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素食文化

 中华素食文化的传承之悠久的历史


   日期:2015/3/19 21:4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素食文化也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记载了许多谷物和植物。食素的传统也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

春秋末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子,他认为上古时代,人们就是吃素的,因此在《墨子‧辞过》说道:圣人教导男子种植庄稼果树,作为人民的食物,这些食物足以使人民强身健体。

古代当时的人们以素食为主,对屠杀动物也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屠杀动物来吃。《礼记‧王制》明确指出:“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没有特殊的原因,即使是诸侯,都不能无故杀牛,大夫不能无故杀羊,士不能无故杀豬狗。当然,就不可能经常吃肉。

儒家

周公告成王:“舜之为政,好生而恶杀。汤开三面之网泽及禽兽,礼记所载,无故不杀生,无故不食珍,曰︰不伤胎,不破卵,不填穴,不覆巢,皆爱物之明征也。”名留千古的仁君舜王,他当政的时候,总是以宽恕之心对待一切,绝不随意赶尽杀绝。而到了商汤执政时,汤王有一次狩猎,见部下们张网四面并说:上下四方的禽兽尽入网中。汤命令去其三面,只留一面,并祷告说:禽兽们,愿逃者逃之,不愿逃者入我网中。汤王对于落入罪恶陷阱的生灵网开三面,仁德被及禽兽,对人就可想而知了。

《论语‧述而篇》裡孔子认为:吃粗米饭,喝水,弯着手臂当枕头睡,樂趣也在其中了。以不合理的方法求得富贵,对我来说,只像天上的浮云一般。孔子更说:“子之所慎:齐、战、疾。”齐即斋戒,孔子最关心的就是“斋戒、战争、疾病”三件事。

《礼记‧王制》曾说:人到六十岁才能吃肉。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解释说:老百姓没有到七十岁,是不能吃肉的。

孟子在《孟子‧尽心上》说:“七十非肉不饱”。《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提到:保证老百姓七十岁以后有肉吃。孟子更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为什么君子要离厨房远远的呢?因为君子对于禽兽,看见牠活着,就不忍再看见牠死去;听到牠臨死的哀鸣,就不忍再吃牠的肉了。

《大戴礼记》说:“食肉,勇敢而悍;食谷,智慧而巧。”食肉的人,勇猛、强悍、凶暴;食素的人,聪慧、机智、头脑灵活。

道教

《太上老君戒经》“勿食含血之物”明确指出:“一切众生,含气以上翔飞蠕动之类皆不得杀。”《虚皇天尊初真十戒文》:“第三戒者,不得杀害含生以充滋味,当行慈惠以及昆虫。”《太微仙君功过格》指出:“食肉故杀性命食之为六过,买肉食之为三过,违禁肉故食为六过,误食为三过。遇斋日食之为十过,食后入坛念善为十过。”

佛教

佛教众多经论之中,都明确禁止肉食。

《梵网经》说:“一切肉不得食,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亦说:“…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

《楞严经》说:“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楞伽经》说:“大慧,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生同罪。”

佛教以“不杀生”为根本五戒之首,是得人身的首个重要条件。

东汉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一些出家人就奉行素食。真正的中国素食则源于南朝梁武帝萧衍(四六四—五四九年间),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读《楞伽经》,经上曾经说过,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心吃众生肉。他被感动,深知万物皆有灵性,发愿终身茹素。他于五一一年颁布《断酒肉文》,以皇帝的权力命令天下所有僧尼不得食肉,举国上下,素食之风悄然流行。梁武帝萧衍是中国最早的佛教素食、宫廷素食的倡导者。

中华民族本有的素食传统,加上佛教、道教的大力倡导,得到极大弘扬。据史料记载,从南北朝、隋唐开始,经宋、元、明,到清朝,我国多次出现素食鼎盛的时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素食       历史)(五明学佛网:素食       历史)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素食与人生 

 王雷泉教授: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王雷泉教授:将终极托付交给历史——兼评蓝吉富《二十世纪的 

 妙莲法师:佛教人生观 四、戒杀素食慈悲根 

 李志夫教授:试还原法显大师在中国历史上之地位 

 黄夏年教授:抓住历史机遇 构建和谐世界 促进世界和平—— 

 方立天教授:围绕佛教真理观的一场历史性论争 

 李利安教授:观音汉译名称的历史演变与争论 

 李利安教授:坚持素食原则 不忘契理契机 

 李利安教授:佛顶舍利的历史渊源 

 洪修平教授: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 

 杨曾文教授:新时期的佛教研究--《佛教与历史文化》代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