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宏正法师:念佛人要发菩提心才能保证得生净土


   日期:2015/3/23 12: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所有念佛人所向往的地方,更是大家念佛动力之所在。求生净土在佛法的修持法门中被归类为易行道,因为简易快捷而吸引了很多有缘的善男子、善女人,也因此很多菩萨在弘传净土法门。或许是为了吸引大众,有部份弘扬净土者又将本就简单易行的法门更加简单化,甚至有的人已经将净土法门与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上帝天堂法门混为一谈。这就让外道生起讥嫌,于是有人认为净土法门和外道法门一样,而改换门庭归信外道去了。因此必须对净土有正确的体认并依之而实践,才能体现出净土法门的殊胜,才能使念佛人不会走偏而白费功夫。

  大家都知道,往生西方有三要素,即信愿行三。对求生净土者来说,这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信”与“愿”是所有念佛人都具备的,因为如果不具备这二要素,也就不会在此念佛了。至于要素“行”,确有些不同的理解。我不敢妄议对错,今天仅从个人看经所理解的角度来解读一下这点要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念佛应如何念?“念”的正体字应该是“唸”。究竟该用哪个字呢?念佛时如果心念而口不念,应该用“念”;若心念口也念,就应该用“唸”;只有口念而心不念,那就是“吟”。那么到底是“念佛”“唸佛”还是“吟佛”?这是我们要认识清楚的问题。如何才能保证念佛时能“净念相继”?心不见了,从何“念”起?

  我们知道念佛的方法有大声的金刚念、小声或默念等等,但决不能忽略《阿弥陀经》中所讲到的“一心不乱”。又或《三时系念》中的譬喻:“念佛就如同将一颗清珠投到浊水之中,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这就点出念佛首先要净心,要能即心即佛、心佛不二,才是念佛的最高境界,也才是经文中所讲的正确念佛。不要变成“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成诵经吟佛了。

  这里其实还指出不能念佛时才思佛忆佛,心中念佛,此心即是佛心,表现出来的也会是佛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不要进了佛殿念佛,出了佛殿念人(骂人)。我们常在电影或电视里看到这样的画面:有人拿着佛珠在数,可是他却在教导他的部属去杀人放火;或是手里拿着佛珠,心里却在盘算如何获取别人的财产。

  也许有人会问:“如何知道我心里有没有佛呢?”最简单的检测就是:当我们做恶梦时,能不能够当下提起佛的名号来对治恶梦。如果我们在作恶梦时,却不知提起佛的名号,说明我们的功夫还不够,还要多用功;如果我们能提起佛的名号,就证明我们真正有在唸佛了。

  如何才能往生净土?《阿弥陀经》中讲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善根是什么?是清净智慧之抉择力,即是对净土要有深固的信心,了解为什么要往生西方以及西方净土的种种殊胜,因此而生起希求西方净土和乘愿再来之心。具有善根的人才能有此信心与愿心,才能真正区分净土与天堂的差异,才能生起智慧的抉择。

  即使善根已具足,是否就可以往生净土呢?答案是否定的,只有善根之因还不行,必须还要有福德之缘。所以在《观无量寿经》中说到要修褔,所谓一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要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就是我们所说的拜忏、诵经、放生、持戒、行善等等修行之事,实际上就是修褔德之事。

  或许有人要问:藕益大师只讲信愿与持名而已,没有讲到所谓的要专修福德啊?不错,大师只讲持名,因为大师以佛是福德智慧圆满的觉悟者,是万德庄严的,佛的功德智慧是不可思议的,因此佛名也不可思议。因为执持佛的名号就能念念忆佛名号,所以说只要持佛的名号就已经具诸功德了。

  而我对大师“持名”的理解是这样的:一个真正执持佛的名号的人,他的内心是与佛相应的,他的一言一行也是与佛相应的,所言所行都是在如法的实践佛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那么他不就是在培植福德吗?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是唸佛人,而他却出口成“脏”,一幅令人恐怖的形象,与人争名争利,干尽世间之坏事,我们能相信他是个念佛人吗?譬如我们开车时,路上看到一只被压死的动物,我们会怎么做?是心生怜悯念一句阿弥陀佛?还是心里想到“我真倒霉”?又或者走路时,看到有人掉了一堆钱,是捡起来交还失主?还是赶紧藏到口袋里?

  一个真正持佛名号的人应该做的是唸佛回向给压死的动物,甚至还会下车把它埋掉;同样的,唸佛的人会将钱捡起来交还失主。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持名唸佛,口与心时刻都在持佛名号。因为心中有佛,自然而然在持名唸佛者身上就处处体现出佛的慈悲喜舍,当然也种下不少福德之缘了。佛法讲因缘果,生净土是果,而这果是来自于因和缘,所以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善根即因,福德即缘,因缘具足,必得生净土之果。

  求生净土是双行道而不是单行道,是有去有回的,而不是一去不回头的。很多人因为体认到娑婆世界的无常之苦,而发心求生净土。他们误以为西方净土是一个可以逃避无常的世外桃源,就想一去不回头。正因为这个错误的想法,导致很多人不能往生净土。只有发愿回来度众生的人才能到净土,这就是求生净土要发菩提心的原因。阿弥陀佛所弘扬的是大乘净土法门,不是小乘法门。

  阿弥陀佛以他的慈悲以及大愿力而变现出净土,目的是让众生在此专心用功,证得不退转,再回娑婆世界度化苦难众生。菩提心就是大乘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如果不发菩提心,就代表我们没有下化众生的心,自然就不能生到大乘净土中。所以每个念佛人都要发菩提心,做好倒驾慈航、乘愿再来的准备,这样才能保证得生净土。因为只有具备菩提心的人才能发此大愿,这个世界还有很多苦难众生等我们去救度。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人       菩提心)(五明学佛网:念佛人       菩提心)  

 吴润江上师:发菩提心义诀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1.如何读诵阿弥陀经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0~3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20~2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0~19) 

 傅味琴居士:发菩提心,女转男身(1~9) 

 傅味琴居士:不退菩提心为解救众生倒悬之苦 

 傅味琴居士:学习释迦佛,祈请善知识为胜为导,不退菩提心(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不失菩提心的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