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全国政协常委学诚大和尚:中国佛教的责任与担当


   日期:2015/3/9 11: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全国政协常委学诚大和尚

中国网3月7日讯《佛教:迈向和平与发展的未来》、《把握汉传佛教过去、现在、未来的精神脉络》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学诚大和尚今年两会的两份提案,旨在关注中国佛教的自身建设与健康发展。

一身僧服、慈祥和蔼的学诚大和尚,拿出他近日付梓出版的专著《责任与担当》结缘给记者。他说:“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徒对国家发展、世界和平也应肩负责任和应有的担当。作为宗教界别的委员,我每年都会有一些提案,发出佛教界的声音,关注民众所关心的问题。”《责任与担当》一书记载了近年来学诚大和尚在佛教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人才建设、教制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思考与践行。今天快速发展、瞬息万变的时空因缘,为佛教的发展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最好的机遇。学诚大和尚在书中号召中国佛教徒发愿承担:“我们佛教徒要为佛教的弘扬与优秀文化的传播贡献最大的力量,不辜负佛陀的恩德,无愧于时代赋予中国佛教的责任和勇敢担当。”学诚大和尚认为,佛教徒所肩负的使命,不仅是对佛教自身,更是对人类、对众生的使命。他把当今中国佛教徒所担负的责任进行了归纳:“佛教徒应以慈善的义举化解人类内心的过分贪求,使经济财富摆脱无义的投机,能够更多的回馈于人类的整体福祉;应以团结的精神突破人类内心的相互猜忌,彻底消除武力对峙的僵局,以情感的沟通取代彼此的敌意;应以善巧的智慧突破人类内心的科技迷思,意识到人类与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同属一个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珍爱生命如同胞,珍护自然如家园!”

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民众对宗教文化强烈的内在需求,与宗教界(包括佛教界在内)相关联的一些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比如“名山被上市”、“寺庙被承包”、“僧尼被假冒”、“烧高价香”、“私设功德箱”、“抽签卜卦”等等。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乱象,一方面固然与一些非宗教主体的非法获利行为有关,另外一方面也与在社会商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佛教界自身宗教修持弱化不无关联。学诚大和尚希望佛教界四众弟子,当殷重修持戒、定、慧三学,并积极倡导律、道、学三风,即谨严律风、端正道风、兴盛学风,以树立佛教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内修三学、外显三风既是佛教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举措,也是佛教加强自身建设的着力点。他说:“具体行动而言,要发挥各级佛教协会及佛教修行团体对四众弟子的指导作用,做好四众弟子的传戒工作,搞好律风建设,维护佛教清净的正面形象;发挥各地寺庙在佛教文化传播中的主体作用,完善寺院管理,搞好道风建设,发扬佛教僧团的‘六和’精神,以僧团的和合带动信众家庭的和合,并拓展至整个社会民众的和合;发挥各级佛教学院对佛教事业的促进作用,加强对佛教四众弟子的佛学教育,搞好学风建设,不断加强对人才队伍的培养,使佛教事业能够不断增上。”

学诚大和尚说:“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佛教界应着力建设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在弘法利生、公益慈善、文化交流等方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作出应尽的贡献;佛教徒应积极利用佛教的智慧来帮助解除社会民众的种种迷惑,净化社会民众的种种烦恼,帮助人类共同走向自信、自觉、自强的光明之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中国佛教       责任)(五明学佛网:中国佛教       责任)  

 陈兵教授:佛教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价值 

 其它:简述中国佛教的涅槃思想(方立天) 

 王雷泉教授:中国佛教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王雷泉) 

 吴立民居士:中国佛教文化的“三世”与二十一世纪的十大工作 

 王雷泉教授:蒋维乔《中国佛教史》提要 

 王雷泉教授: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王雷泉教授: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王雷泉教授: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佛教 

 王雷泉教授:将终极托付交给历史——兼评蓝吉富《二十世纪的 

 郭元兴教授:中国佛教与医药 

 郭元兴教授:中国佛教宗派 

 黄夏年教授:现代中国佛教界最早的出版物-《觉社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