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我们怎么样去拜八十八佛呢?


   日期:2015/4/1 18: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员:师父慈悲!可不可以请师父解释一下,如何临终助念才是如法,才是真正帮助亡者往生?

  净界师父(以下简称“师父”):这个助念,《印光大师文钞》有提到,它是两个重点:一个开导,一个念佛。当然你要看状况,这个人佛号已经念得很不错了,你不能说,欸,刹板,我一定要开导一下,不可以,他已经上路了,是吧?但是你发觉你佛号念得很久,他的相貌都没改变,那个相貌看起来还是很执着,他的心根本没有跟着你的佛号转,那你佛号就要先刹住了。因为你佛号念不进去,他心中必有一物,你不把他的执着破掉,这念佛就没有用了,这个时候就要刹板了,开导,最好先了解他的盲点在哪里?

  所以到底是要开导还是直接持名,看情况。但是一个原则,少去碰他,不要去动他。断气后八个小时,断气后,就是西医所谓的死亡,就断气以后八个小时,尽量不要去碰他。他的姿势好不好看,这都不管,不要去碰他,不要去哭泣,不要去跟他讲一些会打动他感情的话。只有做两件事:要么开导他,保持正念、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要不然就直接提佛号,只做两件事情。

  学员:师父慈悲,师父昨日拜八十八佛的时候,提到拜佛要上虚下实,脚跟抓住,是否要一直抓地直到拜完九十分钟,还是拜完起身后才抓地?

  师父:它是下去跟起来的时候要抓地,这两个是重点。因为你脚掌不用力,有些拜佛的人,他越拜,他头会发热,心烦意乱。因为我们在修行,调身、调息、调心,身体很重要,因为你身体会影响到你的气息,气息又影响到你的内心的活动,所以你必须把你的气血往下降,你的心才静得下来。所以你的心要往下降,你的气血要往下降。

  所以你在拜的时候,拜下去的时候抓地,起来的时候也要抓地,其它时间你就专心佛号就可以了,当然这个是一种习惯动作,你习惯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用管它了。像我们拜习惯了,我们自然会抓地,所以我们就一路的听你的佛号声音就可以了。但是你的身体的操作也很重要,你的身体操作错误,你的心就很难静下来,因为你会拜得满头是汗,你就不喜欢拜佛。

  诸位,所有的法门你要跟它相应,一定要喜欢它,你没有意乐,这个法门跟你就没有缘。所以你要拜佛,拜得你觉得:啊,拜完很舒畅!这个法门你才可能修下去的,不能勉强。所以你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你就越拜越痛苦,你每次拜完佛都是腰酸背痛的,你会喜欢拜佛吗?不可能。所以身安则道隆。

  所以你每次拜完以后,觉得身心很舒畅很寂静,坐下来念佛修止观,对你有很大的加持力,你才会喜欢拜佛嘛!所以我们掌握一个正确的拜佛,它会提供一个很好的一种基础,道前基础,它会提供你一种很寂静的身心。

  也就是说你拜佛前可能相对躁动,拜完了以后很寂静,那么你每一次都得到它的好处,你就更喜欢拜佛。

  诸位,你不能永远活在信仰,信仰一定要跟你的意乐结合——好乐。所有的修行,你一定有功德相出来,才会激发你往前走的。那么功德相要出来,方法就很重要,它的过程就很重要,你不能老是把所有的修行都变成很勉强,你只是活在一种信仰当中,你永远没办法上路。知道它、信仰它,你不如好乐它来得更好。所以我们要学很多善巧就是这样,因为你每修一个东西,它就会出现功德相,你就更喜欢它,更喜欢它,就更进步,它会让你产生一种善的循环,一种相续的力量,这个很关键的。

  好,我们今天这个简单的研讨课,就到这里了,也感谢大家的参与,阿弥陀佛!我们回向。

  唯识学概要——23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