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念佛是为了什么?何为究竟大利益?


   日期:2015/2/25 16: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我们念佛是为了什么?念佛的目的是什么?

  曾经有一位同修,念佛四天四夜没睡觉,夜以继日的念。后来人家问他,为什么能如此精进?他说为了他女儿的户口能迁入广州。类似的例子很多,念佛求身体健康,求升官发财,求世间福报,好一点的,求开悟,求功夫成片,求一心不乱。

  我们念佛求什么?印光大师斩钉截铁的定论:凡修净业,以决志求生西方为本。「念佛根本道理,是要人生信发愿,求生西方,了脱生死。不可只发求世间富乐,不求生西方。能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世间灾难亦可消灭。非念佛不能消灭灾难也。」念佛,以求往生为根本。很多人念佛念了一辈子,却还是懵懵懂懂。今天,请印光大师来给我们厘清这个问题。

  二、下面是摘自《文钞》的法语:

  佛开念佛法门,唯期一切众生现生即生净土。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了生死者。

  须知佛法,法门无量,若欲以通身业力之凡夫,现生即得了生脱死,离此「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佛也说不出第二个法门了。

  外行人,多多以求悟,求得种种境界,而不以决定求生为事,即所谓「舍本逐末」也!

  若或有生人天之念,则西方便无分矣。以生死心熟极,一丝毫力,可敌了生死心千钧。

  倘不求生西方,但求消灾,及不失人身。犹如以无价之摩尼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其人之愚痴可怜,不识好歹为最第一矣!

  念佛一法,乃佛普度一切众生之最大法门。若有危险,念之即可逢凶化吉。无事时念之,则可消灾增福。然必须要求生西方,方为究竟大利益。

  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纵生到至极尊贵之非非想天,天福一尽,仍复轮回六道。若具志诚恳切念佛,纵将堕阿鼻地狱,尚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

  现在浩劫当前,大家通要认真念佛,求生西方。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纵得福报,也只暂时。福大则造业大,既造大业,必受大苦。若生西方,则永离众苦,但受诸乐矣。

  若有一念求来生人天福报之心,即修持精纯,亦名「违背佛教」。虽种善根,而了生脱死,当在驴年。可不哀哉!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惜?愚人念佛,不求生西方,求来生人天福报,与此无异。

  净土法门,以真信切愿念佛,决定求生西方为宗旨。若念佛人不愿求生西方,即为违背佛教。譬如王子寄居他国,不信自是王子,但愿终日乞食,不至饿死,便为志得意满。其知见之下劣,能不令人怜悯乎?

  须生信、发愿,求生西方,万不可求来生福报。若求来生福报,即是破戒违法!以念佛法门,乃是教人求生西方的法门。汝既念佛,不求生西方,又要求来生,是不遵佛教。此是佛教人必定要依之法,汝不肯依,故名「破戒违法」。

  欲生净土,须先认清宗旨。普通修持,无不以开悟为希冀。而开悟一事,亦非易易。若知净土宗旨,绝不预期开悟。若不注重信愿,开悟亦难了脱。若能一心念佛,不悟亦可往生。

  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则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便难决定矣!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弘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如是决定,则己之信愿行,方能感佛。佛之誓愿,方能摄受。感应道交,蒙佛接引,直登九品,永出轮回矣。

  净土法门,注重在信愿。有不知者,或求人天福报,或求来生为僧,弘扬佛法,度脱众生。此种心念,要丢得干干净净,若有一丝毫,便不能往生矣。往生,则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不往生,纵一生二生不迷,绝难永远不迷。迷,则由有修持之福,而所造之业,为可惧耳。恶业既造,恶报自临,求出三途,恐无其日。

  念佛一法,要紧在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纵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无信、愿,纵能心无妄念,亦只是人天福报。以与佛不相应故,固当注重于信愿求生西方也。

  只知念而不生信、发愿,纵得一心,也未必得往生。果具真信、切愿,虽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往生。

  纵能执持名号,只因不求出离,便成人天因果,受享痴福。因福造业,仍沉恶道。

  以上法语,都摘录自《印光大师文钞》,印祖的开示,字字皆末法之津梁,言言为莲宗之宝鉴。他老人家自己谦称说:「印光之《文钞》,文虽拙朴,所述者皆佛祖成言,不过取其意而随机变通说之,岂印光所杜撰乎哉?印光乃传言译语,令初机易于晓了耳。然虽为初机,即做到极处,亦不能舍此别修。以净土一法,乃彻上彻下之法。」「印光学识褊浅,无大发挥。然能依之(指《文钞》)而行,决定有益无损。决定能了生死于现生,侍弥陀于没后。」

  印光大师有一段经典的开示,我们应该牢牢的记住:「佛唯欲众生超凡入圣,了生脱死。然众生根机不一,心愿各别。或有众生求福、求寿、求财、求子等,只要心诚求之,有求必应。此虽是世间法,然接引下根,渐种善根,故亦满愿。若论佛之本意,唯欲众生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仗佛慈力,临终接引往生西方。一得往生,便出三界轮回之苦。从兹渐进,以致成佛。方为念佛究竟实义。」

  三、这次净宗学院举办戒学研习班,刚开始,部分人有所动摇,对净土的信心动摇了。确切的说,应该是我们原本对净土的信心就不坚固。不是别人要动摇我们,而是我们本来对阿弥陀佛的信心就很脆弱,所以小风吹则小倒,大风吹则大倒。诸位是否记得,师父上人最近在《净土大经科注》第一百零三集里面讲到:「我们在此地学戒律,戒律在这一句佛号之内,没有在佛号之外」。

  善导大师为了坚定我们对净土法门的信心,在《观经四帖疏》里面说,就算「十方诸佛,尽虚空遍法界,现身放光,劝舍净土,为说殊胜妙法,亦不肯受」。祖师这是肺腑之言,对我们真是「恨铁不成钢」,悲心切切。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多次、反复强调,末法时期,想要当生了生脱死,只有一个法门,净土。这是我们唯一的一条生路,所以行策大师才说:「若不专念彼佛(指阿弥陀佛),求生彼国(指极乐世界),必至随业流转,受苦无量」。所以蕅益大师才说出了前人所没说过的一句话,「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

  蕅益大师五十岁那年,对他的门人成时法师说:「我往年念念想恢复比丘戒法,近年念念求生净土」。成时法师不解,后来才知道,大师的意思是:我只有往生极乐世界之后,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力量加持我,我才有能力回来恢复戒律。在这个娑婆世界,看到出家人不守戒律,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于是一意西驰!祖师一意西驰的举动值得我们深思。这段记载,在《蕅益大师年谱》,弘一大师编的。

  弘一大师,律宗大德,倓虚老法师曾经请他到青岛湛山寺讲戒律。弘一大师大概住了半年,临走前给大众最后一次开示,反复劝人念佛。四众弟子到山门给大师送驾,大师说有两句话送给大家做临别赠言,他掏出一个小纸条,上面写着:「乘此时机,最好念佛」。这个经过在《影尘回忆录》,非常感人。

  海贤老和尚常常说:「老佛爷(阿弥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根,是命根,我们用印光大师的一句话来诠释这句话,更为易懂:「将此一句佛号,当作本命元辰,誓求往生。纵令以死见逼,令其改辙,亦不可得。」这就是「根」的意思,阿弥陀佛是我们的命根。

  看看莲池大师怎么说:「今人不肯念佛,只是轻视西方。不知生西方,乃是大德大福、大智大慧、大圣大贤的勾当。转娑婆成净土,不同小可因缘。汝但看此城中,一日一夜,死却多少人?不要说生西方,即生天,千百人中尚无一个。其有自负修行者,只是不失人身而已。」

  「其有自负修行者,只是不失人身而已」,可不可怕?「只是不失人身而已」,这是实际情况,也是给我们敲响一个警钟。我们自诩为念佛人,最终能不能够往生?

  印光大师曾自称,「拟作粥饭自了僧,不做弘法利生梦」。蕅益大师也有两句,异曲同工:「直待西方去复来,普与尘沙击法鼓」。其实,自了真的是自了吗?祖师们并不是自了汉,他们的举止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太多的人,自己没有了,忙着去度众生。《弥陀要解》一语道破,「能自度即普利一切」。海贤老和尚就是最好的例子,他这一往生,度无数的众生。

  四、弟子无修无行,怎么会有心得?只是把祖师的开示搬出来,希望藉学习班这个平台,让更多的同修,透过祖师的开示,坚定念佛求往生的信愿。「凡修净业,以决志求生西方为本」,念佛,唯求往生!这条路对了,其它都不要求。海贤老和尚不是说吗?「什么感应、稀奇,不要求,什么都是自然才好。」功夫成片也不要求,功夫成片是自然而然的,不是求来的。老人家说,「念佛念到一定时候,不管什么时候都在念佛」,这不就是功夫成片吗?功夫成片是自自然然的,不是造作出来的。

  祖师,他们都是修行的过来人,他们的开示吐心吐胆、呕心沥血,句句力透纸背,没有半个字废话。千言万语,无非是为了坚固我们求往生的信愿,极乐世界非去不可!我们的信愿,要坚固到「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往生有望。

  夏莲居老居士说的「欲得八风吹不动,须从一句定纲宗」,一句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将一句阿弥陀佛,如靠一座须弥山一样,无论遇到任何顺逆苦乐的境界,绝不忘失这一句佛号,方为坚持正念」。海贤老和尚做到了,海贤老和尚虽然不认识字,没有文化,可是祖师大德的以上开示他都做到了,他求往生的信愿无比坚固,天塌下来都不会动摇。你问他念佛的开示,他跟你说,没什么好开示的!他不会像印光大师一样跟你长篇大论讲大道理,可是,他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印光大师文钞》,印光大师讲的道理他都圆满落实,所以他一句佛号念成功了。印祖开示我们,「一句阿弥陀佛,只要念得熟,成佛尚有余裕,不学他法,又有何憾?」海贤老和尚用他的一生,把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

  夏莲居老居士作过一幅挽联,挽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大师,他是会集秦、唐两译《阿弥陀经》经文。弟子以为,这幅挽联拿来挽净土宗第十四代祖师海贤大师,同样适合。上联:「法音宣流(秦译),令得殊胜利益安乐(唐译)」;下联:「慈悲加佑(唐译),成就如是功德庄严(秦译)」。

  做为一个出家人,我有义务也有责任,在结束之前,把印光大师在《文钞》中,以各种方式重复多次的那句话再强调一遍,提醒大家。当然,印祖的原话是文言文,弟子直接把它归纳、翻译过来,这句话是:「末法时期,想要当生了生脱死,唯一只有一个法门,净土。」我们的当急之务是念佛求往生,在这句佛号上狠下功夫。

       无量寿经科注第四回学习班-第84集释自了法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       利益)(五明学佛网:念佛       利益)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