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定弘法师:妄语有十罪


   日期:2015/2/13 21: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智度论曰:「如佛说妄语有十罪。何等为十?一口气臭。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三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四智人谋议常不参预。五常被誹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六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忧愁。八种誹谤业因缘。九身坏命终,当墮地狱。十若出为人,常被誹谤。」

《智度论》讲到,妄语有十条大罪,这里的妄语包括四条,就是妄语、两舌、恶口、綺语,有十种罪。

「何等为十?一口气臭」,人喜欢造口业的,那个口里的气味都很难闻,这个我们也真遇到,一张口那气味就很噁心,他自己不知道。什么原因?口业很重。所以自己有这种情况,我们要认真的反省,尤其要防范口业。

第二,「善神远之,非人得便」。善神不愿意接近他,为什么?善神喜欢善人,不喜欢恶人。我们是善人就得到善神的拥护,我们要是造恶,善神就远离。善神远离了,非人得其便,非人是鬼神,恶道的鬼神,心地不善,我们讲冤亲债主,他会来附在你身上。这些事情现在好像挺多的,我现在都常常遇到,全身都有附身的,而且还不止一个,很多。所以附身身上都觉得很不安寧、很焦躁,全身都好像这里痛、那里痛,去医院检查又没事,但是就是受折磨,甚至晚上都睡不著觉,这都是非人来骚扰。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自己要反省,我心行不够善,所以善神没有来护我。如果一个人很有正气,心地慈悲、善良,没有邪念、没有恶念,这个人决定不会遇到这些附身,善神会拥护他,佛菩萨也会照顾他。那么这些非人都是跟自己有这些关係的,多半都是自己过去生或现在生得罪过的。而得罪过,可能是往往从口上,口业上,可能我过去毁谤他,让他生起怨恨,他来找麻烦。

你看佛门里有一个慈悲三昧水懺,悟达国师遭了难,唐朝人,做到了国师,多有修行!皇帝送给他一个沉香宝座,封他做国师,他心里生了一念傲慢,结果善神就走了,非人得其便了。他的冤亲债主找上身,在他的膝盖上长出一个人面疮。这人面疮很不得了,有眼睛、有鼻子、有嘴,还要吃东西,还能说话,把他痛得死去活来,几乎断送性命。后来遇到了迦诺迦尊者来帮助他,帮他解冤释结,这人面疮才开口说话,说我是汉朝时候的晁错。这是汉景帝时代的大臣晁错,因为被悟达国师的前身,他跟他同朝为官,被他下谗言,皇上一怒之下把这个晁错给杀了,晁错就怀恨在心。结果这个人后来出家做和尚了,他做了十世高僧,十世都是大修行人,所以晁错这个冤魂找不上他,有善神拥护。到这一世,你看从汉朝到唐朝,有七、八百年了,结果晁错这冤魂找到机会了,来报復。悟达国师最后修这个三昧水懺,这才化解怨恨。三昧水懺这个法本留下来,它的缘起是这么一段故事,这是真实的。所以他跟晁错为什么结了这么深的冤仇?当时就是口业,两舌。
所以口业如山,不能够隨便造口业,结下的怨恨,可能你看生生世世都解不开。

第三,「虽有实语,人不信受」。因为造口业,你即使什么时候再讲老实话,人家不相信你,为什么?你已经说谎说惯了,你有一天说了个老实话,人家不相信,认为还是你说谎,人家不信受。

在周朝,你看有很著名的例子,周幽王为了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周幽王好色之徒,褒姒是个大美女,不太喜欢笑,所以周幽王成天想著怎么让褒姒笑。有人给他出了一个餿主意,烽火戏诸侯,让他点起那狼烟。这狼烟是狼的粪便燃烧,那烟就很直,而且不容易被风吹散,这是古时候一个军事的讯號。如果是国家有难,特別是国都遭到入侵了,在那个烽火台上燃起狼烟,这个远近的诸侯立刻就带兵来援救。结果这周幽王听了这个主意,於是没事就燃那个狼烟。这时候远近诸侯一看,以为是国都出了事,立刻带兵来援救,急急的跑到城下,就看到周幽王跟褒姒在那城墙之上哈哈大笑。这把诸侯给气了,这不玩弄我们吗?结果后来这诸侯离开了,这个周朝当时出现了犬戎之乱,犬戎造反,这时候那是真造反了,国都真有难了,再把狼烟燃起来了,那诸侯一个都不来。因为什么?你言语不实,人家不会信受。最后周幽王死在乱军之下,西周就灭亡了。

所以说话一定要诚实,如果是我不了解事实真相,说错了话,那是无心说的,那不要紧,立刻懺悔认错,向人道歉,请人原谅。人家会原谅你,因为你是无心造的。如果是你不肯向人认错,那就变成有心了,你不肯懺悔,就是错上加错。如果还要去辩解,还要给自己解释,那就是更加重了人家对你的反感。所以犯了错误,立刻就要认错,这样你的信用才能够建立起来。孔子讲,「人无信则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就不可能在世间立足,所以诚信非常重要。

第四个罪是,「智人谋议,常不参预」,这是打妄语、造口业,有智慧的人俱会在一起,他们討论的问题都非常重要的,他们不要你参加。为什么?因为你喜欢造口业。可能他们谋议的问题非常重要,你听了之后,你隨便在那里说,或者隨便乱传,那就会把事情搞黄了。所以古人有一句话说,「多言者少信」,你说话多的人,信用就少,人家就很担心你,不能信任你了,因为你爱说话。特別你是爱传话、爱打听,道听涂说。这种人,有智慧的人他不会跟你共事,他不会告诉你这些真情,这些重要的事情,怕你把事情搞坏了。

第五个是,「常被誹谤,丑恶之声周闻天下」,这是果报。因为我们经常会批评人、毁谤人,所以也会遭到別人毁谤、批评,犯了一点错误,立刻就会被人指责,给人加上罪名。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我们要反求诸己,所以別人批评、誹谤我们,我们不要去辩解。即使他是造谣生事,我要存什么心態?要感谢他。他有什么好感谢的?是的,因为他对我有恩,他帮我消业障,我这业障如果不是他这么样誹谤我,我可能消不了。他就是这样侮辱我,甚至陷害我、冤枉我,我还在做好事,结果得到是这样的一个果报,这说明我们的业障很重,这样就能消掉。你看他对方帮你消业障,你是不是应该感恩?怎么能够跟他对立,甚至怨恨他?所以这是菩萨存心,一切都感恩,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我们师父老人家一生受到多少人的誹谤,他老人家用什么心?感恩的心。感恩那些陷害你的人,感恩那些障碍你的人,感恩那些誹谤你的人,他们统统帮你消业障,帮你断烦恼、增智慧。

第六,「人所不敬,虽有教敕,人不承用」。因为人如果造口业多,他所说的话,人家就很难去接受。即使是你跟他讲的是好听的话,教导他,他也不听。为什么?因为我们讲的这个话没有信用度,没有那种摄受力,这都是自己口业造成。所以当別人不敬我,我们自己要反省,为什么他不敬我?是自己在言行上没有注意,所以要反求诸己,这样能够提升自己的德行。

第七,「常多忧愁」。造口业多的人,一定会很多忧愁,我们讲常常心烦意乱,烦心的事很多。为什么?有业障。业障都是自己造的,古人讲,「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这都是因为有业障。有业障不怕,要去消业障,怎么消?从自己的过失,消减、消除自己过失做起,把自己的过失改了,业障就消除。

第八,「种誹谤业因缘」。这是常常造口业,就会有別人誹谤我们的因缘,所谓业因果报,自作自受。

第九,「身坏命终,当墮地狱」。这是讲来世报,造口业多,將来要墮拔舌地狱,舌头拔出来,用牛犁来耕,这都是口业造成的。

第十,「若出为人,常被誹谤」。被人毁谤,那是地狱果报受满了,离开地狱了,因为过去还有一些余业未报尽,这一生继续受人誹谤,这都是前生造作妄语恶业的果报。所以我们如果今生受人誹谤,那我们自己要知道,过去生中肯定造作不善口业,现在我们保持我们的懺悔心,绝不犯口业,绝不会反唇相讥。人家骂我,没关係,我绝不骂人;人家说我过失,我绝不说人过失,反而生感恩的心,这样罪业就消尽了。如果要反唇相讥,要跟人爭辩,这是结怨,这个冤业一直结下去没完没了,没有必要。

是非不用去爭,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你真是清白的、无辜的,让时间说明问题,根本不用去辩。像有一位高僧,他有一次被人誹谤,被谁誹谤?被一个女孩子。那个女孩子跟人造了邪YIN的业,怀孕了,誹谤这个高僧,说他干的,他欺污我。后来把孩子生下来,让这个孩子到这个寺院里,跟这个出家人。这个出家人一句话都不答辩,妳说是就是,把孩子送到寺院就接受,就养著,一直养了十六年,孩子十六岁。有一天,这个女人终於是懺悔了,受良心的谴责,跑来向这个高僧认错,向大眾承认错误,当时是我自己犯了邪YIN,诬赖这个出家人,我知道自己错了。把这个事实真相告诉大家,大家才知道,原来这十六年来,都误会了他。

你想想多不容易,一个出家人,在寺院里面,被人诬赖,而且是在这个男女之事上,那真是很不容易过,人家对他是怎么个看法?那多少讥毁、誹谤,天天肯定都有,他就是如如不动,愿意承受。他知道这是过去生中自己造作的业,现在报了,成就了大德,忍辱波罗蜜。所以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闻谤不辩,听到誹谤,不用辩解,你说是就是,你说不是就不是,到时候自然会真相大白,自己也是绝不再造口业了,知道口业果报之可怕。这里讲,「可见妄语之恶业,广生过咎,死墮地狱,慎莫轻忽」,千万要小心谨慎。

恭录自『净宗根本戒』  定弘法师主讲  (第十九集)  2012/7/1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68-001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定弘法师       妄语)(五明学佛网:定弘法师       妄语)  

 宽运法师:十善业道之不妄语 

 宽运法师:若不超生 诸佛妄语 

 卢志丹居士:佛陀告诉你妄语谎话的恶果 

 慧僧法师:佛说梵网经讲录 贰 列重轻戒相(分二) 十重戒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六 2 不妄语的利益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M 1075经:本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三十八)~L 1075经:本 

 定弘法师:如何降伏YIN欲 

 定弘法师:虽YIN佚而生,不如贞洁而死 

 定弘法师:YIN欲伤身 

 定弘法师:想求生净土,要伏YIN欲 

 净土法门法师:妄语、两舌、谗毁之过​是非常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