的惩罚要降到你的家里,『天罚日甚』,你想逃,想避祸都避不及,还想要祈福?俞净意公听到这样,心里就很害怕,为什么我心里面想的念头,我自己都不是很清楚,这个人竟然这么清楚!你看下面一句话说,请看下文:

  公惊愕惶悚。伏地流涕曰。君既通幽事。定系尊神。愿求救度。】

  俞净意公很害怕,难道前面这位张先生就是神灵?真是头上三尺有神灵,什么事情都骗不了他。他就『伏地流涕』,伏地是趴在地上,痛哭流涕,真心的忏悔,祈求张先生指点他如何改正过失。他说,你既然能够知道这些『幽事』,幽事就是心灵深处不为人知的念头,神灵都知道,你既然知道,你一定是『尊神』,所以『愿求救度』。最紧要这四个字,古人说,天大的功劳,都敌不过一个傲慢;海一样深的罪业,都敌不过一个忏悔。人能够忏悔,能够回头就有救,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你看俞净意公,他听见张先生一番话之后,他服气了,他就趴在地上求忏悔,希望张先生给他指点迷津,告诉他如何改恶修善的方法,他愿求救度,希望他救度他。佛菩萨、神灵对我们的救度,怎样救度?就是点化我们要我们明白,自己能够改恶修善,这是他们对我们的救度,不是说天上掉下一万块可以救度我们,降福,不是。他的降福、他的救度,是能够使我们觉悟,觉悟之后改造命运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心念一改,这个正是「一切法由心想生」,恶心改成善心,这样恶运就变成好运。我们看下文,张先生怎样来点化他,既然俞净意公现在想改过、想自新了,张先生就告诉他改造命运的方法。

  张曰。君读书明礼。亦知慕善为乐。当其闻一善言时。不胜激劝。见一善事时。不胜鼓舞。但旋过旋忘。信根原自不深。恒性是以不固。故生平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何尝有一事著实。且满腔意恶。起伏缠绵。犹欲责天美报。如种遍地荆棘。痴痴然望收嘉禾。岂不谬哉。】

  这位张先生为他点出如何改造命运。他说你读书明白事理,知道真正『慕善为乐』,做善事你还是很想去做。为什么慕善为乐?因为真正做善事,心里很开心,做了善事起码得到别人的尊敬,你会觉得心里有一种充实感,你会觉得很快乐。当你听见一个善言的时候,别人讲了一句义正严辞、符合天理的话或者是向上希圣希贤的话的时候,你听了之后你会很激动,你想努力的去效仿;见到一件善事的时候,看见别人做善事,你都觉得欢欣鼓舞,你还是能够随喜功德。但问题是这些善心不能够长久,问题出自这里,不是你不想做善事,是什么?『旋过旋忘』,善念不能够保持,旋就是一阵子,没过多久就过去,没有多久就忘记了,善念不能够相续,所以给恶念相续。原因何在?为什么你不能保持善念?原因在於『信根原自不深』,你没有信根,或者你的信根不深、不牢。好像《阿弥陀经》里面讲的「五根五力」,五根里面第一个是信根,信根深就产生力量,就有信力。

  信什么?最重要的信,是信自己本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众生包括我在内,本性都是善的,佛家讲的我们本来成佛,本来就有如来的智慧德相,本来就是佛。对这条一定要相信,这条如果不相信,你的信根就不深;你信这条,根就深,这样就能够产生力量。为什么?因为你能够坚信自己本来是佛,本性是善,现在我有些不善,我有这些烦恼习气,这些不是我本来有的,这些是暂时现象,我是可以把它去除的,这个信心就坚定。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面讲,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本觉」是什么?本来是佛,这个如来的智慧德相。这个本觉,觉悟是你本来就有的;你「不觉」,你就是不觉悟,你有烦恼、有习气,这些是什么?你本无的,你原来没有。既然是本有,可以恢复;既然是本无的东西,可以把它去除。所以你知道这样的原理,你就有信心,圣贤的教育是以这个为中心原理。这一点能够坚定之后,你就能够努力去改过自新,恢复自己的本性本善。我们再看下面一段:

  君从今后。凡有贪YIN。客气。妄想。诸杂念。先具猛力。一切屏除。收拾干干净净。一个念头。只理会善一边去。若有力量能行的善事。不图报。不务名。不论大小难易。实实落落。耐心行去。若力量不能行的。亦要勤勤恳恳。使此善意圆满。第一。要忍耐心。第二。要永远心。切不可自惰。切不可自欺。久久行之。自有不测效验。】

  这一段是张先生劝导俞净意公,想要改造命运首先要改念。把你的贪念、YIN念,前面所说的嫉妒念、褊急念、高己卑人念、忆往期来念、恩仇报复念,统统要放下。这个『客气』我们要知道什么意思,客不是主,主是本来有的,本来有的是我们的本性本善,本来无的是我们的烦恼习气,这叫做客气。那些妄想统统要一刀两断,用我们的智慧宝剑一刀两断,能够克制自己、约束自己,这样去改恶;还要行善,如果有力量能够行的善事,要随缘随分努力去做,不能够图名、图报,就是无求名求利的心。本来应该做的善事,我们去做,无论『大小难易』,想这么多,做善事心犹犹豫豫,有怀疑的心,你就不是真心去做,做得不彻底。你『实实落落』,不要计较得失,不计较成败,努力去做。『要忍耐心』,你做善事可能有人排挤你,有人讥笑你,甚至障碍你,但是你不能够改变你的善心,要忍耐。要有『永远心』,永远做下来,保持一颗纯净纯善的心,不能够放松自己,『自惰』就放松,更不能够『自欺』,自欺是明知应该做的善事,你不肯去做;明知这个是恶的习气,你不肯去断,这个是自欺。你能够『久久行之』,必有『不测效验』。

  久久是说时间,多久才叫做「久」?你都不可以去想它,好像了凡先生那样,头一个三千善事,十年完成;可是第二个三千善事,他三年完成;第三次发愿一万件善事,一念之间完成。久久有多久,你都不要去想,完全看你的真诚心,真诚心程度纯,你就快;你如果不纯,时间就长。「自有不测效验」,自自然然的,不测就是你不可以去测量、不可以估计、不可以计划著等待福报的来临,只做我们一边的善事。最后一段我们来读一读。

  君家事我。甚见虔洁。特以此意报之。速速勉持。可回天意。言毕。即进公内室。公即起随之。至灶下。忽不见。方悟为司命之神。因焚香叩谢。】

  这里张先生说完这番话,他说「因为你事奉我很虔诚,所以我特地来告诉你,点化你」,讲完之后他去到厨房就不见了。俞净意公才知道,原来这位张先生就是灶神爷的示现。张先生最后临别之时,提醒他说『速速勉持,可回天意』,你现在明白道理之后要立即去做,不可以再等待了。如果不这样,你逃祸不暇,你想避祸都避不了,你再不改,就有更多的惩罚;你要改,可回天意,可以改造天意。什么是天意?自己做善得到善报,这个是天意。我们看见俞净意公受到这样的教诲之后,他真心忏悔,发愿改过自新。

  今天的时间到了,明天我们来看俞净意公是如何改过,而且得到善报。今天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儒释道多元文化教育网
改造命运 心想事成—《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学习心得(粤语)  钟茂森博士主讲  (第四集)  2007/2/2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2-195-000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钟茂森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五明学佛网:钟茂森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净土法门法师:《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 

 净土法门法师:《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 

 钟茂森:改造命运,必先改恶念 

 钟茂森:真正有智慧的人,一定要把爱欲看破、放下! 

 钟茂森:一位双博士,真诚拜佛癌症十五天竟神奇痊愈!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白话文版讲解 

 钟茂森:见色而起YIN心,报在妻女 

 钟茂森:防止邪YIN,得延寿、功名的故事 

 钟茂森:每日坚持护生,不与虫蚁众生结命债的方法 

 钟茂森:文昌帝君显灵,奖罚两位读书人的神异故事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04) 

 《俞净意公遇灶神记》讲记(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