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业报传六世 ,福泽八百年


   日期:2015/3/16 10: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宋太宗赵光义谋害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篡夺皇位,多行不义,遗害后世,子孙两次绝后,还落得整个皇族沦为金国奴隶的奇耻大辱。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他一生都在为国分忧,造福百姓,不惜四次被贬。范仲淹清苦一生,却后世兴旺,福贵八代,其中的奥妙在哪里呢?

篡江山改史书 宋太宗六世业报: 尽管宋太宗赵光义多次篡改史书,很多历史真相仍然难被掩盖。他弑兄夺位,逼死了兄长的儿子,逼死了作为皇储的弟弟赵廷美,都是为了把皇位垄断在自己的子嗣。他还射死了花蕊夫人,在毒死了南唐后主李煜前,强暴其妻小周后,还毒死了原吴越国主钱俶……他以为这样就能江山永固,岂料做恶的报应象一张天网向他的家族张开了。太宗的长子疯了,次子作了皇储,结果病死了,三子登基就是真宗。真宗的儿女接连夭折,唯一的儿子就是后来的仁宗。仁宗无子,主脉绝后。过继了堂叔的儿子,又往下传到第二代、第三代时,发生了靖康之耻,太宗的后裔——京城皇室都被掳到金国为奴,女眷多被迫成为官妓(其中就有赵构的生母和发妻),唯有赵构逃回,建立了南宋。儿女皆夭折,赵构又被金兵吓得一蹶不振,从此绝后。史书记载,他在伯母元祐太后“异梦”的警醒下,不找太宗残存的子嗣了,而是找宋太祖的后裔为皇子,把皇位又还给了太祖的后人。别看太宗当时能凌驾于王法之上,做恶也能不受惩罚,可是道德的力量制约着一切,天理昭昭,善恶必报。

忧国为民造福祉范仲淹福泽八代:范仲淹是北宋名臣,还是著名的文学家、军事家。他的《岳阳楼记》堪称千古绝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成为中华名士的理想风范。范仲淹自幼丧父,在清苦的生活中发愤学习,考取进士后,处处为百姓忧劳,为百姓造福。他做兴化县令(今江苏兴化市)时全面治理海堤。一次,大海潮卷走一百多人,他站在潮水里指挥抢修长堤。不久,绵延数百里的长堤横亘在黄海滩头。盐场和农田有了保障,流民扶老携幼返回家园,人们把这条海堰叫作“范公堤”,至今尚存。范仲淹对朝廷的错误不执行、不姑息,为此他四次被贬黜京城,仍不改本色。他领兵抵御西夏,坚守筑城。朝廷在冒进大败后,按照他的战略才取得了成效。敌国都敬畏范仲淹的治军,后来终于和议,化解了兵戎。范仲淹主导了铲除弊政的全面改革,社会焕然一新,时称“庆历新政”。受谗言被贬之后,他仍然为百姓谋福。范仲淹在任上病死时,朝野上下一片哀声。全国百姓纷纷哭祭,连西夏国的少数民族都连日斋戒,聚众祭奠。朝廷给了他文人最高的谥号:“文正”。范仲淹一生乐善好施,死时家人贫困交加。但是,他把福德留给了后世子孙。他的儿子范纯仁,后来也当了宰相。在富不过三代的常例中,范氏家族人丁兴旺,荫福八百多年,到民国时期范家还赫赫有名,这正是积德行善福报后代的真实写照。

而当今有些人无法无天,利用手中的权利欺压善良民众,以为能凌驾法律之上,不会被惩罚,不会有报应——对照一下宋太宗凌驾王法之上的做恶,看看给子孙招来的六世恶报,那是历史敲响的警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