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阿姜查禅师:我有行善,为什么得不到任何利益?


   日期:2015/3/10 15: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教的科学

因此,尊贵的导师创立了佛教。它可以被称为佛教科学,它是一套优于其他知识的完整体系。我们所学的世间学问,即使读到博士学位,依然未达究竟。这些学问都是有限的,存在于贪欲与执着的领域,会带来痛苦。它们无法帮助我们解脱苦,这种知识名为科学,不过佛教科学却迥然不同。在佛学里,如果学得正确,我们会学到解脱、放下与止息。如果某件事有害,我们会学着去看那个害处。我们学习放松与放下,学习舍,这就是佛教的科学。

佛陀的教法从各方面来说,都是真实与正确的知识体系。它必须被教导,因为它不会自己来到我们跟前。这套知识无法被转换为其他概念,不过它的有效性却是毋庸置疑。例如,佛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不变的法则。它是确定的,是出自清净的智慧,因此,可以称它为实相。不过,还是有人认为行善不一定有善报,他们可能有修善法,但是却没有得到好处。「我有行善,为什么得不到任何利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人,做坏事却得到好的结果,而许多人做好事,却一直在受苦。」

如实观

这是真的,不过却是邪见范围内的错误理解,并不符合实相。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如实观,就会了解佛陀的教导是不变的法则。佛陀觉悟的一切实相,都是不变与确定的。实相就是实相,只是因为人们的误解,它才会变得不真实。

例如,A先生因为某项罪名被逮捕,他是完全无辜的,不过却没有任何有利于他的证据。警察举出一连串不利于他的证据,而唯一有利于他的证据只有他自己的觉察与正直。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可能赢,因为他无法证明其他证据是错误的,最后只得去坐牢。虽然如此,他还是对的,只有他的身体被监禁,他的心并不会受到困扰。

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可能会觉得十分冤枉与沮丧;但是根据佛陀的观点,根本没有什么好冤枉的。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我们明明没有错,却必须付出痛苦的代价,那一定是过去的业(kamma)出了问题。虽然我们今天没有犯错,但是并无法保证昨天,或过去没有错。我们可以推论过去一定做错了什么,现在才必须承受苦果,因为事出必有因。所谓无风不起浪,一切现象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如果能够如此思惟与处事,则生活必可悠然自得。

相信并实践佛法

要找到真正像这样相信佛法的人很少。例如,二十多年前,我与在家居士以及出家弟子共同创立这座寺庙,你们可能都听过巴蓬寺(Wat Pah Pong)的历史。这些年来,我们历经万难,建立这座寺庙,全仗人们对于实相的信念与无畏的勇气。这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我们许多人身染疟疾三年,无法获得治疗。我们经常缺少蜡烛、电池与灯油。过去这里的蛇与毒虫比现在更多,因此,我们晚上行走时,都会念诵慈悲偈与庇护偈。如果必须死,就死吧!如果还能活,就再活。我们就是抱持这样的态度。因为我们遵循的是正道,并且我们相信自己的心。

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要深入观察、觉知与训练自己。不要急着训练别人,应该先管好自己。如果别人说我们好,那不是我们衡量自己的标准;如果别人说我们不好,那也同样不能作为标准。不要因为别人的说法而高兴或沮丧,向内观,并找出内在的实相。当他们说我们不好时,到底哪里不好?是否真的有什么缺点?如果有错,赶紧更正。应该放下错误,而不是别人的说法难过。如果他们的说法不确实,别放在心上,是他们看错了,你对自己的行为仍旧充满信心。

你应该相信自己,而不是随着外界的赞颂或批评起舞。无论别人的说法对或错,都别在意。如果事情是对的,你有什么好沮丧或争辩的;如果它是错的,你又怎么能沾沾自喜呢?如此一来,你就不会患得患失,而心将会因为修行而得到喜悦与满足。故经云:「戒是喜悦之舟,戒是财与宝藏,戒是行舍之筏,愿具清净之戒。」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行善       利益)(五明学佛网:行善       利益)  

 如本法师:出家功德与利益 

 惟觉法师:布施的利益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 

 法界法师:《金刚经》释义 第二十三品、净心行善分 

 万行法师:佛法只为利益众生而来 

 开愿法师:学佛的最初利益 

 张秉全居士:持诵《普贤行愿品》,利益殊胜难思议 

 如瑞法师:出家的利益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胡维铨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利益存亡品第七 

 吴立民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见闻利益品第十二 

 吴立民居士: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利益存亡品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