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围观起哄也会造恶业


   日期:2015/3/20 12: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英国施洛普郡一名男子爬上高楼,企图轻生。当警方派出谈判人员劝说这名男子时,一旁观看的人群竟然起哄,不是要这名男子快跳,就是笑这名男子不敢跳。后来这名男子可能是被激到一时气愤,竟然就跳了下来,命丧黄泉。这起事件把警方也给吓呆了,警方强烈谴责当时在旁边起哄的围观者。

类似的新闻在国内也不时出现,很多人有围观、起哄的毛病,唯恐事情不大。一些寻短见的人,本来是可以在劝说下放弃轻生的念头的,但是在围观者的刺激下,选择了死亡。一些人对生命的漠视到了令人齿冷的地步。

《地藏经》说“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这些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围观、起哄所导致的后果,实际上让自己在无知的情况下造下了杀业。

还有人看到电视上播放的新闻里,有人杀人,然后自己也跟着高兴,叫好。殊不知这种随喜他杀的行为也让自己在无明之中造下了杀业。

在《法句譬喻经》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位长者,他的财富不计其数,可是只生了一个宝贝儿子,儿子长大后,二十岁就结婚了。结婚不到七天,初春三月,夫妻一同到后花园游玩。后花园有一棵奈树,长得很高大,树上开了很美丽的花朵,新婚的妻子想要这种花。刚好四周又没有仆人在场可以代劳,她的丈夫就亲自爬到树上,摘下一朵花,又要摘第二朵时,攀枝上树,树枝太细被他折断了。人就从高空摔下来,一命呜呼哀哉,全家大小都很伤心,哭个不停。

佛陀怜悯长者,来到长者的家中安慰,并告诉长者“万物无常,生则有死”的道理。长者听了心开意解,跪下来问佛说:“我的儿子前世到底造了什么罪业?为什么这么早就夭折了?请您告诉我吧。”

佛说:“过去有一个小孩,拿着弓箭在森林中游戏。旁边有甲、乙、丙三个人陪着。这个小孩看见树上有一只小鸟,想射杀它。旁边那三个人怂恿这小孩说:‘你假如能够射中树上的这只鸟,你就是举世无双的健儿。’那个小孩被美言所动,拉开弓箭射中了小鸟,小鸟当场死亡。甲、乙、丙三个人都在旁边喝采,大家都很高兴地离开了。

这三个人因见杀随喜的宿业,所以生生世世常受丧子之痛。这三个人当中,某甲因为过去种的福较多,出生在天上。某乙出生在海中做龙王。某丙则出生在人中,他就是你老人家。而那一个射杀小鸟的孩子,前世生在天上,为天人作子,命终投胎做你的孩子,今日他从树上摔下来命终,即投生到海中做龙王的儿子。他出生的那一天,就被金翅鸟王吃掉了。今日天上、人世、海中三个地方的亲友,都为他懊恼啼哭,叫我说什么好呢?因见杀随喜的宿业,所以你们今生都遭受了丧子啼哭的果报。

嘎玛仁波切曾经开示道:

法律禁止我们动手杀人,但是我们的心却经常造下杀人的恶业,却浑然不觉。看到自己不喜欢的国家、种族或其他宗教团体被打杀伤害时,如果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实际上都是用心念杀生,也就是随喜别人杀生,就会造下杀业。当然这和自己动手杀生的恶业,还是有点不同,但是心已经种下这个因,如同前面所说,恶习的种子已经存进阿赖耶识里。有一天,当恶缘成熟,如果真正付诸行动,还是免不了因为杀业,而投胎到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 

有位弟子特别不喜欢美国人,每天都要骂,只要有人在她旁边,她就开始说美国人又去哪里杀人了,看到电视报导美国人被人体炸弹伤害了,就发自内心高兴叫好。我告诉她,本来好好在家里没有造业,只是看到电视说有人被炸死,你一叫好,就随喜了别人造的杀业,自己也立刻造下杀业了。 

有些弟子看到书上有“随喜罪业”的说法,感到很奇怪也无法理解,认为“随喜”应该是看到好事而心生欢喜,才有很大的功德。没错,但看到不好的事情,如果心生欢喜,也是随喜,会得到同样的恶报。关于这一点,一定要好好重视,否则在不经意间,就会造下大量可怕的恶业,却还浑然不知。 

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非常注意,在随喜善业的同时,也可能不小心随喜了恶业。即使闲得发慌时,也不要传闲话、讲八卦,本来很多事和自己没关系,但人云亦云地传了以后,马上造下一样的罪业。等到因缘成熟时,被伤害的就是自己了,那种痛苦只能自己感受,因果是如此历历不爽,何苦要这样折磨自己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