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为什么人身难得


   日期:2015/3/17 9: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有缘再见,无缘不会见。今天我们要谈一个问题,就是宗教的传承问题。什么叫做宗教的传承问题?你可能读了一些有关于藏传佛教,这些教派的师承、来源、派別等等,你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讲究慈悲、智慧、开悟的宗教,怎么会有很多所谓的宗教纷争?这是我要向你解释的,不管在任何的时代、不管在任何的地区、不管在任何的宗教里面,一旦我们形成了“教”的组织,就形成了某一种集团,在这个集团里面当然会有很多的组成份子,这个组成份子、每位成员的修习进度不太一样,所以纷争来自哪里?纷争来自进度还在开始阶段的这些人,他们彼此之间常常为了世俗的东西,为了土地、为了财富、为了权力而你争我夺。

但是在形式上,他们仍然必须遵从宗教的领袖,其实立宗立教并非必要,只是在当时当地形成了这样的一个传承,这些大师们经由自己的努力,看见了一般大众还没有看见的、领悟了一般大众还没有领悟的,所以他们把看见的分享出来,告诉大家要如何、如何做,就会达到什么样、什么样的开悟,可是由于这些尚未开悟的人们,他们认为,哇!这个是伟大的、这个是神奇的,所以就把这些大师们崇敬起来、供奉起来,当成一个在他们之外的对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传统、一种派別,在这样的氛围当中,逐渐的有些弊病就产生了。

这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在历史的演进当中,你就可以看到新一代的传播者,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出现了,发现投身在原来的团体中、组织中,要进行改变、改良、改善、改进,有它根本上的难度。当然,有些人还是选择继续留在这样的氛围当中,做他们该做的事,宗喀巴大师就是在这样的氛围当中,进行了所谓的宗教改革,这是我简短地介绍这一部分。但是新形成的团体有没有弊病?我要说,永远都是有!这是在这个浓密、又不透明的世界必然(会产生)的事情。

从这个物质世界当中,我们很努力的穿透重重的迷雾,为什么要有这种遗忘的机制?因为一旦我们觉知,其实我们的来源并不是那么的遥远,我们很快就会脫离这个形式,而使得学习功能丧失了,在这整个大千世界是不是只有这里有生命呢?有这种物质生命的存在呢?不!生命的形式太多样了。但是,在我们生存的这个地方、这样的环境、这样物质化的程度、这浓密而不透明的世界,其实正是锻炼最好的场所,可以把它想像成这是一个特別训练场,它很困难,但,是不是就没有人要来参加训练了呢?结果正好相反,就好像说,有时候看报纸,你会发现体育栏,在你所生存的这个时间,有什么职业篮球、职业棒球等等,他们要求非常、非常地高,是不是因为他们要求太高,就没有人去加入这个职业球队呢?恰好相反,全世界所有优秀的篮球员都梦想进入NBA,是不是?全世界优秀的棒球员都梦想进入美国的大联盟,同样的,在这个世界它的锻炼是特別地困难,但是不是因而没有任何一个存有,要到这边来接受特別的训练洗礼呢?恰好相反,每一个存有都争先恐后要到这么一个特別殊胜的地方来学习。但是同样的,我们还是以这种职业运动来比喻,是不是每一个参加选手筛选活动的,都能达到很好的成绩呢?即使你已经加入了,但是每个都表现很好吗?又不然,这中间有很多程度上的差別,所以就这个观点来看,其实所有能到这个世界来投生的、来历练的,都是非常稀有而难得的。

就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比喻,成为一个人身有多难得呢?就好像海底里面一只瞎眼的乌龟,从深深的海底,任由水流的飘动,从海底浮到海面,不偏不倚,它的头就套进一个环里面,就这样在茫茫大海里,套进一个不知道哪里漂来的环,成为人身就是这么难得稀有。 可是你会问说,这怎么可能呀?这世界有这么、这么多人,六十几亿这么多人,似乎不太可能,以前好像没有这么多人啊?嗯,再讲一个比方,譬如说你们的大都市,虽然人已经很多了,但是我们发现人群还是不断、不断地挤进这都市,想要看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怎么这样热闹?为什么这样多彩多姿呀?所以我们就想尽办法要投身进这大都市。同样的,在这大千世界里面,我们所生存的这个地方,有无数的灵性存有,都非常、非常向往地球,这个地球就好像是一个汪洋当中的灯塔,在这个大千世界中绽放着光芒,这个光芒如此耀眼,使得其他世界的存在们,都不停的、都一直在看见、都感到奇怪,很好奇为什么这样一个世界一直闪烁出耀眼的光芒?我一定要去看看、 要去经历、经历,能不能让我去呢?可以,但是这样一个行星,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但是因为报名实在太踊跃了,要来旅行、参访的太多了,怎么办?所以在有限度的范围之內开放了最大的名额,但是总不能多到这个世界难以忍受呀,来这边的这些生命、灵性存在都必须套上一个沉重的甲壳(身体),套上去之后才发现,在你们认为清醒的时候,他完全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无从察觉,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你能够在这趟旅程当中,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远比你在其他的世界——其他世界生活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第一个是你没有很多的需求,第二是这些需求极容易满足,甚至有些世界,光凭意念就可以化现许多东西在你眼前,这样的世界舒不舒服?在你们听来,这样的世界真是太棒了,好像要什么有什么,可是我告诉你,到这样世界生存的,他们都不会要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一种习性,什么习性呢?就是容易得到的就失去了它的价值,物以稀为贵。 那如果很多、很多、很多,多到什么程度呢?多到你永远不虞匮乏,所以多到你永远不虞匮乏的时候,你就不会再想拥有这些东西, 除了少部分维持生命必需的东西之外,你不会再想要拥有任何东西,你会想钻石、多大颗、多大颗的钻石吗?你不会!因为随时随地你都可以拥有,不是一颗、不是两颗,你可以拥有整座钻石山,每个人都可以这样,所以你拥有钻石有什么稀奇呢?你想要拥有黃金,有人会想要拥有黃金吗?马路是黃金铺的,房子是用黃金盖的,这样有意义吗?而且这样的事实随时都可以实现,所以有人会去在意黃金吗?有人会去在意我是不是某某组织的领导者吗?不会!不会有这种现象。

只有在我们这个浓密而不透明的世界中,要达成比如说我希望能够三餐不虞匮乏,就为了这样一个极度简单的目的,我们就必须做出许多的努力,为了在你的眼前出现一颗你想要拥有的钻石,我们要付出无数的精力,这些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也不是任何人都有机会做到的,所以它是稀少的,当这东西是稀少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对它产生欲望,希望得到它,并且认为当我们得到了这些功名利禄、财宝权势了之后,我们就会感到非常、非常的快乐,因为我拥有了这些东西,于是我们不断地竞逐,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不断地追求它,并且为了追逐这东西,我们想方设法,也许毀谤別人、也许暴力相向等等,总之或许有一天我们得到了,得到了之后你会发现,这东西好像没有想像中那么地好,因为那个时候你会发觉,你获得了那样东西,并没有办法让你得到快乐。又或许你刚刚拿到手上的时候,觉得好了不起呀,好有成就啊,但是当你拿了3分钟以后,你会觉得,天啊!这怎么这么重啊!放在哪里?会不会被人偷啊?你的烦恼就来了,所谓名之将来、谤亦随之,财宝之将来、偷盗亦随之,就是这样,所以我们的烦恼永不止息。

所以,在这样的训练过程当中,我们逐渐地体认,这些(外在的)东西其实不是我们该去追求的,你也许会问说,我们何必这么累呢?本来随时想要什么有什么,然后,吃饱了没事干,跳到这个地方,要什么没什么,每一样都要努力拼来的,然后最后才发现这些东西还是没什么,这样会不会很累呢?嗯,不是这样,当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不虞匮乏的环境,那种状态我们很难体会到感恩的心情,难以体会,但是我们就这样一直存在,活了几千年、几万年、几百万年、几千万年,还是那样子,这样子的生命它的成份、內涵其实是空虚的。

当我们在这个稠密的物质世界,经历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所拥有的、你所达到的是无与伦比的,所以一个是表面上的,一个是真正实质上的,这是一个经验的旅程、一个感受的旅程,是一个灵性提升、让你脫胎换骨的旅程,这样的旅程有没有价值呢?如我所说,在这个大千世界有无数的存在,都非常希望能够有机会到这里进行锻炼。太多了,怎么办?所以会设立一个咨商辅导机构,这个咨商辅导机构就默默地在适当的时机、场合,协助来这里旅游的。如果有个单位的话,就把它称为服务局,叫做“生命服务局”,这个生命服务局的目的,就是要为了所有来到这个世界的存在提供服务,当这个世界进入转变期的时候,佛菩萨就要全员出动,从各个层面协助这个转变的发生。这样的情况即将到来,而且持续一段时间,当然,时间其实是一种幻相,但是当我们在这个世界生存的时候,时间其实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真实的存在。这样的转变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然后来到一个转折点,发生了一些指标性的事件,就好像灯塔的灯重新又点亮了,但也许晦暗了好长的一段时间,无法发挥正常的功用,然后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它又重新点亮了,重新成为指引的标的。这样能够理解吗?

在佛净土这样的世界相对来说是难以解释的,也可以简单的说,在净土这里是没有烦恼的,不是没有事,是没有烦恼,在这里是快乐的。在这里没有时间,是通透三世的,所以从你们的观点来看,是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我们常常在日常生活中总喜欢讲,你的前世是什么、什么,因为发生了什么、什么事情,所以你这一世就发生了那样、那样事情,然后你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什么事情,这样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但是从佛菩萨所在的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时间其实是一个幻相,也就是说,佛菩萨能同时看到过去、现在、未来所发生的事情,它会同时展现在面前。

所以不要过度耽溺在这样的(时间)幻相当中,而要身处其中并由此超脫,也就是你常常听到的,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希望能够达到第三个阶段——见山又是山。你还是在这样一个浓密的世界生存着,你还是必须为了一日三餐而忙碌,但是你却能够保持那样一种稳定的状态,一种永恒快乐的状态,这个是非常、非常难得的。所以我们常常在追求一种开悟,什么是开悟?开悟就是达到这样一种(永恒觉知)状态,但是能够持续多久呢?因为你在这样一个世界,你就是受到这世界的限制条件,这世界限制条件最大的就是时间的幻相,所以你能维持多久的时间在开悟的状态呢?开悟不是只有那灵光一闪,然后就没了,还是在那边争权夺利,说我才是真正的大师、我才是真正的教主等等,这些所谓的教主、所谓的领导者,其实并不比一粒沙好多少,这些都是虚幻无实的。这个幻化的世界唯一的功用,就是提供一种训练的场所,不要被这样的世界所迷惑住,要身处其中并由此脫离,不是离开这世界,而是离开这世界的幻相,认清事物的本质(空性)。这样的(开悟)状态其实很难达到,所以我要告诉你们,放轻松一点,要努力尽自己的本份,老实念佛这样就好了,其他的自有助力来到,所谓天助自助者,我们这一些提供服务者会持续不断地给予协助,直到这个世界更美好,再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人身难得       开悟)(五明学佛网:人身难得       开悟)  

 果煜法师:禅悟密法 从参禅、入中脉、透顶到开悟 

 果煜法师:法云灌顶 开悟与解脱 

 南怀瑾居士:开悟的十个标准 

 惟觉法师:开悟三帖药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开悟机缘和佛力加持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开悟的境界与悟后保任 

 宋智明居士: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开悟要诀二十颂 

 宋智明居士:垟山禅悟录 开悟前提录 

 仁清法师:开悟和往生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其它法师: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德行法师) 

 贾题韬居士:论开悟 第十三讲 禅宗的开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