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陀是人类最慈祥的导师


   日期:2010/1/29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释迦牟尼降生人间,贵为太子,抛弃了功名富贵,难道他是傻瓜吗?不是的,他实在是一个具有广大的慈悲心和智慧的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为人类的生、老、病、死不能得到解脱,食不甘味,席不暇暖,而出家求道。他更是‘后天下之乐而乐。’——说法四十九年,栖栖遑遑,夙夜匪懈,留下了多少宝贵的真理与训诲,是黑暗人生的一盏不灭的明灯,是汹涌苦海中一只不沉的慈航。谁像佛有这样的悲心,立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誓愿,在众生度尽以前绝不歇息的?
  
佛从不生气,或处罚学生,在佛教经典中,绝对找不到佛发怒而用洪水、瘟疫来处罚人类的。

佛对学生一直和颜悦色,谆谆教诲,他真的是‘有教无类’——不论老、少、贫、富、贵、贱,同时包括宇宙间每一类众生在内。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时机,对不同资质的众生说最好的道理。

佛平常教化众生,在回答学生疑问时,认为要采取下列四种方法:
   (一)某些问题必须直截了当的答覆。
   (二)某些问题须以分析的方法解答
   (三)另有一些问题须以反问为答覆。
   (四)最后,有一类问题须予以搁置。(即暂时不给予解答,因为对方在目前尚不能了解这种道理,说了反而增加他的疑惑与迷惘。如小学生问微积分,他连算术都不会,老师如何能解答呢?)

这种回答问题的方式,就是应机说法,也就是因材施教的意思。

佛永远以爱心和耐心来教导学生,他不认为有愚笨到不可教育的人,有凶恶到不会悔悟的人。

佛一生贡献出他的智慧和慈爱,详说了无数伟大的真理,教导了无尽的众生,但他永远不以‘教主’或‘主宰’自居,他认为他来到人间,祗是尽到了他承先启后的责任——发扬过去无数佛所发现的真理,启发后知后觉的人。

他本身是佛,而佛确信宇宙的所有众生,将透过他们本身的努力与磨炼,而达到和他自己一样睿智、伟大的境地。

佛与众生是平等的,每一位众生都是未来的佛,他们之间并不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也不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而只是一种暂时的‘师生’关系。

迷的时候是众生,一旦开悟的时候就是具有真知灼见的佛了。

别灰心,别泄气,就是那已经昏暗了十年的漆黑房间,只要点燃起一盏灯,就可以驱逐十年的黑暗,而带来了满室的光明!(佛家叫做:‘十年暗室,一灯能照。’)

点燃起你心中那盏不灭的灯,光明就在你周围,幸福就在你的身边。
   
这些道理就是伟大的佛陀告诉我们的,他不是最慈祥的导师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陀       导师)(五明学佛网:佛陀       导师)  

 其它:佛陀说无常(张家提) 

 其它:佛陀——觉者(于晓非) 

 王雷泉教授:素王的精神永存——就厦门禅修活动谈印顺导师对 

 惟觉法师:导师于九十五年度星灯营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六年新春团拜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五年住持禅七圆满日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六年度僧众精进禅七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博学与勤学──导师于中台佛教学院结业暨开学典礼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新春团拜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九十七年住持精进禅修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成佛──九十六年僧众禅七导师开示 

 惟觉法师:正知见──九十七年春季学界禅七导师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